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女性主义教育思潮根植于女性主义运动,是女性主义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和体现。女性主义课程观则是女性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其核心是关注两性平等,要求在课程的编制、设计、实施等环节进行改善,使社会性别公平意识融入课程之中,对我们构建教育实践和社会公平都有深刻的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课程 社会公平
一、西方女性主义教育思潮简述
女性主义(feminism)又称女权主义,是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要求性别平等的思想。西方女性主义思潮是一种主张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的理论和实践,一种持续的对以男性话语为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理性批判,一种旨在改变女性在政治、经济上受压迫地位的思想和活动,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曾经出现过三次浪潮:第一次是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O年代,以要求政治平等为主要目的;第二次是在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新社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争取男女事实上的平等为主要目的;第三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除了致力于社会改革,它还扩展到知识领域。总之,女性主义主张从各个角度研究女性和男性的差别,探讨女性角色、女性价值,对造成歧视、压迫妇女的父权制进行了较深入的批判。[1]
随着女性主义研究的发展,教育逐渐成为女性主义者特别关注的领域,一方面是因为教育对于人的社会性别形成关系重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女性主义者相信教育在“消除人的性别不平等上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2]。她们将教育视为促进社会进步和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试图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来体察教育问题,进而对西方教育进行反思,唤起人们对教育民主化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以后,女性主义教育凭借其独特的观察视角在西方教育领域中独树一帜,其影响逐渐扩大,并形成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3]
二、女性主义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女性主义教育以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为思想根源,是女性主义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和体现。
1. 以女性的视角研究教育问题
女性主义基于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和反思以及为满足研究女性问题的需要,构建了一套独特的研究视角。它与传统教育学存在根本差异,在研究方法上引入性别分析范畴,把“社会性别”作为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范式,不仅重视女性的地位、价值、体验和利益,而且也以性别视角透视所有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试图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这种性别视角也是女性主义教育思潮的标识。女性主义教育学视妇女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分层研究对象,而且更看重以妇女的立场、视角、意识、出发点、目的对社会运行及其规律所进行的研究和探索。由此,它将前者视作后者的补充,并认为,与前者相对应,将男性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进行分层研究亦是不可或缺的。[4]
在许多学科中,女性都被视为客体对象来进行研究,如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它们都试图用客观、中立的立场和方法解释性别形成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因素。然而,通过对人类知识的检视,女性主义者提出,女性的主体性也应该印在知识生产的标记上,这包括女性的经验、女性的视角、女性在历史上的真实存在及对社会的真实贡献,从而彻底探寻消除教育中性别歧视的途径和方法。
2. 以女性的视角审视教育公平
社会性别是女性学学科的核心概念。波伏娃在其经典著作《第二性》中提出:“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是逐渐形成的。”[5]这指出了女性长期屈从于男性统治是文化建构的产物,父权制文化成为女性遭受歧视的根源。美国人类学家盖尔·卢宾将“社会性别”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提出,试图从人类社会发展初级阶段与个人生长发育阶段来寻求男女性别不平等及妇女受压迫的根源[6]。它从制度的层面剖析男女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而推动西方社会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的,正是“平等观念”的提出,它对男性至上的父权制社会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具体到教育领域,即教育公平不应通过忽视性别差异来实现,而是应该使男女两性都能得到适合其性别特征的教育。正如现代西方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杰出代表马丁(J.R.Martin)所言:“教育目标应在于求得一种内部平和。这种教育目的的确立,不是以个人的自我发展为目的,而是从社会角度出发,考虑社会问题、社会情景以及社会整体的发展。这种教育目的希望把家庭中的平和、安定及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和平相处扩充到整个社会乃至国家,这样会避免一种相互利益的冲突状态,使整个社会充满和谐。”因此,可以说,女性主义教育者更为关注的是人性化的教育公平。
3. 关注所有涉及女性以及性别的教育主题
女性主义教育思潮的各个流派的共同点是对于女性和性别的关注。“她们把教育研究的对象界定为女性所有的教育问题,其核心是性别间的不平等及对学校教育和整个教育系统的影响,换句话说,凡是涉及女性的一切教育、成长方面的问题都属于女性主义教育的范畴。”[7]传统的性别秩序规范使女性长期处于男性的话语霸权和规范之中,而这些文化陈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内化为女性的“集体无意识”。为此,女性主义者提出知识的权力偏向性,鼓励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倡导女性在教育语境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促进女性对自身地位的批判性觉醒,通过教育培养女性的批判性意识,从而改善自身受压迫的社会地位。[8]
