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宽带普遍服务基金,是推动宽带中国战略建设最为有效的办法
宽带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纽带。其影响早已超越了传统信息通信行业,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等活动的基石,对提高社会效率、扩大就业、缩小知识鸿沟等具有重大影响。
近期有消息称,《宽带中国战略方案》(草案)已经制定完成,这为期盼已久的市场带来了希望。宽带中国战略研究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介绍,《宽带中国战略方案》是一个框架性的文件,会给出宽带中国战略的具体实施目标以及推进时间表。
在国际上,“人均带宽”和“人均信息”的占有量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宽带也被许多国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出台了宽带国家战略,其中包括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包括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
“宽带中国战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201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目的是为了加快我国宽带建设。2012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1部委联合成立了“宽带中国战略小组”,开展宽带中国战略方案起草工作。由于涉及利益主体广泛,各部委之间的意见不统一,原计划当年9月对外公布的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至今一直难产。
不过我们也看到,自去年以来,与宽带中国战略相关的政策措施倒是出台了不少。例如,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意见》、《“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科技部制定的《国家宽带网络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
4月17日,工信部、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环保部、住建部和国税总局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的意见》。
主要目标是:网络覆盖能力持续增强,新增FTTH覆盖家庭超过3500万户,新增3G基站18万个,新增WLAN接入点130万个。惠民普及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固定宽带接入互联网用户超过2500万户,新增3G用户1亿户,新增通宽带行政村18000个,实现5000所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宽带接入或改造提速,启动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宽带接入水平有效提升,使用4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超过70%。
地方层面,江苏、上海、广东、福建、河北等也积极响应,将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提上日程,对宽带、光网城市、无线城市群等重点工程全面推进。
“宽带中国”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只有实现高速宽带,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才可以得到大发展, 从而全面提升我国信息产业的整体运行水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说:“到2017年,全球有7万亿无线传感器,以70亿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有1000个无线传感器,这对宽带的要求很高。”
而且,从长期来看,高速泛在宽带网络将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欧盟研究表明,宽带有助于加速信息传递,提高社会经济运转效率,对欧盟国家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0.71%。
因此,为了国民经济和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筹划中国的宽带发展战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果宽带中国战略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宁愿推迟出台,也不要仓促应付,即将出台的《方案》及配套政策亟需解决两个核心问题。
谁来投资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将累计投资1.6万亿元,其中宽带接入网投资5700亿元。那么,这些庞大的投资应该由谁来负担?由于宽带网络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性质,是像“铁公基”那样由政府来投资,还是完全市场化由企业来买单?
长期以来,中国采用的是运营商各自建设运营的模式,但这样导致的后果是“消费者不满意、政府不满意、企业也不满意”。 据了解,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2011年的宽带投入资金分别约为350亿元和187.5亿元。而2012年,两大宽带运营商的投入超过了600亿元。
尽管宽带运营商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宽带提速降价工作,但提供的宽带服务依旧饱受诟病,如普及不足、假宽带、消费者无选择权、低速率、资费高等问题。2011年,我国4M以上宽带用户占比尚不足40%,大部分用户使用2M以下宽带。
