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自然的野性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t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命运与地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已经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几百万年。在这个有着45亿年历史的星球上的任何地方,都能找到人类短暂存在的痕迹,比如,穿过森林的道路,或者草原上的农田。随着人们对地球的开发,人类的活动占据了野生生物的生活圈,让曾经活跃一时的动植物减少甚至灭绝,比如渡渡鸟、斑驴等。
  动物的灭绝意味着生物多样性的降低,而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来说十分重要,尤其是我们人类也生活在地球这个大生物圈中,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生物多样性降低,其危害是巨大的,也必将影响到人类。例如,最近频频发生的森林火灾就与大型食草动物的消失有关,植物的减少也会降低生态系统对洪水的抵御能力。
  20多年前,一些科学家提出了让自然恢复野性的想法,这种“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实践行为被称作“再野生化”。科学家们希望再野生化能够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让生物圈在面临一些灾害时,能有更大的容忍度和恢复弹性。不过,要改变一个生态系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在成功的经验面前,也没有人敢贸然行动。
  “狼群效应”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提倡物种的再野生化,它的主要策略是保护或引入关键物种,以重塑生态系统,同时减少人为的干扰。在自然景观上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比如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在1995年对狼群的重新引入。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狼不是会猎杀掉很多动物吗?其实狼也会为其他物种带来生存的机会。
  在20世纪初,美国建立了黄石自然保护区。1914年,为了保护公园中的鹿,人们开始猎杀狼,到了1926年,公园里所有的狼就都被消灭了。在这次狼群重回黄石生态系统前,它们已经缺席了70年,在这期间,鹿群没有了天敌,不断壮大,让公园里的植被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
  虽然刚引入的狼群在数量上还不占优势,不能立即减少鹿的数量,但是它们使鹿的行为方式改变了。鹿群开始有意避开容易遭到伏击的特定区域,比如河谷和峡谷,于是这些地方很快重新萌发了生机。某些地带的树木高度迅速增长,光秃秃的河谷两侧密布起白杨、垂柳、三角叶杨的树林,而随着这一切的发生,鸟儿也开始入主森林,鸣禽和候鸟的数量显著增加了。
  有树木提供佳肴,河狸的家族也繁盛起来。和狼一样,河狸也是生态系统的工程师,为其他物种创造出新的生态位,而河狸在河流中筑起的堤坝无论对于水獭、麝鼠、野鸭、鱼群还是两栖爬行类动物来说都是良好的栖息地。
  狼群的引入竟也改变了河流的“行为”。重生的森林加固了河流的堤岸,河岸不再像以往一样频繁崩塌,于是河流走势也就稳定下来,河湾的曲折减少了,河岸的侵蚀弱化了,河道变窄了,沿河形成了更多水潭和浅滩。总之,狼群的引入让整个黄石国家公园焕然一新,不仅改变了生态系统,还改造了地理形态。
  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和精妙,我们要做的只是将一些失落的物种带回原位,大自然便会发挥神奇的力量,恢复活力和野性。
  三个关键因素
  虽然有引入大型野生动物成功的案例,但是仍有许多人对野生动物回归产生担忧。因为生态系统是动态和复杂的,如果人们只是单纯地创建保护区和禁猎区,或者贸然引入一个物种,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
  那么,重新野化自然环境,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在一个地区,更多的大型食草动物,例如牛、驼鹿、羚羊等,意味着它们会产生更多的粪便,这将有助于土壤肥沃和维持植物生长,以支持其他食草动物。此外,更多食草动物的出现意味着食肉和食腐动物有更多的食物。同时,动物四处游荡意味着它们会携带更多的花粉穿过整个地区,帮助植物繁殖。
  一个生物系统中,所有的植物、动物都是相辅相成的。担任不同角色的动植物越多,生态系统就越能更好地自我控制。因此,具体的再野生化措施一定要考虑该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复杂性。
