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古江山,古今日月,见证了华夏儿女几千年的峥嵘岁月,自古长江东逝水,谱写出一曲曲千古绝唱,描绘出一幅幅慷慨激昂历史画卷。翻开新中国崭新的一页,自己与共和国风雨兼程40余年来,在这充满回忆硕果的金秋九月。回眸自己走过的这段风雨历程,思绪万千,往事尤新,历历在目。虽然没有豪情壮举的诗篇,更没有英雄叱咤风云的场景,但是,这段并不耀眼的人生足迹,一步一步地承载着自己的人生轨迹,是我半个人生的广播电视情缘,是基层广播电视部门的历史缩影。承载着新中国40余年来的历史发展变迁。特别是近20余年来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历程。
1966年的春天,我出生在一个四面环山,松涛阵阵的彝家小山村。从记事的那天起,全村不到100人,大部份都住在低矮的茅草房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传统农村生活,晚上一家人围着火塘歇息一天的疲劳,唠唠家常琐事,不时到别家串串门,这也许就叫农村的文化生活。唯一的照明设备是一盏自制的煤油灯,光线暗淡但却温馨。没有电,家中唯一的“家电”是一个手电筒。偶到他乡,看到过收音机,它会说话,感到很好奇,对这个不可思议的“小盒子”充满遐想,那可是大户人家的高档家用电器。不时看上一场电影《地道战》,也要穷追不舍,直到电影队走得很远才肯罢休。电视机?没听说过。更不用说看电视机啥样子。全村人还过着人背马驼的日子,碾米要到2公里外的水磨坊去。
不知过了多少年,村里通了电,在15瓦“明亮”的白炽灯光陪伴下,我先后在大队(村委会)小学、附中毕业了。1983年我以优秀的成绩一254分的“高分”被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弥勒分校录取了。
在学校里,我终于看到了电视机,是木板做的壳,里面“装着”人,看得不是那么清楚,脸上“蚂蚁”老是在爬。老师跟我们经常说:“你们是弥勒县第一届正规的普通师范学生,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名合格的山区人民小学老师,为全县山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贡献,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技术人才”。在中师读书的三年时间里,国家为了我县山区人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不惜重金培养我们这些未来的山区人民教师,每人每月发给15.5元的伙食补助费和16.5公斤的粮补助或等量的粮票,保证了我们的基本生活开支。不知好歹的山区来的放牛娃,课余时间不时想起家乡的美景,父老乡亲在田野上耕耘的画面,心中荡起思乡之情,泪水潸然而下。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不知不觉,三年光阴偷偷地溜走了,我以优异的成绩走完人生最后一道全日制学习的门槛一中师毕业了。
1986年8月我分配到家乡的附设中学任教,主要教授《物理》、《数学》。昔日自己的老师变成同事,农民的儿子,能吃苦耐劳,心情舒畅,干劲十足,教学成绩自我感觉不错。我特别对电子技术感兴趣,工作之余找一些旧的电子产品翻腾,把它们拆了装,装了又拆,有的修好,有的修得更坏。后来,用自己积攒了几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收录机。收音机收不到调频信号,调幅信号不是很好,经常“跳”台。多少个日日夜夜,是在邓丽君的《美酒加咖啡》和广播电台的节目陪伴下,唱着“再过20年,我们再相会,伟大的祖国……”度过的。随着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不断深化,农民的钱包慢慢地鼓了起来,家用电器悄悄地步入农家小院。最多的要数收录机,姑娘出嫁了,陪嫁品也少不了收录机,一个小伙子如果手提收录机,穿条喇叭裤,发型像费翔,那叫时髦。坏的收录机也不少,他们知道我是修理“高手”,经常有人请我去为他们无偿服务,当然少不了“酒肉”款待。学校旁边有一农户,买回了一台18寸“大”彩电,这可是村子里的第一台彩电,由于他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原因,很难收到电视节目。于是叫我去帮忙,我根据当地电视节目接收情况,让其用钢筋按尺寸自制一架7频道五单元的接收天线,经过认真调整,多方定位,免强可以收到中央1套电视节目,仔细一看节目,电视剧《霍元甲》。
1988年9月,由于自己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上级把我调到镇政府所在地的“教育管理委员会”任《理科》教学研究员。当地人民群众看电视也相当困难,记得当时一群人守着一台电视机看《星星知我心》时,电视机有一个“怪毛病”,随时要有“专人”调整笨重而又危险的室外接收无线,才可以收到节目。好险、好累、看电视好难啊。
1989年9月,中央为解决全国乡镇政府所在的人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国家实施了广播电视“331”(三米的天线、3W的发射机、转播一套节目)工程。当时在镇政府三楼顶上安装接收、发射设备的时候,他们(上级领导)叫我去帮忙,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卫星接收天线和电视发射设备的尊容。