在2012年“宽带普及提速工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宽带网络的建设和升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宽带资费水平却在逐年下降,运营商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一位运营商人士算了一笔账:在城市地区,宽带渗透率基本达到80%,如果进行改造,每户投入成本约为1000元,大概五年可收回成本。
但在农村地区,尤其在中西部农村,电缆比较分散,重新建网成本很高,且每年运营维护成本惊人。例如,在农村投入500亿元建网,每年的维护成本大约100亿元,而且收益很低,公司财务状况会急剧恶化,将没有足够的资本进行长期的战略发展。这一因素也导致运营商在设备招标过程中,不断压低竞标价格,将压力转嫁给设备产业,并已经影响到了下游产业的积极性。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研究室主任史炜认为,发达国家电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除了一般客户群外,发达的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制造业的标准化和智能管理的需要,都为电信的融合业务提供了庞大的需求平台,所以美欧都在宽带上投资巨大,而且相当部分是国家财政投资。
邬贺铨认为,宽带化需要巨大投资,不仅是市场行为,其社会效益更大于运营商的直接经济效益,所以宽带化必须纳入普遍服务范畴。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电信专家杨培芳表示,《方案》一拖再拖的主要原因是对如何扶持宽带发展、出台何种政策持有分歧,特别是对国家是否给予财政直接投资分歧很大。 据了解,目前的《方案》草案中没有提及承担宽带中国战略建设的三大运营商所关心的建设经费来源、补贴方式等具体细节,因此,《方案》后续的配套政策也成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目前专家组提出了三套可行方案:第一种是直接从中央财政划拨专项资金,给予负责建设的电信运营商一定的补贴;第二种是从电信运营商上缴国资委的央企利润中拿出一部分返还给运营商,用于补贴从事农村和边远地区宽带普及工程建设的成本;第三种则是建立宽带普遍服务基金,由中央财政和相关利益方共同出资,分阶段和地区给予运营商补贴。据悉,多数专家和业内人士都支持第三种方案,并认为制定和实施期间阻力较小,容易在各利益方中达成一致。
邬贺铨认为,建立宽带普遍服务基金是推动宽带中国战略建设最为有效的办法。他介绍说,建立宽带普遍服务基金在欧美发达国家十分普遍,主要由政府、运营商和利益相关方投入资金,用于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宽带网络建设。他还认为,根据我国国情,宽带普遍服务基金给予运营商的补贴比例不应低于其建设成本的1/3。
破除阻力
正在制定的宽带中国战略提出,到2015年,实现宽带接入用户2.5亿户,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超过3500万户。在宽带接入能力上,城市家庭平均达到20兆以上,农村平均达到4兆以上,部分发达城市网络接入能力达到100兆。到2020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覆盖城乡。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不管是宽带、光网,还是4兆、100兆,抑或3G、4G,最终目标是让用户获得高质低价、方便快捷的信息高速公路体验,而不是大打折扣,让用户再次失望。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宽带中国战略方案》之所以迟迟无法亮相,主要是涉及多个利益主体,难以在核心问题上达成一致。据悉,目前仅起草制定《方案》的国家部委就有11个,再加上众多地方政府以及运营商、设备商、开发商、物业等市场主体的介入,更让宽带中国战略的出台和实施扑朔迷离。
“2012年初,工信部组织业内专家研究了资金战略,得出方案,希望将三大运营商每年上缴的钱,拿出一部分来作为宽带战略的发展资金。”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表示,“工信部曾经把这个方案多次跟财政部、税务总局沟通,但一直没有得到认同。”
邬贺铨认为,宽带发展还需要从国家层面统筹,着眼于整个经济大环境进行设计,依靠产业链各方的合力才能为用户、为经济发展提供高性价比的宽带服务。
作为国内最大的宽带运营商,中国电信早在2011年2月份就率先启动了“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继而在各地掀起了宽带建设的热潮。2012年,工信部启动了“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在工信部的统筹之下,中国电信2012年光纤到户覆盖家庭数新增3300万户,达到6300万户,宽带用户规模突破1亿户,4M及以上固定宽带的用户比例达到70%。整体来看,2012年运营商单位带宽资费水平比2011年年底下降了25%。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为记者分析,“本质上而言,政府的理想作为是,消除各种因素对市场供求关系的扭曲,形成竞争性市场。”我国宽带市场的供求都很旺盛,但由于多个部门的认识不同,无法形成有效的政策支持。一个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很难消除宽带市场中的诸多的阻力。
多年来形成的“南电信、北联通”格局,也使两大固网运营商产生了互不侵犯的默契,虽有局部摩擦,但难以在核心业务区造成竞争压力。希望在宽带领域争取话语权的一些地方移动,因为缺少经营积累,也只能在局部地区以低价战略与电信、联通短期抗衡。
比竞争不足更严重的是,市场竞争大多情况下不是由用户对宽带产品的选择形成的,开发商、物业在进行基础网络搭建时已经替用户行使了“选择权”,大多小区很长时间内只有一个运营商。
家住上海闵行的高先生就碰到这种情况。他家小区建成于2008年,2011年当他去申请电信光纤时,得到的回复却是,光纤已经接到小区门口,但无法接入小区,因为物业公司不让接入。当高先生去询问物业公司时,物业却百般推诿,反复折腾了一年后,高先生才如愿将光纤接入了自己的家中。
“消费者具有基本的选择权,这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张昕竹说:“物业管理法规不完善,业主委员会体系不成熟,用户选择权无从保障。必须以强制性法律、监管保护消费者选择权益,如此才能形成有效市场竞争。”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长途骨干网光纤建设需要租用交通部的长途管道,但管道费极高,希望交通部能给予优惠;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逐渐拆迁,但运营商在农村的大部分投资都没有得到合理拆迁补偿;机房占地审批、供电审批极为复杂,费用极高,希望得到简化、优惠……这些问题如果能得到解决,也能间接减少用户成本。但目前还没有什么进展。
