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临床护理措施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2016年在我院入院治疗的80例动静脉瘘患者纳入本研究,将80例患者分为优质护理组与常规对照组,均为40例,常规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用药护理等一般的护理方法。优质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内瘘阻塞、静脉内瘘失功发生情况,评估两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优质护理组感染、内瘘阻塞、静脉内瘘失功发生例数为1、1、1,常规对照组为6、4、7,优质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相关知识掌握评分上,前者为(88.9±5.4),高于对照组的(72.0±4.8),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发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因素多样,采用优质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延长内瘘寿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临床护理
  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在临床中只能采取血液透析疗法,血液透析对于患者的生存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保障治疗效果,需要保证畅通的血管通路,因此,静脉内瘘也被称之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由于血液透析治疗需要频繁穿刺患者血管,容易引发感染,降低血管的生理功能,引发动静脉内瘘失调,降低了透析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在我院入院治疗的80例动静脉瘘患者纳入本研究,在原发性疾病上,以高血压肾病、慢性肾炎、痛风性肾病为主。男47例,女33例,年龄为35~68岁,平均年龄为(47.5±9.1)岁,动静脉瘘使用时间为4个月~3年,平均时间为(16.8±4.2)个月。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优质护理组与常规对照组,均为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用药护理等一般的护理方法。优质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
  内瘘护理:
  在透析前,对患者内瘘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估,制定实施方案,在穿刺前,评估患者血管情况,根据此选择穿刺方法,针尖与患者皮肤呈40°角,减少痛感。保持好动脉端与静脉端的距离,透析结束后,把握好穿刺针的拔除力度、位置与时间,使用创可贴止血,保证穿刺点无渗血[1]。在动静脉瘘建立后的1周,可以进行血管扩展锻炼,若患者自身血管情况较差,可以予以红远外宽谱仪,穿刺后24进行热敷,涂抹喜疗妥软膏,促进血管的修复。
  基础护理:
  告知患者与家属动静脉瘘注意事项,引导患者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平时加强指导,让患者掌握自我保护方式,监测内瘘的变化,看是否有疼痛、红肿表现,做到对症治疗。平时穿着宽松衣物,避免加强内瘘侧肢体负担,定期抬高患者,促进血液的回流[2]。
  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遭受病痛折磨,机体耐力低、营养状态不佳,护理人员要加强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勇敢的面对生活,及早回归社会。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内瘘阻塞、静脉内瘘失功发生情况,评估两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优质护理组感染、内瘘阻塞、静脉内瘘失功发生例数为1、1、1,常规对照组为6、4、7,优质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相关知识掌握评分上,前者为(88.9±5.4),高于对照组的(72.0±4.8),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堵塞的诱因多样,其动脉硬化、糖尿病、血液粘稠等机体自身疾病的影响;脱水过多、嘔吐体液不足、严重腹泻引发的低血压;感染、年龄、心理因素等等。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动静脉内瘘后之后,静脉血液量增多,血液上升,血管壁扩展,形成了动脉化血管,在透析治疗时,可以直接穿刺,提高血液获得量,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3-4]。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可以分析出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高危诱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予以患者科学的生活、健康指导,提高他们的自我护理能力,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本组研究显示,优质护理组感染、内瘘阻塞、静脉内瘘失功发生例数为1、1、1,常规对照组为6、4、7,优质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相关知识掌握评分上,前者为(88.9±5.4),高于对照组的(72.0±4.8),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引发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因素多样,采用优质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延长内瘘寿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杜春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实用医学杂志. 2010(10)
  [2]米绪华,唐万欣,付平,苏白海,曾文彤. 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 中国血液净化. 2009(07)
  [3]徐娟,尤厚英.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及护理[J].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09(05)
  [4]王文娟,吴春燕,应迎娟,王国红,倪虹,莫华利,叶有新. 穿刺方法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 2009(02)
其他文献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性细胞和炎性介质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产生,并引发反复发作性的咳嗽、胸闷、气急或喘息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清晨发作.
[目的]探讨三联手术联合纳米穴位敷贴在治疗老年直肠脱垂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82例老年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给予三联手术治疗,观察组41例则采用
有研究证明,课程质量与幼儿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园本课程的开发、精准课程的规划是首要的.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幼儿园采用SWOT分析法摸清园情,建构文化理念系统.在此基础上,以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综合护理的意义.方法 随机将某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
目的:本文就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96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课程建设是当下幼儿园走内涵发展道路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实践中的难点.课程建设需要厘清科学的育人理念,需要将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培育目标,需要对课程内容与形式进行
摘要:外部环境迅速变化而心身反应缺乏有效调节,患者也就很容易出现疾病问题,导致健康受到巨大威胁。针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科普以预防心身疾病的发生,才能以护理科普教育方式让患者掌握相应的医学知识,及时有效排除心理压力以抵御心身疾病。本文首先对心身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行简述,进而指出护理科普在预防心身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护理科普工作有效开展的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护理科普;心身疾病;预防;作用  
甲基苯丙胺成瘾已经对越来越多的患者产生身心两方面的影响,近年来,采用重复颅磁刺激来治疗甲基苯丙胺成瘾患者发现:重复颅磁刺激不仅可以降低甲基苯丙胺成瘾患者的焦虑,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