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我们驱车进入湛江市坡头区乾塘镇沙城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村办公楼前堆成小山似的红色蕃薯,七八个中年妇女正在装箱,包装箱上印着“沙地优质蕃薯”几个大字,下面还有一行“湛江市扶贫十大明星产品”字样。我们正想上前问个究竟,一辆的皮卡车向着“红色小山”驶来,几个村民忙着卸下车上的蕃薯。负责接待我们的省派驻沙城村扶贫工作队杨队长指着那一大堆红色蕃薯对我们说:这是产自我们产业扶贫基地的优质沙地蕃薯。
随后,杨队长指着村委办公楼顶和对面农贸市场楼顶的光伏发电板,向我们介绍了沙城村是第二次国内大革命的红色根据地,也是省定贫困村,下辖21个村民小组,地少人多。扶贫工作队根据本地实际,实施多点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市场、商铺出租,建立种养产业基地,开展产业扶贫,收到很好的效果。
革命老区换新貌
我们随杨队长的引领,很快就进入了一条新建成的水泥村道,村道旁是一排整齐成行的三或四层的楼房,其中绿树掩映的一幢三层楼房顶上立着“梁圩村”三个红色大字。
我们下车细看,新建的硬底化环村道路,大阳能路灯整齐排列,环绕村旁。新种的路树,新绿嫩叶迎风微笑。村内,条条笔直的硬底化水泥路在村内延伸,每条笔直的巷道两旁,是整齐排列的清一色的崭新的三层以上的楼房,颜色各异的外墙装饰,在阳光的照耀下,斑斓耀目。硬底化巷道纵横错落,村旁小山包树木葱茏。村外田野,蕃薯满垅,一片墨绿。高楼、绿树、田野,汇成景色优雅和谐、别样的田园风光。
梁圩村村民小组长告诉笔者,解放前后,这里都属沙城范围。大革命时期的1926年,沙城成立农会后,紧接着梁圩村也成立农会。村民在党的领导下组织30多人,参加反对法国当局征收船头税的斗争,参加抗法自救会和“三月三”反法斗争,隐蔽转移党的干部和革命同志,村民参加游击小组,进行抗日革命活动和反抗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是大革命时期红色根据地。那时,这里四面临海,是个孤岛,交通非常不便,出行只能靠船和竹排渡海。村民居住的是用茅草搭建的草寮,生活极其困苦。解放后,党领导群众堵海围堤,海湾变成了陆地,但群众居住的也只是泥砖盖茅草的房屋。改革开放政策好,村民种植莲藕、蕃薯和外出务工致富。全村新建房屋,按照新農村规划,巷道横直有致。家家户户建起的不是三层,就是四层以上的楼房。
2016年,沙城村被省定为贫困村,梁圩村是其下辖21个村民小组之一,分享了省定贫困村所有的扶贫政策。各家各户虽然原来大都建起了楼房,但村中各种配套设施还没有。为搞好村中卫生,村里拆掉了村民私建的牛栏猪舍,投资5万元,建起了集体牛栏猪舍,投资110万元安装排污、排水管道,投资40万元建设排污池和生物池、49万元建设巷道硬底化工程、68万元建设1.5公里长的环村水泥公路、15万元环村公路全部安上路灯、种上路树,投资5万元全村巷道全部安上路灯、50万元建好了三层文化楼,还建起了水泥篮球场等文化体育设施。建起垃圾池,建立卫生制度,组建村广场舞舞蹈队。村中巷道整洁卫生,路灯绿树环绕,梁圩村更美了,分别获得市爱委会授予“湛江市卫生村”和市政府授予的“生态文明村”“先进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梁圩村在精准扶贫期间建设的一系列设施,改变了村容村貌,改变了村民的生活。
产业扶贫结硕果
走出村道向西,来到了位于梁圩村外的沙城莲藕蕃薯种植基地,因为未到种植莲藕的季节,我们在这里只看到长势茂盛的一大片蕃薯,正值收获季节。机耕路的左边,堆叠着一箩筐一箩筐的红色蕃薯;开垅收获的地上,满垅堆满了刚从地里挖出的蕃薯。地里路边忙碌的人们,脸上挂满丰收的喜悦。
杨队长指着沙城种养专业合作社梁圩莲藕蕃薯种植基地的牌子,介绍说,为促进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沙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以及帮扶单位组织建立以莲藕、蕃薯种植为主导产业的种植基地,成立了湛江市坡头区乾塘镇沙城种养专业合作社,122名贫困人口加入合作社。实施“互联网+合作社+贫困户+土地流转”的发展模式。2017年12月,沙城莲藕荣获“湛江市十大扶贫明星产品”荣誉称号,2018年1月,沙城种养专业合作社的“互联网+合作社+贫困户+土地流转”的发展模式荣列“湛江市特色种养业十大明星案例”。2017、2018年种植莲藕蕃薯,贫困户纯利分红20万元。今年蕃薯的销售比往年好,昨天接到客户700多个订单,现在正赶着装箱发运。预计今年纯利分红还会有所增加,2018年,贫困户人均种植产业纯利分红达1000多元,预计2019年,种植产业纯利加上多点投资收益的分红贫困户人均将达1500元。
党建引领鼓干劲
我们从基地回到村委会,正打算采访村党支部书记,忽然看到挂着党员活动室牌子的房间里,正在召开党员会议,室内传来书记在党员专题会发言的洪亮声音:今天这次增强使命感,心系贫困户的专题会议,同志们的发言更加增强我们带领群众扶贫攻坚的信心。我们党员要不辱使命,继续搞好扶贫工作,不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争取2019年贫困人口收入在2018年的基础上,增加到2000元。争取2000年全面脱贫。同志们有信心没有?只听与会党员齐声回答,有!察其言,沙城党支部及其党员,心系贫困群众,观其行,行已有果。
看到村委会门前七八位中年妇女还在继续往绿色的包装箱塞红蕃薯,我们有理由相信,红色根据地老区村庄—沙城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正继续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不断收获“红色”扶贫硕果!
