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科学的、整体的、开放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和进程,而是一项体系性活动和进程。所以,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须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去考察,它至少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缘起、现实路径、深层意义及困境和反思等几个方面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多维审视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体性进程。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1)03-0037-05
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科学的、整体的、开放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和进程。所以,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须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考察,目光不能局限于一隅,而要考虑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的因素,从整体性角度来解读大众化这个命题。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缘何而起
第一,党的导向。一方面从20世纪30年代艾思奇《大众哲学》首开“大众化”先河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走过了近80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看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元环境的出现,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和民众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思想领域出现了反马克思主义和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若干思潮,封建迷信活动也有复活甚至喧嚣之势。这对党的政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良性发展都带来了不良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治理论基础以及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如果思想领域的阵地,我们不用马克思主义去占领和巩固;那么,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会占领,甚至取得主导地位。如果群众不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拥护马克思主义,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可能举步维艰,难以长久;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如果没有群众参与,那么它就有可能蜕变成脱离群众甚至凌驾于群众之上的理论,群众的理念就可能日渐远离党的理念,意识形态阵地就会出现新的混乱和斗争,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很可能因之而付诸东流。
另一方面,“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11。党主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就是要让民众和党共同来守住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共同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群众的观念与党的理论处在同一个意识形态领域,有着相互融通的机制,让群众参与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来,让群众的创新能力融合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过程中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才能拥有坚固的群众基础,才能取得长久的胜利。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强调指出,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关键就是要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马克思主义走进群众生活、融入群众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群众永远和党站在一起,群众方才有话语权、理论建设权,才能体现出主人和主体的地位,党的活动才能和群众的实践达成最大程度的一致。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程中坚守、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项战略导向。
第二,理论发展的趋势。如果一种理论由少数人创制,并且由少数人参与发展,这种理论就可能一直走在一条专业化、学术化和理论化的道路上,如果它没有向现实转化的合适渠道,最终可能失去现实的发展主体基础,成为一种仅为少数人掌握的理论,甚至悄无声息退出观念领域,成为束之高阁的知识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大众化是其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开放性、实践性、群众性的彰显。关于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体现在:一是理论来源的开放。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是主张无产阶级用全人类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吸取人类一切文明的优秀理论成果作为自身发展的材料,马克思主义不拒绝任何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的先进知识和理论,并在发展历程中与时俱进。二是理论发展主体的开放。马克思主义决没有把人民群众排除在理论之外,而是主张群众掌握理论武器,批判现实引导实践,以解放自身。三是理论对象的开放。马克思主义关注人尤其是处于被压迫被奴役地位的群众及其现实世界,它向现实生活开放,寻求认识人、改善人和解放人的路径和方法。关于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生存的现实世界,“实践”是其核心内核,它一贯主张将理论纳入实践层面理解,认为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实践会回答。这种实践不是个别人或团体的活动,而是整个社会和群众的活动。关于群众性。马克思主义是其创始人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并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得以完善和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品质和内涵,它是无产阶级的群众性的理论,它属于整个无产阶级,属于群众,而不是某些个人或团体的理念。
第三,群众的需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内蕴的一种发展诉求和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需要是否会直接成为实践需要,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1]11。这里蕴含着一个潜在的问题,即群众是否力求趋向马克思主义。今天,我们生存在现代社会,走在现代化向纵深挺进的途中,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硕果之时,也苦于深陷现代性的困境。现代性的困境源于现代性的特征——多元化、瞬间化和偶然化,如马克思所说,在那里“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1]275,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利益和价值的冲突、多元和不确定性,考验着每一个生活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的智慧和选择,“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和他们的相互关系。”[1]275此时,人们更需要一种核心价值,成为自己的思想的主导,以摆脱“信仰的缺位”、“价值的空场”以及选择的困境。如何妥善地解决人们的这种需求,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面临的现实挑战和历史使命。因而,从萌生于社会环境的大众心理需求来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时代课题,更是人们的心理渴求,表达了人们对于理论的需求。
