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学做心理咨询,每天都会接待一些垂头丧气的学生。他们在某些方面遇到了困难,却不知道如何帮助自己。都是很优秀的年轻人,可能是太优秀了,所以真正遇到困难的经验并不多。问到时,往往都是一句话:自己想办法克服吧。——无助的背后,其实也有自负,好像全天下的困难他们都能够克服一样。问:有没有人可以求助呢?也有。问具体是谁,怎么求助,就说不出。
“不会的题,也许问一下师兄师姐……”他们敷衍地说。
“有具体的对象吗?”我说,“曾经问过谁吗?”
一般都是摇头,一脸理所当然。
“大家都那么忙,每次遇到不会的题都去问别人,问多了别人也会烦的。”他们满脸的不以为然,“再说了,人家有什么义务帮你这些忙呢?”
不愿意找学长,不愿意找同学,不愿意找辅导员和班主任,最匪夷所思的是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愿意求助。一个学生告诉我,她的手机丢了,重新买一个手机花了她两个月的生活费,而她的父母却始终不知情。家境并不困难,不是拿不出那个钱,只是无论如何也开不了口:“没脸说。”那两个月她只好借钱度日,吃最简单的干粮。“减肥效果很好,瘦了10斤!”她满不在乎地笑道。
作为一个父亲,我曾经特别不能理解这种想法:为什么有的孩子总要把自己看得那么讨嫌?这代人都是独生子女,难道不都是被捧在手掌心里长大的?直到有一年和一个朋友聊天。他结婚多年,一直没要孩子,问我当初是怎么下决心的,我说:这还需要下决心吗?差不多想好了就要呗。他说妻子年龄大了,假如想要孩子,这几年无论如何要提上日程了。说这话的时候,他一直耷着脸,最后叹了一口气,说:“以后真有了孩子,日子就没有现在这么好过了……”
他的妻子如愿怀孕,我们祝贺他,他的笑容里也有几分压力。
“女儿还好,要是生个儿子……”他咂咂嘴,“还要再准备一套房。”
我终于有点明白了:作为一个准父母,我的朋友真正烦恼的并非那个孩子,而是有了孩子以后的生活。那种生活之所以有压力,恰恰因为他太在乎那个孩子。——这逻辑乍一听很奇怪:我太想好好呵护你,以至于你成为我的负担。但我们这代人,其实就在这样一种逻辑下成长:父母爱孩子,为孩子牺牲奉献了许多,所以孩子是压力的源头。花钱,花时间,花心血。“优生优育”的另一面,就是孩子们再也没有了野蛮生长、满不拿自己当一回事的劲头。
而我们又继承了同样的逻辑。看过一期节目,一个年轻人侃侃而谈,鼓吹要有了相当的经济实力再要孩子。他说:现在一个给奶瓶消毒的锅,就要8000块!我看得目瞪口呆:给奶瓶消毒!8000块!——这还是养孩子嘛?我禁不住想象:给我女儿买那样一个锅,我们全家都要节衣缩食一个月。这样的养法,等她懂事以后,会觉得自己欠了父母多少?她手机丢了,是不是也不敢说?
朋友的妻子辞职了,为了照顾还没有出生的孩子。不断有人劝他们,养孩子也可以同时上班,他们两口子只是摇头。“就算他以后上了幼儿园,上了小学,”朋友唉声叹气地说,“那么早就放学了,总得要有个人接吧?”
“找老人帮帮忙呢?”大家都建议。
“一两天可以,”朋友说,“可是那么多年,不能一直靠他们吧?”
他欲言又止地低下头。我知道他的心思。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到老了也不能享清福,还要继续为儿孙操劳,当儿子的又于心何忍呢?满满的孝心里,夹带着一分失落、一分愧恨,和务必让父母省心的决绝。作为同龄人,我竟然颇为理解那种感觉。我知道,他是如何担心他未来的孩子,也就说明他曾经是如何被他的父母担心。关怀备至之中,也有挥之不去的负担感——我仿佛又看到那些垂头丧气的学生了。他们叹着气说:“人家有什么义务帮你这些忙呢?”