当然,宽带中国战略小组的沟通,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环保部门同意优化今后的环境审批手续;教育部计划在十万所中小学启动“校校通”工程;住建部与工信部联合下发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和《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自今年4月1日起在全国强制新建住宅楼宇配备光纤入户,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
然而,通过上海、南京等地的试点发现,此两项标准的实施确实能给宽带发展提供极大便利,但依旧没有解决共建共享、用户选择权的问题,而且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目前只针对新建住房,对既有住房和商务楼并没有制约作用。
上海通信管理局人士称,达成共建共享的前提是“不打价格战”,但后进入者往往在借前者资源进入之后,不执行此前在通管局备案的价格,而是用低价抢占先进入者市场。这导致在以后的谈判中,先进入者很难顺利答应共建共享。
宽带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纽带。其影响早已超越了传统信息通信行业,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等活动的基石,对提高社会效率、扩大就业、缩小知识鸿沟等具有重大影响。
近期有消息称,《宽带中国战略方案》(草案)已经制定完成,这为期盼已久的市场带来了希望。宽带中国战略研究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介绍,《宽带中国战略方案》是一个框架性的文件,会给出宽带中国战略的具体实施目标以及推进时间表。
在国际上,“人均带宽”和“人均信息”的占有量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宽带也被许多国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出台了宽带国家战略,其中包括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还包括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
“宽带中国战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201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目的是为了加快我国宽带建设。2012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1部委联合成立了“宽带中国战略小组”,开展宽带中国战略方案起草工作。由于涉及利益主体广泛,各部委之间的意见不统一,原计划当年9月对外公布的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至今一直难产。
不过我们也看到,自去年以来,与宽带中国战略相关的政策措施倒是出台了不少。例如,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意见》、《“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科技部制定的《国家宽带网络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等。
4月17日,工信部、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环保部、住建部和国税总局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的意见》。
主要目标是:网络覆盖能力持续增强,新增FTTH覆盖家庭超过3500万户,新增3G基站18万个,新增WLAN接入点130万个。惠民普及规模不断扩大,新增固定宽带接入互联网用户超过2500万户,新增3G用户1亿户,新增通宽带行政村18000个,实现5000所贫困农村地区中小学宽带接入或改造提速,启动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宽带接入水平有效提升,使用4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超过70%。
地方层面,江苏、上海、广东、福建、河北等也积极响应,将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提上日程,对宽带、光网城市、无线城市群等重点工程全面推进。
“宽带中国”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只有实现高速宽带,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才可以得到大发展, 从而全面提升我国信息产业的整体运行水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说:“到2017年,全球有7万亿无线传感器,以70亿人口计算,平均每人有1000个无线传感器,这对宽带的要求很高。”
而且,从长期来看,高速泛在宽带网络将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欧盟研究表明,宽带有助于加速信息传递,提高社会经济运转效率,对欧盟国家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0.71%。
因此,为了国民经济和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筹划中国的宽带发展战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果宽带中国战略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宁愿推迟出台,也不要仓促应付,即将出台的《方案》及配套政策亟需解决两个核心问题。
谁来投资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将累计投资1.6万亿元,其中宽带接入网投资5700亿元。那么,这些庞大的投资应该由谁来负担?由于宽带网络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性质,是像“铁公基”那样由政府来投资,还是完全市场化由企业来买单?
