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山大地震》获最佳影片
第21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于9月26日在浙江绍兴开幕,9月29日落下帷幕。自2005年起,金鸡奖与百花奖隔年评选一次,百花奖逢偶数年评选。在本届百花奖颁奖典礼上,《唐山大地震》《辛亥革命》《失恋33天》成为最大赢家,瓜分了几乎所有奖项。
百花奖选票达830多万张
对百花奖的评选规则成为业界及媒体关注的焦点。据本届电影节组委会介绍,今年达到百花奖评选资格的影片,须在2010年3月初至2012年2月底公映,票房达到500万元以上,电视播出观众达到3000万人次以上。有媒体质疑该规则门槛太低,本届电影节组委会主任康健民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如果抬高门槛,会将很大一部分中小成本影片拒之门外,致使电影节成为商业大片的舞台,“百花奖需要更多类型的影片。”
和上届百花奖一样,电影节此前启动的观众投票,共有纸质选票、网络投票、手机短信等投票方式选出影片提名,本届选票共计8327029张。之后,由电影节组委会根据不同职业、年龄、性别分三批抽取101位“大众评审”,最终决定奖项归属。他们在电影节期间观看入围影片并讨论,最后现场按表决器选出各个奖项。
“最佳编剧奖”恢复
本届百花奖共设有最佳影片、优秀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9个奖项,最大变化是“最佳编剧奖”的恢复。
对此,康健民表示,当前中国电影业突出的问题在于电影的创作力远远跟不上电影产业发展的步伐,电影编剧的支撑作用日益突显,恢复编剧奖项正逢其时。而“长期以来的电影创作中,编剧时常处于弱势,这个时候设立这个奖也正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对于大众评委是否有能力评选出真正的优秀编剧,康健民表示,恢复该奖项前他们已经做过前期调查,如今的观众鉴赏水平已经完全没有问题。
同时,康健民还呼吁金鸡节和百花奖能够恢复一年办一届的传统,使奖项更具时效性和导向性。
“新片推介”中小成本影片唱主角
金鸡百花电影节近年来大力扶持中小成本电影,本届电影节的“国产新片推介展映”共汇集46部影片,其中中小成本制作占绝大多数,如《道口烧鸡铺》《雨中的树》《房车奇遇》《函谷关》等,涵盖了历史、爱情、惊悚、喜剧等多种题材。参展影片还包括本届电影节承办方——绍兴市选送的两部本土电影,抗日题材影片《兰亭》和戏曲影片《沈园情》。
康健民表示,国产中小型电影更需要展示平台:“《失恋33天》可以让我们得到很多启示,电影市场上不应该只有商业大片。” 主办方也曾多次表示,电影节要给更多不太受关注的影片创造与观众见面的机会,“若电影节一年办一届,这样的机会更多。”
影展多样化
和往年一样,电影展也是本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的重头戏,包括民族电影特展、金鸡国际影展、台湾电影回顾展、香港经典爱情电影专题展以及庆祝中韩建交20周年韩国电影展,活动则涵盖了影片展映及相关开闭幕式、剧组见面会、推介会、开机仪式、电影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
民族电影特展共有8部参展影片,分别反映了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彝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如今年反响不错的《天边》《唐卡》《行歌坐月》《喀纳斯故事》等。
一年一度的金鸡国际影展上,来自18个国家的27部影片进行了展映并接受了专家评委和观众评委的评选。俄罗斯电影《同一场战争》、古巴电影《然而》共同获得最受观众喜爱的外国影片奖。韩国电影《断箭》导演郑智泳、新西兰电影《爱情鸟》导演保罗·莫菲获得最受观众喜爱的外国导演奖。
香港经典爱情电影专题展包括《双城故事》《秋天的童话》《倾城之恋》等知名影片,台湾电影展则包括《海鸥飞处》《搭错车》等经典作品。而韩国电影展除了影展外,还特别策划了“中韩电影研讨会”,促进中韩两国电影人的交流与合作。
活动众多
除了常规项目以外,本届电影节还举办了不少新活动。微电影竞赛单元是今年新增的竞赛单元,也是电影节对市场新现象的关注与回应。2个月的微电影作品征集中,大赛组委会就收到来自中国内地及港、澳、台不同地区共计1000余部微电影作品。大赛分“职业组”和“大学生组”,入围职业组的有不少在业内颇具影响力的青年影人,如张猛的《山上有棵圣诞树》,陈奕利的《离合》,黄渤的《特殊服务》等。大赛共评出9项大奖,在微电影大赛颁奖仪式上揭晓。
为了普及电影教育,电影节组委会和绍兴承办方一起开办“学生影评大赛”,征稿从今年6月份启动,到8月底结束,历时3个多月,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大中小学校学生影评近700篇,共有117位同学获得特等奖和前三等奖,电影节组委会将对获奖作品进行结集出版。
“电影惠民月”是针对绍兴市民的一项电影文化普及活动。惠民活动从8月24日开始一直到9月28日,包括百场电影进社区、广场露天电影周、特定人群院线优惠电影周、全民优惠电影周、10元经典电影回顾展等系列惠民活动。放映总数达130余场,受益观众达到近30万人次。
其他电影活动还包括“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诞生50周年暨专题纪录片新闻发布会,以及 “光影彩墨——首届电影家与书画家作品展”等。
