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榜运动”令人眼花缭乱
岁末年终,北京举办的评选活动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令寒冷的古城热浪滚滚。
2005年12月9日,北京大学英杰文化交流中心,一片热闹景象。由北京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共同举办的“2005年中国领袖品牌年会”在此举行。
这次年会评选出了海尔张瑞敏、联想杨元庆、长虹赵勇、华为任正非等10人为2005年中国十大最佳品牌领袖。评选出了伊利潘刚、青啤金志国、茅台袁仁国等10人为2005年中国十大优秀品牌领袖。
在此次年会上,大多数品牌领袖只派出代表参加了领奖。
对此,江中集团董事长钟虹光认为:北大作为一个学术机构能举办这样的活动很有眼光、敢吃螃蟹,是社会的进步,体现了北大的态度、责任与境界。不过,正因为是一个学术性的评选,所以大多数被选单位的领袖没有参加,而若是政府举办的评选,依惯例,他们大多数是会参加的,这也反映了一部分人是很看重政府的。而事实上,评选活动社会化是发展趋势,像有影响力的福布斯、财富等评选都是非政府组织评选的。
与会者认为,这次活动由于是首届年会,存在活动仓促、细节不够完善、执行不到位等情况。
几乎就在同时,2005年12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产经新闻报社、中国策划协会等主办的2005年度中国策划年会暨中国“诸葛亮”策划奖联谊晚会在北京京铁大酒店举办。活动评选出“中国优秀策划人”、“中国最具潜力策划人”、“中国十大策划人”、“中国企业策划专家”、“中国房地产策划专家”、“中国广告策划专家”、“中国最具影响力传媒策划专家”、“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策划专家”等等几十个奖项。对此,一些参会的代表认为:评选本无可厚非,是件好事情,这是市场原生力的爆发,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评选活动的火爆。但是,有代表同时认为,所设奖项过多,让人眼花缭乱,其中有些所设奖项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结果使评选蒙上了阴影。
更让人惊叹的是,在黑龙江的七台河矿难发生前,事故所发地东风煤矿及其所在的七煤公司还笼罩在各种“光环”下:就在事故发生前10多天召开的全国煤炭工业表彰大会上,东风煤矿矿长马金光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优秀矿长”,东风煤矿也连续三年被黑龙江省评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明星矿”,并先后在省、全国“安康杯”竞赛中获得“优胜企业”、“优胜单位”等称号。这样的官方评选出的称号与荣誉,其背后的猫腻让人不寒而栗。
……
评选本无可非议,从其正面效应来说,“评选”是市场竞争激烈的反应,也是社会对先进的表彰和肯定,代表了社会引导的方向,促进了竞赛和竞争,促进了创新和發展。但是,由于评选的不规范因素,造成社会评价系统的混乱,与之相适应的是形成了一系列的怪圈:出现了“造榜运动”、形成了“附榜心理”、最终出现“毁榜行动”。
多元化评选下的阳光与混乱
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复杂化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要求评选活动的多样化。其实,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评选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共同支撑着社会的判断标准与价值理念。
由于目前部分的评选活动充斥着“黑幕”、“交易”和“铜臭”,评奖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置疑,因此,本来作用于促进经济繁荣、鼓励社会前进的评选活动,却正在阻碍着中国的前进。在社会转型期,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各种评选活动。
政府评选权威但脱离市场
对于政府评选而言,它的权威性与公信度较高,受关注的面较广。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政府评选带有权威性的东西多一点,内在的东西多一点、专业的指数多一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民众评选就是一种广泛市场的认同,外在的东西多一点,感性的多一点。哈药集团员工庄春辉参加过国内外形形色色的评选活动,他认为政府评选最大的缺陷是缺乏调查、缺乏市场,跟百姓脱节,不能真实地反映民众的心声。政府评选有时过于空泛,进行跨行业评选,很多没有可比性,结果弄得企业不知所措。对于眼下泛滥的评选活动,“辩证地说,现在的评选机构数量比较繁多,企业有点眼花缭乱。哈药集团一般会参与比较权威的机构举办的评选活动。
民间评选尊重民意但不规范
