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M油藏为一构造岩性油藏,沉积相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支流间湾及席状砂沉积。受储集层厚度薄、非均质性强、高渗条带发育影响,注入水沿高渗层窜进,油藏含水上升速度快,递减大,稳产难度大。针对油藏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储集层渗流规律、精细隔夹层、储集层非均质性等地质研究。利用研究成果分析油藏水驱油规律,明确了油藏含水上升过快的地质因素。根据油藏特征,对隔夹层发育区域实施小层分注,缓解层间矛盾。同时对高渗条带发育、层内强非均质、水窜严重区域实施整体调剖,实现液流转向,提高低渗储集层动用。通过精细注采调控,油藏递减减缓、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明显控制,开发效果改善
关键词:非均质性强;稳产;分注;调剖
1.M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1.1地质影响因素
1.1.1 层内非均质性的影响
受沉积影响,M油藏各个油层层内非均质性强,按照渗透率变化特征,可以分为正韵律油层、反韵律油层、复合韵律油层三种类型。根据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发现,正韵律油层动用程度较差,底部水洗强,上部水洗弱,反韵律油层整体水洗均匀,电阻率下降幅度大,复合韵律储层水洗程度位于正韵律、反韵律储层之间[1]。
1.1.2 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
M油藏纵向上发育三套油层,自上而下分别为Ⅰ、Ⅱ、Ⅲ油层,其中Ⅰ、Ⅱ两套油层之间隔层分布稳定,Ⅱ、Ⅲ间发育一套不稳定夹层。层间非均质性强,产吸剖面动用不均。通过统计分析M油藏历年产液剖面,利用单井最高渗透率与各油层最高渗透率对比做散点图发现,油层平均渗透率高于所在油井最高渗透率的0.2倍时,油层总能保持稳定供液,而当各油层平均渗透率低于单井最高渗透率的0.2倍时,油层即出现间出或者不出的现象,表明非均质性达到一定程度时,层间干扰越大,影响油藏开发效果。
1.1.3 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
平面非均质性是指砂体物性平面变化所引起的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影响最大的是渗透率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渗透率的平面变化直接控制了注人水的推进方向,影响到注人水波及体积。注水开发时注人水沿高渗带形成指进,从而造成高渗带水洗程度严重,而低渗带波及程度较小。对于中高含水期油藏的开发,为降低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对油藏注水开发的影响,通过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的平面分布,实施针对性的注水结构调整措施、可有效提高注人水波及面积、提高油藏的采收率。统计M油藏见水时波及体积系数小于40%的油井共有23口,这23口井突进系数分布在2.2-5.5,平均为3.2。从这些井的分布来看,这些井主要分布在油藏中部水下分流河道发育区域,储层特征受河道沉积摆动影响非均质性严重,导致油井易水窜,注水开发效果变差(表1)。
1.2开发影响因素
2.M油藏采用300m井距反九点注采井网开发,受注采对应关系影响,边井对应两口油井,注采井距300m,注水易见效,采液速度大,平均采液速度6.7%,见效后含水上升速度快,角井受四口注水井控制,注采井距424.3m,采液速度慢,平均采液速度5.3%,注水见效慢,见水后含水缓慢上升。统计M油藏边井、角井开发特征发现,目前含水率大于60%的油井共有74口,其中边井67口,占边井数的70.5%,角井7口,占总角井数的17.1%。表明反九点注采井网加剧了开发的差异性。
3.M油藏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措施
3.1整体调剖,封堵高渗通道,提高平、剖面波及系数
通过研究认为,M油藏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区域为正韵律储层,发育高渗水窜通道,注入水突破后形成无效注水,低渗储集层难以动用。通过水井调剖,高渗通道被封挡,渗流能力下降,注入水进入低渗储集层,驱动低渗储集层,剖面动用程度提高,油井含水下降,开发效果改善。2009年到2019年,M油藏共实施调剖96井次,平均单井注入调剖剂3358m3,调剖后共有99井次油井见到效果,平均单井增油431t,累计增油4.27×104t。
3.2水井分注,增强低渗透储层注水,降低高渗层注水,提高剖面动用程度
针对M油藏地质、开发特征,M油藏对隔夹层发育的区域实施小层分注。截止目前,共完成分注井52口,分注率77.6%,其中两级两层29口,三级三层23口。分注后,Ⅰ小层实施平衡注水,Ⅱ小层加强注水,Ⅲ小层控制注水。通过动态调水,产液剖面、吸水剖面动用程度明显提高,油层开发形势明显变好,其中水窜严重的Ⅰ小层产液强度由2.8 t/d/m控制到1.6 t/d/m,动用较差的Ⅱ小层产液强度由0.96 t/d/m 提高到1.14t/d/m,Ⅲ小层产液强度由2.38t/d/m 控制到1.04t/d/m。2.3 井网调整,改变液流方向,提高开发效果
针对反九点注采井网导致的注采矛盾,M油藏2014年实施了井网调整试验,共转注了四口角井,反九点注采井网转化为五点法井网,井网转化后,共有四口油井见到效果,井网转换区域日产油由37.1t上升到47.5t,日增油10.4t,累积增油0.46×104。
结论及认识
(1)M油藏开发效果受油层沉积韵律特征影响,正韵律储层动用程度低,开发效果差,剩余油富集,在此区域实施整体调剖,封堵高渗水窜通道,可以缓解层内矛盾,改善开发效果。
(2)M油藏开发层间干扰严重,油层平均渗透率高于所在油井最高渗透率的0.2倍时,储层才能有效动用,对隔夹层发育、层间差异大的水井实施分注,油井实施选层措施,可以缓解层间矛盾;
(3)针对井网引起的开发效果差异,可以实施井网调整,调整地层流体液流方向,动用难动用储量。
参考文献:
[1]劉杏,祁祺,等.河西务构造带J11断块储层非均质性[J].石油科技情报.2019,38(2):180-188.