第四,时代发展的气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在这一过程中达到了高度的辩证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核心和基础,解决中国的问题,需要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是与时代紧密结合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体现时代特征,焕发出时代的气息,才能巩固和完善中国化、推动和促进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归宿和落脚点,时代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产生出无穷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实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种理论号召,更是一种“双向化”的实践活动,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群众马克思主义化这一个双向对接的过程。合理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也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途径和方向。探索如何创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良性运行机制和模式。从宏观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至少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地、逻辑地发展过程的不同层面和阶段,必须辩证审视,全面推进,不可只执一端。但是,我们也要同时看到,这些活动和进程之间有着不同的内涵,需要科学合理地处理其关系。大众化和时代化,要以中国化为基础,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如果大众化和时代化脱离中国实际,就会失去最基本和最必要的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就会变成脱离群众和时代的理论,就会被时代和群众抛弃。无论中国化还是大众化,都要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而改变,一成不变的中国化理论和大众化模式,都将失去生命力,被现实和时代发展所否定。而时代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果不被大众接受,被隔离在群众观念之外,那么这种马克思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仍旧处在传统的抽象模式、学术模式、精英模式、官方模式层面上,仍是少数人的话语,少数人的“理念”。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由中国化和时代化走向大众化。
第二,树立实践的思维方式。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一脉相承的哲学思维方式和内在统一的理论核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实践思维方式表明,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第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民众化。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主张、主义和价值理想的极度信服、恪守和奉献,寄托着人的最高精神的诉求,是人存在意义的终极追索和安身立命之本,是人的精神家园和归属,为人的生存提供价值追求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如同一个人,作为完整的存在,不能没有信仰作为精神支撑,否则,很可能如海德格尔所言,成为无家可归的“存在者”。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原则,它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理论,是我国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应对当前中国民众的信仰状况作出反思,为当代中国社会构建一种新型的起主导性作用的信仰模式做出探索。因此,将一般信仰、传统信仰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民众化,可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和归宿。
第四,观念的转变与实际利益的兑现相结合。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种现实的、关注群众切身利益的实践活动,如果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仅仅理解为观念的问题,那么这就为大众化选择了一条狭窄的通道,同时也对它的路径和进程蒙上了扑朔迷离的色彩,马克思早就批判过那种仅仅从观念上来解决问题的做法,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3]103。一种观念或理论,只有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不断改变群众的实际状况,在实践活动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够带来确实的利益,解决实际问题,群众才会接受它、理解它,并不断发展完善它。因而我们一方面必须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理路走向现实的实践路径和内容,另一方面应当考虑大众化之“众”的实际状况和实际生活,心理需求和物质利益。只有这样辩证地看待大众化问题,将两个方面的问题结合考虑,才能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既能走向群众,被群众接受和理解,又能从群众中收获新内容,被群众创新发展的理论,大众化才能成为一项现实可行的活动和进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单项地成为理论对理论、观念对观念的活动,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观念与群众的实际利益相对接,从现实的方面解决群众利益的问题,那么观念的问题随之也就会解决。
从微观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是丰富的、多样的,可以从理论建构、领导示范、制度安排、传播方式以及话语方式等层面探索和利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真正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层意义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层意义的挖掘和探究,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纵深发展的动力,也是其发展的结果。不阐明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有使深厚的理论流于肤浅,陷入工具化和实用化困境的可能性。笔者在此,意在探究和揭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远的、隐性的,即本体论层面的价值。
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诠释和彰显了党的“以人为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不断实践其内在的人本意蕴,解决现实的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蕴涵丰富人学思想,宣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根本就是人自身”,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最高目标。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明确把自己的宗旨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各个历史阶段,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始终将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来关心人、爱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来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满足人的民主权利、人的公平公正诉求、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人的价值实现、人的精神文化等社会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是党倡导的力求使更广范围的人民大众接受、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运动,期冀全体人民能掌握一种科学的、发展自己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尖锐武器。”[4]302。
