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王家卫凭借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敏感和反省,呈现出一部部独特的影像世界,《花样年华》所讲述的基本上是一种感情的逃避或错位的爱,本文通过对《花样年华》的叙事结构、影像塑造、时空特征进行探讨,分析王家卫电影的独特风格。
关键词:王家卫;花样年华;后现代主义电影;影像记忆
王家卫在参加北京电影学院座谈会时说:“《花样年华》对我来说是一个关于回忆的故事,回忆里面有些事情对你来说重要的,一秒都觉得很长,对你不重要的,几年一转眼就过去了。”由此可见,在王家卫的电影里,叙事不再是历史的再现和现实的重逢,他想表现的是过去的形象记忆,而非过去本身,时代的风格就是内容。
一、碎片化的叙事结构
《花样年华》表面上是一个关于婚外情的故事,但骨子里表达的是王家卫本人的中年情怀和年代记忆,情爱是故事的载体。从周慕云与苏丽珍相识、相知、相怜、相爱再到各自一方,观众所能获知的剧情发展是从影像气氛中觉察出来的,而非完整的叙事结构。
在情节的铺垫上,王家卫以喻示的方法带入情感基调。影片不断描摹苏丽珍老板同时纠缠于两个女人之间,自然而然的预示了影片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再通过苏丽珍与周太太撞包,周慕云与陈先生撞领带,一段婚外情故事不言而喻的表现了出来。这种含蓄的表现方式既真实又引人遐想,这种遐想不仅出现在观众脑海里,也出现在了男女主人公身上,他们在纠结与痛苦中想象、模拟对方出轨的情景,接而产生惺惺相惜的情感。正如周慕云在剧中的台词:“以前我只是想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开始的,现在我知道了,很多事情不知不覺就来了。”
与此同时,音乐在王家卫的电影里也承担着部分叙事功能,王家卫用九段音乐暗示、推进了这段感情的发展过程,提示着观众周慕云和苏丽珍从擦肩而过(在与邻居打牌)、相识(在胡同相遇)、尴尬(得知配偶出轨后在胡同相遇)、相惜(证实配偶出轨后回来的路上)、互生情愫(相约在宾馆见面)、相念(周慕云在办公室若有所思,与此同时摇镜头展现苏丽珍在办公室写字)、热恋(再次在宾馆见面)、压制(苏丽珍在与邻居打牌时想起周慕云)、矛盾(周慕云安慰模拟分离场景后失声痛哭的苏丽珍)再到无疾而终(周慕云多年后回来看望苏丽珍)的感情经过,他们第二次在宾馆见面时达到了感情发展的高潮,但听了闲言碎语的苏丽珍开始疏离周慕云,于是这段隐忍、小心翼翼的感情还未得到宣泄就戛然而止。其实在这段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闲话”所喻示的互为看守似的紧密型人际关系支撑着影片的叙事,共同营造着王家卫的“六十年代情调”。
在王家卫的电影里,叙事是依托于感情的发展而展开的,这种看似断裂实则紧密,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看似外在实则内在的叙事结构将一部完整的故事演绎出独特的风格。
二、诗意化的影像塑造
王家卫5岁时从上海搬至香港,60年代的香港是他记忆萌发的阶段,他借一对中年夫妇对于感情意识的游离,委婉的表达了六十年代香港人的感情冲突,借此表达了对六十年代香港人文景观的依恋。
王家卫在电影中能够不动声色的把感情发展铺陈出来得益于他特有的电影符号,旗袍、麻将、路灯、烟雾、狭窄的空间、时钟、香烟,都成为了记忆中的年代符号,并以此为依托展现了一个平静、细腻、谨慎、脆弱、平淡、变幻而又幽怨的年代记忆。苏丽珍的心如同被旗袍禁锢的身;指针不断转动的钟表如同抓不住的流光岁月;封闭、黑暗的浴室如同她得知被叛离时的心。电影中一些看似无用的镜头语言其实都以符号为连接起着烘托氛围、暗示人物、再现年代记忆的作用。韶光易逝,却总要在细节中留下印记,这也是王家卫想表现的一个内容,正如多次出现在片中空镜头的那一盏路灯,这盏路灯虽似不变,但它所依附的墙壁上的小广告却一直在变。表面的平静下其实映衬着时光的流逝、事物的变化。