随后,杨队长指着村委办公楼顶和对面农贸市场楼顶的光伏发电板,向我们介绍了沙城村是第二次国内大革命的红色根据地,也是省定贫困村,下辖21个村民小组,地少人多。扶贫工作队根据本地实际,实施多点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市场、商铺出租,建立种养产业基地,开展产业扶贫,收到很好的效果。
革命老区换新貌
我们随杨队长的引领,很快就进入了一条新建成的水泥村道,村道旁是一排整齐成行的三或四层的楼房,其中绿树掩映的一幢三层楼房顶上立着“梁圩村”三个红色大字。
我们下车细看,新建的硬底化环村道路,大阳能路灯整齐排列,环绕村旁。新种的路树,新绿嫩叶迎风微笑。村内,条条笔直的硬底化水泥路在村内延伸,每条笔直的巷道两旁,是整齐排列的清一色的崭新的三层以上的楼房,颜色各异的外墙装饰,在阳光的照耀下,斑斓耀目。硬底化巷道纵横错落,村旁小山包树木葱茏。村外田野,蕃薯满垅,一片墨绿。高楼、绿树、田野,汇成景色优雅和谐、别样的田园风光。
梁圩村村民小组长告诉笔者,解放前后,这里都属沙城范围。大革命时期的1926年,沙城成立农会后,紧接着梁圩村也成立农会。村民在党的领导下组织30多人,参加反对法国当局征收船头税的斗争,参加抗法自救会和“三月三”反法斗争,隐蔽转移党的干部和革命同志,村民参加游击小组,进行抗日革命活动和反抗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是大革命时期红色根据地。那时,这里四面临海,是个孤岛,交通非常不便,出行只能靠船和竹排渡海。村民居住的是用茅草搭建的草寮,生活极其困苦。解放后,党领导群众堵海围堤,海湾变成了陆地,但群众居住的也只是泥砖盖茅草的房屋。改革开放政策好,村民种植莲藕、蕃薯和外出务工致富。全村新建房屋,按照新農村规划,巷道横直有致。家家户户建起的不是三层,就是四层以上的楼房。
2016年,沙城村被省定为贫困村,梁圩村是其下辖21个村民小组之一,分享了省定贫困村所有的扶贫政策。各家各户虽然原来大都建起了楼房,但村中各种配套设施还没有。为搞好村中卫生,村里拆掉了村民私建的牛栏猪舍,投资5万元,建起了集体牛栏猪舍,投资110万元安装排污、排水管道,投资40万元建设排污池和生物池、49万元建设巷道硬底化工程、68万元建设1.5公里长的环村水泥公路、15万元环村公路全部安上路灯、种上路树,投资5万元全村巷道全部安上路灯、50万元建好了三层文化楼,还建起了水泥篮球场等文化体育设施。建起垃圾池,建立卫生制度,组建村广场舞舞蹈队。村中巷道整洁卫生,路灯绿树环绕,梁圩村更美了,分别获得市爱委会授予“湛江市卫生村”和市政府授予的“生态文明村”“先进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梁圩村在精准扶贫期间建设的一系列设施,改变了村容村貌,改变了村民的生活。
产业扶贫结硕果
走出村道向西,来到了位于梁圩村外的沙城莲藕蕃薯种植基地,因为未到种植莲藕的季节,我们在这里只看到长势茂盛的一大片蕃薯,正值收获季节。机耕路的左边,堆叠着一箩筐一箩筐的红色蕃薯;开垅收获的地上,满垅堆满了刚从地里挖出的蕃薯。地里路边忙碌的人们,脸上挂满丰收的喜悦。
杨队长指着沙城种养专业合作社梁圩莲藕蕃薯种植基地的牌子,介绍说,为促进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沙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以及帮扶单位组织建立以莲藕、蕃薯种植为主导产业的种植基地,成立了湛江市坡头区乾塘镇沙城种养专业合作社,122名贫困人口加入合作社。实施“互联网+合作社+贫困户+土地流转”的发展模式。2017年12月,沙城莲藕荣获“湛江市十大扶贫明星产品”荣誉称号,2018年1月,沙城种养专业合作社的“互联网+合作社+贫困户+土地流转”的发展模式荣列“湛江市特色种养业十大明星案例”。2017、2018年种植莲藕蕃薯,贫困户纯利分红20万元。今年蕃薯的销售比往年好,昨天接到客户700多个订单,现在正赶着装箱发运。预计今年纯利分红还会有所增加,2018年,贫困户人均种植产业纯利分红达1000多元,预计2019年,种植产业纯利加上多点投资收益的分红贫困户人均将达1500元。
党建引领鼓干劲
我们从基地回到村委会,正打算采访村党支部书记,忽然看到挂着党员活动室牌子的房间里,正在召开党员会议,室内传来书记在党员专题会发言的洪亮声音:今天这次增强使命感,心系贫困户的专题会议,同志们的发言更加增强我们带领群众扶贫攻坚的信心。我们党员要不辱使命,继续搞好扶贫工作,不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争取2019年贫困人口收入在2018年的基础上,增加到2000元。争取2000年全面脱贫。同志们有信心没有?只听与会党员齐声回答,有!察其言,沙城党支部及其党员,心系贫困群众,观其行,行已有果。
看到村委会门前七八位中年妇女还在继续往绿色的包装箱塞红蕃薯,我们有理由相信,红色根据地老区村庄—沙城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正继续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不断收获“红色”扶贫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