第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一种正确的思想武器。从本质内涵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为了徒增理论的大众主体色彩,不是为了灌输和愚化大众而成为一种“霸权”意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进一步从根本上使马克思主义在内容和形式上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理论,成为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武器。致力使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大众”的“精神武器”,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本质和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所展现的结果和意义。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和70年后的解体以及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都在无可争辩地说明掌握一种正确理论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工人阶级解放的学说,在大众化的过程潜移默化地进入人们的心灵和头脑,于日常生活中、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中发挥判断是非、甄别真假、抵御诱惑和不被愚化和奴役的精神利器的功能,使人们不再受完全不同的理论力量的左右和驱使,不再陷入无谓的困扰和争端。
第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缓解了“精英理念”与“群众意识”的对立,调谐了“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拉近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潜在地喻示着一种趋势:马克思主义不能“离群(群众)索居”,成为少数精英的理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紧跟时代步伐,走进现实,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的笔法,贴近大众的语言,通俗而深刻地阐明深奥的哲理”的姿态走进人民大众,以赢得人民大众的喜爱,提升人民大众的文化素养,也使人民大众理解主流意识形态,认识国家的职能和党的宗旨,进而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第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促进了各种思想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通。每一种文化或思想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独特性,不能在宣扬一种思想和文化时去贬抑另一种思想和文化。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要在社会上和群众中广泛宣传、普及以实现大众化,必须融入非主流的大众文化视域,如今,那种急风骤雨式的、行政强制式的刚性传播方式显然已不再适应,主流文化的宣传攻势既可能使处于社会各阶层的个人凝聚,打破阶层间观念壁垒,造成他们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也可能在满足大众不同文化需求和趣味的过程中,将精英文化和观念普及形成良性对接,促成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促使大众既有保持自身特点和价值的可能性空间,又能围绕着主流意识形态前进。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这两种力量之间是一种 “意义”和 “语义” 的矛盾。因而必须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建立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长效良性互动机制,搭建不同文化间对话的平台,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与非主流、传统文化,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只有如此,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文化才能顺利进入大众文化的场域,深深植根于大众文化的沃土,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众话语”。
第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了民众精神素养,为构建一种主导型的信仰模式提供了契机。在当代,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导致人们的思想混乱和信仰危机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过激、多元化和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不能削弱,这就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主导型的信仰模式起统摄、疏导和整合作用。否则,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和谐就无法保证。阿尔都塞洞察到:“当人们不能把意识形态的对手吸引到自己的领域,或者说还没成熟到在对手的领域内建立自己的基地,或者不得不降低到对手的领域时,人们就不得不在意识形态的对手的领域内进行战斗。” [5]56-57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构建主导型的信仰提供了理论的背景和现实的动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和推进,人们逐渐摆脱了“囊中羞涩”的困境,实现了极大的物质富足,然而,群众中却出现了一种“嘴里吃肉,口里骂娘”的奇怪现象。这也说明党单靠经济绩效来支持和维护自身执政的地位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先进的文化武装群众的头脑,提升其精神素养和意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提升主流意识形态感召力和民众精神素养的现实运动。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与反思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显性话题,对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举措都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仍存在着一些令人困扰和值得反思的问题。
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走通俗化的路径,如何避免使理论流于肤浅和庸俗、实践陷入机械化和教条化的窠臼?对于这个问题,虽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初就引起思考,但笔者认为至今并未有实质性地解决,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灵丹妙药,马克思是“无所不能”的救世主的思想,不是在抬高马克思及其理论,而是在贬低,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表现,而是庸俗化的表现。也许有人会反驳说:马克思主义要大众化就不可能不被庸俗化,这是正常的行为结果。如若真是如此,长远地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达到的良性功效就会受到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的影响。
第二,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能为人们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但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家园归宿感的文化,往往都源于现实,又总高于现实。倘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或理论活动依循“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6] 467这一经典原则,马克思主义本身之深邃内涵、巨大张力以及对崇高的人文境界的探索和追求,能否如实地显示出来?如若不能,马克思主义又何以建构人们的精神家园和安身立命之所,提供理论资源和现实对策?