近几年来民间评选活动的蓬勃发展与繁荣恰恰反映了市场旺盛的生命力与爆发力,可以这么说,它正在填补着某些方面的空白,自发地引导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民间评选活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甘子钊认为很多民间的评选尊重科学、尊重民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转型时期,对于民间评选,绝对不能一棍子打死。民间评选生命力旺盛,发展来势喜人。教育部国际司专家处赵国成处长认为: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社会的鼓与呼。民间评选与政府评选比较而言,民间评选更容易成为国际性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奖。像国外的奥斯卡、葛莱美大奖等都是社会组织的奖项。
“民间评选只要正确引导与规范,就会引爆出强大的市场力。”江中集团董事长钟虹光痛心疾首地指出,“现在民间评选活动的最大弊病在于有些评选机构、媒体、文化机构不负责任的炒作与种种暗箱操作,结果造成了人们对权威性、公正性、荣誉感的淡薄与健忘。规范民间评选,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民间评选方兴未艾。”
评选需要政府与市场的结合
现在中国的评选现状大部分是政府评选居庙堂之高而脱离市场,民间评选处江湖之远而不负责任,双方都有点过犹不及。中国国际青少年网CEO姜志雄认为时代呼唤“毛泽东”式的人物出现。在和平年代,评优评奖是时代的需要,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大家都很关注。现在的评选活动,停留在表面的东西太多,个人英雄主义的东西太多,很多评选活动存在闭门造车、各自为政的情况。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实,不管是什么性质的评选,都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这样才符合政府与市场的发展需要。
到底是什么在左右着评选
评选的泛滥可以缘自20世纪90年代末,这可能与我国1996年进入“买方市场”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盲目投资,导致我国钢铁、电解铝、焦炭、汽车、铜冶炼、铁合金、电石、水泥、电力、煤炭、纺织等11个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具有着较大的关系。
2005年3月,国家有关部门颁发了《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办法》指出,在各地的评奖活动中“有的违规设奖,乱收费用,背离评奖宗旨;有的搞不正之风,滋生腐败,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为此,《办法》明确规定,“坚决制止借评奖敛钱和铺张奢华的行为。”
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据记者调查:现在社会上开展的各种各样的评选活动,可谓是鱼龙混杂,有好的公正的评选,体现了一定的价值理念与判断标准,但也有不少“异形”的评选,像一股变味的浑水,侵蚀着社会的评判标准,颠覆着公平、公正和清白。
以钱买奖:利益博弈中的“险招”
连续几年,人们已经习惯于这样一个事实:谁愿意交钱谁就有名字。评选总是有自己固定的得奖专业户。对于这种现象,一位多次参与评选的资深人士一语破的:一方面是利益联盟内的“铁杆关系”。另一方面就是企业等被评选单位不费力就能用钱买的“点金术”。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认为当前以钱买奖基于两个基本原因:一是评选活动中出现了倒卖评奖项目的掮客,这些人为利益所驱,谁给钱多就让谁获奖。另外,出于个人的虚荣需要,评奖代表荣誉甚至地位;一些新兴公司、企业急于走市场、出成绩、图荣誉,也借助评选活动来“催化”、“添金”,大把撒钱进行暗箱操作,借此打造企业所谓的“金字招牌”。据调查,前不久长春有一家美容整形医院,通过重金将在他们医院作一双眼皮手术的美女包装成一全国性选美大赛的“人造美女冠军”,随后四处宣传,吸引不明真相的人们来医院做美容手术以牟取暴利。
以奖敛财:市场中求生存的“潜规则”
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改革的不完善与市场的不规范,很多评选中介机构,特别是一些协会、学会等,甚至将评选变成快速敛财的工具。近年来评选又发展到社会、文化、道德等诸多新的领域,评选机构趋向多元化,评选由最初的公共机构,后来发展到行业协会,甚至私人组织,对外开放后,外国机构也进入中国的“评选市场”,如财富榜、名牌榜等。在刚刚闭幕的2005年湖南某博览会上,组委会为疯狂敛钱几乎是大小通吃,只要交钱就可以评奖,可以授牌。
全国策划专业高级人才评估认定办公室人员章惠生认为:现在事业单位作为中国政府的衍生组织,财政拨款少甚至没有,为自谋生路,受利益驱使与形势所逼,他们就挺而走险,以“奖”敛钱。中国品牌与质量杂志社品牌推广部主任刘文举认为目前评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设租,协会、学会等寻租。很多国家部门、协会、学会利用评选赚钱,只要拿到钱就可以上,这样,这些评选机构学会、协会等多次找企业要赞助、要钱,企业很反感这种活动。很多评选活动是拉大旗作虎皮,被评选单位开始时很有兴趣,感觉很好,可一回来就大呼上当。评选没有程序,没有依据,不科学、不合理,随意性太大。
部分评选正在阻碍中国进步
当前全国各地开展的评选活动不计其数,其中很多“档次高”的每年都有轰轰烈烈的年度颁奖典礼,而这些活动,部分掺杂着大量的违规操作,一些寄生的商业公司更是借机大肆敛财。