长期以来,中国采用的是运营商各自建设运营的模式,但这样导致的后果是“消费者不满意、政府不满意、企业也不满意”。 据了解,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2011年的宽带投入资金分别约为350亿元和187.5亿元。而2012年,两大宽带运营商的投入超过了600亿元。
尽管宽带运营商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宽带提速降价工作,但提供的宽带服务依旧饱受诟病,如普及不足、假宽带、消费者无选择权、低速率、资费高等问题。2011年,我国4M以上宽带用户占比尚不足40%,大部分用户使用2M以下宽带。
在2012年“宽带普及提速工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宽带网络的建设和升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宽带资费水平却在逐年下降,运营商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一位运营商人士算了一笔账:在城市地区,宽带渗透率基本达到80%,如果进行改造,每户投入成本约为1000元,大概五年可收回成本。
但在农村地区,尤其在中西部农村,电缆比较分散,重新建网成本很高,且每年运营维护成本惊人。例如,在农村投入500亿元建网,每年的维护成本大约100亿元,而且收益很低,公司财务状况会急剧恶化,将没有足够的资本进行长期的战略发展。这一因素也导致运营商在设备招标过程中,不断压低竞标价格,将压力转嫁给设备产业,并已经影响到了下游产业的积极性。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产业研究室主任史炜认为,发达国家电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除了一般客户群外,发达的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制造业的标准化和智能管理的需要,都为电信的融合业务提供了庞大的需求平台,所以美欧都在宽带上投资巨大,而且相当部分是国家财政投资。
邬贺铨认为,宽带化需要巨大投资,不仅是市场行为,其社会效益更大于运营商的直接经济效益,所以宽带化必须纳入普遍服务范畴。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电信专家杨培芳表示,《方案》一拖再拖的主要原因是对如何扶持宽带发展、出台何种政策持有分歧,特别是对国家是否给予财政直接投资分歧很大。 据了解,目前的《方案》草案中没有提及承担宽带中国战略建设的三大运营商所关心的建设经费来源、补贴方式等具体细节,因此,《方案》后续的配套政策也成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目前专家组提出了三套可行方案:第一种是直接从中央财政划拨专项资金,给予负责建设的电信运营商一定的补贴;第二种是从电信运营商上缴国资委的央企利润中拿出一部分返还给运营商,用于补贴从事农村和边远地区宽带普及工程建设的成本;第三种则是建立宽带普遍服务基金,由中央财政和相关利益方共同出资,分阶段和地区给予运营商补贴。据悉,多数专家和业内人士都支持第三种方案,并认为制定和实施期间阻力较小,容易在各利益方中达成一致。
邬贺铨认为,建立宽带普遍服务基金是推动宽带中国战略建设最为有效的办法。他介绍说,建立宽带普遍服务基金在欧美发达国家十分普遍,主要由政府、运营商和利益相关方投入资金,用于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宽带网络建设。他还认为,根据我国国情,宽带普遍服务基金给予运营商的补贴比例不应低于其建设成本的1/3。
破除阻力
正在制定的宽带中国战略提出,到2015年,实现宽带接入用户2.5亿户,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超过3500万户。在宽带接入能力上,城市家庭平均达到20兆以上,农村平均达到4兆以上,部分发达城市网络接入能力达到100兆。到2020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覆盖城乡。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不管是宽带、光网,还是4兆、100兆,抑或3G、4G,最终目标是让用户获得高质低价、方便快捷的信息高速公路体验,而不是大打折扣,让用户再次失望。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宽带中国战略方案》之所以迟迟无法亮相,主要是涉及多个利益主体,难以在核心问题上达成一致。据悉,目前仅起草制定《方案》的国家部委就有11个,再加上众多地方政府以及运营商、设备商、开发商、物业等市场主体的介入,更让宽带中国战略的出台和实施扑朔迷离。
