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傣族医学与草药为邻
按照贝叶经的记载,傣医大约有2500年的历史。
傣医善于应用各种草药。西双版纳民族医学研究所的学者岩罕单参与过全国两次傣医药资源普查,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一次则在2012年。根据两次普查的情况,傣医所用到的草药大约有2500种,其中1858种为常用药。除了植物药,傣医也用到动物药和矿物质药,但并不多见。
西双版纳以丰富的热带植被而闻名,无四季之分,一年中仅有雨季和旱季,雨季降水量丰富,极其适宜植物生长,西双版纳是我国除海南省外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繁茂的森林就是傣医的草药库。
传说中傣医的祖师爷就是从认识植物的药性开始的。在版纳有这样一个故事:龚麻腊别本来只是村子里普通的孩子,他的父亲和兄弟姐妹有一天因误食毒菌而身亡,这使他下定决心要寻找到解药以解毒救人。龚麻腊别在森林里跟踪和观察野猪,他发现吃了毒菌的野猪在吃下另一种植物后便安然无恙,于是他把这种植物采回家,经过几次试验后发现确实具有解毒功效,从此他开始用这种植物来帮人解毒,也开始走上了行医的道路,傣族从那时起便有了医药。
一个医技娴熟的傣医往往是从上山采药、熟悉草药开始的。西双版纳的人民在对傣医药资源进行普查时发现,老傣医个个都算得上半个植物专家,只是他们大多年事已高,年轻的傣医已经远远赶不上他们的老一辈了。
贝叶经上的历史
如果要寻找傣医更可信的历史,大概要回到贝叶经上。贝叶是贝叶棕植物的剑形树叶,也就是西双版纳随处可见的多罗树之叶。贝叶经是贝叶经过加工后将文字特别是佛经刻在贝叶上制成的经书,通常都是由寺庙里的僧人们制作保存。
傣族受小乘佛教影响甚深,在西双版纳,每一个傣族的寨子都少不了一个佛堂,在近当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男孩子们长到7岁便要到寺庙出家,长大以后可以还俗。当地人说,没有出过家的男孩子往往会被人看不起,就好像如今没有上过学的孩子一样。在寺庙里接受教育,所学内容也不仅仅是佛教的教义,往往还包括民族文字、历史传统、道德规范、医学文学等方方面面。
在西双版纳民族医学研究所收藏着从民间收集来的贝叶经,将过去这些篆刻在贝叶经上的医学内容翻译整理成现代汉语正是岩罕单目前主要的工作之一。按照这些经书的记载,傣医大约有2500年的历史。
贝叶经的制作历史悠久,《大唐西域记》里在描写恭建那补罗国(南印度古国)时便说,“城北不远有多罗树林,周三十余里,其叶长广,其色光润,诸国书写莫不采用。”在佛教由印度传至东南亚直至中国的傣族聚居区后,贝叶棕被引种进来,贝叶经也随之进入这些地区。
研究所里展示的部分贝叶经已经流世约有两三千年。这些发黄的贝叶被统一裁剪成60厘米长、10厘米宽,叶片的边缘有小孔,可以用绳子将每一片贝叶穿起来以组成册子,每一册的边缘都要涂上金粉或金漆。按照佛教的传统,制作经书不留制作者的信息,所以很多贝叶经只能从其中记载的内容大致推算它的制作时间。
贝叶经是傣族文化的宝藏,就像汉族古时候使用竹书一样。即便在今天,贝叶经的制作还是西双版纳的小和尚们要学习的内容,研究所人员告诉我们:“一般要在冬天的时候砍下贝叶,放入开水煮沸后再晾晒干,然后用刻笔把经文一字一句地刻上去。这还没有完,刻上去了以后字还是很难辨认,要把烧饭的铁锅锅底的灰刮下来,再混合水或芝麻油涂在刻好的字上,这样经文就变成了黑色,读起来容易多了。这样加工过的贝叶经能够保存数百年的时间。”