国家工商总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由于黑幕重重,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不绝于耳,导致众多‘水货’、‘假货’和‘旧货’充斥评选项目,它的恶俗反过来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正常发展和成长,使得许多人又不得不屈服于它形成的潜规则。”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现在的一些评选活动实际上已成为行业内少数人自娱自乐的游戏,而且尽管这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游戏已让大家厌烦,但这种游戏还会不停歇地演下去,因为其背后丰厚的利益占有和分割确实诱人。
四大措施建设社会评价体系
现在,评选活动有点泛滥成灾。主要表现为评选机构滥竽充数;评选制度无序;评选程序混乱;评选过程不透明化、不民主化;评委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更有甚者,很多评选活动本身就是一个骗局。
为更好地引领我国评选活动良性、有序、健康地发展,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社会评价机制,当务之急是要在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客观、公正、公开、科学、合理的社会评价机制。
评选机构要建立权威专业认证机构。眼下,评选活动走向社会化,让各种社会中介机构发挥其作用,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不管是什么机构评选,都必须要有一个本行业的权威认证机构,这样,才可以规范、规则评选活动。中国人民大学少年新闻学院副院长张震方认为国家应该建立权威专业认证机构,要把评选作为一项推动社会前进的激励机制。对于政府、行业与学术评选活动,必须要通过政府、行业、学术机构等主管单位进行规范,而现在很多评选机构是直接将评选通知下发给企业、单位,存在不规范性与随意性。特别是一些在香港注册的公司打着国字牌的旗号招摇撞骗。对冒牌机构,要课以重罚,该罚的罚,该关的关。
评价指标及体系要科学、双向互动。现在,很多评选组织没有一整套的评价指标与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过于笼统,含糊、没有具体量化,可操作性不强,更有些就是闭门造车,既无理论性,又与市场脱节。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林建祥教授认为,每个行业应该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要集思广益,不断完善,要放在市场实践中考验、检验。要建立良好的反馈体系,评价应该双向互动。只有既有好的指标体系,又取得了市场的反馈信息,评选才有代表性、真实性,才能更合理、更科学,更有权威性与公信力。
评选程序的制定和实施要严格、透明。评选活动要客观、公正、公开、科学、合理,最要紧的是必须在程序的制定和实施上严格把关,即制定好游戏规则,大家遵守。评奖要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若制定的程序没能得到严格执行,评选者在评选过程中随意为之,按个人或小集團的利益行事,评选就谈不上科学、公正。安徽策划中心主任、资深策划人肖天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对各类评选评奖活动进行改革和规范,这样,才能遏制评选评奖中一些违规行为在中国的黑色泛滥,使评选活动真正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评价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要实行社会化的评选。评选活动要良性、有序、健康地发展,就要将公众、社会、政府三方面结合起来,使评选活动社会化。有专家指出:对以后的评选活动,政府应该淡化指令性色彩,逐步退出评选舞台。评选要从构建和谐社会、市场配置资源、优化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考虑,适应经济发展多元化对评价对象多元化与资格制度化的需求,评选的方式应由封闭向开放、由关门向开门、由单一向多元、由传统向现代、由指定单位到授权行业组织操办。(执笔人: 蒋海洋)
相关链接
诺贝尔奖: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诺贝尔奖评选的全过程都是保密的,而且没有复议。诺贝尔奖的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这个委员会三年一届。瑞典和挪威政府无权干涉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对候选人的评审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
奥斯卡奖:由电影行会组织“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5000多名成员评选。评选奥斯卡影帝、影后等采用初选加复选的“二级制”。提名名单从上百部影片中选出5部,用一个繁复的公式计算出每个种类的前5名。提名名单公布后,电影学院组织提名影片的“内部观看”活动,早期的奥斯卡是由5人评选委员会评选的。1929年评选制度改革后,变成5000多名成员一人一票,并采取人工计票,点票工作非常保密。