第三,如何合理调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传播主体的专业化与大众化需求传播者“全面化”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的笔法,贴近大众的语言,通俗地阐明深奥的哲理,以赢得人民大众的喜爱。这一核心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阐释者或传播者而言是一种挑战,它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阐释者既要具有专业技能,又要具有“通才”素养。否则,很难在不同文化间找到契合点,在语言上做到游刃有余地转化和融通。然而,现代社会由于职业的专门化、学科的分化,相应地不管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者也日益专业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传播者是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能否取得成效的问题。
五、结论及启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丰富的、立体性和体系性的过程,包涵着大众化发起的缘由和背景、实现大众化的现实途径、大众化的意义和归宿以及大众化的困境和瓶颈等方面的内容,每一方面的内容之间都具有紧密的现实和逻辑关联,孤立地抽出整体过程的某一方面,固然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具体内涵和特征,但却遮蔽了大众化过程的丰富性、立体性和体系性的整体特征,因此,从多维视角和整体的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必要的和有意义的。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体性问题研究,我们意识到:在160多年时间里,马克思主义在逐步由世界性走向本土化,从一个时代跨入另一个时代,从专业理论走向群众之中,它在不同的层次和维度上都有所创新和发展,这是一个客观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进程。一是在原理的适应性上,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性的,因此它在全世界都具有适应性。然而,它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应用的首要问题就是本土化,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形成了本土化的内涵和形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其中一例。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已经表明了本土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理论如果不随着现实前行,就会失去适用性,因此,理论总是随着时代产生、发展和进步。三是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理论,马克思主义还必须深入到群众之中,变成群众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意识,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7).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 阿尔都塞.读《资本论》[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0.
[6] 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何成学
A Consideration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HE You-peng 1 ZHENG Li-juan 2
(1. 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46 2. Zhongsha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275)
Abstract: Marxism itself is a scientific, integral and open system, thus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s not an isolated activity and processes, but the integral ones. Therefore, about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we should make a study from multiple angles and levels, which includes at least the organic unifications of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origin, practical path, the deep meaning, the difficult positions and reflection. Multiple perspectives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s in favor of promoting its integral process.
Key words: contemporary China; Marxism; popularization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1)03-0037-05
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科学的、整体的、开放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和进程。所以,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须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考察,目光不能局限于一隅,而要考虑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的因素,从整体性角度来解读大众化这个命题。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缘何而起
第一,党的导向。一方面从20世纪30年代艾思奇《大众哲学》首开“大众化”先河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走过了近80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看到,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元环境的出现,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和民众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思想领域出现了反马克思主义和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若干思潮,封建迷信活动也有复活甚至喧嚣之势。这对党的政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良性发展都带来了不良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治理论基础以及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如果思想领域的阵地,我们不用马克思主义去占领和巩固;那么,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会占领,甚至取得主导地位。如果群众不理解马克思主义、不拥护马克思主义,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可能举步维艰,难以长久;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如果没有群众参与,那么它就有可能蜕变成脱离群众甚至凌驾于群众之上的理论,群众的理念就可能日渐远离党的理念,意识形态阵地就会出现新的混乱和斗争,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很可能因之而付诸东流。
另一方面,“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11。党主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就是要让民众和党共同来守住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共同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群众的观念与党的理论处在同一个意识形态领域,有着相互融通的机制,让群众参与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来,让群众的创新能力融合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过程中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才能拥有坚固的群众基础,才能取得长久的胜利。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强调指出,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关键就是要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马克思主义走进群众生活、融入群众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群众永远和党站在一起,群众方才有话语权、理论建设权,才能体现出主人和主体的地位,党的活动才能和群众的实践达成最大程度的一致。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程中坚守、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项战略导向。