旧傣文本是来源于古印度字母系统,为拼音文字,与泰文、缅文、柬埔寨文和老挝文属于同一个系统。但是在中国境内,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傣族也使用着不同的文字,如西双版纳地区的傣仂文和德宏地区的傣哪文。在 1949年,政府对不同的傣文进行了改革,统一为新傣文,年轻人在学校学习新傣文,对旧傣文就日益生疏了,所以旧时的贝叶经就要通过专人翻译成新傣文甚至汉语。
澜沧江边的药园子
老傣医康朗香和康朗罕都是出身于傣医世家,因此他们打小在寺院学习过医药知识。
傣族的叙事长诗《山神树的故事》里说,远古的傣族就是巢居在雨林中的,那时洪水泛滥成灾,人们只能相依相助居于一棵大树之上,共同分食野果、猎取野兽,并把鹿茸、熊胆、鹿腿等祭献给山神,以祈安康,也就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人们渐渐发现有的野果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治疗疾病,遂逐渐发展出医药学来。可惜,事随时移,如今人与自然的关系已远没有以前那般亲近,有故事的老傣医也越来越少。
在老傣医康朗罕的药园子里,86岁的康朗罕坐在药园子入口的小木屋里吸烟,烟叶熏黄了他的牙齿和手指间的皮肤,他的耳朵也有些背了,跟他说话的时候声音要抬高八度。即便这样,他仍然每天从家里独自骑自行车10分钟来到他的药园子,看护着他一棵棵亲手种下的药苗。老人的儿子告诉我们,老人自从1989年从景洪县傣医研究所退休后,便开始把自己的几亩自留地改成了药园子,24年来,看守这片药园子就是他每天头等的大事。“只要有我在的那一天,这块地就永远是药园子,谁也别想用它来种别的!”老人曾经这么跟子女们说。药园子就在去往县城的公路边,从外面看不出所以然来,拉开篱笆走进去就别有洞天。薇籽、黄竹、鸭嘴花、无根藤、驳骨丹、光叶巴豆、平卧土三七、紫花曼陀罗,100来种高低不同的植物盘根错节地长在堤岸的小山坡上,长成了一片树林,林子茂密到遮住了江水,以至于我们一开始并不知道这片药园原来就在澜沧江岸边。 当地人把此处叫做橄榄坝,当地政府将橄榄坝原本5个自然村寨圈起来,重建后成了现在的傣族风情园,在游客中很有名气。不过,走出风情园,传统竹楼就成了星星点点的存在,被现代的混凝土建筑逐步取代。在版纳,由于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宜,成片的天然林被砍伐用于种植橡胶,对于傣医药来说,破坏自然的影响显而易见。
康朗罕打小就居住的老宅里,客厅的墙上还挂着康朗罕过去用来采药的佩刀和布袋子。更早以前,傣族的男人们都以持有猎枪为荣,禁猎之后,猎枪换成了佩刀,成为护身和采药的工具。自打康朗罕退休以后,这身装备便闲置下来。
康朗罕就是在这里向母亲学习开方治病的,若是缺了什么药材,就拿着工具到山中采来。“我的母亲曾经说,一味傣药,用好了是解药,用不好则是毒药,做医生的一定要对症下药。”以现代医学观点来看,傣医对这些草药的成分、机理都说不清所以然。傣医药主任医师解答了该疑惑:傣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许多草药的奥秘是傣族祖先在过去几千年中观察和总结所得,这些药在别的民族医药里可能不这么用,但在西双版纳特有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中就产生了神奇的效果。
西双版纳有许多的“象形草药”,即人们一般认为植物看起来与人体的某些器官相似,就具有治疗其相应疾病的功效。这些在西医看来纯属无稽之谈,但多年的实践证明不少傣药确实具备这样的规律。车前草的叶子的形状像人的肾脏,掰开植物的茎,茎中还有更细小的茎连接。所以傣医用车前草来清热利尿、强筋健骨。但这其中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也需要进一步着手研究。