同年10月,县上的一纸红头文件,又把我调到当地镇广播站从事相关工作,原来叫我去帮忙是有“目地”的。在广播站的主要工作是值守电视发射设备。共转发三套电视节目:中央一套,中央二套和云南贵州、新疆三省区按不同时段合租的一个卫星转发器转的一套节目。因镇政府自筹部份资金作补充,所以发射机功率改成10W,转播三套节目。信号基本覆盖镇政府所在地的小坝区。用室外天线基本可以收看到这三套电视节目。黄昏降临,劳作一天的人们为了消除疲劳,一家人或几家人围在一台电视机旁,一直看到电视屏幕上出现“晚安”(中央电视台节目一般到晚上12点结束)才肯罢休。我的工作比当教师时轻松多了,每天上午8点开机到次日凌晨零点电视节目播完才关机,每天面对嗡嗡的机器,眼睛盯着电视机看个够。监视器(电视机)是一台听说是当年“增百致富”时,县政府奖的18时彩电,由于收不到信号,尘封了多年后,这次终于派上用场了。电视剧《渴望》、《宋氏三姐妹》、《上海一家人》……不知看了多少遍,特别是杨澜主持的“正大综艺”节目,每期都少不了。同时也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学到了不少相关知识。如:我国1940年12月30日创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及现在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1958年5月1日我国建立了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也就是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前身;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同年9月正式开播,每天播出3小时,当时全国只有几十台黑白电视机;1985年我国开始利用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向全国传送中央电视台的模拟节目……
1993年为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能看好电视,我国又实施了广播电视“211”(2米的天线、1w的发射机、转播1套节目)工程,主要覆盖办事处(村委会)所在地。时至今日。记得当喇自己安装第一座“211”工程时,调试卫星接收天线的“尴尬”场景:卫星在36000KM的高空,转发功率小,信号弱。天线方位角不知转了多少度、仰角不知调了多少次。就是没有找到卫星信号,第一天以失败告终。晚上住在偏远的彝家山寨,在宁静夜晚、在不知名的昆虫叫声的陪伴下,琢磨思考今天失败 的原因。第二天用了不到1小时的时间,终于找到了卫星信号。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图像清晰、伴音悦耳的电视节目。我很高兴,彝家兄弟也高兴,整个山村沸腾了,在电视机的吵闹声中,端起彝家飘香的美酒,唱响彝家热情的敬酒歌,“哟……阿哲婆咪都,得维……,又度过一个不眠之夜。第二天又背着工具向下一个目的地走去……。几年来为这个乡镇共建厂播电视“211”、“村村通”工程38座,使寂静的山村充满欢乐,让彝族同胞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看上清晰的电视节目。
1994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日夜递增、镇广播站转播的三套无线广播电视节目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同年十月由自己设计,并组织安装了镇政府所在地的有线电视传输网,共传输12套电视节目,共有用户近800户,于1995年春节前一天竣工。过后用县广电局领导的话说:“你真了不起、当时弥勒县广播电视局都还没有一寸电缆,一户用户(当时县城有线电视网是电信部门建的)你就先行了一步”。第二年有一个彝家山寨、一共住着28户彝族同胞,他们看到镇政府住地的人民看上图像清晰伴音悦耳的有线电视节目,十分羡慕,于是找到我,让我给他们村也建一个有线电视网。在他的强烈要求下,经过特殊技术处理,废旧设备相结合,用了近3000元钱,建起该村的有线电视网,传输四套电视节目。村里一位不便出门的老者对村长说:“我活到这个岁数,将要归世的人了,还没有看到过这样“明”的电视节目,你把他(我)请来,让我看看他是否有“三头六臂”,我知道这是对我很高的评价。可惜阿,至今我也没有让这位老者看上一眼,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道一声:老爹,对不起!几年来我为这个镇的各族同胞建起了10个有线电视小片网点,使覆盖区的用户看上更多更好的电视节目。
