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的自酿发烧圈里,有这样一位神奇的人。东西好,每次酿出来的酒都实打实的好喝;步骤精,完全是按照统计学原理酿酒;不留情,屡教不会的,妄图一步到位的……还没回过神,就被踢出了群,拉了黑名单。可是在好酒面前也没几个人不服气,只能偷偷换个名字又跑进群里,听他分享酿酒的经验。没法,这人网名就叫狷介,就这个性。但在论坛上,他从不隐藏自己的方子,大大方方发出来共同学习,也不怕别人学会之后自己没了“江湖”地位,就怕光看不学的人。要是对着爱喝又肯钻研的,话匣子那是一打开就收不住。
喝点呗
狷介,姓郑,名广平,大家都叫他老郑。本就是个闲不住爱玩的人,喜欢爬山露营,也经常一个人扛着装备去山沟里野钓,“后来,腿不行了,出门怕给队友添麻烦,就干脆不出去了。”说这话的时候,老郑喜滋滋地打开了他刚做好的青红酒,“喝点呗?”
老郑原本就好一口酒,气氛要是合适,那也就不计较斤两了。有次朋友儿子结婚,老郑应邀出席,左右都坐着多年不见的老友,老郑一高兴就把自己喝到医院了。甲醇中毒,差点把眼睛给弄瞎了。户外多年都没言语过怕,在医院住着的老郑觉得怕了:“我大好的退休时光,脑子灵光,腿脚也还好使,总不能因为喝口酒就不见光明了吧。”出院以后,老郑痛定思痛:“就我这酒量,一天不喝不舒服,没法不喝啊。算了,自己酿吧!”
老郑年轻时,自己动手组装过电风扇、电视机,又是与数字打交道的理科生,他当即就上网买了一堆酿酒的东西。卖家还很贴心,附了字条,告诉老郑,只要按照这个步骤,准没错。“是没错,可出来的那也算酒?就只能闻闻,享受下制作的过程,根本没法喝!”老郑很气愤,“根本就是为了卖产品,忽悠人不懂。”
老郑可不是一次没成就灰心的性格,越是不好喝,越要把它做好喝。虽然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但老郑上网查资料却非常熟练。常常是一边连续几个小时地查阅资料,一边把陶土缸子、蒸馏锅一只只往家搬。“酒好的关键是原料好,超市里的散装糯米,只能用来练手。要真想酿出好酒,还得费功夫。”这是老郑坚持的精益求精。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老郑托朋友从千里之外买回五常的糯米,也有朋友知道老郑的爱好,主动帮他运来贵州赤水的高粱。“既然是自己做给自己喝,当然入口的东西要好,容器也不能差。”老郑说起论坛里其他人的容器都哭笑不得,“简直就是五花八门,讲究点的知道用玻璃罐,也有人用装建材洗干净的桶,更有甚者追求容量,说要去偷个垃圾桶。”老郑推荐家里有条件的,尽可能使用内部无釉的陶土坛子,透气性好,是酿酒的上品。
至于自酿里必不可少的小曲,老郑也没有少花心思。除了大厂生产的质量稳定的小曲,老郑自己也捣腾中草药,加在曲子里,用来发酵。因为添加了中草药的曲,活性更好,香气和药用价值也更强。但是加什么,怎么加,加多少,全都是老郑自己在摸索。不懂中草药,就看书。《中国植物志》《中药大全》,老郑仔细阅读,慢慢琢磨:“加中草药,一是为了增香,二是有些草药可以有效抑制病原性微生物等酿造过程中产生的杂菌,保证酒中有益微生物的正常生长。”老郑琢磨的中草药也不多,几百种吧。从单方到复方,都是他自己尝试着添加。
不会醉
老郑最擅长也做得最多的,是青红酒。此酒被誉为闽派正宗黄酒,主要是因为其酿造工艺的复杂和酒品浓郁醇香兼营养丰富。“我在网上看到图片后,被这款酒的色泽惊呆了,就决定自己酿。”让老郑着迷的青红酒,在自然光下是褐红色,但靠近光源,酒又变成了翠绿色,非常美丽。