按照傣族老人的说法,上山采药前是一定要祭拜山神和傣医祖师爷的,康朗罕是这样说的:“入山前,要先用一把鲜花祭拜,然后告诉他们:山神啊,现在我要去采药,希望赐给我平安,祖师爷啊,请赐给我解药,让我拿去给病人看病。这些仪式都做完了,才可以上山。”
康朗罕接触傣医是跟母亲开始的,可是真正系统的学习,却是在寺庙里。“寺庙里的经书什么都包括,学不学就看自己的兴趣,我就是对医学方面的经书很感兴趣,就都找来看,慢慢的就学会了,所以最早行医是在寺庙里给和尚看病。”康朗罕说。到了1958年,还了俗的康朗罕进了生产队卫生室,正式成为一名全职医生。
神奇的药箱子
81岁的老傣医康朗香的药箱子里真是无奇不有:一段小小的象牙和皱巴巴的象皮、一块硬币小大的穿山甲壳、不同禽类的爪、野牛角、各种不同形态的贝壳……
虽然许多资料介绍傣族也是善用动物药的民族,但一些年轻傣医告诉我们,傣药里现在根本就没有动物药了。我们想或许是雨林减少导致野生动物资源锐减,另外现代医学的发达也使得人们不必要再依赖动物药剂,后者倒是好事一桩。而若要了解传统傣医所用到的动物药,康朗香的药箱子就能满足我们的愿望。
对这些药剂,康朗香解释:传统的傣药常用磨石把动物药或者植物药打磨成粉,然后再把药外敷或内服。比如贝类磨成粉,可以治疗带状疱疹,野牛角磨成粉可以治疗关节疼痛,至于象皮,烧焦了以后冲水喝可以治疗胃溃疡,只是现在动物药使用得相当少,老傣医们手上有的多半都是过去保存下来的,是自己“压箱底的宝贝”,就像博物馆的馆藏,并不轻易示人。
康朗香行医有近70个年头。他的家族里从他往上数四代,都是村寨里的名医。康朗香打10岁时就被父母送到了寺庙,那时候,大和尚看他出身医疗世家,又懂一些草药知识,就让他在寺庙里读医经,给人看病。
康朗香纤细的手臂上刺着纹身,内容除了佛教的经文之外,还有他给人看病时需要用到的“咒”。傣医把这样的治疗方法叫做“报”,普通话称为“口功”,也就是医生在治病时轻声念咒语,同时全身运气到口中,再将口中之气吹到患者伤痛的地方,以此达到行医治病的目的。
拿出一根香来,念念有词,再将香点燃后放进嘴里,然后迅速地拿出来,将口中之气吹出,如此这般便完成了一次“治疗”。“中暑、头晕、皮肤病、跌打损伤、全身酸痛,一般像这样的病都可以用口功,或者是口功再加上药物。”康朗香说。
当年康朗香学医的时候,在寺庙里能不能学习口功都是由寺庙的大佛爷说了算的,大佛爷只会挑选那些学习刻苦、天资聪颖的和尚。“师傅就让我们天天背诵这些‘咒’,背错了还会被师傅打,背熟了以后就要纹在身上,纹身很疼,师傅就找几个师兄把我按着,不能动不能叫。但是这还不算完,3年以后算是学成,还要经过大佛爷正式的授权,师傅说如果没有得到授权,‘咒’是不会起作用的。”康朗香回忆说。
由傣医专家林艳芳等人编著的《傣医药文化》中提到,傣族的先民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一切都必须听从神的旨意,于是在傣族的原始时期,巫医便应运而生。傣族的一些医学典籍中记载了民间的八位名医,他们都各自创立了自己的处方,他们在治病时除了给患者服用药物,还要敬神、送鬼。傣医的“口功”直到今天仍然在西双版纳流传。
用自己试验草药
在勐仑镇,45岁的摩雅(傣语医生)波燕赫赫有名。他家祖上五代行医,传到他这里,他却一心只想着做生意。1994年他26岁时被确诊为胃癌,医生们都只是摇头,奉劝他早日回家休息。回到家里,波燕整个人已是虚弱到不行,身子骨最差时体重只有42斤。亲戚们给他备好了棺材,眼泪也不知流了多少。他的父亲看他这样,就按照医书上的一些方子给他吃药,总归是“死马当活马医”,这个时候,波燕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就躺在床上开始研究祖传的医书,自己给自己开起药方来。