[2]曹雪刚.特低渗透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的影响[D].西安石油大学.2017.
关键词:非均质性强;稳产;分注;调剖
1.M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1.1地质影响因素
1.1.1 层内非均质性的影响
受沉积影响,M油藏各个油层层内非均质性强,按照渗透率变化特征,可以分为正韵律油层、反韵律油层、复合韵律油层三种类型。根据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发现,正韵律油层动用程度较差,底部水洗强,上部水洗弱,反韵律油层整体水洗均匀,电阻率下降幅度大,复合韵律储层水洗程度位于正韵律、反韵律储层之间[1]。
1.1.2 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
M油藏纵向上发育三套油层,自上而下分别为Ⅰ、Ⅱ、Ⅲ油层,其中Ⅰ、Ⅱ两套油层之间隔层分布稳定,Ⅱ、Ⅲ间发育一套不稳定夹层。层间非均质性强,产吸剖面动用不均。通过统计分析M油藏历年产液剖面,利用单井最高渗透率与各油层最高渗透率对比做散点图发现,油层平均渗透率高于所在油井最高渗透率的0.2倍时,油层总能保持稳定供液,而当各油层平均渗透率低于单井最高渗透率的0.2倍时,油层即出现间出或者不出的现象,表明非均质性达到一定程度时,层间干扰越大,影响油藏开发效果。
1.1.3 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
平面非均质性是指砂体物性平面变化所引起的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影响最大的是渗透率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渗透率的平面变化直接控制了注人水的推进方向,影响到注人水波及体积。注水开发时注人水沿高渗带形成指进,从而造成高渗带水洗程度严重,而低渗带波及程度较小。对于中高含水期油藏的开发,为降低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对油藏注水开发的影响,通过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的平面分布,实施针对性的注水结构调整措施、可有效提高注人水波及面积、提高油藏的采收率。统计M油藏见水时波及体积系数小于40%的油井共有23口,这23口井突进系数分布在2.2-5.5,平均为3.2。从这些井的分布来看,这些井主要分布在油藏中部水下分流河道发育区域,储层特征受河道沉积摆动影响非均质性严重,导致油井易水窜,注水开发效果变差(表1)。
1.2开发影响因素
2.M油藏采用300m井距反九点注采井网开发,受注采对应关系影响,边井对应两口油井,注采井距300m,注水易见效,采液速度大,平均采液速度6.7%,见效后含水上升速度快,角井受四口注水井控制,注采井距424.3m,采液速度慢,平均采液速度5.3%,注水见效慢,见水后含水缓慢上升。统计M油藏边井、角井开发特征发现,目前含水率大于60%的油井共有74口,其中边井67口,占边井数的70.5%,角井7口,占总角井数的17.1%。表明反九点注采井网加剧了开发的差异性。
3.M油藏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措施
3.1整体调剖,封堵高渗通道,提高平、剖面波及系数
通过研究认为,M油藏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区域为正韵律储层,发育高渗水窜通道,注入水突破后形成无效注水,低渗储集层难以动用。通过水井调剖,高渗通道被封挡,渗流能力下降,注入水进入低渗储集层,驱动低渗储集层,剖面动用程度提高,油井含水下降,开发效果改善。2009年到2019年,M油藏共实施调剖96井次,平均单井注入调剖剂3358m3,调剖后共有99井次油井见到效果,平均单井增油431t,累计增油4.27×104t。
3.2水井分注,增强低渗透储层注水,降低高渗层注水,提高剖面动用程度
针对M油藏地质、开发特征,M油藏对隔夹层发育的区域实施小层分注。截止目前,共完成分注井52口,分注率77.6%,其中两级两层29口,三级三层23口。分注后,Ⅰ小层实施平衡注水,Ⅱ小层加强注水,Ⅲ小层控制注水。通过动态调水,产液剖面、吸水剖面动用程度明显提高,油层开发形势明显变好,其中水窜严重的Ⅰ小层产液强度由2.8 t/d/m控制到1.6 t/d/m,动用较差的Ⅱ小层产液强度由0.96 t/d/m 提高到1.14t/d/m,Ⅲ小层产液强度由2.38t/d/m 控制到1.04t/d/m。2.3 井网调整,改变液流方向,提高开发效果
针对反九点注采井网导致的注采矛盾,M油藏2014年实施了井网调整试验,共转注了四口角井,反九点注采井网转化为五点法井网,井网转化后,共有四口油井见到效果,井网转换区域日产油由37.1t上升到47.5t,日增油10.4t,累积增油0.46×104。
结论及认识
(1)M油藏开发效果受油层沉积韵律特征影响,正韵律储层动用程度低,开发效果差,剩余油富集,在此区域实施整体调剖,封堵高渗水窜通道,可以缓解层内矛盾,改善开发效果。
(2)M油藏开发层间干扰严重,油层平均渗透率高于所在油井最高渗透率的0.2倍时,储层才能有效动用,对隔夹层发育、层间差异大的水井实施分注,油井实施选层措施,可以缓解层间矛盾;
(3)针对井网引起的开发效果差异,可以实施井网调整,调整地层流体液流方向,动用难动用储量。
参考文献:
[1]劉杏,祁祺,等.河西务构造带J11断块储层非均质性[J].石油科技情报.2019,38(2):180-188.
[2]曹雪刚.特低渗透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的影响[D].西安石油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