(朱文摘自《南方人物周刊》)
“不会的题,也许问一下师兄师姐……”他们敷衍地说。
“有具体的对象吗?”我说,“曾经问过谁吗?”
一般都是摇头,一脸理所当然。
“大家都那么忙,每次遇到不会的题都去问别人,问多了别人也会烦的。”他们满脸的不以为然,“再说了,人家有什么义务帮你这些忙呢?”
不愿意找学长,不愿意找同学,不愿意找辅导员和班主任,最匪夷所思的是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愿意求助。一个学生告诉我,她的手机丢了,重新买一个手机花了她两个月的生活费,而她的父母却始终不知情。家境并不困难,不是拿不出那个钱,只是无论如何也开不了口:“没脸说。”那两个月她只好借钱度日,吃最简单的干粮。“减肥效果很好,瘦了10斤!”她满不在乎地笑道。
作为一个父亲,我曾经特别不能理解这种想法:为什么有的孩子总要把自己看得那么讨嫌?这代人都是独生子女,难道不都是被捧在手掌心里长大的?直到有一年和一个朋友聊天。他结婚多年,一直没要孩子,问我当初是怎么下决心的,我说:这还需要下决心吗?差不多想好了就要呗。他说妻子年龄大了,假如想要孩子,这几年无论如何要提上日程了。说这话的时候,他一直耷着脸,最后叹了一口气,说:“以后真有了孩子,日子就没有现在这么好过了……”
他的妻子如愿怀孕,我们祝贺他,他的笑容里也有几分压力。
“女儿还好,要是生个儿子……”他咂咂嘴,“还要再准备一套房。”
我终于有点明白了:作为一个准父母,我的朋友真正烦恼的并非那个孩子,而是有了孩子以后的生活。那种生活之所以有压力,恰恰因为他太在乎那个孩子。——这逻辑乍一听很奇怪:我太想好好呵护你,以至于你成为我的负担。但我们这代人,其实就在这样一种逻辑下成长:父母爱孩子,为孩子牺牲奉献了许多,所以孩子是压力的源头。花钱,花时间,花心血。“优生优育”的另一面,就是孩子们再也没有了野蛮生长、满不拿自己当一回事的劲头。
而我们又继承了同样的逻辑。看过一期节目,一个年轻人侃侃而谈,鼓吹要有了相当的经济实力再要孩子。他说:现在一个给奶瓶消毒的锅,就要8000块!我看得目瞪口呆:给奶瓶消毒!8000块!——这还是养孩子嘛?我禁不住想象:给我女儿买那样一个锅,我们全家都要节衣缩食一个月。这样的养法,等她懂事以后,会觉得自己欠了父母多少?她手机丢了,是不是也不敢说?
朋友的妻子辞职了,为了照顾还没有出生的孩子。不断有人劝他们,养孩子也可以同时上班,他们两口子只是摇头。“就算他以后上了幼儿园,上了小学,”朋友唉声叹气地说,“那么早就放学了,总得要有个人接吧?”
“找老人帮帮忙呢?”大家都建议。
“一两天可以,”朋友说,“可是那么多年,不能一直靠他们吧?”
他欲言又止地低下头。我知道他的心思。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到老了也不能享清福,还要继续为儿孙操劳,当儿子的又于心何忍呢?满满的孝心里,夹带着一分失落、一分愧恨,和务必让父母省心的决绝。作为同龄人,我竟然颇为理解那种感觉。我知道,他是如何担心他未来的孩子,也就说明他曾经是如何被他的父母担心。关怀备至之中,也有挥之不去的负担感——我仿佛又看到那些垂头丧气的学生了。他们叹着气说:“人家有什么义务帮你这些忙呢?”
(朱文摘自《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