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及改革初探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355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当前中职学生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养存在较大差距,要实现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构建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的标准是先导,提高教师素质是基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前提,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关键。这就要求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实施生活化德育教学等,切实提升中职德育教学实效,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课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193-0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然而,据调查,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对此,笔者从分析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为出发点,以了解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现状为基础,探究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
  一、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
  1、德育课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
  新课改明确了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德育课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与推进。德育课程教学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需要教师具有厚实的德育理论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等。在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不受重视,教师缺乏职业成就感,安于现状,不能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及时提升自身能力,更新知识体系,难以适应新时期德育课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2、教学缺乏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创造性劳动,德育教师必须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进行教学。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善于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技巧;不仅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而且要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但是,由于一些学校一些教师没有认真学习贯彻新的《大纲》精神,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采取“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学活动的双向性,教学模式僵化单一等。这是德育课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
  3、德育课堂缺乏有效互动
  德育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的和谐统一,这种统一性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中职德育课教学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教师缺乏教学探究意识,德育课堂教学仍然以知识传授模式为主,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再加上中职学生学习能力与基础相对偏弱,课堂师生互动难度进一步提升,德育课堂缺乏实效性。
  二、实现中职德育课改革的基本策略
  1、构建德育课有效教学的标准
  中职德育课没有普通中学中考及高考的要求,也没有高校系统理论性教学的要求;德育课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又不像专业课对学生技能的影响那么明显;中职德育课只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方面,主要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因此,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应立足于中职德育课教学的特殊性来构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第一,目的性标准——看课时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第二,主体性标准——看课堂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程度。第三,发展性标准——看学生对德育课的兴趣和教师的成就感。
  2、提升德育课程地位,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
  首先,我们要切实提升中职德育课程地位。德育课程教学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针对目前中职问题学生频现的现状,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切实提升德育课程地位,提升德育教师地位,加强德育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其次,提升教师专业化素养。德育教师是中职德育课的组织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我们要加强对德育教师的继续教育与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形成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切实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与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有效开发与利用德育课程资源的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积极发挥教师在德育课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创新教学方法
  中职学生轻视德育课是普遍现象。转变这种现象,实现有效教学的突破口就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要选择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其中,讨论法、辩论法、案例法、模拟表演法等都是受学生欢迎的方法。专业课常用的模块教学法,也可以在德育课运用。例如:在学习《哲学与人生》时,可以实行模块教学,分为“自然与物质世界”、“运动与规律”、“科学思维”、“人生价值”四个板块内容;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开展“小发明”、“模拟招聘”、“我是小老板”、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教学活动,进行即兴演讲、辩论、最佳创业方案等比赛。这些方法既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又能促使德育课“三维目标”的达成。
  4、改进丰富教学内容
  第一,增加实践活动内容。根据教学进程,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增加,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利于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第二,增加时政新闻知识。教师及时把国内外以及身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与所学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不仅能使抽象、空洞的理论深入浅出、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长知识、长见闻,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这是学生非常乐意的事情。第三,适时增加专题选修课。根据社会发展,教师要注意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适当增加选修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5、改进教学评价方式方法
  教学的评价方式方法对教师学生起着目标导向的重要作用。学校对德育课教师的考核要像专业课教师一样对待,要突出德育课是中职德育工作主渠道的地位。教师对学生德育课成绩的评定不能只以期末理论考试为准,要与平时考核相结合,要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教师对学生考核的形式也应多样化,不能只限于笔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应多鼓励,以促进学生进步或发展为原则。综合运用《学生成长记录册》。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德育课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它需要我们客观正视德育课教学现状,在中职德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寻找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的策略,有效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参考文献:
  [1]黄鑫.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D].鲁东大学,2014
  [2]郭育鹏.对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05:14-16
其他文献
远程培训是现代科技运用于教育的成果,信息新颖、丰富、多样、快捷,已逐渐成为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随着远程培训的普及,其弊端也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施训者与受训者时空距离形成的陌生感;二是远程教育平台资源与农村中小学教学现实脱节,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三是远程培训评价、考核的远程性对受训者约束力弱化。由于上述三种弊端,使远程培训质量不高,参训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已成为制约远程培训进一
建立了(4,4)碳纳米管/碳化硅纳米管异质结的模型,采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法计算了该异质结的输运特性.从异质结的分子投影自洽哈密顿量的本征轨道,可以看出最高占据分子轨道和最低空轨道
1 中南美国家对华贸易救济调查形势  双边经贸往来迅速上升  2014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继2013年出访拉美之后再度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  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双边贸易额约2100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0%  反倾销是南美国家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形式,2008年以来案件激增;中国是南美国家对外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对象,但尚未被诉反补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酝酿,NVIDIA 3D Vision立体3D影像技术在日益成熟的同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软件及游戏厂商的支持,此时,华硕携手NVIDIA推出全高清3D液晶显示器新品VG236H-A,正式宣
所有女孩到了一定年龄都会以为世界上有且只有一位真正的鸡尾酒冠军,他就是汤姆·克鲁斯——这要多亏20世纪9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的魔力。
期刊
【摘要】语文素质应包括四大方面:(1)要求学生既能迅速而有效地理解评议文字接受信息,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进行思想交流。(2)要学会做人,要有良好的性格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要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3)要有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文明的素质。(4)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可见,语文素质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但最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无论是口说,还是笔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古今中外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也曾明确提出:“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结合习惯的形成规律,谈谈自己浅薄的认识。  一、何为“学习习惯
在集成电路制造中,光刻工艺(尤其是工艺引入的缺陷)直接影响生产的成品率.光刻工艺涉及的缺陷形状多种多样,提取缺陷并将之分类对于 提高电路制造成品率是重要的.由于缺陷的
目的比较金属桩与纤维桩对前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完善根管治疗的前牙残根、残冠80例。40例金属桩核修复.40倒纤维桩核修复。6、12、24个月复诊,从咀嚼功能不良、牙
近年来,全球性两栖类种群数量锐减,推测其主要原因是两栖类动物生境的破坏、环境污染和感染疾病等。而两栖类因皮肤通透性高,极易受环境因子的影响,特别是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