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sam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的主演任务之一,已成为当今数学教研改革的热点和焦点。本文就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谈几点浅见。
  一、让学生大胆探索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应用题教学,应主要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如在学习“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的题目:“铺路队五月份铺路2500米,六月份比五月份多铺了1/5,六月份铺了多少米路?”我采取小组学习,研究解答方法。有的学生很快想到画线段图帮助理解寻求解答方法,有的直接进行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来说服别人。学生不断转换思考角度,思维异常活跃。出现了以下几种解法:1.2500 2500*1/52.2500*(1 1/53.X—2500*1/5=25004.X—2500=2500*1/5。
  学生通过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思维由单一型向多向型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培养,还要特别注意鼓励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探索的欲望。
  二、鼓励学生采用新的解题方法解答应用题
  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通常不是唯一的。如应用题:“一辆汽车2.5小时行驶20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760千米,需几小时?”除让学生先按照求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后求行驶760千米需几小时的思路列综合算式:760/(200/2.5)=9.5(小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以下解题思路去解答。1.先求出行驶760千米所用时间相当于行驶200千米所用的2.5小时的几倍,再求760千米需要行驶几小时。列式为:2.5*(760/200)=9.5(小时);2.先求出平均行驶1千米要多少小时,然后再求行驶760千米需要几小时,列式为:2.5/200*760=9.5(小时);3.根据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关系的比例式解答,设还要X小时,列式为:2.5:X=200:760解出X=9.5.
  因此,注意各种解法只是一种训练手段,它不是目的,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多种解法去寻找最佳的解法,只有这样一题多解,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个比较好的切入点。如“学校要买100台电脑,现在有甲、乙、丙三个商场可以选择,三个商场价值都是每台3000元,但优惠方法不一样,甲商场买10台,送一台,不足10台不送;乙商场买50台以上,每台需2710元;丙商场购满1000元,返回现金100元,不满1000元,不返回。1.你认为去哪家商场最省钱?2.按照你的方法买这些电脑要多少钱?”这一活动内容,学生必须先设计好不同的购买方案进行比较后才能得到最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最后获得的不仅是最佳方案,还有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实践能力的锻炼。
  总而言之,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與众不同的方法解答应用题,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和习惯得到培养和养成。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这门基础学科在中学各个学科之中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显著,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该学科更是成为了学生其他学科成绩好坏的重要基石。因此,对数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联系进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对数学与语文、数学与物理、数学与化学、数学与生物之间的联系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学数学 学科联系 交叉教学  1 引言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数学在中学教育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首先,从数学本身功能来
【摘要】通过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是非常关键的,良好的物理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消化物理知识,并能够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而物理思维的深刻性培养则能让教学效果更上一个台阶。因此,本文尝试从高中物理思维深刻性的作用、特征、具体表现以及培养途径几方面内容入手进行简要地论述。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物理 思维深刻性 培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新时期全
【摘要】初中数学探究型解题对培养学生启发式,发散式和创新思维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围绕目前初中数学考试中越来越多的规律型、实验操作型、动态探究型题目,对其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型题目 解题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对学生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培养学生启发式、发散式的学习能力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启发和发散性的引导,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探索和探究能力非常重要。近几年各类初
记得有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工作,大脑会思考”。这表明,双手对于人来说很重要,双手对于发展儿童智力来说更是举足轻重。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的认识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动作进行思维,靠直观感知获取知识。实践操作
期刊
教育心理学认为:创新思维有赖于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考虑问题时,没有一定的思考方向,可以突破固有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框架、自由思考、任意想象,从而获得大量的设想,提出多种多样的想法和做法。通过我这几年的教学思考,我认为初中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进行寻觅。  一、着重从抓“双基”训练入手,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意识,让学生形成主动性学习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
期刊
本文以兖州市招商引资的基本情况为基础,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式,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措施,给出了兖州市招商引资管理对策选择的具体方案。文章从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