第二,理论发展的趋势。如果一种理论由少数人创制,并且由少数人参与发展,这种理论就可能一直走在一条专业化、学术化和理论化的道路上,如果它没有向现实转化的合适渠道,最终可能失去现实的发展主体基础,成为一种仅为少数人掌握的理论,甚至悄无声息退出观念领域,成为束之高阁的知识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大众化是其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开放性、实践性、群众性的彰显。关于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体现在:一是理论来源的开放。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是主张无产阶级用全人类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吸取人类一切文明的优秀理论成果作为自身发展的材料,马克思主义不拒绝任何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的先进知识和理论,并在发展历程中与时俱进。二是理论发展主体的开放。马克思主义决没有把人民群众排除在理论之外,而是主张群众掌握理论武器,批判现实引导实践,以解放自身。三是理论对象的开放。马克思主义关注人尤其是处于被压迫被奴役地位的群众及其现实世界,它向现实生活开放,寻求认识人、改善人和解放人的路径和方法。关于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生存的现实世界,“实践”是其核心内核,它一贯主张将理论纳入实践层面理解,认为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实践会回答。这种实践不是个别人或团体的活动,而是整个社会和群众的活动。关于群众性。马克思主义是其创始人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并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得以完善和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品质和内涵,它是无产阶级的群众性的理论,它属于整个无产阶级,属于群众,而不是某些个人或团体的理念。
第三,群众的需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内蕴的一种发展诉求和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需要是否会直接成为实践需要,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1]11。这里蕴含着一个潜在的问题,即群众是否力求趋向马克思主义。今天,我们生存在现代社会,走在现代化向纵深挺进的途中,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硕果之时,也苦于深陷现代性的困境。现代性的困境源于现代性的特征——多元化、瞬间化和偶然化,如马克思所说,在那里“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1]275,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利益和价值的冲突、多元和不确定性,考验着每一个生活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的智慧和选择,“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和他们的相互关系。”[1]275此时,人们更需要一种核心价值,成为自己的思想的主导,以摆脱“信仰的缺位”、“价值的空场”以及选择的困境。如何妥善地解决人们的这种需求,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面临的现实挑战和历史使命。因而,从萌生于社会环境的大众心理需求来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时代课题,更是人们的心理渴求,表达了人们对于理论的需求。
第四,时代发展的气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在这一过程中达到了高度的辩证融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核心和基础,解决中国的问题,需要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是与时代紧密结合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体现时代特征,焕发出时代的气息,才能巩固和完善中国化、推动和促进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归宿和落脚点,时代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产生出无穷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实现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种理论号召,更是一种“双向化”的实践活动,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群众马克思主义化这一个双向对接的过程。合理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也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途径和方向。探索如何创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良性运行机制和模式。从宏观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至少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地、逻辑地发展过程的不同层面和阶段,必须辩证审视,全面推进,不可只执一端。但是,我们也要同时看到,这些活动和进程之间有着不同的内涵,需要科学合理地处理其关系。大众化和时代化,要以中国化为基础,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如果大众化和时代化脱离中国实际,就会失去最基本和最必要的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就会变成脱离群众和时代的理论,就会被时代和群众抛弃。无论中国化还是大众化,都要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而改变,一成不变的中国化理论和大众化模式,都将失去生命力,被现实和时代发展所否定。而时代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果不被大众接受,被隔离在群众观念之外,那么这种马克思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仍旧处在传统的抽象模式、学术模式、精英模式、官方模式层面上,仍是少数人的话语,少数人的“理念”。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由中国化和时代化走向大众化。
第二,树立实践的思维方式。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一脉相承的哲学思维方式和内在统一的理论核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实践思维方式表明,马克思主义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第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民众化。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主张、主义和价值理想的极度信服、恪守和奉献,寄托着人的最高精神的诉求,是人存在意义的终极追索和安身立命之本,是人的精神家园和归属,为人的生存提供价值追求的动力和目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如同一个人,作为完整的存在,不能没有信仰作为精神支撑,否则,很可能如海德格尔所言,成为无家可归的“存在者”。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原则,它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理论,是我国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应对当前中国民众的信仰状况作出反思,为当代中国社会构建一种新型的起主导性作用的信仰模式做出探索。因此,将一般信仰、传统信仰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民众化,可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和归宿。
