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在这一问”与“败在这一问”——《邓稼先》观课手记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jingm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及问题导学水平,对学生学习有不可忽视的效用:妙在这一问,可激活学生思维,凸显课堂闪光点;反之,败在这一问,往往会误导学生思维活动,甚至影响课堂全局。笔者在暑期远程研修活动中,观摩了一节山东省优课《邓稼先》(录像课),这节课的问题导学,可谓“喜忧参半”。一、喜在何处:妙在这一问喜的是教师的导学思路令人耳目一新。教师主要通过两个具有先导性的问题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其他文献
首先指出了数字式悬挂物管理系统(DSMS)的先进性,分析了其组成和接口,然后重点研究了DSMS悬挂物的初始化和控制,包括各状态系列、接口控制动作、标准消息数据格式,进而以流程图的形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选好突破点,巧妙设计教学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思维,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师、学生和文本是课堂教学中的三元主体,根据教学情境,基于不同主体设计教学问题,考验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  关键词: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智慧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说:“努力在每篇课文中找到一两个合适的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作为阅读赏析的突破口,由此入手阅读,可以带
介绍了超短波电台自动检测系统与故障诊断系统的功能,并根据功能要求进行了硬件电路的设计.采取面向信号的ATLAS语言进行软件设计和建立在专家知识输入故障推理模型。该系统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处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把培养信息筛选的
通过求解二维非定常可压N-S方程,研究了带扰流片的NACA0012翼型绕流问题.首先计算了扰流片固定在三个不同张开角度时的流动,气动力系数变化规律和已有实验数据对比,结论一致.
介绍一种适用于低压、宽范围供电的多路输出DC/DC变换器,在功率电路中使用无损耗箝位电路实现了变压器磁芯的复住,控制电路使用第三代BICOMS电流控制型PWM,简化了电路设计、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