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致的妆容、优雅的举止、细致的讲解……每天晚上,24岁的熊萍萍都会在酷狗繁星直播间打卡上班,推销各种名牌的吉他、尤克里里、钢琴等音乐器材。
“今年就业形势严峻,我找了几份工作都不合适,电商主播为我打开了就业之门。”6月,熊萍萍刚从艺术院校毕业,便加入了广州燃梦年华文化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电商主播。现在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6小时,月收入上万元。
应届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疫情影响、经贸下滑等多重因素的叠加,着实让今年的就业季“难上加难”。5分钟卖掉上万支口红、一天引导销售额轻松过亿元,不断刷新“带货”紀录的电商主播职业,意外成了应届毕业生向往的新职业之一。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从生鲜电商、直播“带货”,到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包含越来越多灵活就业方式在内的“新就业形态”逐渐走向台前。据统计,目前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
何为“新就业形态”?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说:“新就业形态指的是新一轮工业革命带动的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工作模式。”这种就业形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与大众消费升级,呈现去雇主化、平台化的特点,它的灵活度更高,例如网约车司机、外卖送餐员、代驾等职业都是。
今年年初,人社部等多部门联合向社会发布了16个新职业,网约配送员、全媒体运营师等正式入列“360行”。毋庸置疑的是,这些新职业格外受年轻人欢迎。有人喜欢其工作节奏,有人看准行业机遇,有人期待职业跃升。以主播为例,陌陌曾发布报告,从事主播的群体非常年轻,90后主播占68.4%,21%的职业主播月收入超过万元。
“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潜力,更是不容小觑。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中,王一鸣委员在发言中提到,在今年1月20日至3月30日疫情严重阶段,仅一个平台企业的新注册骑手就逆向增长了45.78万人。另据报道,疫情下直播行业招聘需求同比逆势增长1.3倍。
对于当下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毕业生而言,“新就业形态”无疑开了新的大门。
23岁的李佳乐是安徽大学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他已经当了3年“雇主”:2017年他与合伙人创立了第一家公司,开发出提供拿快递、送外卖等“跑腿”服务的APP平台。
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李佳乐的“跑腿”服务也受到一定限制。但在相关政策和市场引导下,他的公司很快调整了业务方向,转向知识付费。“我们聘请数十位创业、就业、考研、保研等领域的‘大牛’来录播或直播课程,分享学习、求职、创业经验,再通过APP卖课程,目前公司月盈利3万元左右。”
“一朵云起,万家复工”“360行,行行可5G”。今年全国两会刚开幕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关注到了“新就业形态”——“要顺势而为,补齐短板。”在全国两会闭幕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又提到了“新就业”——“不仅要采取更多的扶持政策,而且要采取措施打破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让更多的新就业岗位成长起来。”细观我们周围,短视频创作者、共享员工、公众号博主……目之所及,有更多“新就业形态”在酝酿、成长。
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如何挑战“最难就业季”?李佳乐这样回答:“我们是被科技赋能的新一代人,哪怕专业所学是人文社科,亦可大胆尝试网络平台去就业和创业,说不定会成为数字时代下的另一个‘超级个体’。”
“今年就业形势严峻,我找了几份工作都不合适,电商主播为我打开了就业之门。”6月,熊萍萍刚从艺术院校毕业,便加入了广州燃梦年华文化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电商主播。现在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6小时,月收入上万元。
应届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疫情影响、经贸下滑等多重因素的叠加,着实让今年的就业季“难上加难”。5分钟卖掉上万支口红、一天引导销售额轻松过亿元,不断刷新“带货”紀录的电商主播职业,意外成了应届毕业生向往的新职业之一。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从生鲜电商、直播“带货”,到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包含越来越多灵活就业方式在内的“新就业形态”逐渐走向台前。据统计,目前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
何为“新就业形态”?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说:“新就业形态指的是新一轮工业革命带动的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工作模式。”这种就业形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与大众消费升级,呈现去雇主化、平台化的特点,它的灵活度更高,例如网约车司机、外卖送餐员、代驾等职业都是。
今年年初,人社部等多部门联合向社会发布了16个新职业,网约配送员、全媒体运营师等正式入列“360行”。毋庸置疑的是,这些新职业格外受年轻人欢迎。有人喜欢其工作节奏,有人看准行业机遇,有人期待职业跃升。以主播为例,陌陌曾发布报告,从事主播的群体非常年轻,90后主播占68.4%,21%的职业主播月收入超过万元。
“新就业形态”的发展潜力,更是不容小觑。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中,王一鸣委员在发言中提到,在今年1月20日至3月30日疫情严重阶段,仅一个平台企业的新注册骑手就逆向增长了45.78万人。另据报道,疫情下直播行业招聘需求同比逆势增长1.3倍。
对于当下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毕业生而言,“新就业形态”无疑开了新的大门。
23岁的李佳乐是安徽大学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他已经当了3年“雇主”:2017年他与合伙人创立了第一家公司,开发出提供拿快递、送外卖等“跑腿”服务的APP平台。
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李佳乐的“跑腿”服务也受到一定限制。但在相关政策和市场引导下,他的公司很快调整了业务方向,转向知识付费。“我们聘请数十位创业、就业、考研、保研等领域的‘大牛’来录播或直播课程,分享学习、求职、创业经验,再通过APP卖课程,目前公司月盈利3万元左右。”
“一朵云起,万家复工”“360行,行行可5G”。今年全国两会刚开幕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关注到了“新就业形态”——“要顺势而为,补齐短板。”在全国两会闭幕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又提到了“新就业”——“不仅要采取更多的扶持政策,而且要采取措施打破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让更多的新就业岗位成长起来。”细观我们周围,短视频创作者、共享员工、公众号博主……目之所及,有更多“新就业形态”在酝酿、成长。
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如何挑战“最难就业季”?李佳乐这样回答:“我们是被科技赋能的新一代人,哪怕专业所学是人文社科,亦可大胆尝试网络平台去就业和创业,说不定会成为数字时代下的另一个‘超级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