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8世纪在英国出现的“如画”风格成为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当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园林景观概念,许多欧洲国家也受此影响。“如画”风格的造园手法体现出人们更加向往如同风景画一般的景色。而有别于西方的“如画”,中国在传统园林设计中更倾向于“入画”,这也是因为不同地区在文化上存在差异性。因此以西方的“如画”去评判中国的园林是十分片面的;相比“如画”,“入画”更适合评价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
关键词:“如画”;“入画”;西方自然风景园林;中国传统园林
在18世纪英国出现“如画”审美,影响着社会上大批的艺术家,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美学的思想,而一些造园师会将这种审美理念运用到园林的设计当中去。中国的山水画相对于西方的风景画出现得更早一些,而且中国在传统造园中同样也秉持着“如画”的造园手法。另外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如画”造园的方式会让整个园林的视觉效果变得更加丰富[1]。中西方存在着文化的差异,仅以“如画”观法去评判中西方园林并进行比较是十分不全面的,因此在中国园林评价中引入了“入画”的观念。
一、“如画”与“入画”
“如画”在18世纪的英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理念,是英国当时十分重要的一种审美观念和自然园林景观的造园风格。亚历山大·蒲伯推崇未修饰的自然,认为所有的园林景观都应该像优美的自然景观绘画作品,建议设计师在建造自然园林的时候参考风景画所传达出来的视觉效果,通过植物颜色的变化。树木由宽变窄的排列组合,增强虚实和明暗对比的特点,表现出透视的视觉效果,但后来这种理念逐渐消失在美学领域。然而20世纪80年代,一批西方的美学家们开始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思考,对18世纪的“如画”兴趣日渐浓厚,但是在当时西方的环境美学当中,“如画”所表达的景观内容被人们加以诟病,不具备可参考的价值。时隔两个世纪的时间,人们却反过来去研究这种自然园林的设计风格,这是因为人们对于自然的审美观念较以前有了巨大的改变。从一定的影响程度上来讲,英国自然景观园林的“如画”风格对欧洲园林的设计方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导性作用。
中国的山水画相较于西方的风景画出现得要早,中国山水画中意趣的表达也是西方园林借鉴的一种手段,促进了自然景观园林当中蜿蜒曲折的曲线运用。中国对于传统园林的营造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也会采用“如画”风格,因此,无论是西方的自然景观园林还是中国的传统园林,都会看到“如画”在园林里的运用。但中国和西方的园林又存在着差异,所以很难拿一个标准去衡量。因此,引入“入画”的手法。“如画”是指人站在开阔的场地或者建筑外部所看到的景象、建筑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整体十分和谐;而“入画”是指人处于建筑的内部,或者身处于园林当中的某个局部的位置所看的景象、所看到的景色可能会受建筑的门窗或者墙体的遮挡而产生别样的意蕴,即中国传统园林常常使用的借景、障景、框景等设计手法。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建筑与景观之间不同角度的遮挡关系。“如画”和“入画”在园林的构造当中从来都不是随意地摆放建筑和植物,而是经过适当的经营和安排呈现出高层次的审美。
二、西方古典园林中的“如画”造园手法
