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叔湘先生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也就是说,要学会使用语文的基本技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完成,才能达到“准确”、“熟练”的程度。
一、“练”之有道
1.“练”是学好语文的根基
叶圣陶先生说得很清楚:“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所以一般称为工具课。”“中学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是教会学生使用现代语文。”张志公先生曾指出:“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凡属工具,最重要的是准确地操纵它,熟练地运用它,只有这样,它才好好地为我们服务。”三位前辈的思想是统一的,那就是要学好语文就要让学生主动去“练”,无疑,“练”是学好语文的根基所在。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只有排除“教师讲析为主”,实现“以学生训练为主”,才能正确地体现语文课的基本性质特点和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
2.“练”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叶圣陶先生曾说:“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和,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道。”新的教育思想主张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出发,归宿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起主导作用,但是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一堂课如果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处于听教师讲析的位置,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讨论,去动手练习,那么,这堂课就好像演戏一样,课堂这个舞台全被教师的活动所占据,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是无论如何难以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思想是实行“以练为主”教学模式的重要依据。
3.“练”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
“讲练结合”是我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最具特色的“双基教学”思想精髓,只不过“讲练结合”核心是“讲”,“练”为辅助,“练”是为“讲”服务的。以讲为主,实质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那么,“以学生为主体”岂不就成了一句空谈?邱学华教授认为:教学要“以做为主,教师要在练中教,学生要在练中学”,“练讲结合”是一种有效乃至高效教学的模式。因此,把“讲练结合”改为“练讲结合”,提高“练”也就是“学”的地位,以“练”促成高效率的“学”,然后辅之以“讲”,全面清除学的障碍,获得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练”之有法
树立“以练为主”的语文教学理念,当然不能片面地陷入只“练”不讲或以“练”代讲的误区。因此,“练”还要讲求方法。
1.练的内容要序列化
任何能力的形成与训练,都应有个序列,这个序列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复合的基本原则。比如我们对写字、说话、应用文写作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以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写字课我们总结推广的基本模式是:“讲解示范—领写练习—自练自悟—讲评矫正”;说话课的基本模式是:“朗读课文—讲解要领—组织练说—评价指导”;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试写—讲评—矫正—成型”,另一种是“集中讲解—分项突破—组合成文”,前者适用于学生较熟悉的文体,后者适用于学生较生疏的文体。
2.练的方式要多样化
一是边讲边练。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进行不同形式的讲解与练习,灵活运用。有的先讲后练,有的先练后讲,有的以讲为主,有的则以练为主,运用边讲边练的方法,突破了不合理的课堂环节的框框,改变了死扣“环节”的形式主义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二是新旧联系。教师的讲课要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学生懂的不多讲,不懂的讲清楚。为此,教学中要注意新旧联系,以旧带新。如初三语文课中的《英雄列车》一课,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和看过《英雄列车》这部电影的情况,我在教学时就让学生在课堂上读,由学生自己讲解。对比较难解的地方,我画龙点睛地作启发式的讲解,学生比较满意,效果也比较明显。三是因材施教。教师在课堂内讲解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从一般水平出发的,而提问的难易,朗读、背诵的要求,应因人而异,作业布置也应有不同的要求和分量。对程度较好的学生,给他们做较复杂的习题;对程度较低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完成基本的习题。教师在巡视学生当堂练习时,发现完成作业快的学生,就补充一些习题,使这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发挥才能。
3.练的方法要科学化
第一,紧紧围绕目标,开展扎实有效的训练活动,牢记“训练”为主,要有时间保证。
第二,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活动的主人必须是学生。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着眼于学生的训练活动,服务于学生的训练活动。
第三,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训练”为主,指的是全体学生,没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训练就不全面,训练目标将难以实现,这是该实验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传统教学也有一些训练活动,但往往只局限于个别优等生,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因此,受益的仅是个别。一定要注意改变这种情况。
一、“练”之有道
1.“练”是学好语文的根基
叶圣陶先生说得很清楚:“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所以一般称为工具课。”“中学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是教会学生使用现代语文。”张志公先生曾指出:“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凡属工具,最重要的是准确地操纵它,熟练地运用它,只有这样,它才好好地为我们服务。”三位前辈的思想是统一的,那就是要学好语文就要让学生主动去“练”,无疑,“练”是学好语文的根基所在。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只有排除“教师讲析为主”,实现“以学生训练为主”,才能正确地体现语文课的基本性质特点和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
2.“练”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叶圣陶先生曾说:“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和,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道。”新的教育思想主张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从学生出发,归宿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起主导作用,但是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一堂课如果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处于听教师讲析的位置,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讨论,去动手练习,那么,这堂课就好像演戏一样,课堂这个舞台全被教师的活动所占据,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是无论如何难以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思想是实行“以练为主”教学模式的重要依据。
3.“练”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
“讲练结合”是我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最具特色的“双基教学”思想精髓,只不过“讲练结合”核心是“讲”,“练”为辅助,“练”是为“讲”服务的。以讲为主,实质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那么,“以学生为主体”岂不就成了一句空谈?邱学华教授认为:教学要“以做为主,教师要在练中教,学生要在练中学”,“练讲结合”是一种有效乃至高效教学的模式。因此,把“讲练结合”改为“练讲结合”,提高“练”也就是“学”的地位,以“练”促成高效率的“学”,然后辅之以“讲”,全面清除学的障碍,获得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练”之有法
树立“以练为主”的语文教学理念,当然不能片面地陷入只“练”不讲或以“练”代讲的误区。因此,“练”还要讲求方法。
1.练的内容要序列化
任何能力的形成与训练,都应有个序列,这个序列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复合的基本原则。比如我们对写字、说话、应用文写作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以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写字课我们总结推广的基本模式是:“讲解示范—领写练习—自练自悟—讲评矫正”;说话课的基本模式是:“朗读课文—讲解要领—组织练说—评价指导”;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试写—讲评—矫正—成型”,另一种是“集中讲解—分项突破—组合成文”,前者适用于学生较熟悉的文体,后者适用于学生较生疏的文体。
2.练的方式要多样化
一是边讲边练。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进行不同形式的讲解与练习,灵活运用。有的先讲后练,有的先练后讲,有的以讲为主,有的则以练为主,运用边讲边练的方法,突破了不合理的课堂环节的框框,改变了死扣“环节”的形式主义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二是新旧联系。教师的讲课要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学生懂的不多讲,不懂的讲清楚。为此,教学中要注意新旧联系,以旧带新。如初三语文课中的《英雄列车》一课,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和看过《英雄列车》这部电影的情况,我在教学时就让学生在课堂上读,由学生自己讲解。对比较难解的地方,我画龙点睛地作启发式的讲解,学生比较满意,效果也比较明显。三是因材施教。教师在课堂内讲解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从一般水平出发的,而提问的难易,朗读、背诵的要求,应因人而异,作业布置也应有不同的要求和分量。对程度较好的学生,给他们做较复杂的习题;对程度较低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完成基本的习题。教师在巡视学生当堂练习时,发现完成作业快的学生,就补充一些习题,使这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发挥才能。
3.练的方法要科学化
第一,紧紧围绕目标,开展扎实有效的训练活动,牢记“训练”为主,要有时间保证。
第二,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活动的主人必须是学生。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着眼于学生的训练活动,服务于学生的训练活动。
第三,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训练”为主,指的是全体学生,没有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训练就不全面,训练目标将难以实现,这是该实验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传统教学也有一些训练活动,但往往只局限于个别优等生,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因此,受益的仅是个别。一定要注意改变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