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爱国精神的赞美;此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古诗词中的大雁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白居易《江楼晚眺》)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夜归》)
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梅尧臣《秋雁》)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秋思赠远
王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妻子一往情深的挚爱真情。开头两句意思是:当年自己就立下心愿,与妻离别后,甘自独守空帷;几年来,常常是“梦里关山”——历尽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但醒来却发觉两人仍分隔两地,处在别离之中。上句写宿志兼点处境,下句写梦幻兼诉情思,表现出诗人思念妻子的深情。相传王涯对妻子情笃,虽做高官而“不蓄妓妾”(《唐才子传》),读了这首诗,更觉其情真意切了。后两句,上句说“不见乡书”,下句道“唯看新月”,从这对举成文的语气里,显示了诗人对家书的时时渴盼:他多么想能像古代传说那样,突见雁足之上系着妻子的信件啊!乡书不见,唯见新月,一个“唯”字,透露出诗人无可奈何的怅惘。诗人对月怀人,浮想联翩,仿佛那彎弯新月就像娇妻的蛾眉。短短四句诗,却写得情真意切,末句以景结情,更给人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的无穷美感。
古诗中的“燕”和“雁”
在初中语文课本里带“燕”和“雁”字的古诗词出现的比较多。并且学生对这两个字经常混淆,书写时常常弄错。因此很有必要对“燕”和“雁”在古诗中所代表的意象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燕子是秋来南征,春来北往的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并且它不轻易改换做巢的地点,给人的感觉如守约的老友。它们在人眼皮下生活,雄雌之间的卿卿我我,成年鸟对幼鸟的关爱,莫不与人类相似。正因为燕子在早春中经常出现,并具有以上习性,所以,人们又常借燕子来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就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句子。此外还有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等诗句,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无限生机。燕子秋天南去,春来北归,不违时节。在诗中,燕子的北来南去,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年华的交替。“燕”,既是指春来秋去的燕子,又使人联想到像燕子那样翩然归来,重寻故旧的人或物。“燕”变成一种象征,让人们想得很开,想得很远……
大雁,也是一种候鸟,它却常在秋日的高空成队出现。队形一丝不苟,衬以秋天的萧瑟气氛,愈显一种苍凉的壮美。正是大雁这种本能的流露,暗含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更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之思,引起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在初中语文课本里这种咏雁伤怀、托雁寄情的咏雁作品更是随处可见。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是羁旅抒怀,又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愁。还有王维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又暗含多少只身出塞的寂寞和被贬的惆怅?当我们吟咏起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时,又会马上想到塞外的荒凉,秋天的萧瑟,战马的悲鸣。作者思乡却不得归,对亲人的魂牵梦绕也只能靠大雁来抒发寄寓。
此外,据说大雁还能够传递书信。史载,汉武帝时出使匈奴的苏武被反复无常的单于扣留达19年之久。昭帝即位后,了解到实情,让新派出的汉使对单于说:“汉朝天子猎到一只北来的大雁,雁腿上系着一封信,写着苏武正在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单于见道破天机,无法隐瞒,遂放苏武归汉。“鸿雁传书”一词即由此而来。这就更诱使墨客文人对雁的偏爱和吟咏。
因此,对于“燕”和“雁”在古诗中的意象,我们还应细细区分,慢慢品味,到古代文人留给我们的优秀诗篇中去体会人世间的聚散离合,喜乐伤悲。
每到黄叶纷飞的季节,仰视万里霜天,常常可以看到一群群南飞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队列,时“一”字排开,时交叉成“人”,古人常称之为雁阵、雁字、雁序等。雁属候鸟,春秋迁徙,因此自然成为多愁善感的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我国最早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的诗句。在古诗词中,雁这一意象往往被诗人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常与季节的更替、时间的流逝、逆旅的游子、凭栏的思妇等内容紧密相连。或渲染气氛,表现环境悲凄;或状写景物,表现高远寥廓;或代指书信,表现殷切期盼,或比拟自身,表现孤傲落寞。意象之盛,表意之丰,非其他物类所能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爱国精神的赞美;此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古诗词中的大雁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白居易《江楼晚眺》)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夜归》)