  其次要注意的是自然干扰。其实森林中的小火灾是有好处的,它们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同时燃烧后的区域没有了可燃物质,相当于天然的防火隔离带,可以避免大型火灾的蔓延。但是如果这些火灾发生的地点离人类频繁活动的地方太近,我们就会把这些小火灾扑灭,从而增加将来发生更大、更具毁灭性火灾的可能性。此外,人为清理小型自然灾害还可能影响一些昆虫的生存,它们有时把一棵被大火烧毁的树当做自己的新家。
  最后,还要考虑这些生物的分布。在生态系统中,自由活动的动物能够更好地避开其他可能与它们争夺资源的动物,而且也有更多选择伴侣的机会,这会增加它们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在考虑到三个关键因素的前提下,具体的做法应具体分析。为了提高食物链的多样性,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一个地区缺少哪些物种。例如,荷兰于2007年开始引入欧洲野牛,欧洲野牛曾生活在荷兰,但是由于捕杀而消失。引入野牛的是荷兰沿海沙丘地区,原本该地区森林、草原和灌木丛混合生长,但该生态系统正在遭受一些植物的侵袭,比如山楂树,它们带有的短刺会割伤其他食草动物,而身形庞大(平均体重610千克)、皮糙肉厚的野牛不受山楂树的影响,当它们漫步时,小的山楂树会被轻易地踩倒,为其他物种开辟了生活区域,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山楂树的扩张。类似的例子還有许多,英国重新引入河狸,加拉帕戈斯群岛引入巨龟等等。
  另外,野生化的过程也需要我们普通人和专家的参与,找出人类可能会在哪些地方阻碍生态系统的自然发展。例如,过度地开垦林地用于农业等。
  最后,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再野生化的过程也一样。生态系统是动态的,因此措施也必须是动态的。同样的例子,荷兰在2007年仅引入了三只欧洲野牛,在观察了它们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后,于2008年又引入了另外三只。同时,当地政府在后续的10年内,全程跟踪观察着该地区的情况,直到2017年,才宣布再野生化项目的成功。
  再野生化的延伸
  除了地球生物圈,人体也是一个“生物圈”,各种微生物共同生活在我们的身体上,有些微生物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过,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更多地生活在充满废气等的城市环境中,人体中的共生微生物多样性也变少了。因此,一些研究人员将再野生化的概念扩大,应用于人体本身。
  众所周知,城市居民的微生物多样性低于农村居民。研究也表明,生活在亚马孙丛林中的人们,有着传统的狩猎和采集的生活方式,这些人拥有非常高的微生物多样性。
  为了让与城市居民共生的微生物变得更加“自然”,一些研究者提议,城市规划者应该在城市中多设计绿地空间,如社区花园和小的公共花园等,重塑城市居民的微生物群落。当然,这些绿色空间也不是随便设计的,需要考虑到它和人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种植哪些树木和灌木以促进哪类微生物生长等。尽管还未能真正应用,但这确实是再野生化的新角度。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找回自然的野性都是对待地球母亲和我们自身有益的事情。
其他文献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树懒是一种生活在树上,动作缓慢的动物,深受人们的喜爱。可是你知道吗?在过去,树懒的种类非常多,有的生活在地上,和大象一样大;有的会挖洞;有的甚至还会在海里捕食。十分可惜的是,它们都已经灭绝了,我们只能在化石里见到这些树懒。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国家保護区,考古学家发现了100个以上的脚印化石,这些脚印非常大,是早已灭绝的巨型树懒留下的。巨型树懒可不像我们现在所知的树懒那样可爱,
期刊
答案是肯定的。比如我国西双版纳生长着一种奇妙的花,当暴风雨将要来临时,便开出许多花朵,根据它的这一特性,人们可以预先知道天气的变化,因此大家叫它“风雨花”。风雨花贮藏养料的鳞茎中,有一种控制开花的激素。当暴风雨快来时,由于气温高,气压低,这种刺激使开花激素猛增,促使它綻放出许多花朵。  欧洲常见的野花——三色堇,它的叶片竟能像温度计一样测量出温度的高低,因此被人们称作“气温草”。这是因为它的叶片对