岁末年终,北京举办的评选活动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令寒冷的古城热浪滚滚。
2005年12月9日,北京大学英杰文化交流中心,一片热闹景象。由北京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共同举办的“2005年中国领袖品牌年会”在此举行。
这次年会评选出了海尔张瑞敏、联想杨元庆、长虹赵勇、华为任正非等10人为2005年中国十大最佳品牌领袖。评选出了伊利潘刚、青啤金志国、茅台袁仁国等10人为2005年中国十大优秀品牌领袖。
在此次年会上,大多数品牌领袖只派出代表参加了领奖。
对此,江中集团董事长钟虹光认为:北大作为一个学术机构能举办这样的活动很有眼光、敢吃螃蟹,是社会的进步,体现了北大的态度、责任与境界。不过,正因为是一个学术性的评选,所以大多数被选单位的领袖没有参加,而若是政府举办的评选,依惯例,他们大多数是会参加的,这也反映了一部分人是很看重政府的。而事实上,评选活动社会化是发展趋势,像有影响力的福布斯、财富等评选都是非政府组织评选的。
与会者认为,这次活动由于是首届年会,存在活动仓促、细节不够完善、执行不到位等情况。
几乎就在同时,2005年12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产经新闻报社、中国策划协会等主办的2005年度中国策划年会暨中国“诸葛亮”策划奖联谊晚会在北京京铁大酒店举办。活动评选出“中国优秀策划人”、“中国最具潜力策划人”、“中国十大策划人”、“中国企业策划专家”、“中国房地产策划专家”、“中国广告策划专家”、“中国最具影响力传媒策划专家”、“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策划专家”等等几十个奖项。对此,一些参会的代表认为:评选本无可厚非,是件好事情,这是市场原生力的爆发,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评选活动的火爆。但是,有代表同时认为,所设奖项过多,让人眼花缭乱,其中有些所设奖项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结果使评选蒙上了阴影。
更让人惊叹的是,在黑龙江的七台河矿难发生前,事故所发地东风煤矿及其所在的七煤公司还笼罩在各种“光环”下:就在事故发生前10多天召开的全国煤炭工业表彰大会上,东风煤矿矿长马金光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优秀矿长”,东风煤矿也连续三年被黑龙江省评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明星矿”,并先后在省、全国“安康杯”竞赛中获得“优胜企业”、“优胜单位”等称号。这样的官方评选出的称号与荣誉,其背后的猫腻让人不寒而栗。
……
评选本无可非议,从其正面效应来说,“评选”是市场竞争激烈的反应,也是社会对先进的表彰和肯定,代表了社会引导的方向,促进了竞赛和竞争,促进了创新和發展。但是,由于评选的不规范因素,造成社会评价系统的混乱,与之相适应的是形成了一系列的怪圈:出现了“造榜运动”、形成了“附榜心理”、最终出现“毁榜行动”。
多元化评选下的阳光与混乱
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复杂化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要求评选活动的多样化。其实,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评选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共同支撑着社会的判断标准与价值理念。
由于目前部分的评选活动充斥着“黑幕”、“交易”和“铜臭”,评奖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置疑,因此,本来作用于促进经济繁荣、鼓励社会前进的评选活动,却正在阻碍着中国的前进。在社会转型期,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各种评选活动。
政府评选权威但脱离市场
对于政府评选而言,它的权威性与公信度较高,受关注的面较广。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政府评选带有权威性的东西多一点,内在的东西多一点、专业的指数多一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而民众评选就是一种广泛市场的认同,外在的东西多一点,感性的多一点。哈药集团员工庄春辉参加过国内外形形色色的评选活动,他认为政府评选最大的缺陷是缺乏调查、缺乏市场,跟百姓脱节,不能真实地反映民众的心声。政府评选有时过于空泛,进行跨行业评选,很多没有可比性,结果弄得企业不知所措。对于眼下泛滥的评选活动,“辩证地说,现在的评选机构数量比较繁多,企业有点眼花缭乱。哈药集团一般会参与比较权威的机构举办的评选活动。
民间评选尊重民意但不规范