没想到这样竟然又拖了半年,体重开始逐渐增加,最后试了许多不同的药,不仅没把自己吃死,一年半以后体重竟逐渐恢复到病前的水平,再到医院一检查,说是胃癌也没有了。波燕把自己从死里救回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寨,邻里乡亲们纷纷来找他看病,波燕也从此成了一名全职医生。已是下午5点,他那巴掌大的诊室里还排着长长的队伍,均是全国各地来找他看病的病人,进门一侧的墙壁上挂着病人们送来的锦旗,赞他“医术高明”之类。波燕坐在椅子上,先是看看病人从西医医院带来的化验单,再是给病人把把脉,问诊之后便娴熟地从药箱子里抓出药来配方子,这方子既不手写,也不称重,全是各种不知名的草药,抓什么、抓多少,全凭他的经验,而他的妻子则坐在旁边,用报纸将药包扎起来转交给病人。 波燕大夫的诊室面积虽不大,但旁边是百来平方米的草药储藏室,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全堆满了晒干的草药,屋顶的天台堆着那些从药贩子手中收来还没有来得及晒干的药。波燕说,他家里每年要进出40吨草药,这规模甚至比当地的傣医医院还多。
那他的方子到底是怎么来的,他轻描淡写:“许多药材在傣族的医书里早就写了,我们傣族本来就天天和草药打交道,我就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该怎么用怎么配我就知道了。”
傣医疗法
2011年时睡药疗法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傣语称之为“暖雅”。一次睡药的草药用量很大,民间已极少使用,州傣医医院保留了睡药诊室。
一位病人说他15岁起便在澜沧江上开船,每年这个时候总受到风湿病的困扰,这次医生建议他尝试睡药疗法。
护士们一大早就要把切碎的草药按照配方混合在一起,所有的药加起来足足有8公斤重,它们被放入特制的锅炉里加入药酒进行炒制。传统上,傣医们往往是采集新鲜的本地药材,然后人工进行切碎和炒制。
病人躺在病床上,几名护士将炒制后的药物平摊在病人的身上,再将他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过了不久病人便开始浑身出汗,治疗一般要持续20分钟左右,安排在较为凉爽的早上就是为了防止病人中暑或出现其他过敏反应。药物的余热会渗透全身,达到开汗孔发汗、通血道活气血、除风湿止疼痛的功效,根据情况配上不同的药,睡药疗法还可以用来强身健体。只是这种方法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和体质非常差的病人不适用。
除了睡药,还有另一种独特的疗法——刺药疗法。
坐在诊室里接受刺药疗法的是患有肩周炎的病人。只见医生手持一根梅花针,在针上沾上用药酒配好的药水,再轻刺患者感到疼痛的地方。刺药疗法适用于肢体局部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也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皮肤病,配合内服外敷的药物,可以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
有时候医生会将刺药疗法和另一种疗法——擦药结合起来,让药物被人体更好地吸收。这也是傣医中独有的疗法,是用药包蘸着药汁或药酒,按照傣医对人体风气运行的理解来涂擦,不同药包亦有不同疗效。这让我们想起了泰式按摩中常使用的药包,湄公河(澜沧江)流域的一些民族,在医学上颇多近似之处,在这里每年都举行湄公河区域跨境医学交流。