1995年用安装有线电视所剩下的钱,买了一台彩色摄像机,松下M9000,在全县乡镇广播站中属首例,为镇党委、政府的各项社会发展采写大量新闻,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同年冬天,由于我国转发广播电视节目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使用寿命也到期,从西半球的美国上空购买了一颗在轨卫星,遥控指挥,转移到我国上空,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广播电视节目转星工作。当时的农户是买不起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价格很贵。我在的乡镇只有26座国家投资的“211”工程需要转星。我和另一位同志开始了转星调整工作,第一天乘座火车到了本镇辖区内一个不起眼的小站,下了车,顺着铁路走了大约四五公里,再爬上陡峭的山坡,过了一山又一山,一岭又一岭,这是通往目的地的唯一山路,岔路很多,分不清哪条是人走的,哪条是牛马走的,走错了路那是不好受的,冬天金黄色的茅草刺会顺着你的裤脚向上“爬”。走了三四个小时,不知走错了多少路,浑身刺痒难受,于是,就到一个没人看得到的大石头背后,肆无忌惮地脱下自己的红线裤,细心摘除一颗颗茅草刺,然后再向村里走去。这样每下一次乡就是一星期,下了三次乡,终于完成了转星调整工作。—份耕耘一分收获,在各位同事的帮助下,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因自己能吃苦耐劳、工作成绩不错,被推选为县第十次、十一次党代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偏远山寨广播电视“211”工程逐渐普及,乡镇广播站工作量不断增加,1997年元月,广播站自购一辆新车。车上配备了烙铁、仪表、器材等修理工具,变成了移动的“办公室”,结束了下乡要靠走路的历史。12套有线电视节目也不能满足人{门的收视需求,1999年经多方协商,接通了县城到乡镇的有线电视光纤网,从此乡镇和县城一样,可以看到了加密节目和本县新闻节目。
2006年我国厂播电视实行集团化管理,打造了我国广播电视的传输“航母”,规范了广播电视的传输体系。同年十一月,各山区乡镇有线电视网划归省网络公司管理,从此山区乡镇也可看到近70套、24小时播出的“标清”数字电视节目。次年3月我再次被安排到县广播电视局从事相关工作,同年六月我国相距发射并成功定位两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鑫诺三号和中星6B,用于传输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广播电视节目,避免境内外广播电视节目共用一颗卫星传输,杜绝人民群众随意接收境外节目,保证了广播电视的传输按全。同年8月开展了我国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转星调整工作。我县主要采取“金字塔”式的方法,培养全县转星“高手”1800余名,从而保证了我县近4万座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转星调整工作,并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省、州、县的肯定,每次评选先进,我都榜上有名。
2008年为解决低收入人群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中央要求:中央、省、州、县四级广播电视节目要实现无线覆盖无偿为社会弱势群众提供广播电视信号。我参加了转播台机房修善、设备组装工作,于7月1日正式开播,城区既周边地区实现有线、无线双重覆盖的格局。当你乘坐出租车、看到晨练的人们、都可以听到伴音清晰的调频“中国之声”等四套广播节目,电台是城市发展的文明产物,弥勒人民广播电台有望明年新建。电视机用拉杆天线就可以收看到两套中央台电视节目,省、州、县无线覆盖广播电视节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2008年6月10日,国家为解决边远地区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发射成功了我国首颗广播电视直播卫星一中星9号,转发功率大,信号强。用35厘米的偏馈天线就可以收到48套数字标清电视节目和53套广播节目。我县的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20l 0年实施安装,将无偿解决604个自然村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用这座红色电波架起的桥梁,使党和人民群众走得更近,更团结,更有战斗力。在广播电视的陪伴下,明天会更好。
回顾过去,春夏秋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苦尽甘来。我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变成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电视从黑白到彩电,小的变大的,笨重的变超薄的,平面的变液晶的,色彩逼真,功能齐全;电视节目从模拟变成数字,数量从1套、3套、1 2套、70套……内容丰富,全天24小时播出;广播从调幅到调频。人民生活从贫穷到富裕、再到奔小康,就像芝麻开花一样,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小的“盒子”记录了新中国沧桑巨变的历程。展望未来,广播电视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推动下,直播卫星电视、互动电视、移动电视、3G电视、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悄然走来,前途无量,任重道远。在我们广电人的不懈努力下,一定会呈现出勃勃生机,更加辉煌。当我闭上眼睛,聆听广播电台的声音时,那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可常常唤起我无穷的遐想:大千世界,三百六十行,广播电视不知是你选择我,还是我选择了你,可你却偏偏陪伴我,将走完自己的人生,也许这就是——情缘。