王家卫似乎对展示香烟烟雾的镜头特别喜欢。在《一代宗师》里这个镜头就被多次运用。《花样年华》里关于香烟烟雾的镜头也特别多,周慕云邀请苏丽珍写小说遭拒绝时,若有神思的点起了一根烟,镜头给了缓缓上升的烟雾一个特写慢镜头;周慕云丢失了绣花拖鞋时默默的点起香烟回忆起和苏丽珍有关的所有事情,又是一个烟雾的特写镜头。这两处没有语言没有形态动作,却以香烟为意向表达把这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在苏丽珍回到了2046那个房间,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模仿着周慕云的神态动作,点上一根香烟,又吹灭,接而躺在椅子上时,香烟代表的是一种符号象征。那些幽室相守的和煦平静时光,那些久候不至的苦等隐忍心绪逐渐浮上心头又被现实压制,成为年华里的一抹痛楚。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而这份炽热又辛烈的感情已然只剩下眷顾。苏丽珍与周慕云无法挣脱现实的枷锁也无法抵抗内心的渴望,于是,在这段感情中不断的追寻与拒绝,这正是60年代香港人的感情矛盾。
三、主观化的时空特征
王家卫把时间和空间相互融合又各自簡化,使情节得以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在既定的空间里进行深刻的演绎。如同苏丽珍、周慕云时常买面条的那个胡同、两人房间的过道、等雨的那个街口都是被有意简化了的空间符号。这种狭小、固定的空间很容易让人产生局促不安感,也很容易使观众把身在其中的人物、事物、景观进行深刻的联系。当周慕云和苏丽珍在狭窄的空间里擦肩而过却相对无言时,这种复杂的暧昧气息黯然而生,在此导演刻意放慢了人物动作,并配以低缓的音乐营造时空氛围。当苏丽珍与周慕云一起在宾馆写作时,影片用了三个镜子分割画面,快速将影片推向了高潮。在苏丽云独自在宾馆想念周慕云时再次用三个镜子分割画面,这种无缘的伤痛与落寞的情愫淡淡的萦绕在苏丽珍与观众的心里。
王家卫电影所显现的时空特质是个人的、怅然的、焦虑的,正如时钟的一次次出现,它代表的是一个人对感到无法掌握时间流逝的一种无力,时光的流逝和高度文明下的寂寞是无法逃避又惹人躁动的。
《花样年华》是六十年代影像记忆的回归,而非真实的再现。在流光溢彩霞的背景中展示的是一个个孤寂的个体。它的凄美在于它所展现的是一种令人落寞却又神秘而无法舍弃的美丽。
参考文献
[1]蔡洪声,宋家玲,刘桂清.香港电影80年[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203-216.
[2]杨樨.《花样年华》的诗意性叙事[J].大众文艺,2011,(24).
[3]王海洲.后现代主义与王家卫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3).
[4]孙慰川.论90年代香港电影导演[J].当代电影,2002,(2).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王家卫;花样年华;后现代主义电影;影像记忆
王家卫在参加北京电影学院座谈会时说:“《花样年华》对我来说是一个关于回忆的故事,回忆里面有些事情对你来说重要的,一秒都觉得很长,对你不重要的,几年一转眼就过去了。”由此可见,在王家卫的电影里,叙事不再是历史的再现和现实的重逢,他想表现的是过去的形象记忆,而非过去本身,时代的风格就是内容。
一、碎片化的叙事结构
《花样年华》表面上是一个关于婚外情的故事,但骨子里表达的是王家卫本人的中年情怀和年代记忆,情爱是故事的载体。从周慕云与苏丽珍相识、相知、相怜、相爱再到各自一方,观众所能获知的剧情发展是从影像气氛中觉察出来的,而非完整的叙事结构。
在情节的铺垫上,王家卫以喻示的方法带入情感基调。影片不断描摹苏丽珍老板同时纠缠于两个女人之间,自然而然的预示了影片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再通过苏丽珍与周太太撞包,周慕云与陈先生撞领带,一段婚外情故事不言而喻的表现了出来。这种含蓄的表现方式既真实又引人遐想,这种遐想不仅出现在观众脑海里,也出现在了男女主人公身上,他们在纠结与痛苦中想象、模拟对方出轨的情景,接而产生惺惺相惜的情感。正如周慕云在剧中的台词:“以前我只是想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开始的,现在我知道了,很多事情不知不覺就来了。”
与此同时,音乐在王家卫的电影里也承担着部分叙事功能,王家卫用九段音乐暗示、推进了这段感情的发展过程,提示着观众周慕云和苏丽珍从擦肩而过(在与邻居打牌)、相识(在胡同相遇)、尴尬(得知配偶出轨后在胡同相遇)、相惜(证实配偶出轨后回来的路上)、互生情愫(相约在宾馆见面)、相念(周慕云在办公室若有所思,与此同时摇镜头展现苏丽珍在办公室写字)、热恋(再次在宾馆见面)、压制(苏丽珍在与邻居打牌时想起周慕云)、矛盾(周慕云安慰模拟分离场景后失声痛哭的苏丽珍)再到无疾而终(周慕云多年后回来看望苏丽珍)的感情经过,他们第二次在宾馆见面时达到了感情发展的高潮,但听了闲言碎语的苏丽珍开始疏离周慕云,于是这段隐忍、小心翼翼的感情还未得到宣泄就戛然而止。其实在这段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闲话”所喻示的互为看守似的紧密型人际关系支撑着影片的叙事,共同营造着王家卫的“六十年代情调”。