“不仅美丽,关键是很有营养。”老郑十分推荐家里人和身边的朋友从这款酒开始自酿入门,“也不用蒸馏,只是过滤麻烦一点。”老郑在网上买了红曲米,先看说明,后问“度娘”,最后决定按照自己总结的方法酿造。光是蒸好一笼糯米,就反复了20多次才满意。“每次都是2千克糯米。”在老郑的观念里,不浪费点粮食怎么学得会酿好酒。
酿制的过程其实很简单,红曲米浸泡后加入蒸熟的糯米,拌匀等待糖化;另起一锅糯米蒸熟,做成醪糟。等到醪糟做成后,两者合二为一,搅拌均匀后入坛发酵。等到米粒全部沉底后,就可以滤糟了。“酒最后的味道,要等到几个月以后才能揭晓。对酿酒来说,这样的等待是值得的。”老郑的青红酒,柔和、醇厚、回甜。而这样的甜味,并不来自额外添加的糖,而是粮食发酵自然产生的味道。刚刚才一个月的酒,就带着天然的土黄色,而且这种颜色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
在自酿路上,老郑越走越顺,也越来越有心得。传统的青红酒,原料就是红曲米与糯米。老郑想让营养更丰富,尝试用了黑米,在口感依旧保持高水准的前提下,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还增加了。发酵需要适宜的环境温度,老郑就买了几张铝箔防潮垫,加上发热板搭在架子上做成发酵室,再配上控温计,也不需要人过多的照看,只需掐着时间就行。
许多人慕名找到老郑,想跟他学习酿酒技术。老郑从不保留,只要是自己想喝,真心想学的,写得详详细细的文件直接就给对方发过去了。大多数人都只看到老郑酿好的酒,看到放在窗前通透的酒,却看不到老郑开始自酿后的辛苦。25千克的坛子,在酿制过程中起码要搬动四五次。而在老郑的工作室,这样的坛子有十几个。老郑现在基本停掉了其他爱好,专心研究酿酒。每只酒坛上,都写着坛里的料、入坛的时间、开坛的时间……只是看着一个个的名字,都会忍不住幻想微生物在坛子里与粮食、水果一起“舞蹈”的欢乐。
因为老郑的不保留,论坛里很多人都学了一手自酿技术。有人问老郑:“功力很深厚啊,自酿几年了?”老郑很干脆:“才学。”就像他的签名“酿酒熬糖,没有内行。”有的,只是坚持和耐得住寂寞的重复,才能享受沉淀后的那一口纯粹。
老郑的青红酒
材料:糯米5千克、红曲米0.5千克、土曲10克。
1.第一天,先把红曲米捣碎,加2.5千克水放在坛里浸泡(至少10小时)。
2.第二天,蒸熟5千克糯米。分出一半摊凉后加入土曲做醪糟;另一半摊凉后倒入浸泡好红曲米的坛子,搅拌均匀,不用盖严实。
3.2~3天后,醪糟做成,加入坛里,搅拌均匀,单向密封。一周内,每天打开坛子搅拌一次。一周之后,可三天搅拌一次。20天后,不用再打开搅拌。
4.保持室温在20℃左右,等40天左右,可见酒液析出。
5.等到米粒都沉底,可以开始滤糟(纱布或者虹吸设备)。
6.静置,等酒澄清后,就可以喝了。
7.如果要保存久一点,必须煎酒杀菌,密封保存。
喝点呗
狷介,姓郑,名广平,大家都叫他老郑。本就是个闲不住爱玩的人,喜欢爬山露营,也经常一个人扛着装备去山沟里野钓,“后来,腿不行了,出门怕给队友添麻烦,就干脆不出去了。”说这话的时候,老郑喜滋滋地打开了他刚做好的青红酒,“喝点呗?”
老郑原本就好一口酒,气氛要是合适,那也就不计较斤两了。有次朋友儿子结婚,老郑应邀出席,左右都坐着多年不见的老友,老郑一高兴就把自己喝到医院了。甲醇中毒,差点把眼睛给弄瞎了。户外多年都没言语过怕,在医院住着的老郑觉得怕了:“我大好的退休时光,脑子灵光,腿脚也还好使,总不能因为喝口酒就不见光明了吧。”出院以后,老郑痛定思痛:“就我这酒量,一天不喝不舒服,没法不喝啊。算了,自己酿吧!”