近几年来民间评选活动的蓬勃发展与繁荣恰恰反映了市场旺盛的生命力与爆发力,可以这么说,它正在填补着某些方面的空白,自发地引导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民间评选活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甘子钊认为很多民间的评选尊重科学、尊重民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转型时期,对于民间评选,绝对不能一棍子打死。民间评选生命力旺盛,发展来势喜人。教育部国际司专家处赵国成处长认为: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社会的鼓与呼。民间评选与政府评选比较而言,民间评选更容易成为国际性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奖。像国外的奥斯卡、葛莱美大奖等都是社会组织的奖项。
“民间评选只要正确引导与规范,就会引爆出强大的市场力。”江中集团董事长钟虹光痛心疾首地指出,“现在民间评选活动的最大弊病在于有些评选机构、媒体、文化机构不负责任的炒作与种种暗箱操作,结果造成了人们对权威性、公正性、荣誉感的淡薄与健忘。规范民间评选,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民间评选方兴未艾。”
评选需要政府与市场的结合
现在中国的评选现状大部分是政府评选居庙堂之高而脱离市场,民间评选处江湖之远而不负责任,双方都有点过犹不及。中国国际青少年网CEO姜志雄认为时代呼唤“毛泽东”式的人物出现。在和平年代,评优评奖是时代的需要,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大家都很关注。现在的评选活动,停留在表面的东西太多,个人英雄主义的东西太多,很多评选活动存在闭门造车、各自为政的情况。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实,不管是什么性质的评选,都要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这样才符合政府与市场的发展需要。
到底是什么在左右着评选
评选的泛滥可以缘自20世纪90年代末,这可能与我国1996年进入“买方市场”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盲目投资,导致我国钢铁、电解铝、焦炭、汽车、铜冶炼、铁合金、电石、水泥、电力、煤炭、纺织等11个行业的生产能力过剩具有着较大的关系。
2005年3月,国家有关部门颁发了《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办法》指出,在各地的评奖活动中“有的违规设奖,乱收费用,背离评奖宗旨;有的搞不正之风,滋生腐败,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为此,《办法》明确规定,“坚决制止借评奖敛钱和铺张奢华的行为。”
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据记者调查:现在社会上开展的各种各样的评选活动,可谓是鱼龙混杂,有好的公正的评选,体现了一定的价值理念与判断标准,但也有不少“异形”的评选,像一股变味的浑水,侵蚀着社会的评判标准,颠覆着公平、公正和清白。
以钱买奖:利益博弈中的“险招”
连续几年,人们已经习惯于这样一个事实:谁愿意交钱谁就有名字。评选总是有自己固定的得奖专业户。对于这种现象,一位多次参与评选的资深人士一语破的:一方面是利益联盟内的“铁杆关系”。另一方面就是企业等被评选单位不费力就能用钱买的“点金术”。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认为当前以钱买奖基于两个基本原因:一是评选活动中出现了倒卖评奖项目的掮客,这些人为利益所驱,谁给钱多就让谁获奖。另外,出于个人的虚荣需要,评奖代表荣誉甚至地位;一些新兴公司、企业急于走市场、出成绩、图荣誉,也借助评选活动来“催化”、“添金”,大把撒钱进行暗箱操作,借此打造企业所谓的“金字招牌”。据调查,前不久长春有一家美容整形医院,通过重金将在他们医院作一双眼皮手术的美女包装成一全国性选美大赛的“人造美女冠军”,随后四处宣传,吸引不明真相的人们来医院做美容手术以牟取暴利。
以奖敛财:市场中求生存的“潜规则”
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改革的不完善与市场的不规范,很多评选中介机构,特别是一些协会、学会等,甚至将评选变成快速敛财的工具。近年来评选又发展到社会、文化、道德等诸多新的领域,评选机构趋向多元化,评选由最初的公共机构,后来发展到行业协会,甚至私人组织,对外开放后,外国机构也进入中国的“评选市场”,如财富榜、名牌榜等。在刚刚闭幕的2005年湖南某博览会上,组委会为疯狂敛钱几乎是大小通吃,只要交钱就可以评奖,可以授牌。
全国策划专业高级人才评估认定办公室人员章惠生认为:现在事业单位作为中国政府的衍生组织,财政拨款少甚至没有,为自谋生路,受利益驱使与形势所逼,他们就挺而走险,以“奖”敛钱。中国品牌与质量杂志社品牌推广部主任刘文举认为目前评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设租,协会、学会等寻租。很多国家部门、协会、学会利用评选赚钱,只要拿到钱就可以上,这样,这些评选机构学会、协会等多次找企业要赞助、要钱,企业很反感这种活动。很多评选活动是拉大旗作虎皮,被评选单位开始时很有兴趣,感觉很好,可一回来就大呼上当。评选没有程序,没有依据,不科学、不合理,随意性太大。
部分评选正在阻碍中国进步
当前全国各地开展的评选活动不计其数,其中很多“档次高”的每年都有轰轰烈烈的年度颁奖典礼,而这些活动,部分掺杂着大量的违规操作,一些寄生的商业公司更是借机大肆敛财。
