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朗读者》:当今电视文化节目何去何从

来源 :新闻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6014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朗读者》等电视文化节目异军突起,面对泛娱乐化和消费主义至上的中国电视行业,这些文化类节目凸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深厚的人文情怀,本文将从当下电视节目的现状谈起,通过分析被市场经济支配的电视节目存在的危机与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代表的电视节目存在的价值,探究当今电视文化节目该何去何从。
其他文献
近年来,都市报等新类型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给《文汇报》这样的传统主流纸质媒体带来了巨大压力。在社会舆论热点不断出现又不断更新的情况下,主流媒体越来越注重追踪
10月10日至12日,以中国记协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高善罡为组长的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检查指导组,
就目前状况来看,强势电视媒体凭着资源优选权和利用权的先天优势,在各种类型的节目上都已树立起各自的品牌。如果以硬拼硬,城市电视台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城市电视台的优势何在?
著名报人赵超构说:"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那么如何让这张面孔生动起来,更有看头,是增加报纸受众群体、提高报纸文化品位的关键所在。
随着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及时的资讯的同时,也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丰富的节目。而人们对传媒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信息的多样化,还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