第21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于9月26日在浙江绍兴开幕,9月29日落下帷幕。自2005年起,金鸡奖与百花奖隔年评选一次,百花奖逢偶数年评选。在本届百花奖颁奖典礼上,《唐山大地震》《辛亥革命》《失恋33天》成为最大赢家,瓜分了几乎所有奖项。
百花奖选票达830多万张
对百花奖的评选规则成为业界及媒体关注的焦点。据本届电影节组委会介绍,今年达到百花奖评选资格的影片,须在2010年3月初至2012年2月底公映,票房达到500万元以上,电视播出观众达到3000万人次以上。有媒体质疑该规则门槛太低,本届电影节组委会主任康健民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如果抬高门槛,会将很大一部分中小成本影片拒之门外,致使电影节成为商业大片的舞台,“百花奖需要更多类型的影片。”
和上届百花奖一样,电影节此前启动的观众投票,共有纸质选票、网络投票、手机短信等投票方式选出影片提名,本届选票共计8327029张。之后,由电影节组委会根据不同职业、年龄、性别分三批抽取101位“大众评审”,最终决定奖项归属。他们在电影节期间观看入围影片并讨论,最后现场按表决器选出各个奖项。
“最佳编剧奖”恢复
本届百花奖共设有最佳影片、优秀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9个奖项,最大变化是“最佳编剧奖”的恢复。
对此,康健民表示,当前中国电影业突出的问题在于电影的创作力远远跟不上电影产业发展的步伐,电影编剧的支撑作用日益突显,恢复编剧奖项正逢其时。而“长期以来的电影创作中,编剧时常处于弱势,这个时候设立这个奖也正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对于大众评委是否有能力评选出真正的优秀编剧,康健民表示,恢复该奖项前他们已经做过前期调查,如今的观众鉴赏水平已经完全没有问题。
同时,康健民还呼吁金鸡节和百花奖能够恢复一年办一届的传统,使奖项更具时效性和导向性。
“新片推介”中小成本影片唱主角
金鸡百花电影节近年来大力扶持中小成本电影,本届电影节的“国产新片推介展映”共汇集46部影片,其中中小成本制作占绝大多数,如《道口烧鸡铺》《雨中的树》《房车奇遇》《函谷关》等,涵盖了历史、爱情、惊悚、喜剧等多种题材。参展影片还包括本届电影节承办方——绍兴市选送的两部本土电影,抗日题材影片《兰亭》和戏曲影片《沈园情》。
康健民表示,国产中小型电影更需要展示平台:“《失恋33天》可以让我们得到很多启示,电影市场上不应该只有商业大片。” 主办方也曾多次表示,电影节要给更多不太受关注的影片创造与观众见面的机会,“若电影节一年办一届,这样的机会更多。”
影展多样化
和往年一样,电影展也是本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的重头戏,包括民族电影特展、金鸡国际影展、台湾电影回顾展、香港经典爱情电影专题展以及庆祝中韩建交20周年韩国电影展,活动则涵盖了影片展映及相关开闭幕式、剧组见面会、推介会、开机仪式、电影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
民族电影特展共有8部参展影片,分别反映了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彝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如今年反响不错的《天边》《唐卡》《行歌坐月》《喀纳斯故事》等。
一年一度的金鸡国际影展上,来自18个国家的27部影片进行了展映并接受了专家评委和观众评委的评选。俄罗斯电影《同一场战争》、古巴电影《然而》共同获得最受观众喜爱的外国影片奖。韩国电影《断箭》导演郑智泳、新西兰电影《爱情鸟》导演保罗·莫菲获得最受观众喜爱的外国导演奖。
香港经典爱情电影专题展包括《双城故事》《秋天的童话》《倾城之恋》等知名影片,台湾电影展则包括《海鸥飞处》《搭错车》等经典作品。而韩国电影展除了影展外,还特别策划了“中韩电影研讨会”,促进中韩两国电影人的交流与合作。
活动众多
除了常规项目以外,本届电影节还举办了不少新活动。微电影竞赛单元是今年新增的竞赛单元,也是电影节对市场新现象的关注与回应。2个月的微电影作品征集中,大赛组委会就收到来自中国内地及港、澳、台不同地区共计1000余部微电影作品。大赛分“职业组”和“大学生组”,入围职业组的有不少在业内颇具影响力的青年影人,如张猛的《山上有棵圣诞树》,陈奕利的《离合》,黄渤的《特殊服务》等。大赛共评出9项大奖,在微电影大赛颁奖仪式上揭晓。
为了普及电影教育,电影节组委会和绍兴承办方一起开办“学生影评大赛”,征稿从今年6月份启动,到8月底结束,历时3个多月,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大中小学校学生影评近700篇,共有117位同学获得特等奖和前三等奖,电影节组委会将对获奖作品进行结集出版。
“电影惠民月”是针对绍兴市民的一项电影文化普及活动。惠民活动从8月24日开始一直到9月28日,包括百场电影进社区、广场露天电影周、特定人群院线优惠电影周、全民优惠电影周、10元经典电影回顾展等系列惠民活动。放映总数达130余场,受益观众达到近30万人次。
其他电影活动还包括“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诞生50周年暨专题纪录片新闻发布会,以及 “光影彩墨——首届电影家与书画家作品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