许多在西双版纳几近失传的疗法最终在泰国、缅甸等国找到,如何挖掘和整理傣族古老的医学,留给医者的工作还有许多。
按照贝叶经的记载,傣医大约有2500年的历史。
傣医善于应用各种草药。西双版纳民族医学研究所的学者岩罕单参与过全国两次傣医药资源普查,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一次则在2012年。根据两次普查的情况,傣医所用到的草药大约有2500种,其中1858种为常用药。除了植物药,傣医也用到动物药和矿物质药,但并不多见。
西双版纳以丰富的热带植被而闻名,无四季之分,一年中仅有雨季和旱季,雨季降水量丰富,极其适宜植物生长,西双版纳是我国除海南省外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繁茂的森林就是傣医的草药库。
传说中傣医的祖师爷就是从认识植物的药性开始的。在版纳有这样一个故事:龚麻腊别本来只是村子里普通的孩子,他的父亲和兄弟姐妹有一天因误食毒菌而身亡,这使他下定决心要寻找到解药以解毒救人。龚麻腊别在森林里跟踪和观察野猪,他发现吃了毒菌的野猪在吃下另一种植物后便安然无恙,于是他把这种植物采回家,经过几次试验后发现确实具有解毒功效,从此他开始用这种植物来帮人解毒,也开始走上了行医的道路,傣族从那时起便有了医药。
一个医技娴熟的傣医往往是从上山采药、熟悉草药开始的。西双版纳的人民在对傣医药资源进行普查时发现,老傣医个个都算得上半个植物专家,只是他们大多年事已高,年轻的傣医已经远远赶不上他们的老一辈了。
贝叶经上的历史
如果要寻找傣医更可信的历史,大概要回到贝叶经上。贝叶是贝叶棕植物的剑形树叶,也就是西双版纳随处可见的多罗树之叶。贝叶经是贝叶经过加工后将文字特别是佛经刻在贝叶上制成的经书,通常都是由寺庙里的僧人们制作保存。
傣族受小乘佛教影响甚深,在西双版纳,每一个傣族的寨子都少不了一个佛堂,在近当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男孩子们长到7岁便要到寺庙出家,长大以后可以还俗。当地人说,没有出过家的男孩子往往会被人看不起,就好像如今没有上过学的孩子一样。在寺庙里接受教育,所学内容也不仅仅是佛教的教义,往往还包括民族文字、历史传统、道德规范、医学文学等方方面面。
在西双版纳民族医学研究所收藏着从民间收集来的贝叶经,将过去这些篆刻在贝叶经上的医学内容翻译整理成现代汉语正是岩罕单目前主要的工作之一。按照这些经书的记载,傣医大约有2500年的历史。
贝叶经的制作历史悠久,《大唐西域记》里在描写恭建那补罗国(南印度古国)时便说,“城北不远有多罗树林,周三十余里,其叶长广,其色光润,诸国书写莫不采用。”在佛教由印度传至东南亚直至中国的傣族聚居区后,贝叶棕被引种进来,贝叶经也随之进入这些地区。
研究所里展示的部分贝叶经已经流世约有两三千年。这些发黄的贝叶被统一裁剪成60厘米长、10厘米宽,叶片的边缘有小孔,可以用绳子将每一片贝叶穿起来以组成册子,每一册的边缘都要涂上金粉或金漆。按照佛教的传统,制作经书不留制作者的信息,所以很多贝叶经只能从其中记载的内容大致推算它的制作时间。
贝叶经是傣族文化的宝藏,就像汉族古时候使用竹书一样。即便在今天,贝叶经的制作还是西双版纳的小和尚们要学习的内容,研究所人员告诉我们:“一般要在冬天的时候砍下贝叶,放入开水煮沸后再晾晒干,然后用刻笔把经文一字一句地刻上去。这还没有完,刻上去了以后字还是很难辨认,要把烧饭的铁锅锅底的灰刮下来,再混合水或芝麻油涂在刻好的字上,这样经文就变成了黑色,读起来容易多了。这样加工过的贝叶经能够保存数百年的时间。”