第四,观念的转变与实际利益的兑现相结合。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种现实的、关注群众切身利益的实践活动,如果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仅仅理解为观念的问题,那么这就为大众化选择了一条狭窄的通道,同时也对它的路径和进程蒙上了扑朔迷离的色彩,马克思早就批判过那种仅仅从观念上来解决问题的做法,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3]103。一种观念或理论,只有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不断改变群众的实际状况,在实践活动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够带来确实的利益,解决实际问题,群众才会接受它、理解它,并不断发展完善它。因而我们一方面必须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理路走向现实的实践路径和内容,另一方面应当考虑大众化之“众”的实际状况和实际生活,心理需求和物质利益。只有这样辩证地看待大众化问题,将两个方面的问题结合考虑,才能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既能走向群众,被群众接受和理解,又能从群众中收获新内容,被群众创新发展的理论,大众化才能成为一项现实可行的活动和进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单项地成为理论对理论、观念对观念的活动,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观念与群众的实际利益相对接,从现实的方面解决群众利益的问题,那么观念的问题随之也就会解决。
从微观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是丰富的、多样的,可以从理论建构、领导示范、制度安排、传播方式以及话语方式等层面探索和利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真正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层意义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层意义的挖掘和探究,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向纵深发展的动力,也是其发展的结果。不阐明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有使深厚的理论流于肤浅,陷入工具化和实用化困境的可能性。笔者在此,意在探究和揭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远的、隐性的,即本体论层面的价值。
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诠释和彰显了党的“以人为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不断实践其内在的人本意蕴,解决现实的人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蕴涵丰富人学思想,宣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根本就是人自身”,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最高目标。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明确把自己的宗旨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各个历史阶段,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始终将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来关心人、爱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来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满足人的民主权利、人的公平公正诉求、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人的价值实现、人的精神文化等社会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是党倡导的力求使更广范围的人民大众接受、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运动,期冀全体人民能掌握一种科学的、发展自己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尖锐武器。”[4]302。
第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一种正确的思想武器。从本质内涵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为了徒增理论的大众主体色彩,不是为了灌输和愚化大众而成为一种“霸权”意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进一步从根本上使马克思主义在内容和形式上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理论,成为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武器。致力使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大众”的“精神武器”,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本质和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所展现的结果和意义。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和70年后的解体以及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都在无可争辩地说明掌握一种正确理论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工人阶级解放的学说,在大众化的过程潜移默化地进入人们的心灵和头脑,于日常生活中、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中发挥判断是非、甄别真假、抵御诱惑和不被愚化和奴役的精神利器的功能,使人们不再受完全不同的理论力量的左右和驱使,不再陷入无谓的困扰和争端。
第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缓解了“精英理念”与“群众意识”的对立,调谐了“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拉近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提出,潜在地喻示着一种趋势:马克思主义不能“离群(群众)索居”,成为少数精英的理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紧跟时代步伐,走进现实,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的笔法,贴近大众的语言,通俗而深刻地阐明深奥的哲理”的姿态走进人民大众,以赢得人民大众的喜爱,提升人民大众的文化素养,也使人民大众理解主流意识形态,认识国家的职能和党的宗旨,进而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第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促进了各种思想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通。每一种文化或思想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独特性,不能在宣扬一种思想和文化时去贬抑另一种思想和文化。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要在社会上和群众中广泛宣传、普及以实现大众化,必须融入非主流的大众文化视域,如今,那种急风骤雨式的、行政强制式的刚性传播方式显然已不再适应,主流文化的宣传攻势既可能使处于社会各阶层的个人凝聚,打破阶层间观念壁垒,造成他们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也可能在满足大众不同文化需求和趣味的过程中,将精英文化和观念普及形成良性对接,促成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促使大众既有保持自身特点和价值的可能性空间,又能围绕着主流意识形态前进。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这两种力量之间是一种 “意义”和 “语义” 的矛盾。因而必须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建立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长效良性互动机制,搭建不同文化间对话的平台,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与非主流、传统文化,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只有如此,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文化才能顺利进入大众文化的场域,深深植根于大众文化的沃土,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众话语”。