国家工商总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由于黑幕重重,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不绝于耳,导致众多‘水货’、‘假货’和‘旧货’充斥评选项目,它的恶俗反过来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正常发展和成长,使得许多人又不得不屈服于它形成的潜规则。”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现在的一些评选活动实际上已成为行业内少数人自娱自乐的游戏,而且尽管这些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游戏已让大家厌烦,但这种游戏还会不停歇地演下去,因为其背后丰厚的利益占有和分割确实诱人。
四大措施建设社会评价体系
现在,评选活动有点泛滥成灾。主要表现为评选机构滥竽充数;评选制度无序;评选程序混乱;评选过程不透明化、不民主化;评委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更有甚者,很多评选活动本身就是一个骗局。
为更好地引领我国评选活动良性、有序、健康地发展,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社会评价机制,当务之急是要在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客观、公正、公开、科学、合理的社会评价机制。
评选机构要建立权威专业认证机构。眼下,评选活动走向社会化,让各种社会中介机构发挥其作用,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不管是什么机构评选,都必须要有一个本行业的权威认证机构,这样,才可以规范、规则评选活动。中国人民大学少年新闻学院副院长张震方认为国家应该建立权威专业认证机构,要把评选作为一项推动社会前进的激励机制。对于政府、行业与学术评选活动,必须要通过政府、行业、学术机构等主管单位进行规范,而现在很多评选机构是直接将评选通知下发给企业、单位,存在不规范性与随意性。特别是一些在香港注册的公司打着国字牌的旗号招摇撞骗。对冒牌机构,要课以重罚,该罚的罚,该关的关。
评价指标及体系要科学、双向互动。现在,很多评选组织没有一整套的评价指标与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过于笼统,含糊、没有具体量化,可操作性不强,更有些就是闭门造车,既无理论性,又与市场脱节。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林建祥教授认为,每个行业应该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要集思广益,不断完善,要放在市场实践中考验、检验。要建立良好的反馈体系,评价应该双向互动。只有既有好的指标体系,又取得了市场的反馈信息,评选才有代表性、真实性,才能更合理、更科学,更有权威性与公信力。
评选程序的制定和实施要严格、透明。评选活动要客观、公正、公开、科学、合理,最要紧的是必须在程序的制定和实施上严格把关,即制定好游戏规则,大家遵守。评奖要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若制定的程序没能得到严格执行,评选者在评选过程中随意为之,按个人或小集團的利益行事,评选就谈不上科学、公正。安徽策划中心主任、资深策划人肖天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对各类评选评奖活动进行改革和规范,这样,才能遏制评选评奖中一些违规行为在中国的黑色泛滥,使评选活动真正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评价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要实行社会化的评选。评选活动要良性、有序、健康地发展,就要将公众、社会、政府三方面结合起来,使评选活动社会化。有专家指出:对以后的评选活动,政府应该淡化指令性色彩,逐步退出评选舞台。评选要从构建和谐社会、市场配置资源、优化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考虑,适应经济发展多元化对评价对象多元化与资格制度化的需求,评选的方式应由封闭向开放、由关门向开门、由单一向多元、由传统向现代、由指定单位到授权行业组织操办。(执笔人: 蒋海洋)
相关链接
诺贝尔奖: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诺贝尔奖评选的全过程都是保密的,而且没有复议。诺贝尔奖的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这个委员会三年一届。瑞典和挪威政府无权干涉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对候选人的评审工作都是秘密进行的。
奥斯卡奖:由电影行会组织“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5000多名成员评选。评选奥斯卡影帝、影后等采用初选加复选的“二级制”。提名名单从上百部影片中选出5部,用一个繁复的公式计算出每个种类的前5名。提名名单公布后,电影学院组织提名影片的“内部观看”活动,早期的奥斯卡是由5人评选委员会评选的。1929年评选制度改革后,变成5000多名成员一人一票,并采取人工计票,点票工作非常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