三、女性主义教育课程观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关系到知识和价值观的传授,关系到知识、教材、科目、教育活动和教育经验等内容。女性主义教育向传统教育发起冲击,课程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阵地。女性主义者从女性的角度、立场、观点出发,解构现代西方国家的主流课程,批判了传统学校教育中的学科和课程设置都忽视、歪曲了妇女和社会性别这个主题;揭露在课程中妇女及其知识、经验被边缘化的状况,鞭挞课程控制中的男性霸权。[9]
从总体来看,女性主义所主张的课程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关于女性研究和社会性别研究的课程;另一类是与性别研究相关的课程。目前,美国高校已经把第一类课程作为一门学科固定下来,美国大多数的本科院校都开设一些女性研究和社会性别研究课程。另外,许多大学也开设了第二类课程,两类课程共同促进了高校的性别研究与性别教育的开展。
这些课程以强烈的渗透性直接打入主流学科,在学科力量中进行整合,它们的触角纵横驰骋,几乎覆盖了整个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并体现在一些自然科学学科中。这些课程从理论、现实和政策层面全方位展开,深入学科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从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开始审视,颠覆传统、更新思路,识别新问题,建构新的理论体系。[10]
这些性别课程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体现女性主义价值观和教育观
性别课程集中体现了女性主义价值观和教育观,贯彻了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这些课程强调了女性主义尊重差异性和多元文化的精神,这不仅表现为对于性别差异的尊重,也表现为关注阶级、种族、宗教、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这些课程还充分体现了女性注意追求平等、公正、关怀的价值理想,如对人权的关注,对教育平等权的追求,对女性、儿童、老人和艾滋病患者的关怀,等等。从教育角度来看,这些课程也对传统教育观进行了反思和批评,并以女性主义的认识论和教育观建构现有的知识体系、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中的父权制结构。
2. 打破性别研究学科与专业隔离的屏障
性别研究或者女性主义学术研究的宗旨和特点,是不仅仅把研究事业局限于一门女性学课程,而是以强大的渗透力打入主流学科,在各学科中发展壮大,这就较好地解决了性别研究孤军奋战的问题。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的女性主义就针对女性及其经验在传统教育学体系中长期缺失的局面,对传统教育学提出了质疑,重新审视父权制教育体制中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原则、师生关系等,并且形成了相对比较丰富的理论体系。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领域都有相应的女性视角的理论基础,这些研究为课程领域中的性别研究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理论依据。[11]
3. 性别课程全方位展开
性别课程从理论、现实和政策层面全方位地展开,所提出的问题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和女性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力图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从社会制度、政策等角度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女性主义学术的成功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从女性主义之外扩展研究空间,它的意义存在于女性主义之外,而不是女性主义本身。因为在女性主义看来,所有的学科划分和概念范畴无非是人们为了解释世界和自身设立的人工制品,而在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以性别新视角发现的问题却不是按照学科来产生的。[12]
四、我国的女性主义课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我国教育界开始引进女性主义教育理论并进入实践层面的探索。目前,全国已有20多所高校先后开设了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女性学必修课和选修课,相关课程多达60多门。实践中的教师对建构能够有效指导妇女学学科建设、高质量地开展妇女学学科教学的理论提出了要求。于是,关于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提到了重要议程。2002年7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举办了“女性主义教学法课程发展暑期研讨班”,这是针对中国大陆高校妇女学教师的专门培训。女权主义教育家力图发展一套能赋权于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社会行动和社会变革当中。他们认为教学要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有能力创造新的社会秩序,能够在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发出有效的变革声音。同时,女性主义教育家强调,知识的建构过程是由教师(学者)、男性、精英分子、多数民族与学生、女性、百姓、少数民族共同完成的;知识传授方式不应是传统的由老师到学生的单向填鸭式,而应是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和赋权;教学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和创造能力。
女性主义课程在呼唤建构女性主义教育学体系的同时,也冲击着父权制教育学所建构的教学内容、教学秩序和教学关系。但在国内,无论是对女性主义教学法还是课程的探讨,几乎仍是一块处女地。如何从教育目标、课程规划、师资评价等方面综合地建构起完整的女性主义教育学体系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2] 王晓梅.我国女性主义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3][8] 李钰靖.浅谈西方女性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科技前沿,2009(3).
[4][9] 许瑞芳.西方女性主义教育思潮探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5(7).
[5] 西蒙娜·德·波夫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309.
[6] 盖尔·卢宾.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A].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译[C].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出版社,1998.
[7] 徐辉.试析西方教育理论中的女性主义思潮[J].比较教育研究,2000(2).
[10][12] 肖巍.女性主义教育观及其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1] 杨旸.课程中的性别审视[J].文教资料,2008(14).
[13] 王蕾蕾.对我国女性学学科化建设的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3).
[14] 赵静红.女性主义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一个本土化的理论思考[J].中华女子学报,2004(5).
[15] 黄忠敬.女性主义与课程中的性别问题[J].教育科学,2003(6).
