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移输导形式及其对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以三肇凹陷及周边地区中下部含油气组合为例

来源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al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三肇凹陷及周边地区扶杨油层和葡萄花油层圈闭及与青一段源岩的空间配置和油运移输导形式研究,得到源下圈正上方、源下圈侧上方、源上圈正下方和源上圈侧下方4种源圈空间配置关系.不同类型源圈空间配置的油输导形式不同,源下圈正上方空间配置为过T2~T06断裂的直线向上运移输导形式;源下圈侧上方空间配置为从下断至T2断裂、被T2~T06断裂沟通的扶杨油层砂体和过T2~T06断裂构成的"U"型运移输导形式;源上圈正下方空间配置为从下断至T2断裂的直线向下运移输导形式;源上圈侧下方空间配置为从下断至T2断裂和被过T2
其他文献
通过油藏解剖和油藏分布与成藏条件空间的分布关系,对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得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剖面分布有3个特征:油主要分布在距青一段源岩底
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丝素复合膜,并用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能谱和红外光谱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例,考察了复合膜的光催化行为.结果表明复合膜制备方法合理,当纳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