旧傣文本是来源于古印度字母系统,为拼音文字,与泰文、缅文、柬埔寨文和老挝文属于同一个系统。但是在中国境内,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傣族也使用着不同的文字,如西双版纳地区的傣仂文和德宏地区的傣哪文。在 1949年,政府对不同的傣文进行了改革,统一为新傣文,年轻人在学校学习新傣文,对旧傣文就日益生疏了,所以旧时的贝叶经就要通过专人翻译成新傣文甚至汉语。
澜沧江边的药园子
老傣医康朗香和康朗罕都是出身于傣医世家,因此他们打小在寺院学习过医药知识。
傣族的叙事长诗《山神树的故事》里说,远古的傣族就是巢居在雨林中的,那时洪水泛滥成灾,人们只能相依相助居于一棵大树之上,共同分食野果、猎取野兽,并把鹿茸、熊胆、鹿腿等祭献给山神,以祈安康,也就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人们渐渐发现有的野果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能治疗疾病,遂逐渐发展出医药学来。可惜,事随时移,如今人与自然的关系已远没有以前那般亲近,有故事的老傣医也越来越少。
在老傣医康朗罕的药园子里,86岁的康朗罕坐在药园子入口的小木屋里吸烟,烟叶熏黄了他的牙齿和手指间的皮肤,他的耳朵也有些背了,跟他说话的时候声音要抬高八度。即便这样,他仍然每天从家里独自骑自行车10分钟来到他的药园子,看护着他一棵棵亲手种下的药苗。老人的儿子告诉我们,老人自从1989年从景洪县傣医研究所退休后,便开始把自己的几亩自留地改成了药园子,24年来,看守这片药园子就是他每天头等的大事。“只要有我在的那一天,这块地就永远是药园子,谁也别想用它来种别的!”老人曾经这么跟子女们说。药园子就在去往县城的公路边,从外面看不出所以然来,拉开篱笆走进去就别有洞天。薇籽、黄竹、鸭嘴花、无根藤、驳骨丹、光叶巴豆、平卧土三七、紫花曼陀罗,100来种高低不同的植物盘根错节地长在堤岸的小山坡上,长成了一片树林,林子茂密到遮住了江水,以至于我们一开始并不知道这片药园原来就在澜沧江岸边。 当地人把此处叫做橄榄坝,当地政府将橄榄坝原本5个自然村寨圈起来,重建后成了现在的傣族风情园,在游客中很有名气。不过,走出风情园,传统竹楼就成了星星点点的存在,被现代的混凝土建筑逐步取代。在版纳,由于地理和气候条件适宜,成片的天然林被砍伐用于种植橡胶,对于傣医药来说,破坏自然的影响显而易见。
康朗罕打小就居住的老宅里,客厅的墙上还挂着康朗罕过去用来采药的佩刀和布袋子。更早以前,傣族的男人们都以持有猎枪为荣,禁猎之后,猎枪换成了佩刀,成为护身和采药的工具。自打康朗罕退休以后,这身装备便闲置下来。
康朗罕就是在这里向母亲学习开方治病的,若是缺了什么药材,就拿着工具到山中采来。“我的母亲曾经说,一味傣药,用好了是解药,用不好则是毒药,做医生的一定要对症下药。”以现代医学观点来看,傣医对这些草药的成分、机理都说不清所以然。傣医药主任医师解答了该疑惑:傣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许多草药的奥秘是傣族祖先在过去几千年中观察和总结所得,这些药在别的民族医药里可能不这么用,但在西双版纳特有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中就产生了神奇的效果。
西双版纳有许多的“象形草药”,即人们一般认为植物看起来与人体的某些器官相似,就具有治疗其相应疾病的功效。这些在西医看来纯属无稽之谈,但多年的实践证明不少傣药确实具备这样的规律。车前草的叶子的形状像人的肾脏,掰开植物的茎,茎中还有更细小的茎连接。所以傣医用车前草来清热利尿、强筋健骨。但这其中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也需要进一步着手研究。