[16] 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7] 王雪峰,高畅 .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与教育研究的性别意识[J].妇女研究论丛,2003(9).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编辑:陈 敏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课程 社会公平
一、西方女性主义教育思潮简述
女性主义(feminism)又称女权主义,是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要求性别平等的思想。西方女性主义思潮是一种主张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的理论和实践,一种持续的对以男性话语为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理性批判,一种旨在改变女性在政治、经济上受压迫地位的思想和活动,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它曾经出现过三次浪潮:第一次是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O年代,以要求政治平等为主要目的;第二次是在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新社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争取男女事实上的平等为主要目的;第三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除了致力于社会改革,它还扩展到知识领域。总之,女性主义主张从各个角度研究女性和男性的差别,探讨女性角色、女性价值,对造成歧视、压迫妇女的父权制进行了较深入的批判。[1]
随着女性主义研究的发展,教育逐渐成为女性主义者特别关注的领域,一方面是因为教育对于人的社会性别形成关系重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女性主义者相信教育在“消除人的性别不平等上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2]。她们将教育视为促进社会进步和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试图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来体察教育问题,进而对西方教育进行反思,唤起人们对教育民主化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以后,女性主义教育凭借其独特的观察视角在西方教育领域中独树一帜,其影响逐渐扩大,并形成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3]
二、女性主义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女性主义教育以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为思想根源,是女性主义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和体现。
1. 以女性的视角研究教育问题
女性主义基于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和反思以及为满足研究女性问题的需要,构建了一套独特的研究视角。它与传统教育学存在根本差异,在研究方法上引入性别分析范畴,把“社会性别”作为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范式,不仅重视女性的地位、价值、体验和利益,而且也以性别视角透视所有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试图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这种性别视角也是女性主义教育思潮的标识。女性主义教育学视妇女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分层研究对象,而且更看重以妇女的立场、视角、意识、出发点、目的对社会运行及其规律所进行的研究和探索。由此,它将前者视作后者的补充,并认为,与前者相对应,将男性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进行分层研究亦是不可或缺的。[4]
在许多学科中,女性都被视为客体对象来进行研究,如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它们都试图用客观、中立的立场和方法解释性别形成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因素。然而,通过对人类知识的检视,女性主义者提出,女性的主体性也应该印在知识生产的标记上,这包括女性的经验、女性的视角、女性在历史上的真实存在及对社会的真实贡献,从而彻底探寻消除教育中性别歧视的途径和方法。
2. 以女性的视角审视教育公平
社会性别是女性学学科的核心概念。波伏娃在其经典著作《第二性》中提出:“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是逐渐形成的。”[5]这指出了女性长期屈从于男性统治是文化建构的产物,父权制文化成为女性遭受歧视的根源。美国人类学家盖尔·卢宾将“社会性别”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提出,试图从人类社会发展初级阶段与个人生长发育阶段来寻求男女性别不平等及妇女受压迫的根源[6]。它从制度的层面剖析男女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而推动西方社会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的,正是“平等观念”的提出,它对男性至上的父权制社会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具体到教育领域,即教育公平不应通过忽视性别差异来实现,而是应该使男女两性都能得到适合其性别特征的教育。正如现代西方女性主义教育学的杰出代表马丁(J.R.Martin)所言:“教育目标应在于求得一种内部平和。这种教育目的的确立,不是以个人的自我发展为目的,而是从社会角度出发,考虑社会问题、社会情景以及社会整体的发展。这种教育目的希望把家庭中的平和、安定及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和平相处扩充到整个社会乃至国家,这样会避免一种相互利益的冲突状态,使整个社会充满和谐。”因此,可以说,女性主义教育者更为关注的是人性化的教育公平。
3. 关注所有涉及女性以及性别的教育主题
女性主义教育思潮的各个流派的共同点是对于女性和性别的关注。“她们把教育研究的对象界定为女性所有的教育问题,其核心是性别间的不平等及对学校教育和整个教育系统的影响,换句话说,凡是涉及女性的一切教育、成长方面的问题都属于女性主义教育的范畴。”[7]传统的性别秩序规范使女性长期处于男性的话语霸权和规范之中,而这些文化陈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内化为女性的“集体无意识”。为此,女性主义者提出知识的权力偏向性,鼓励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倡导女性在教育语境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促进女性对自身地位的批判性觉醒,通过教育培养女性的批判性意识,从而改善自身受压迫的社会地位。[8]
三、女性主义教育课程观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关系到知识和价值观的传授,关系到知识、教材、科目、教育活动和教育经验等内容。女性主义教育向传统教育发起冲击,课程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阵地。女性主义者从女性的角度、立场、观点出发,解构现代西方国家的主流课程,批判了传统学校教育中的学科和课程设置都忽视、歪曲了妇女和社会性别这个主题;揭露在课程中妇女及其知识、经验被边缘化的状况,鞭挞课程控制中的男性霸权。[9]