英国是第一个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促使经济快速增长,新生的贵族阶层追求更高层次的享乐和更优越的生活方式,之前代表王权的规则式园林不再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经济的快速崛起为园林形式改变提供了物质基础,人们更追求随性,自然景观园林逐渐替代了传统的规则式的园林景观。为此,造园师开始借助风景画的内容进行再现性的景观创作,将只存在于画中和诗中的景象应用到现实的园林景观当中,构造出自然式园林[2]。比如诗人蒲柏将能够刺激观者心灵的风景画作为造园可参考的标准,认为“所有园林就是风景画,正如挂起来的风景”,甚至倡导将绘画当中的一些透视的技法运用到园林的设计当中去,使得园林也能够达到如同风景画中的景象。但是蒲柏这种基于古典传统的“如画”园林不像风景画一样能够直接、清晰地表达造园者的设计意图。园林需要人们参与,进入体验,因为造园师对于园林景观会有深层的设计意图,若观赏者是一位有文学修养的雅士,会理解到造园师的意图。但是新兴的资产阶级贵族不像古典贵族一样,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游览欧洲各地,因此自然无法理解到造园师独特的造园手法。随意自然的画风逐渐取代承载历史故事的古典主义绘画,具有幻想式的自然景观绘画也成为画家们追求的风格。
“如画”风格的美学特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人们并没有完全沉醉于新奇、趣味的幻想当中,而是将这种思想带入实际的创作当中。威廉姆·肯特是“如画”风格园林实践的先驱者,在造园的过程中将绘画的构图运用到园林的平面设计当中以此表现绘画和园林布局之间的关系。他喜欢将建筑运用到自然景观中,作为点缀,丰富自然风景表达的内容。兰斯洛特·布朗深受其影响,主张再现自然,但是他为了再现心中纯净的自然景观,不允许屋舍、村庄出现[3]。布朗坚持自己的造园特色,整个园林具有纯净、简洁、富有活力的特点。但很多人并不认可,认为布朗的作品毫无艺术的参考价值,只是在原有的自然产物上加以改造,并没有真正改变其本质上的内容。
三、中国传统园林的“入画”
中西方都崇拜自然,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不同,在自然景观上的审美观念自然而然也会不同。西方园林中建筑作为点景存在,成为构图的元素,與人很少发生关系。而中国园林中一向都表现出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建筑和园林之间互通。而且中国园林中的建筑相对于西方园林中的建筑,会和人产生互动,并不是封闭的,处在建筑空间中的人与外部的自然环境也必然产生互动联系。因此仅用西方园林的“如画”观念对中国的传统园林进行评价是片面的,因此引入“入画”的观念。“入画”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入画”入的是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是人们对于理想栖息地的向往。中国古代的文人擅长寄情于景,将自己的情感寄于纸上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从中国的山水画中可以看到重峦叠嶂和掩映在其中的建筑,这和西方的观念大有不同。另外西方园林一般没有建筑,而中国园林中的建筑则与人、与自然产生互动。园林当中的亭台楼阁也会有许多的门花、屏风等,人们透过这些可以看到建筑之外的景象,随时做到眼中有景。计成在《园冶》当中说过:“先乎取景,妙在朝南。”[4]童寯在《江南园林志》中提出造园应该具备的三种境界:“一曰曲折尽致,二曰疏密得宜,三曰眼前有景。”由此可见,如何在园林不同的空间中取得宜人的景色是尤为重要的。如画一般的景象自然是美好的,但是解决如何在各个方位都能观看到宜人的景象的问题也尤为重要。“入画”便是中国传统园林当中处理观法的有效途径。人们透过建筑或者遮挡的围墙所看到的景象往往是造园师精心处理过的。造园师对于这种刻意安排的处理手法正是“入画”的体现,也是在“如画”的基础之上对园林内部的景象进行优化。苏州私家园林留园被公认为最优秀的中国传统园林之一。内部有很多“入画”的处理方式,建筑的门窗作为框架,围墙作为边界,透过窗子或者墙体看向外面的景色,形成一幅畫面,充分体现了建筑与园林内部构成的画面。
四、“如画”与“入画”的现代化实践
20世纪伟大的建筑设计大师赖特所设计的流水别墅包含了“如画”和“入画”的观法。这栋建筑建造在一片森林当中,整个建筑在材料上的选择使得整体的建筑能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同时玻璃的使用形成虚实对比,体现了人工和自然的完美结合。刘家麒先生在《风景园林师眼中的跌水别墅》一文中写到,在建筑的内部无法观看到外面极佳的风景,而所处的观察位置也无法完美再现自然景观,最佳的观景角度是在齐腰深的水中,从建筑外部观看景色,这也反映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有机是“如画”层面的[5]。