按照傣族老人的说法,上山采药前是一定要祭拜山神和傣医祖师爷的,康朗罕是这样说的:“入山前,要先用一把鲜花祭拜,然后告诉他们:山神啊,现在我要去采药,希望赐给我平安,祖师爷啊,请赐给我解药,让我拿去给病人看病。这些仪式都做完了,才可以上山。”
康朗罕接触傣医是跟母亲开始的,可是真正系统的学习,却是在寺庙里。“寺庙里的经书什么都包括,学不学就看自己的兴趣,我就是对医学方面的经书很感兴趣,就都找来看,慢慢的就学会了,所以最早行医是在寺庙里给和尚看病。”康朗罕说。到了1958年,还了俗的康朗罕进了生产队卫生室,正式成为一名全职医生。
神奇的药箱子
81岁的老傣医康朗香的药箱子里真是无奇不有:一段小小的象牙和皱巴巴的象皮、一块硬币小大的穿山甲壳、不同禽类的爪、野牛角、各种不同形态的贝壳……
虽然许多资料介绍傣族也是善用动物药的民族,但一些年轻傣医告诉我们,傣药里现在根本就没有动物药了。我们想或许是雨林减少导致野生动物资源锐减,另外现代医学的发达也使得人们不必要再依赖动物药剂,后者倒是好事一桩。而若要了解传统傣医所用到的动物药,康朗香的药箱子就能满足我们的愿望。
对这些药剂,康朗香解释:传统的傣药常用磨石把动物药或者植物药打磨成粉,然后再把药外敷或内服。比如贝类磨成粉,可以治疗带状疱疹,野牛角磨成粉可以治疗关节疼痛,至于象皮,烧焦了以后冲水喝可以治疗胃溃疡,只是现在动物药使用得相当少,老傣医们手上有的多半都是过去保存下来的,是自己“压箱底的宝贝”,就像博物馆的馆藏,并不轻易示人。
康朗香行医有近70个年头。他的家族里从他往上数四代,都是村寨里的名医。康朗香打10岁时就被父母送到了寺庙,那时候,大和尚看他出身医疗世家,又懂一些草药知识,就让他在寺庙里读医经,给人看病。
康朗香纤细的手臂上刺着纹身,内容除了佛教的经文之外,还有他给人看病时需要用到的“咒”。傣医把这样的治疗方法叫做“报”,普通话称为“口功”,也就是医生在治病时轻声念咒语,同时全身运气到口中,再将口中之气吹到患者伤痛的地方,以此达到行医治病的目的。
拿出一根香来,念念有词,再将香点燃后放进嘴里,然后迅速地拿出来,将口中之气吹出,如此这般便完成了一次“治疗”。“中暑、头晕、皮肤病、跌打损伤、全身酸痛,一般像这样的病都可以用口功,或者是口功再加上药物。”康朗香说。
当年康朗香学医的时候,在寺庙里能不能学习口功都是由寺庙的大佛爷说了算的,大佛爷只会挑选那些学习刻苦、天资聪颖的和尚。“师傅就让我们天天背诵这些‘咒’,背错了还会被师傅打,背熟了以后就要纹在身上,纹身很疼,师傅就找几个师兄把我按着,不能动不能叫。但是这还不算完,3年以后算是学成,还要经过大佛爷正式的授权,师傅说如果没有得到授权,‘咒’是不会起作用的。”康朗香回忆说。
由傣医专家林艳芳等人编著的《傣医药文化》中提到,傣族的先民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一切都必须听从神的旨意,于是在傣族的原始时期,巫医便应运而生。傣族的一些医学典籍中记载了民间的八位名医,他们都各自创立了自己的处方,他们在治病时除了给患者服用药物,还要敬神、送鬼。傣医的“口功”直到今天仍然在西双版纳流传。
用自己试验草药
在勐仑镇,45岁的摩雅(傣语医生)波燕赫赫有名。他家祖上五代行医,传到他这里,他却一心只想着做生意。1994年他26岁时被确诊为胃癌,医生们都只是摇头,奉劝他早日回家休息。回到家里,波燕整个人已是虚弱到不行,身子骨最差时体重只有42斤。亲戚们给他备好了棺材,眼泪也不知流了多少。他的父亲看他这样,就按照医书上的一些方子给他吃药,总归是“死马当活马医”,这个时候,波燕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就躺在床上开始研究祖传的医书,自己给自己开起药方来。没想到这样竟然又拖了半年,体重开始逐渐增加,最后试了许多不同的药,不仅没把自己吃死,一年半以后体重竟逐渐恢复到病前的水平,再到医院一检查,说是胃癌也没有了。