老郑年轻时,自己动手组装过电风扇、电视机,又是与数字打交道的理科生,他当即就上网买了一堆酿酒的东西。卖家还很贴心,附了字条,告诉老郑,只要按照这个步骤,准没错。“是没错,可出来的那也算酒?就只能闻闻,享受下制作的过程,根本没法喝!”老郑很气愤,“根本就是为了卖产品,忽悠人不懂。”
老郑可不是一次没成就灰心的性格,越是不好喝,越要把它做好喝。虽然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但老郑上网查资料却非常熟练。常常是一边连续几个小时地查阅资料,一边把陶土缸子、蒸馏锅一只只往家搬。“酒好的关键是原料好,超市里的散装糯米,只能用来练手。要真想酿出好酒,还得费功夫。”这是老郑坚持的精益求精。为了追求更好的口感,老郑托朋友从千里之外买回五常的糯米,也有朋友知道老郑的爱好,主动帮他运来贵州赤水的高粱。“既然是自己做给自己喝,当然入口的东西要好,容器也不能差。”老郑说起论坛里其他人的容器都哭笑不得,“简直就是五花八门,讲究点的知道用玻璃罐,也有人用装建材洗干净的桶,更有甚者追求容量,说要去偷个垃圾桶。”老郑推荐家里有条件的,尽可能使用内部无釉的陶土坛子,透气性好,是酿酒的上品。
至于自酿里必不可少的小曲,老郑也没有少花心思。除了大厂生产的质量稳定的小曲,老郑自己也捣腾中草药,加在曲子里,用来发酵。因为添加了中草药的曲,活性更好,香气和药用价值也更强。但是加什么,怎么加,加多少,全都是老郑自己在摸索。不懂中草药,就看书。《中国植物志》《中药大全》,老郑仔细阅读,慢慢琢磨:“加中草药,一是为了增香,二是有些草药可以有效抑制病原性微生物等酿造过程中产生的杂菌,保证酒中有益微生物的正常生长。”老郑琢磨的中草药也不多,几百种吧。从单方到复方,都是他自己尝试着添加。
不会醉
老郑最擅长也做得最多的,是青红酒。此酒被誉为闽派正宗黄酒,主要是因为其酿造工艺的复杂和酒品浓郁醇香兼营养丰富。“我在网上看到图片后,被这款酒的色泽惊呆了,就决定自己酿。”让老郑着迷的青红酒,在自然光下是褐红色,但靠近光源,酒又变成了翠绿色,非常美丽。
“不仅美丽,关键是很有营养。”老郑十分推荐家里人和身边的朋友从这款酒开始自酿入门,“也不用蒸馏,只是过滤麻烦一点。”老郑在网上买了红曲米,先看说明,后问“度娘”,最后决定按照自己总结的方法酿造。光是蒸好一笼糯米,就反复了20多次才满意。“每次都是2千克糯米。”在老郑的观念里,不浪费点粮食怎么学得会酿好酒。
酿制的过程其实很简单,红曲米浸泡后加入蒸熟的糯米,拌匀等待糖化;另起一锅糯米蒸熟,做成醪糟。等到醪糟做成后,两者合二为一,搅拌均匀后入坛发酵。等到米粒全部沉底后,就可以滤糟了。“酒最后的味道,要等到几个月以后才能揭晓。对酿酒来说,这样的等待是值得的。”老郑的青红酒,柔和、醇厚、回甜。而这样的甜味,并不来自额外添加的糖,而是粮食发酵自然产生的味道。刚刚才一个月的酒,就带着天然的土黄色,而且这种颜色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
在自酿路上,老郑越走越顺,也越来越有心得。传统的青红酒,原料就是红曲米与糯米。老郑想让营养更丰富,尝试用了黑米,在口感依旧保持高水准的前提下,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还增加了。发酵需要适宜的环境温度,老郑就买了几张铝箔防潮垫,加上发热板搭在架子上做成发酵室,再配上控温计,也不需要人过多的照看,只需掐着时间就行。
许多人慕名找到老郑,想跟他学习酿酒技术。老郑从不保留,只要是自己想喝,真心想学的,写得详详细细的文件直接就给对方发过去了。大多数人都只看到老郑酿好的酒,看到放在窗前通透的酒,却看不到老郑开始自酿后的辛苦。25千克的坛子,在酿制过程中起码要搬动四五次。而在老郑的工作室,这样的坛子有十几个。老郑现在基本停掉了其他爱好,专心研究酿酒。每只酒坛上,都写着坛里的料、入坛的时间、开坛的时间……只是看着一个个的名字,都会忍不住幻想微生物在坛子里与粮食、水果一起“舞蹈”的欢乐。
因为老郑的不保留,论坛里很多人都学了一手自酿技术。有人问老郑:“功力很深厚啊,自酿几年了?”老郑很干脆:“才学。”就像他的签名“酿酒熬糖,没有内行。”有的,只是坚持和耐得住寂寞的重复,才能享受沉淀后的那一口纯粹。
老郑的青红酒
材料:糯米5千克、红曲米0.5千克、土曲10克。
1.第一天,先把红曲米捣碎,加2.5千克水放在坛里浸泡(至少10小时)。
2.第二天,蒸熟5千克糯米。分出一半摊凉后加入土曲做醪糟;另一半摊凉后倒入浸泡好红曲米的坛子,搅拌均匀,不用盖严实。
3.2~3天后,醪糟做成,加入坛里,搅拌均匀,单向密封。一周内,每天打开坛子搅拌一次。一周之后,可三天搅拌一次。20天后,不用再打开搅拌。
4.保持室温在20℃左右,等40天左右,可见酒液析出。
5.等到米粒都沉底,可以开始滤糟(纱布或者虹吸设备)。
6.静置,等酒澄清后,就可以喝了。
7.如果要保存久一点,必须煎酒杀菌,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