王维仁设计的杭州西溪湿地艺术村采用了“入画”的手法,在设计的过程中提出两个概念性的策略:一个是“织山理水”,作为整个空间的处理方式;另一个是“凝视,再框”,重新探讨时间、空间与风景关系新的可能性。他把建筑想象成一系列的观景器,建筑上的每一扇窗户都有景可取,有景可赏,通过对山、水、天、地的不同顺序的组合,丰富了观者的视觉体验。多个长方体块交叉组合,两端使用玻璃材质,更好地将窗外的景色移入室内,丰富了室内的层次感与创新感[6]。
如今有大量的开发商都在推出海景房或者水景房,这也正表明了现在很多人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建筑的朝向,而是会去追求更多审美上的内容,看重在建筑内部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可见“如画”与“入画”的观法不只运用在传统园林的造园中,现代建筑的设计也有运用,具有实用性。而对传统的“如画”和“入画”的现代化运用,考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五、结语
在“如画”园林当中,建筑作为点景而存在;在“入画”的园林中,建筑会通过门窗和围墙形成取景框,将园林中的景色呈现在取景框内。而一个园林当中是否有“入画”的处理手法正是区分中西方园林的关键,但是不能以是否“如画”或“入画”去评判二者的好坏。同时对于西方的园林设计,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另外处于21世纪的我们,也需要将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加以创新,进行现代化运用,以新的视角来看待传统造园手法。
参考文献:
[1]顾凯.中国园林中“如画”欣赏与营造的历史发展及形式关注:兼评《两种如画美学观念与园林》[J].建筑学报,2016(9):57-61.
[2]管少平,朱钟炎.两种如画美学观念与园林[J].建筑学报.2016 (4):65-71.
[3]赵晶.18世纪造园师兰斯洛特·布朗的造园特征再解读[J].风景园林.2014 (3):112-115.
[4]计成.园冶注释[M].2版.陈植,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21-22.
[5]刘家麒.风景园林师眼中的跌水别墅[J].风景园林,2009(3):79-84.
[6]钟宏亮,姜伯源.建筑观景器:王维仁西溪湿地设计中的动景再框与倾斜诗意[J].时代建筑,2012(4):138-145.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
关键词:“如画”;“入画”;西方自然风景园林;中国传统园林
在18世纪英国出现“如画”审美,影响着社会上大批的艺术家,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美学的思想,而一些造园师会将这种审美理念运用到园林的设计当中去。中国的山水画相对于西方的风景画出现得更早一些,而且中国在传统造园中同样也秉持着“如画”的造园手法。另外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如画”造园的方式会让整个园林的视觉效果变得更加丰富[1]。中西方存在着文化的差异,仅以“如画”观法去评判中西方园林并进行比较是十分不全面的,因此在中国园林评价中引入了“入画”的观念。
一、“如画”与“入画”
“如画”在18世纪的英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理念,是英国当时十分重要的一种审美观念和自然园林景观的造园风格。亚历山大·蒲伯推崇未修饰的自然,认为所有的园林景观都应该像优美的自然景观绘画作品,建议设计师在建造自然园林的时候参考风景画所传达出来的视觉效果,通过植物颜色的变化。树木由宽变窄的排列组合,增强虚实和明暗对比的特点,表现出透视的视觉效果,但后来这种理念逐渐消失在美学领域。然而20世纪80年代,一批西方的美学家们开始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思考,对18世纪的“如画”兴趣日渐浓厚,但是在当时西方的环境美学当中,“如画”所表达的景观内容被人们加以诟病,不具备可参考的价值。时隔两个世纪的时间,人们却反过来去研究这种自然园林的设计风格,这是因为人们对于自然的审美观念较以前有了巨大的改变。从一定的影响程度上来讲,英国自然景观园林的“如画”风格对欧洲园林的设计方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导性作用。