波燕把自己从死里救回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寨,邻里乡亲们纷纷来找他看病,波燕也从此成了一名全职医生。已是下午5点,他那巴掌大的诊室里还排着长长的队伍,均是全国各地来找他看病的病人,进门一侧的墙壁上挂着病人们送来的锦旗,赞他“医术高明”之类。波燕坐在椅子上,先是看看病人从西医医院带来的化验单,再是给病人把把脉,问诊之后便娴熟地从药箱子里抓出药来配方子,这方子既不手写,也不称重,全是各种不知名的草药,抓什么、抓多少,全凭他的经验,而他的妻子则坐在旁边,用报纸将药包扎起来转交给病人。 波燕大夫的诊室面积虽不大,但旁边是百来平方米的草药储藏室,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全堆满了晒干的草药,屋顶的天台堆着那些从药贩子手中收来还没有来得及晒干的药。波燕说,他家里每年要进出40吨草药,这规模甚至比当地的傣医医院还多。
那他的方子到底是怎么来的,他轻描淡写:“许多药材在傣族的医书里早就写了,我们傣族本来就天天和草药打交道,我就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该怎么用怎么配我就知道了。”
傣医疗法
2011年时睡药疗法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傣语称之为“暖雅”。一次睡药的草药用量很大,民间已极少使用,州傣医医院保留了睡药诊室。
一位病人说他15岁起便在澜沧江上开船,每年这个时候总受到风湿病的困扰,这次医生建议他尝试睡药疗法。
护士们一大早就要把切碎的草药按照配方混合在一起,所有的药加起来足足有8公斤重,它们被放入特制的锅炉里加入药酒进行炒制。传统上,傣医们往往是采集新鲜的本地药材,然后人工进行切碎和炒制。
病人躺在病床上,几名护士将炒制后的药物平摊在病人的身上,再将他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过了不久病人便开始浑身出汗,治疗一般要持续20分钟左右,安排在较为凉爽的早上就是为了防止病人中暑或出现其他过敏反应。药物的余热会渗透全身,达到开汗孔发汗、通血道活气血、除风湿止疼痛的功效,根据情况配上不同的药,睡药疗法还可以用来强身健体。只是这种方法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和体质非常差的病人不适用。
除了睡药,还有另一种独特的疗法——刺药疗法。
坐在诊室里接受刺药疗法的是患有肩周炎的病人。只见医生手持一根梅花针,在针上沾上用药酒配好的药水,再轻刺患者感到疼痛的地方。刺药疗法适用于肢体局部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也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皮肤病,配合内服外敷的药物,可以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
有时候医生会将刺药疗法和另一种疗法——擦药结合起来,让药物被人体更好地吸收。这也是傣医中独有的疗法,是用药包蘸着药汁或药酒,按照傣医对人体风气运行的理解来涂擦,不同药包亦有不同疗效。这让我们想起了泰式按摩中常使用的药包,湄公河(澜沧江)流域的一些民族,在医学上颇多近似之处,在这里每年都举行湄公河区域跨境医学交流。
许多在西双版纳几近失传的疗法最终在泰国、缅甸等国找到,如何挖掘和整理傣族古老的医学,留给医者的工作还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