第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升了民众精神素养,为构建一种主导型的信仰模式提供了契机。在当代,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导致人们的思想混乱和信仰危机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过激、多元化和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不能削弱,这就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主导型的信仰模式起统摄、疏导和整合作用。否则,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和谐就无法保证。阿尔都塞洞察到:“当人们不能把意识形态的对手吸引到自己的领域,或者说还没成熟到在对手的领域内建立自己的基地,或者不得不降低到对手的领域时,人们就不得不在意识形态的对手的领域内进行战斗。” [5]56-57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构建主导型的信仰提供了理论的背景和现实的动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和推进,人们逐渐摆脱了“囊中羞涩”的困境,实现了极大的物质富足,然而,群众中却出现了一种“嘴里吃肉,口里骂娘”的奇怪现象。这也说明党单靠经济绩效来支持和维护自身执政的地位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先进的文化武装群众的头脑,提升其精神素养和意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提升主流意识形态感召力和民众精神素养的现实运动。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与反思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显性话题,对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举措都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仍存在着一些令人困扰和值得反思的问题。
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走通俗化的路径,如何避免使理论流于肤浅和庸俗、实践陷入机械化和教条化的窠臼?对于这个问题,虽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初就引起思考,但笔者认为至今并未有实质性地解决,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灵丹妙药,马克思是“无所不能”的救世主的思想,不是在抬高马克思及其理论,而是在贬低,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表现,而是庸俗化的表现。也许有人会反驳说:马克思主义要大众化就不可能不被庸俗化,这是正常的行为结果。如若真是如此,长远地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达到的良性功效就会受到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的影响。
第二,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能为人们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但能满足人们精神需求和家园归宿感的文化,往往都源于现实,又总高于现实。倘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或理论活动依循“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6] 467这一经典原则,马克思主义本身之深邃内涵、巨大张力以及对崇高的人文境界的探索和追求,能否如实地显示出来?如若不能,马克思主义又何以建构人们的精神家园和安身立命之所,提供理论资源和现实对策?
第三,如何合理调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传播主体的专业化与大众化需求传播者“全面化”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浅出的笔法,贴近大众的语言,通俗地阐明深奥的哲理,以赢得人民大众的喜爱。这一核心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阐释者或传播者而言是一种挑战,它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阐释者既要具有专业技能,又要具有“通才”素养。否则,很难在不同文化间找到契合点,在语言上做到游刃有余地转化和融通。然而,现代社会由于职业的专门化、学科的分化,相应地不管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者也日益专业化。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传播者是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能否取得成效的问题。
五、结论及启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丰富的、立体性和体系性的过程,包涵着大众化发起的缘由和背景、实现大众化的现实途径、大众化的意义和归宿以及大众化的困境和瓶颈等方面的内容,每一方面的内容之间都具有紧密的现实和逻辑关联,孤立地抽出整体过程的某一方面,固然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具体内涵和特征,但却遮蔽了大众化过程的丰富性、立体性和体系性的整体特征,因此,从多维视角和整体的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必要的和有意义的。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体性问题研究,我们意识到:在160多年时间里,马克思主义在逐步由世界性走向本土化,从一个时代跨入另一个时代,从专业理论走向群众之中,它在不同的层次和维度上都有所创新和发展,这是一个客观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进程。一是在原理的适应性上,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性的,因此它在全世界都具有适应性。然而,它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应用的首要问题就是本土化,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形成了本土化的内涵和形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其中一例。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方面起到的巨大作用,已经表明了本土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理论如果不随着现实前行,就会失去适用性,因此,理论总是随着时代产生、发展和进步。三是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理论,马克思主义还必须深入到群众之中,变成群众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意识,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7).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 阿尔都塞.读《资本论》[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0.
[6] 列宁.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何成学
A Consideration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HE You-peng 1 ZHENG Li-juan 2
(1. 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46 2. Zhongsha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275)
Abstract: Marxism itself is a scientific, integral and open system, thus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s not an isolated activity and processes, but the integral ones. Therefore, about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we should make a study from multiple angles and levels, which includes at least the organic unifications of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origin, practical path, the deep meaning, the difficult positions and reflection. Multiple perspectives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s in favor of promoting its integral process.
Key words: contemporary China; Marxism; popular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