期刊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攝入过多的糖分会诱发糖尿病、肥胖症和老年痴呆症等多种疾病。此外,科学家早就猜测,摄入糖分过多和抑郁症之间似乎也存在某种关联,只是一时不清楚两者孰是因孰是果。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英国伦敦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对8000名成年人的健康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受调查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定期接受与各类生活习惯和精神健康有关的调查,因此该研究小组积累下了丰富的数据。  研究人员根据糖分消
期刊
在侦破案件时,侦探并不总是能得到嫌疑犯的录像或照片。相反,他们必须煞费苦心地寻找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小线索,比如指纹。  就像侦探一样,天文學家也常常不能在破解谜团的时候,得到所需要的照片。多数时候,他们必须通过仔细在天空中搜寻线索,来拼凑出细微的证据。其中,一个困扰天文学家多年的宇宙学案件,就是宇宙中第一批恒星是何时诞生的。  最近,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贾德·鲍曼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终于侦
期刊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可是有些谣言可能连科学家都会信。  谣言1:癌症的筛查对潜在患者有好处  对具有癌症风险(如肺癌、子宫颈癌及结肠癌)的特定人群来说,定期的癌症筛查可能是有益的,但并非所有的癌症筛查都有好处。  针对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大型随机试验的证据表明,早期筛查的效果并不如宣传中那样好。在加拿大一项长达25年的全国乳腺筛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每年进行的乳房X光拍照并不会减少乳
期刊
也许你会注意到,课堂上,老师们手握粉笔,在黑板上书写 “疑是银河落九天”时,阳光照射下飘落的粉笔灰;放学后,偌大的操场上,同学们奋力一脚踢向足球后扬起的尘土……  无论是粉笔灰还是尘土,我们都可以统称它们为物质,它们既看得见,又摸得着。但如果把所有看得见又摸得着的物质相加起来,也只占据了宇宙大约5%的组成部分。相比之下,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暗物质,对宇宙来说可能更加重要,它构成了宇宙黑暗而神秘的另一面
期刊
闪电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尤其夏季“六月天孩儿面”,上一刻艳阳高照,下一刻即有可能电闪雷鸣,当遭遇雷电天气,我们都会记起老师教导我们的种种躲避方法,那么你想过人一旦被闪电击中会发生什么吗?  电压可以达到10亿伏特  事实上,被闪电击中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它的温度比太阳温度还高,人体承受超过36伏特的电压就会有生命危险,而闪电的电压最高可以达到10亿伏特,一道闪电的长度在几百米到几千米不等,温度
期刊
一艘二战时期的老船,已经在海上平安航行了40年。1983年的寒冬,它在一场暴风雨中翻船沉没,船员几乎全部丧生在冰冷的大西洋。调查事故原因时,人们却发现,这其实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悲剧。  暴雨中翻船  1983年2月,美国沿大西洋的弗吉尼亚海岸迎来了阴雨绵绵的冬日。在距离海岸数十千米的海面上,散货船“海洋电气号”正运送2.5万吨煤,沿着往日惯行的路线前往马萨诸塞州。海洋电气号的船长是菲利普·科尔,他已
期刊
联合国气象组织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9年很有可能成为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2019年有多热我们每个人都深有体会,特别在我国的南方,夏天如果没有空调,即使在室内也会汗如雨下。在北方,也有许多家庭用上了空调。  但是空调的使用却排放着大量的温室气体,这又为未来更热埋下了祸根。这不是一个恶性循环吗?难道没有更好的办法对抗炎热吗?  科学家们没有放弃更环保的希望,他们一直在研究能自
期刊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沙滩上细如白银的沙子在蓝天下闪闪发光,五彩斑斓的鱼儿在水中欢聚嬉游,成群的鸟儿在丛林里乱窜,而人们则是咧着嘴,笑開了花,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这是热带海岛再自然不过的景象。然而,在太平洋小岛的居民眼里,美丽小岛的色调却显得有些灰凉。  没有色彩的海岛  这座太平洋深处的小岛叫做平格拉普岛,是一个由珊瑚礁形成的环状岛屿。由于地处偏远,这里的居民们生活很简单,住在简易的房子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