“2012年初,工信部组织业内专家研究了资金战略,得出方案,希望将三大运营商每年上缴的钱,拿出一部分来作为宽带战略的发展资金。”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表示,“工信部曾经把这个方案多次跟财政部、税务总局沟通,但一直没有得到认同。”
邬贺铨认为,宽带发展还需要从国家层面统筹,着眼于整个经济大环境进行设计,依靠产业链各方的合力才能为用户、为经济发展提供高性价比的宽带服务。
作为国内最大的宽带运营商,中国电信早在2011年2月份就率先启动了“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继而在各地掀起了宽带建设的热潮。2012年,工信部启动了“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在工信部的统筹之下,中国电信2012年光纤到户覆盖家庭数新增3300万户,达到6300万户,宽带用户规模突破1亿户,4M及以上固定宽带的用户比例达到70%。整体来看,2012年运营商单位带宽资费水平比2011年年底下降了25%。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为记者分析,“本质上而言,政府的理想作为是,消除各种因素对市场供求关系的扭曲,形成竞争性市场。”我国宽带市场的供求都很旺盛,但由于多个部门的认识不同,无法形成有效的政策支持。一个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很难消除宽带市场中的诸多的阻力。
多年来形成的“南电信、北联通”格局,也使两大固网运营商产生了互不侵犯的默契,虽有局部摩擦,但难以在核心业务区造成竞争压力。希望在宽带领域争取话语权的一些地方移动,因为缺少经营积累,也只能在局部地区以低价战略与电信、联通短期抗衡。
比竞争不足更严重的是,市场竞争大多情况下不是由用户对宽带产品的选择形成的,开发商、物业在进行基础网络搭建时已经替用户行使了“选择权”,大多小区很长时间内只有一个运营商。
家住上海闵行的高先生就碰到这种情况。他家小区建成于2008年,2011年当他去申请电信光纤时,得到的回复却是,光纤已经接到小区门口,但无法接入小区,因为物业公司不让接入。当高先生去询问物业公司时,物业却百般推诿,反复折腾了一年后,高先生才如愿将光纤接入了自己的家中。
“消费者具有基本的选择权,这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张昕竹说:“物业管理法规不完善,业主委员会体系不成熟,用户选择权无从保障。必须以强制性法律、监管保护消费者选择权益,如此才能形成有效市场竞争。”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长途骨干网光纤建设需要租用交通部的长途管道,但管道费极高,希望交通部能给予优惠;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逐渐拆迁,但运营商在农村的大部分投资都没有得到合理拆迁补偿;机房占地审批、供电审批极为复杂,费用极高,希望得到简化、优惠……这些问题如果能得到解决,也能间接减少用户成本。但目前还没有什么进展。
当然,宽带中国战略小组的沟通,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环保部门同意优化今后的环境审批手续;教育部计划在十万所中小学启动“校校通”工程;住建部与工信部联合下发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和《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自今年4月1日起在全国强制新建住宅楼宇配备光纤入户,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
然而,通过上海、南京等地的试点发现,此两项标准的实施确实能给宽带发展提供极大便利,但依旧没有解决共建共享、用户选择权的问题,而且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目前只针对新建住房,对既有住房和商务楼并没有制约作用。
上海通信管理局人士称,达成共建共享的前提是“不打价格战”,但后进入者往往在借前者资源进入之后,不执行此前在通管局备案的价格,而是用低价抢占先进入者市场。这导致在以后的谈判中,先进入者很难顺利答应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