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1世纪上半叶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发展,家庭中需要照顾和护理的老年人口将大量增加,老年照顾和护理需求的增加和服务提供者的减少之间矛盾越来越突出。本研究以以重庆市北碚区奔月路社区老人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过程中, 社区老人照护需求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矛盾,并提出构建社援助网络应对高龄化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 高龄化城市老人 居家老人 照护需求 社会支持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之一。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老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本文试图尝试以重庆市北碚区奔月路社区高龄老人为研究对象,了解高龄老年人照护需求和社会支持现状基础上,着重分析需求与社会支持间的矛盾,就构建城市高龄老人照护需求社会支持网络提出建议。
一、城市社区老人照护需求与社会支持间的矛盾
奔月路社区是北碚区的一个中心所在地之一,辖区面积40万平方米,常住人口12392人,其中60岁以上有2700 人;占总人口的20%。60~69岁老人占比例为50.07%;70~79岁老人占比例为31.96%;80岁以上老人占比例为11.33%,可以看出,高龄化趋势较明显。笔者深入该社区,对常住的年龄在80岁以上的12位老人详细地进行了个案访谈,发现城市社区高龄老人照顾需求与社会支持的矛盾主要有:
一是照顾需求与社会支持间的矛盾。虽然子女在生活和心理慰籍方面可以给高龄老人以帮助,往往精力有限。请保姆、请小时工后,仍存在医疗护理、用人不当等问题。从对现有的社会支持方式的考察中可以出,还没有一种非常理想的社会支持方式可以满足老人综合性的照护需求。
二是经济需求与社会支持间的矛盾。调查访谈发现,高龄老人在医疗方面的支出往往较高,无论对有退休金的老人还是无固定收入的老人来说,都是负担。虽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需要付出高额的医疗和照护费用,但作为一种消费特征,在生命的晚年需要在这方面支出相对较高,这种经济需求对老人群体显得格外重要,但要面对得不到满足的显示。
三是选择需求及社会支持间的矛盾。现在养老院收费对大多数老人来说偏高,尤其是对不能自理的老人,但最需要住养老院的正是不能自理的老人。老人如果还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话,一般不太愿意离开自己习惯的老环境和亲人朋友到养老院去过集体生活。因此社会应创造更多的选择条件和支持方式,用以适应老年人的选择需求,并非单纯地鼓励老人住养老院。
四是管理需求及社会支持间的矛盾。个案反映的具体问题虽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提到面临各种困难和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需要外部的介入,给予健康、生活、法律咨询以及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支持。现实中,这方面的支持往往不足。
二、构建城市社区高龄老年照护需求的社会支持网络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城市高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确实不容乐观,应构建可持续的社会支持网络。
一是以政府为建构主体,推动现代化养老保障体系 。多支柱的养老保障制度既是我国当前的社会所需,又是一种理性选择。应以政府为制度建构主体,进行资源良性的组合,健全以社会养老保险为核心,辅之以老年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的养老保障体系。
二是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支持。社区养老资源指可以用来进行养老保障并能产生保障效果的东西,既可以是资金、物品,也可以是服务、机会、关照和支持气氛,或者是有利于老年贫困者走出困境的政策及其他具有养老保障价值量的东西(王思斌,1999)。主要包括:个人网络、志愿者网络、互助网络、邻里助人网络、机构网络和社区增权网络等。社区组织者要充分发挥这些网络作用,比如奔月路社区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实践中,建立了“时间储蓄”的社区助老服务储备制度,这一模式既利于老人得到支持和照顾,也利于志愿者的成长。
三是加强对老年人家庭照顾者的支持。家庭是老人社会支持的一项重要资源,应在巩固现有城市社区居家老人主要照顾者的支持网络基础上,积极开展暂托服务、加强照顾者培训、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等,从源头上减轻照顾者的压力。
四是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养老观念。进入晚年后,个人应付危机、维持平衡的生理、心理能力越来越弱化,会有失落感。因此,应从引导老年人改变自身的观念和态度入手,比如,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大力宣扬健康向上的养老方式,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养老观念。在了解老年人社会交往偏好的基础上,提高居家养老、社会养老等服务质量,促使老人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有效利用好各种养老服务资源。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戴维.L.德克尔.老年社会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256.
[2]曾毅.中国.人口老龄化‘二高三大’特征及对策探讨[J].人口与经济,2001(05):26.
[3]陈皆明.投资与赡养——关于城市居民代际交换的因果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1998(6):53.