在王家卫的电影里,叙事是依托于感情的发展而展开的,这种看似断裂实则紧密,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看似外在实则内在的叙事结构将一部完整的故事演绎出独特的风格。
二、诗意化的影像塑造
王家卫5岁时从上海搬至香港,60年代的香港是他记忆萌发的阶段,他借一对中年夫妇对于感情意识的游离,委婉的表达了六十年代香港人的感情冲突,借此表达了对六十年代香港人文景观的依恋。
王家卫在电影中能够不动声色的把感情发展铺陈出来得益于他特有的电影符号,旗袍、麻将、路灯、烟雾、狭窄的空间、时钟、香烟,都成为了记忆中的年代符号,并以此为依托展现了一个平静、细腻、谨慎、脆弱、平淡、变幻而又幽怨的年代记忆。苏丽珍的心如同被旗袍禁锢的身;指针不断转动的钟表如同抓不住的流光岁月;封闭、黑暗的浴室如同她得知被叛离时的心。电影中一些看似无用的镜头语言其实都以符号为连接起着烘托氛围、暗示人物、再现年代记忆的作用。韶光易逝,却总要在细节中留下印记,这也是王家卫想表现的一个内容,正如多次出现在片中空镜头的那一盏路灯,这盏路灯虽似不变,但它所依附的墙壁上的小广告却一直在变。表面的平静下其实映衬着时光的流逝、事物的变化。
王家卫似乎对展示香烟烟雾的镜头特别喜欢。在《一代宗师》里这个镜头就被多次运用。《花样年华》里关于香烟烟雾的镜头也特别多,周慕云邀请苏丽珍写小说遭拒绝时,若有神思的点起了一根烟,镜头给了缓缓上升的烟雾一个特写慢镜头;周慕云丢失了绣花拖鞋时默默的点起香烟回忆起和苏丽珍有关的所有事情,又是一个烟雾的特写镜头。这两处没有语言没有形态动作,却以香烟为意向表达把这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在苏丽珍回到了2046那个房间,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模仿着周慕云的神态动作,点上一根香烟,又吹灭,接而躺在椅子上时,香烟代表的是一种符号象征。那些幽室相守的和煦平静时光,那些久候不至的苦等隐忍心绪逐渐浮上心头又被现实压制,成为年华里的一抹痛楚。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而这份炽热又辛烈的感情已然只剩下眷顾。苏丽珍与周慕云无法挣脱现实的枷锁也无法抵抗内心的渴望,于是,在这段感情中不断的追寻与拒绝,这正是60年代香港人的感情矛盾。
三、主观化的时空特征
王家卫把时间和空间相互融合又各自簡化,使情节得以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在既定的空间里进行深刻的演绎。如同苏丽珍、周慕云时常买面条的那个胡同、两人房间的过道、等雨的那个街口都是被有意简化了的空间符号。这种狭小、固定的空间很容易让人产生局促不安感,也很容易使观众把身在其中的人物、事物、景观进行深刻的联系。当周慕云和苏丽珍在狭窄的空间里擦肩而过却相对无言时,这种复杂的暧昧气息黯然而生,在此导演刻意放慢了人物动作,并配以低缓的音乐营造时空氛围。当苏丽珍与周慕云一起在宾馆写作时,影片用了三个镜子分割画面,快速将影片推向了高潮。在苏丽云独自在宾馆想念周慕云时再次用三个镜子分割画面,这种无缘的伤痛与落寞的情愫淡淡的萦绕在苏丽珍与观众的心里。
王家卫电影所显现的时空特质是个人的、怅然的、焦虑的,正如时钟的一次次出现,它代表的是一个人对感到无法掌握时间流逝的一种无力,时光的流逝和高度文明下的寂寞是无法逃避又惹人躁动的。
《花样年华》是六十年代影像记忆的回归,而非真实的再现。在流光溢彩霞的背景中展示的是一个个孤寂的个体。它的凄美在于它所展现的是一种令人落寞却又神秘而无法舍弃的美丽。
参考文献
[1]蔡洪声,宋家玲,刘桂清.香港电影80年[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203-216.
[2]杨樨.《花样年华》的诗意性叙事[J].大众文艺,2011,(24).
[3]王海洲.后现代主义与王家卫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3).
[4]孙慰川.论90年代香港电影导演[J].当代电影,2002,(2).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