中国的山水画相较于西方的风景画出现得要早,中国山水画中意趣的表达也是西方园林借鉴的一种手段,促进了自然景观园林当中蜿蜒曲折的曲线运用。中国对于传统园林的营造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也会采用“如画”风格,因此,无论是西方的自然景观园林还是中国的传统园林,都会看到“如画”在园林里的运用。但中国和西方的园林又存在着差异,所以很难拿一个标准去衡量。因此,引入“入画”的手法。“如画”是指人站在开阔的场地或者建筑外部所看到的景象、建筑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整体十分和谐;而“入画”是指人处于建筑的内部,或者身处于园林当中的某个局部的位置所看的景象、所看到的景色可能会受建筑的门窗或者墙体的遮挡而产生别样的意蕴,即中国传统园林常常使用的借景、障景、框景等设计手法。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建筑与景观之间不同角度的遮挡关系。“如画”和“入画”在园林的构造当中从来都不是随意地摆放建筑和植物,而是经过适当的经营和安排呈现出高层次的审美。
二、西方古典园林中的“如画”造园手法
英国是第一个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促使经济快速增长,新生的贵族阶层追求更高层次的享乐和更优越的生活方式,之前代表王权的规则式园林不再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经济的快速崛起为园林形式改变提供了物质基础,人们更追求随性,自然景观园林逐渐替代了传统的规则式的园林景观。为此,造园师开始借助风景画的内容进行再现性的景观创作,将只存在于画中和诗中的景象应用到现实的园林景观当中,构造出自然式园林[2]。比如诗人蒲柏将能够刺激观者心灵的风景画作为造园可参考的标准,认为“所有园林就是风景画,正如挂起来的风景”,甚至倡导将绘画当中的一些透视的技法运用到园林的设计当中去,使得园林也能够达到如同风景画中的景象。但是蒲柏这种基于古典传统的“如画”园林不像风景画一样能够直接、清晰地表达造园者的设计意图。园林需要人们参与,进入体验,因为造园师对于园林景观会有深层的设计意图,若观赏者是一位有文学修养的雅士,会理解到造园师的意图。但是新兴的资产阶级贵族不像古典贵族一样,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游览欧洲各地,因此自然无法理解到造园师独特的造园手法。随意自然的画风逐渐取代承载历史故事的古典主义绘画,具有幻想式的自然景观绘画也成为画家们追求的风格。
“如画”风格的美学特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人们并没有完全沉醉于新奇、趣味的幻想当中,而是将这种思想带入实际的创作当中。威廉姆·肯特是“如画”风格园林实践的先驱者,在造园的过程中将绘画的构图运用到园林的平面设计当中以此表现绘画和园林布局之间的关系。他喜欢将建筑运用到自然景观中,作为点缀,丰富自然风景表达的内容。兰斯洛特·布朗深受其影响,主张再现自然,但是他为了再现心中纯净的自然景观,不允许屋舍、村庄出现[3]。布朗坚持自己的造园特色,整个园林具有纯净、简洁、富有活力的特点。但很多人并不认可,认为布朗的作品毫无艺术的参考价值,只是在原有的自然产物上加以改造,并没有真正改变其本质上的内容。
三、中国传统园林的“入画”
中西方都崇拜自然,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不同,在自然景观上的审美观念自然而然也会不同。西方园林中建筑作为点景存在,成为构图的元素,與人很少发生关系。而中国园林中一向都表现出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建筑和园林之间互通。而且中国园林中的建筑相对于西方园林中的建筑,会和人产生互动,并不是封闭的,处在建筑空间中的人与外部的自然环境也必然产生互动联系。因此仅用西方园林的“如画”观念对中国的传统园林进行评价是片面的,因此引入“入画”的观念。“入画”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观念,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入画”入的是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是人们对于理想栖息地的向往。