从总体来看,女性主义所主张的课程主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关于女性研究和社会性别研究的课程;另一类是与性别研究相关的课程。目前,美国高校已经把第一类课程作为一门学科固定下来,美国大多数的本科院校都开设一些女性研究和社会性别研究课程。另外,许多大学也开设了第二类课程,两类课程共同促进了高校的性别研究与性别教育的开展。
这些课程以强烈的渗透性直接打入主流学科,在学科力量中进行整合,它们的触角纵横驰骋,几乎覆盖了整个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并体现在一些自然科学学科中。这些课程从理论、现实和政策层面全方位展开,深入学科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从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开始审视,颠覆传统、更新思路,识别新问题,建构新的理论体系。[10]
这些性别课程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 体现女性主义价值观和教育观
性别课程集中体现了女性主义价值观和教育观,贯彻了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这些课程强调了女性主义尊重差异性和多元文化的精神,这不仅表现为对于性别差异的尊重,也表现为关注阶级、种族、宗教、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这些课程还充分体现了女性注意追求平等、公正、关怀的价值理想,如对人权的关注,对教育平等权的追求,对女性、儿童、老人和艾滋病患者的关怀,等等。从教育角度来看,这些课程也对传统教育观进行了反思和批评,并以女性主义的认识论和教育观建构现有的知识体系、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中的父权制结构。
2. 打破性别研究学科与专业隔离的屏障
性别研究或者女性主义学术研究的宗旨和特点,是不仅仅把研究事业局限于一门女性学课程,而是以强大的渗透力打入主流学科,在各学科中发展壮大,这就较好地解决了性别研究孤军奋战的问题。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的女性主义就针对女性及其经验在传统教育学体系中长期缺失的局面,对传统教育学提出了质疑,重新审视父权制教育体制中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原则、师生关系等,并且形成了相对比较丰富的理论体系。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领域都有相应的女性视角的理论基础,这些研究为课程领域中的性别研究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理论依据。[11]
3. 性别课程全方位展开
性别课程从理论、现实和政策层面全方位地展开,所提出的问题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和女性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力图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从社会制度、政策等角度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女性主义学术的成功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从女性主义之外扩展研究空间,它的意义存在于女性主义之外,而不是女性主义本身。因为在女性主义看来,所有的学科划分和概念范畴无非是人们为了解释世界和自身设立的人工制品,而在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以性别新视角发现的问题却不是按照学科来产生的。[12]
四、我国的女性主义课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我国教育界开始引进女性主义教育理论并进入实践层面的探索。目前,全国已有20多所高校先后开设了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女性学必修课和选修课,相关课程多达60多门。实践中的教师对建构能够有效指导妇女学学科建设、高质量地开展妇女学学科教学的理论提出了要求。于是,关于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提到了重要议程。2002年7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举办了“女性主义教学法课程发展暑期研讨班”,这是针对中国大陆高校妇女学教师的专门培训。女权主义教育家力图发展一套能赋权于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使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社会行动和社会变革当中。他们认为教学要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有能力创造新的社会秩序,能够在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发出有效的变革声音。同时,女性主义教育家强调,知识的建构过程是由教师(学者)、男性、精英分子、多数民族与学生、女性、百姓、少数民族共同完成的;知识传授方式不应是传统的由老师到学生的单向填鸭式,而应是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和赋权;教学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和创造能力。
女性主义课程在呼唤建构女性主义教育学体系的同时,也冲击着父权制教育学所建构的教学内容、教学秩序和教学关系。但在国内,无论是对女性主义教学法还是课程的探讨,几乎仍是一块处女地。如何从教育目标、课程规划、师资评价等方面综合地建构起完整的女性主义教育学体系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2] 王晓梅.我国女性主义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3][8] 李钰靖.浅谈西方女性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科技前沿,2009(3).
[4][9] 许瑞芳.西方女性主义教育思潮探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5(7).
[5] 西蒙娜·德·波夫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309.
[6] 盖尔·卢宾.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A].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译[C].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出版社,1998.
[7] 徐辉.试析西方教育理论中的女性主义思潮[J].比较教育研究,2000(2).
[10][12] 肖巍.女性主义教育观及其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1] 杨旸.课程中的性别审视[J].文教资料,2008(14).
[13] 王蕾蕾.对我国女性学学科化建设的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3).
[14] 赵静红.女性主义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一个本土化的理论思考[J].中华女子学报,2004(5).
[15] 黄忠敬.女性主义与课程中的性别问题[J].教育科学,2003(6).
[16] 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7] 王雪峰,高畅 .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与教育研究的性别意识[J].妇女研究论丛,2003(9).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编辑:陈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