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力学教学初探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i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物理知识只是阐述了物理学中最基础的知识,其主要内容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而以力学、电学为重点,本文就力学部分谈几点看法。
  
  一、力学基本教材的知识结构
  
  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经典的物理基础之一。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及其质量守恒定律为经典力学的栋梁。现行教材的体系是先讲静力学,后讲运动学,把牛顿三定律按三、一、二的顺序安排,第三定律放在静力学中讲述。这种安排符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学习静力学时,有牛顿第三定律作准备知识,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有力的合成与分解作先行通过静力学的教学,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中的关键,几乎所有的力学问题都要涉及物体的受力分析,所以静力教学是最重要的基础。
  
  二、物理思维方式
  
  在教材分析中掌握物理思维结构,就是要掌握怎样运用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推理、论证等)和思维的基本方法(比较、分类、鉴别、分析、综合、归纳、证明、反驳等)以便能更好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章“力”要重点讲清三种力生产的条件及力的大小和方向,为物体受力分析做好准备。力的三要素,在初中已经讲过,对质点来说不会发生关于力的作用点的问题,而对刚体来说,力的作用效果除了跟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还跟力的作用点的位置有关。教材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刚体概念,但所说物体都是指刚体。力的作用点可以沿力的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意一点而不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因此,与其说力的作用点是一个要素,还不如说力的作用线是一个要素。物体的平衡,用了“平衡”和“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等理想模仿方法;“力的分解与合成”用了分析、综合、等效的方法。
  第二章“物体的运动”用了理想模型(过程模型)的方法。高中教材以初中教材为基础,先提出质点这个理想化模型,在研究物体在一直线上的运动以后,立即研究物体在一平面内运动的有关概念、规律和描述方法。运动学是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他各章的必备知识。对平面运动的速度的合成与分解运用了分析、综合、等效的方法。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用了经验归纳方法论。虽然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但由第一定律推导出的一切结论都与实验结果相符,这就间接地证明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性。当今的实验已能近似地验证这个定律。例如用气垫导轨实验,运动物体----滑块在水平方向可以近似地认为不受力,因而它近似地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牛顿第一定律有可能得到更加严密的证明,牛顿第二定律是通过实验归纳得出的。在功和能、机械守恒定律、动量、动量守恒定律这几章中主要是用了推理的方法,如教材中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借助运动学和力学的基础推导出来的。但应当明确一点,这一条实验规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客观规律的反映。这些规律能够相互推导,这说明他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动量定理出自牛顿第二定律,又异于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间的关系,而动量定理则说明状态过程,它可以按过程始末状态处理物体的状态变化,而不必涉及过程的细节。如果只考虑物体的孤立体系,把牛顿三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起来,就得到作用前后的总动量不变。我们可以用实验进行和检验,牛顿也正是用这个方法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
  
  三、数学史表达物理学规律最精美的语言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教材的教学方法、结构搞清楚,才能达到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在“力”这一章中,重点解决什么是矢量和矢量的运算方法问题。对物理矢量必须透彻理解,掌握其数学运算法则-----矢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引导学生对“代数和”与“矢量”进行对比,体会矢量的质的差别,从而自觉地运用矢量运算法则。在“物体的运动”这一章中,现提出质点这一理想化模型,并研究质点动力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从数学角度分析这些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包括文字叙述、数学公式、函数图像等),在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矢量运算。
  在“牛顿定律”这一章中,牛顿定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进一步加深对静力学、运动学知识的理解,又能为顺利学习机械能为动量铺平道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只有以地球和相对地球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系才是适用的。教材由分析物体只受一个力产生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过渡到分析物体受几个力产生加速度,以及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从而概括出能适合各种情况的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ΣF→=ma。在公式中,力与加速度都是矢量,故此式是一个矢量式。牛顿第二定律概括了力的独立性原理(或力的叠加原理),即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所产生的加速度,应等于每个力单独作用时所产生的加速度的叠加----矢量和。在解题中,运用了正交分解法等基础知识。
其他文献
所谓数学活动教学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来理解的。按这种解释,数学活动教学所关心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去研究不同水平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   那么,要想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主要应考虑哪几个问题呢?下面谈谈笔者一些想法。     一、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     知识和思维是互相联系的,在进行某种
期刊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了解古人的生活、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从而强化和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的底蕴,收编了大量的文言文。那么如何结合学生实际,兼顾教学大纲,行之有效地把握文言文教学的量与度,则是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  要充分发挥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从中吸取多方面的营养,就必须在教学中贯彻活、新、实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兴趣,因而,应注意“五结合”: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信息化教学方式采用人机交互的形式形象直观、鼓励学生之间互助互动、培养合作等,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信息化教学方式并不能够彻底的代替传统教学方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两着的整合对中学历史教学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 辅助
期刊
当“对话”成为我们时代精神的一种象征,当各个领域都在呼唤“对话”,当教育界聚焦“对话”……我们清晰地看到:训诲教学正在淡出我们的视野,“对话”教学的春天正在到来。然而,我们也不无遗憾地发现:不少教师不能与学生成功“对话”。究其原因,往往与他们没有学会倾听学生有关。其实,倾听是“对话”的要素之一。没有倾听,就没有你听我说、我说你听,何来成功的“对话”?所谓倾听,也就是搜集各种信息(包括言语形式和非言
期刊
体验式教学就是课程实施不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接的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没有任何课程或教师可以规划我们每一个人的认知过程。生活是自己的,认知过程是自己的。于是,体验向自我开放,通过体验,人类经验和个体经验实现融合,情感和理性直接对话。知识经生命化,个人化而
期刊
学校教育景一项系统工程,“班”是实施这项工程的基层组织。不论是进行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或开展课外活动,都需要班主任去组织实施。因而,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班主任素质的高低与地所任班的班风。学生的精神面貌有密切关系。班主任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    一、良好的道德品质素质    1、班主任坚定正确的做法方向影响着学生世界观的形成。  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以合格人才的培养和劳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也不是被动的融入,而应该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强调一种高度的和谐与自然,目的是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积极性的共同提高。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再现性功能,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初中学生来讲,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可以刺激学生积极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比如在讲《重力》一节课时
期刊
多媒体语文课,既指“多种电教媒体组合优化的语文课”,也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语文课”。尤其是后者,多媒体计算机的集成性和控制性,信息媒体的多元化、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它具有突破时空,增加范围,扩大容量的特点,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并借助声、光、电、形、色、图的神奇配合,不仅为教师提供直观、形象、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也同样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全脑开发、智力
期刊
人们在阅读的时候,看到书本上所写的内容,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们和别的事物联系起来,这种思维活动叫“联想”。联想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有时候是把书本上所写的事物和道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比如,我们读了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会由野草的顽强的生命力联想到革命事物也是压迫不倒,摧折不了的。读了陶铸的散文《松树的风格》,就会联想到那些具有共产主义精神的人,进而也许还会联想到,自己也应该学
期刊
参加工作将近两个年头了,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虽然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有的是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意识。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日益突出英语的重要性,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目前小学和幼儿园都开设了英语课程,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决策。  小学阶段的英语旨在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和听、说、读、写的技能,从而形成一定得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走进世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开阔视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