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多数中学生把写作看成是难以应付的苦差使,每逢作文,颇有大难临头之感,苦不堪言。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知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有条理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来表达思想感情。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思维品质决定写作质量,良好的写作思维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被誉为“中国当代写作学的一面镜子”的马正平教授认为,“提高学生写作思维能力应是写作教学的题中之义,并且是首要之义”。那么,如何牵住作文训练的牛鼻子,培养和发展中学生写作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培养训练。
一、创造性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即以新异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训练其实贯穿、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但在写作教学中,可进行相对集中的训练。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构成分之一。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而变通是关键。只有一条思路,只会从一个方面想问题,其结果只能流而不畅、独而不特。培养发散思维要抓住变通性这个关键,看重启发思路,引导思维换向。
1 “一题多做”的多角度思维训练
如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蜘蛛,运用联想和象征,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1)只擅长织网,却可以解决生存问题一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立足于社会。(2)风过网破,蜘蛛再织——遇到挫折不灰心,持之以恒。(3)长相丑陋,身体弱小,但却能织出奇特的网——象征那些貌丑心慧者。(4)来回爬行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关闭自辱者。作茧自缚者。真可谓“一树梅花万首诗”。
2 “反弹琵琶”的反向思维能力训练
逆向的思维训练即唱反调,是从反面、对立面对一些常说的话乃至真理进行审视,从而得出新的结论。实践证明,对某些问题利用正向思维不容易找到答案,一旦利用反向思维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说明反向思维是摆脱常规的思维方式。教师逆向指导学生思考,容易触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制造一种矛盾,使学生在思考后,产生一种质疑的品质。在作文教学中同样如此,我们都懂得“说谎是可耻的”这个道理,但把这个观点当作写作的内容,就缺少创新,论述流于一般。如果从相反的方面提出论点:说谎也能表现人的高尚品德,那这种见解就新颖、独特。笔者让学生以这个角度找论点,在热烈的讨论后,学生纷纷发言:面对生命垂危的人,家人、亲戚、朋友说的大多是谎话,连作风严谨的医生也不例外,这些谎话显示了人们的爱心;做了好事不肯留下真实姓名、地址的人具有美好的心灵等等。“弄斧必到班门”、“香酒也怕巷子深”、“开卷未必有益”等正是进行逆向思维得出的结论,观点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二、想象力的训练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语文学科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有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的这一特征,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1 通过情节续写、内容扩写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如教学《皇帝的新装》,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皇帝的性格进行想象:皇帝在游行完毕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有的学生想象皇帝受骗后恼羞成怒,派人捉拿骗子,但骗子早已逃之夭夭。有的想象皇帝受骗后迁怒于小孩,将他抓来并责问他为何要说真话,显得昏庸之极……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给文章续写、扩写,经过这样的训练,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的认识,而且使文章内容得到了再创造,学生的想象思维在训练中自然得到了培养。
2 看图作文培养想象力
看图作文就是让学生充分解放自己的大脑,大胆想象,将此物转化为彼物。将虚化为实,将部分化为整体,将现在化为未来。如给学生提供杨金祥拼贴版画作品《边秋晚》:原野上两棵光秃秃的大树,三只从树上飞离的小鸟,树根底下枯叶堆积。让学生看图,思考,讨论,然后进行写作,于是形成了风格迥异、立意新颖的作文。有的学生以记叙文的笔调写了一个有关树的主人的故事;有的学生用散文的笔调,描绘了一幅灿烂的秋日画面;有的学生根据落叶写出一篇讴歌甘愿奉献的赞歌;还有的学生用童话的形式,反映环保的主题……这些都是学生想象的结晶。
3 根据词语情景培养想象力
如:树-树叶-落叶归根-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衣服-母亲的针线-游子思乡等。学生学会想象,便能使文章增添新鲜的血液,会给写作带来勃勃生机。学生的思维开阔了,联想、想象也丰富了,作文也就写活了。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长期坚持进行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流畅,越来越灵活,越来越独特,这是我们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创造性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即以新异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训练其实贯穿、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但在写作教学中,可进行相对集中的训练。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构成分之一。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而变通是关键。只有一条思路,只会从一个方面想问题,其结果只能流而不畅、独而不特。培养发散思维要抓住变通性这个关键,看重启发思路,引导思维换向。
1 “一题多做”的多角度思维训练
如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蜘蛛,运用联想和象征,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1)只擅长织网,却可以解决生存问题一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立足于社会。(2)风过网破,蜘蛛再织——遇到挫折不灰心,持之以恒。(3)长相丑陋,身体弱小,但却能织出奇特的网——象征那些貌丑心慧者。(4)来回爬行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关闭自辱者。作茧自缚者。真可谓“一树梅花万首诗”。
2 “反弹琵琶”的反向思维能力训练
逆向的思维训练即唱反调,是从反面、对立面对一些常说的话乃至真理进行审视,从而得出新的结论。实践证明,对某些问题利用正向思维不容易找到答案,一旦利用反向思维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说明反向思维是摆脱常规的思维方式。教师逆向指导学生思考,容易触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制造一种矛盾,使学生在思考后,产生一种质疑的品质。在作文教学中同样如此,我们都懂得“说谎是可耻的”这个道理,但把这个观点当作写作的内容,就缺少创新,论述流于一般。如果从相反的方面提出论点:说谎也能表现人的高尚品德,那这种见解就新颖、独特。笔者让学生以这个角度找论点,在热烈的讨论后,学生纷纷发言:面对生命垂危的人,家人、亲戚、朋友说的大多是谎话,连作风严谨的医生也不例外,这些谎话显示了人们的爱心;做了好事不肯留下真实姓名、地址的人具有美好的心灵等等。“弄斧必到班门”、“香酒也怕巷子深”、“开卷未必有益”等正是进行逆向思维得出的结论,观点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二、想象力的训练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语文学科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有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的这一特征,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1 通过情节续写、内容扩写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如教学《皇帝的新装》,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皇帝的性格进行想象:皇帝在游行完毕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有的学生想象皇帝受骗后恼羞成怒,派人捉拿骗子,但骗子早已逃之夭夭。有的想象皇帝受骗后迁怒于小孩,将他抓来并责问他为何要说真话,显得昏庸之极……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给文章续写、扩写,经过这样的训练,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的认识,而且使文章内容得到了再创造,学生的想象思维在训练中自然得到了培养。
2 看图作文培养想象力
看图作文就是让学生充分解放自己的大脑,大胆想象,将此物转化为彼物。将虚化为实,将部分化为整体,将现在化为未来。如给学生提供杨金祥拼贴版画作品《边秋晚》:原野上两棵光秃秃的大树,三只从树上飞离的小鸟,树根底下枯叶堆积。让学生看图,思考,讨论,然后进行写作,于是形成了风格迥异、立意新颖的作文。有的学生以记叙文的笔调写了一个有关树的主人的故事;有的学生用散文的笔调,描绘了一幅灿烂的秋日画面;有的学生根据落叶写出一篇讴歌甘愿奉献的赞歌;还有的学生用童话的形式,反映环保的主题……这些都是学生想象的结晶。
3 根据词语情景培养想象力
如:树-树叶-落叶归根-两岸同胞血脉相连-衣服-母亲的针线-游子思乡等。学生学会想象,便能使文章增添新鲜的血液,会给写作带来勃勃生机。学生的思维开阔了,联想、想象也丰富了,作文也就写活了。
总之,在写作教学中,长期坚持进行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流畅,越来越灵活,越来越独特,这是我们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