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梅尧臣《秋雁》)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秋思赠远
王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妻子一往情深的挚爱真情。开头两句意思是:当年自己就立下心愿,与妻离别后,甘自独守空帷;几年来,常常是“梦里关山”——历尽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但醒来却发觉两人仍分隔两地,处在别离之中。上句写宿志兼点处境,下句写梦幻兼诉情思,表现出诗人思念妻子的深情。相传王涯对妻子情笃,虽做高官而“不蓄妓妾”(《唐才子传》),读了这首诗,更觉其情真意切了。后两句,上句说“不见乡书”,下句道“唯看新月”,从这对举成文的语气里,显示了诗人对家书的时时渴盼:他多么想能像古代传说那样,突见雁足之上系着妻子的信件啊!乡书不见,唯见新月,一个“唯”字,透露出诗人无可奈何的怅惘。诗人对月怀人,浮想联翩,仿佛那彎弯新月就像娇妻的蛾眉。短短四句诗,却写得情真意切,末句以景结情,更给人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的无穷美感。
古诗中的“燕”和“雁”
在初中语文课本里带“燕”和“雁”字的古诗词出现的比较多。并且学生对这两个字经常混淆,书写时常常弄错。因此很有必要对“燕”和“雁”在古诗中所代表的意象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燕子是秋来南征,春来北往的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并且它不轻易改换做巢的地点,给人的感觉如守约的老友。它们在人眼皮下生活,雄雌之间的卿卿我我,成年鸟对幼鸟的关爱,莫不与人类相似。正因为燕子在早春中经常出现,并具有以上习性,所以,人们又常借燕子来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就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句子。此外还有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等诗句,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无限生机。燕子秋天南去,春来北归,不违时节。在诗中,燕子的北来南去,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年华的交替。“燕”,既是指春来秋去的燕子,又使人联想到像燕子那样翩然归来,重寻故旧的人或物。“燕”变成一种象征,让人们想得很开,想得很远……
大雁,也是一种候鸟,它却常在秋日的高空成队出现。队形一丝不苟,衬以秋天的萧瑟气氛,愈显一种苍凉的壮美。正是大雁这种本能的流露,暗含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更容易牵动人们的羁旅之思,引起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在初中语文课本里这种咏雁伤怀、托雁寄情的咏雁作品更是随处可见。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是羁旅抒怀,又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愁。还有王维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又暗含多少只身出塞的寂寞和被贬的惆怅?当我们吟咏起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时,又会马上想到塞外的荒凉,秋天的萧瑟,战马的悲鸣。作者思乡却不得归,对亲人的魂牵梦绕也只能靠大雁来抒发寄寓。
此外,据说大雁还能够传递书信。史载,汉武帝时出使匈奴的苏武被反复无常的单于扣留达19年之久。昭帝即位后,了解到实情,让新派出的汉使对单于说:“汉朝天子猎到一只北来的大雁,雁腿上系着一封信,写着苏武正在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单于见道破天机,无法隐瞒,遂放苏武归汉。“鸿雁传书”一词即由此而来。这就更诱使墨客文人对雁的偏爱和吟咏。
因此,对于“燕”和“雁”在古诗中的意象,我们还应细细区分,慢慢品味,到古代文人留给我们的优秀诗篇中去体会人世间的聚散离合,喜乐伤悲。
每到黄叶纷飞的季节,仰视万里霜天,常常可以看到一群群南飞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队列,时“一”字排开,时交叉成“人”,古人常称之为雁阵、雁字、雁序等。雁属候鸟,春秋迁徙,因此自然成为多愁善感的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我国最早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的诗句。在古诗词中,雁这一意象往往被诗人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常与季节的更替、时间的流逝、逆旅的游子、凭栏的思妇等内容紧密相连。或渲染气氛,表现环境悲凄;或状写景物,表现高远寥廓;或代指书信,表现殷切期盼,或比拟自身,表现孤傲落寞。意象之盛,表意之丰,非其他物类所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