[4]邬沧萍,杜鹏.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老龄化国际对比研究)[J].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2003(06):10.
[5]姜德珍,余丽珠.高校离退休教师的某些心理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4):330.
关键词 高龄化城市老人 居家老人 照护需求 社会支持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之一。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老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本文试图尝试以重庆市北碚区奔月路社区高龄老人为研究对象,了解高龄老年人照护需求和社会支持现状基础上,着重分析需求与社会支持间的矛盾,就构建城市高龄老人照护需求社会支持网络提出建议。
一、城市社区老人照护需求与社会支持间的矛盾
奔月路社区是北碚区的一个中心所在地之一,辖区面积40万平方米,常住人口12392人,其中60岁以上有2700 人;占总人口的20%。60~69岁老人占比例为50.07%;70~79岁老人占比例为31.96%;80岁以上老人占比例为11.33%,可以看出,高龄化趋势较明显。笔者深入该社区,对常住的年龄在80岁以上的12位老人详细地进行了个案访谈,发现城市社区高龄老人照顾需求与社会支持的矛盾主要有:
一是照顾需求与社会支持间的矛盾。虽然子女在生活和心理慰籍方面可以给高龄老人以帮助,往往精力有限。请保姆、请小时工后,仍存在医疗护理、用人不当等问题。从对现有的社会支持方式的考察中可以出,还没有一种非常理想的社会支持方式可以满足老人综合性的照护需求。
二是经济需求与社会支持间的矛盾。调查访谈发现,高龄老人在医疗方面的支出往往较高,无论对有退休金的老人还是无固定收入的老人来说,都是负担。虽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需要付出高额的医疗和照护费用,但作为一种消费特征,在生命的晚年需要在这方面支出相对较高,这种经济需求对老人群体显得格外重要,但要面对得不到满足的显示。
三是选择需求及社会支持间的矛盾。现在养老院收费对大多数老人来说偏高,尤其是对不能自理的老人,但最需要住养老院的正是不能自理的老人。老人如果还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话,一般不太愿意离开自己习惯的老环境和亲人朋友到养老院去过集体生活。因此社会应创造更多的选择条件和支持方式,用以适应老年人的选择需求,并非单纯地鼓励老人住养老院。
四是管理需求及社会支持间的矛盾。个案反映的具体问题虽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提到面临各种困难和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需要外部的介入,给予健康、生活、法律咨询以及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支持。现实中,这方面的支持往往不足。
二、构建城市社区高龄老年照护需求的社会支持网络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城市高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现状确实不容乐观,应构建可持续的社会支持网络。
一是以政府为建构主体,推动现代化养老保障体系 。多支柱的养老保障制度既是我国当前的社会所需,又是一种理性选择。应以政府为制度建构主体,进行资源良性的组合,健全以社会养老保险为核心,辅之以老年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的养老保障体系。
二是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支持。社区养老资源指可以用来进行养老保障并能产生保障效果的东西,既可以是资金、物品,也可以是服务、机会、关照和支持气氛,或者是有利于老年贫困者走出困境的政策及其他具有养老保障价值量的东西(王思斌,1999)。主要包括:个人网络、志愿者网络、互助网络、邻里助人网络、机构网络和社区增权网络等。社区组织者要充分发挥这些网络作用,比如奔月路社区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实践中,建立了“时间储蓄”的社区助老服务储备制度,这一模式既利于老人得到支持和照顾,也利于志愿者的成长。
三是加强对老年人家庭照顾者的支持。家庭是老人社会支持的一项重要资源,应在巩固现有城市社区居家老人主要照顾者的支持网络基础上,积极开展暂托服务、加强照顾者培训、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等,从源头上减轻照顾者的压力。
四是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养老观念。进入晚年后,个人应付危机、维持平衡的生理、心理能力越来越弱化,会有失落感。因此,应从引导老年人改变自身的观念和态度入手,比如,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大力宣扬健康向上的养老方式,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养老观念。在了解老年人社会交往偏好的基础上,提高居家养老、社会养老等服务质量,促使老人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有效利用好各种养老服务资源。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戴维.L.德克尔.老年社会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256.
[2]曾毅.中国.人口老龄化‘二高三大’特征及对策探讨[J].人口与经济,2001(05):26.
[3]陈皆明.投资与赡养——关于城市居民代际交换的因果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1998(6):53.
[4]邬沧萍,杜鹏.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老龄化国际对比研究)[J].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2003(06):10.
[5]姜德珍,余丽珠.高校离退休教师的某些心理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