【摘 要】
:
艺术场域是关于艺术空间的一种认知,是将抽象的艺术空间聚焦于物质的一种呈现.艺术场域作为精神和文化性质的承载,从最初的“museum”博物馆的概念蜕变为“museum of art”的艺术博物馆等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功能、逻辑、经济和效率的实现已经不足以构成场域设计的整体基础和必要前提,文化、情感、概念、信息等非物质元素同样成为场域构成的必要因素,而艺术场域本身也从私人走向大众,从物质存在走向虚拟网格,在一个个元素、条件的变迁中发生着巨变.
【机 构】
:
武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1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场域是关于艺术空间的一种认知,是将抽象的艺术空间聚焦于物质的一种呈现.艺术场域作为精神和文化性质的承载,从最初的“museum”博物馆的概念蜕变为“museum of art”的艺术博物馆等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功能、逻辑、经济和效率的实现已经不足以构成场域设计的整体基础和必要前提,文化、情感、概念、信息等非物质元素同样成为场域构成的必要因素,而艺术场域本身也从私人走向大众,从物质存在走向虚拟网格,在一个个元素、条件的变迁中发生着巨变.
其他文献
我的“痕迹”主题创作延续了六年.痕迹产生于一切偶然,没有任何主观能动性.在绘画创作时,在再现自然的过程中,这些偶然的、不可控的痕迹经由艺术家的设计就变成了可控的痕迹.然而,绘画过程中的种种偶然因素又在可控的痕迹中融入了不可控的因素.这种矛盾性和复杂性就是我在绘画中思考的问题的核心.这是一个“可控”与“不可控”之间不断转换的造型实验.
绘画艺术给观者带来的并不一定仅仅是深刻的含义,它们独特的形式语言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常常让观者感到印象深刻.在观念艺术流行的今天,“演绎”艺术似乎更成为当代艺术的主旋律,在这个时候,静物绘画反而显得格外的单纯、真诚和淳朴.静物绘画承载对象的造型形态以及画家的个人情感和艺术观念,这使本无生命的静物有了“生命”与精神意义,同时也是画家本人的精神归宿.
陶瓷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客观性事物,而是在人类文明与智慧的观照之下,立足于水、土的交融与木、火的焙烧而幻化出的金石之质;而陶瓷艺术作品亦成为了以物质性的形骸表征传达人文意识思维与精神观念的媒体介质.因此,无论是作为人文意识形态反应的再造物——陶瓷,还是作为传达艺术创作主体心声的陶艺作品,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折射出偏离了既定的行为轨迹与程法规范的烙印.
中国现代陶艺已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从本土陶艺自发性的探索实验角度来看,在观念与形式上的探索均已走出了早期的困境,现代陶艺创作已呈现出国际化与本土化、实验性与技术性、服务生活与自我表现的统一.现代陶艺作为一门以材料为媒材的艺术形式,相较于传统陶瓷艺术中的创作方法与视角,其倡扬个人化表达的观念无疑得到了陶瓷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肯定.
紫砂素有“南宜兴、北平定”之称,工艺精谨细腻的平定紫砂器,作为三晋大地上一张美学名片,承载着不同凡响的平定工艺记忆与百年文化底蕴.20世纪初,以江苏宜兴紫砂为师,平定工匠潜心学习与借鉴,成就出绚烂璀璨的紫砂器物,这个时期的平定紫砂足以与宜兴紫砂相媲美.
艺术是一种有意识的人类活动,有意识的活动都有着自身的目的.金农曰:“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张怀瓘《六体书论》云:“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又云:“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这些都说明书法在成为“纯”艺术表现之前,必须通过学习(模仿)才能掌握其技法,待熟练之后才能以自我的审美来创作出新的艺术表现,我自身学书生涯的亲身实践与体会亦是如此.
本文通过对当代工笔花鸟画家色彩创作代表作品的分析研究,展现其另辟蹊径之法,即意象色彩的意境营造、新材质肌理色彩语言形式、现代题材装饰色彩的新意表现,力求为绘画创作实践寻找到自然、物我相融的色彩美的表现形式,促进新时期工笔花鸟画更好的传承与创新.
新印象派是基于光学而诞生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乔治·修拉将艺术定位与科学联系,尝试用理性的思维逻辑进行艺术创作.在技法上,修拉摆脱了传统油画的整体写实性,转向用小笔触并列在画面上;在用色上,修拉积极采用“色彩空混”,用“色点”的形式将未调和的纯色并置在画面中,使观赏者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在构图上,修拉力求“黄金分割比例”.修拉把科学规律当作艺术创作最好的准则,将“和谐美”作为艺术作品的最佳欣赏状态.纵观全球经济与社会文明进步的路径走向,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的发展理念及创新学科的建设发展方向将成为高等教
审美观念是在审美活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审美观念自然各不相同.按照世界范围,我们可以将审美艺术分为中、西两大形式,这两大形式又可以分为审美意识、审美思维方式、审美价值取向、审美性别倾向和审美功能等5个方面.本文首先阐述中西方审美艺术的差异性,然后指出中西方审美艺术差异形成的原因,以期更好地促进中西方审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金牛洞造像是北宋年间山东长清地区的一处民间造像,其位于洞内左侧石壁之上,共9尊.本文主要分析金牛洞佛教造像的概况、艺术特征、造像目的以及意义和价值.金牛洞造像为释迦牟尼、迦叶、阿难、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是典型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造像简约,体态柔美.金牛洞造像的出资人以同修功德、共同祈福为目的,全家集体参与供养,这种供养方式在北宋山东长清地区颇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