中国古代的文人擅长寄情于景,将自己的情感寄于纸上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从中国的山水画中可以看到重峦叠嶂和掩映在其中的建筑,这和西方的观念大有不同。另外西方园林一般没有建筑,而中国园林中的建筑则与人、与自然产生互动。园林当中的亭台楼阁也会有许多的门花、屏风等,人们透过这些可以看到建筑之外的景象,随时做到眼中有景。计成在《园冶》当中说过:“先乎取景,妙在朝南。”[4]童寯在《江南园林志》中提出造园应该具备的三种境界:“一曰曲折尽致,二曰疏密得宜,三曰眼前有景。”由此可见,如何在园林不同的空间中取得宜人的景色是尤为重要的。如画一般的景象自然是美好的,但是解决如何在各个方位都能观看到宜人的景象的问题也尤为重要。“入画”便是中国传统园林当中处理观法的有效途径。人们透过建筑或者遮挡的围墙所看到的景象往往是造园师精心处理过的。造园师对于这种刻意安排的处理手法正是“入画”的体现,也是在“如画”的基础之上对园林内部的景象进行优化。苏州私家园林留园被公认为最优秀的中国传统园林之一。内部有很多“入画”的处理方式,建筑的门窗作为框架,围墙作为边界,透过窗子或者墙体看向外面的景色,形成一幅畫面,充分体现了建筑与园林内部构成的画面。
四、“如画”与“入画”的现代化实践
20世纪伟大的建筑设计大师赖特所设计的流水别墅包含了“如画”和“入画”的观法。这栋建筑建造在一片森林当中,整个建筑在材料上的选择使得整体的建筑能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同时玻璃的使用形成虚实对比,体现了人工和自然的完美结合。刘家麒先生在《风景园林师眼中的跌水别墅》一文中写到,在建筑的内部无法观看到外面极佳的风景,而所处的观察位置也无法完美再现自然景观,最佳的观景角度是在齐腰深的水中,从建筑外部观看景色,这也反映出建筑与环境之间的有机是“如画”层面的[5]。
王维仁设计的杭州西溪湿地艺术村采用了“入画”的手法,在设计的过程中提出两个概念性的策略:一个是“织山理水”,作为整个空间的处理方式;另一个是“凝视,再框”,重新探讨时间、空间与风景关系新的可能性。他把建筑想象成一系列的观景器,建筑上的每一扇窗户都有景可取,有景可赏,通过对山、水、天、地的不同顺序的组合,丰富了观者的视觉体验。多个长方体块交叉组合,两端使用玻璃材质,更好地将窗外的景色移入室内,丰富了室内的层次感与创新感[6]。
如今有大量的开发商都在推出海景房或者水景房,这也正表明了现在很多人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建筑的朝向,而是会去追求更多审美上的内容,看重在建筑内部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可见“如画”与“入画”的观法不只运用在传统园林的造园中,现代建筑的设计也有运用,具有实用性。而对传统的“如画”和“入画”的现代化运用,考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做出什么样的改变。
五、结语
在“如画”园林当中,建筑作为点景而存在;在“入画”的园林中,建筑会通过门窗和围墙形成取景框,将园林中的景色呈现在取景框内。而一个园林当中是否有“入画”的处理手法正是区分中西方园林的关键,但是不能以是否“如画”或“入画”去评判二者的好坏。同时对于西方的园林设计,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另外处于21世纪的我们,也需要将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加以创新,进行现代化运用,以新的视角来看待传统造园手法。
参考文献:
[1]顾凯.中国园林中“如画”欣赏与营造的历史发展及形式关注:兼评《两种如画美学观念与园林》[J].建筑学报,2016(9):57-61.
[2]管少平,朱钟炎.两种如画美学观念与园林[J].建筑学报.2016 (4):65-71.
[3]赵晶.18世纪造园师兰斯洛特·布朗的造园特征再解读[J].风景园林.2014 (3):112-115.
[4]计成.园冶注释[M].2版.陈植,注释.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21-22.
[5]刘家麒.风景园林师眼中的跌水别墅[J].风景园林,2009(3):79-84.
[6]钟宏亮,姜伯源.建筑观景器:王维仁西溪湿地设计中的动景再框与倾斜诗意[J].时代建筑,2012(4):138-145.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