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欧创面修复学术会议成功召开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jj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组织修复专业学组、欧洲创面技术学会共同主办,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国家干细胞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协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承办的第一届中欧创面修复学术会议于2011年4月9—11日在上海成功召开。来自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丹麦、美国、印度、日本、新加坡、中国的逾200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其他文献
北京协和医院与瑞典墨尼克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在整形外科合作建立的“创面与瘢痕治疗病房”于2010年秋在北京挂牌,瑞典驻中国大使罗睿德先生和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教授携手为病房揭牌。整形外科始建于1952年,历经近60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技术领先、学科齐全、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全国整形外科疑难重症诊治中心,治疗范围涵盖整形再造外科及整形美容外科的所有领域。
缺血性心脏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致死因素。最近研究表明,脂肪干细胞(ASC)因其可以沿着心血管分化和具有促血管形成表型,可以作为心血管组织工程的潜在资源。为了更好地了解ASC的生物学特性,笔者使用新型三维培养装置,其ASC和b.END-3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效果较二维培养技术有显著提高。
2011年6月10—14日,由《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与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以下简称“烧伤分会”)共同主办,太钢总医院(山西省烧伤救治中心)承办的第八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在太原市顺利召开。太钢总医院副院长兼山西省烧伤救治中心主任雷晋教授主持开幕式,太钢集团总公司侯进平副总经理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杂志总编辑、烧伤分会主任委员黄跃生教授致开幕词,杂志总顾问、年逾九十的盛志勇院士发表讲话。
例1 男,25岁,2010年3月21日被10kV高压电致四肢、躯干烧伤后6h急诊入院。患者意识清晰,体温37.2℃,心率92次/min、伴有早搏,血压163/88mmHg(1mmHg=0.133kPa),呼吸22次/min、双肺呼吸音正常。双上肢、双足、右大腿前上1/3为电接触烧伤创面,左手毁损严重,左腕部为环状焦痂,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左前臂尺、桡动脉阻塞。
体外实验表明,与使用单一抗生素比较,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后细菌释放的内毒素量更少。本研究拟观察2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对细菌内毒素及γ干扰素释放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新思路。
烧伤作为一种突发性伤害,引起机体一系列应激反应。患者烧伤后的痛苦体验、瘢痕的痒痛及其引起的睡眠和功能障碍、治疗所需支付的费用、回归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等,均可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因此,完整的烧伤治疗过程除创面修复和功能康复治疗外,必须包括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康复治疗。目前关于烧伤后有效心理干预措施尚在探讨之中,笔者在多年心理护理实践的基础上,对烧伤患者心理干预方法进行摸索,现介绍如下。
轧皮机配合MeshgraftⅡ载片[捷迈(上海)医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载片”]制作的网状皮网格均匀、比例准确,与创面组织贴附良好,成活率高。其不足为使用同一块载片轧制第2块皮片时,网状皮网眼将成倍增大,不利于术后皮片扩展。笔者在多次手术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方法,可增加载片的使用次数,现作一介绍。
手部热压伤是热力和机械力共同作用于组织的复合性损伤,治疗中常采用腹部带蒂皮瓣,虽实用但疗程偏长且须多次手术。笔者试用VSD技术治疗手部Ⅳ度热压伤创面,实践证明有一定适应证,简单有效,易于被患者接受。
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单位救治12例多发难治性压疮患者,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22~56岁。患者中外伤性截瘫9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2例、脊髓肿瘤术后1例,其中合并低蛋白血症9例、贫血7例、发热4例。致伤部位:骶部并双坐骨结节压疮3例,骶部并单侧坐骨结节压疮3例,骶部并单股骨大粗隆压疮2例,骶部并双股骨大粗隆压疮2例,骶部并双髂前上棘、双侧足踝部压疮2例;其中Ⅲ度
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是目前烧伤治疗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临床上面部、颈部、胸部、双手等部位烧伤后,若处理不当常导致瘢痕增生或瘢痕挛缩,出现功能障碍。过去观点认为,应尽可能为创面提供一个干燥环境,减少感染机会,以利于创面愈合。但近年研究表明,在湿润环境中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