1966年的春天,我出生在一个四面环山,松涛阵阵的彝家小山村。从记事的那天起,全村不到100人,大部份都住在低矮的茅草房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传统农村生活,晚上一家人围着火塘歇息一天的疲劳,唠唠家常琐事,不时到别家串串门,这也许就叫农村的文化生活。唯一的照明设备是一盏自制的煤油灯,光线暗淡但却温馨。没有电,家中唯一的“家电”是一个手电筒。偶到他乡,看到过收音机,它会说话,感到很好奇,对这个不可思议的“小盒子”充满遐想,那可是大户人家的高档家用电器。不时看上一场电影《地道战》,也要穷追不舍,直到电影队走得很远才肯罢休。电视机?没听说过。更不用说看电视机啥样子。全村人还过着人背马驼的日子,碾米要到2公里外的水磨坊去。
不知过了多少年,村里通了电,在15瓦“明亮”的白炽灯光陪伴下,我先后在大队(村委会)小学、附中毕业了。1983年我以优秀的成绩一254分的“高分”被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弥勒分校录取了。
在学校里,我终于看到了电视机,是木板做的壳,里面“装着”人,看得不是那么清楚,脸上“蚂蚁”老是在爬。老师跟我们经常说:“你们是弥勒县第一届正规的普通师范学生,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名合格的山区人民小学老师,为全县山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贡献,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技术人才”。在中师读书的三年时间里,国家为了我县山区人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不惜重金培养我们这些未来的山区人民教师,每人每月发给15.5元的伙食补助费和16.5公斤的粮补助或等量的粮票,保证了我们的基本生活开支。不知好歹的山区来的放牛娃,课余时间不时想起家乡的美景,父老乡亲在田野上耕耘的画面,心中荡起思乡之情,泪水潸然而下。时光荏苒,光阴似箭,不知不觉,三年光阴偷偷地溜走了,我以优异的成绩走完人生最后一道全日制学习的门槛一中师毕业了。
1986年8月我分配到家乡的附设中学任教,主要教授《物理》、《数学》。昔日自己的老师变成同事,农民的儿子,能吃苦耐劳,心情舒畅,干劲十足,教学成绩自我感觉不错。我特别对电子技术感兴趣,工作之余找一些旧的电子产品翻腾,把它们拆了装,装了又拆,有的修好,有的修得更坏。后来,用自己积攒了几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收录机。收音机收不到调频信号,调幅信号不是很好,经常“跳”台。多少个日日夜夜,是在邓丽君的《美酒加咖啡》和广播电台的节目陪伴下,唱着“再过20年,我们再相会,伟大的祖国……”度过的。随着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不断深化,农民的钱包慢慢地鼓了起来,家用电器悄悄地步入农家小院。最多的要数收录机,姑娘出嫁了,陪嫁品也少不了收录机,一个小伙子如果手提收录机,穿条喇叭裤,发型像费翔,那叫时髦。坏的收录机也不少,他们知道我是修理“高手”,经常有人请我去为他们无偿服务,当然少不了“酒肉”款待。学校旁边有一农户,买回了一台18寸“大”彩电,这可是村子里的第一台彩电,由于他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原因,很难收到电视节目。于是叫我去帮忙,我根据当地电视节目接收情况,让其用钢筋按尺寸自制一架7频道五单元的接收天线,经过认真调整,多方定位,免强可以收到中央1套电视节目,仔细一看节目,电视剧《霍元甲》。
1988年9月,由于自己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上级把我调到镇政府所在地的“教育管理委员会”任《理科》教学研究员。当地人民群众看电视也相当困难,记得当时一群人守着一台电视机看《星星知我心》时,电视机有一个“怪毛病”,随时要有“专人”调整笨重而又危险的室外接收无线,才可以收到节目。好险、好累、看电视好难啊。
1989年9月,中央为解决全国乡镇政府所在的人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国家实施了广播电视“331”(三米的天线、3W的发射机、转播一套节目)工程。当时在镇政府三楼顶上安装接收、发射设备的时候,他们(上级领导)叫我去帮忙,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卫星接收天线和电视发射设备的尊容。
同年10月,县上的一纸红头文件,又把我调到当地镇广播站从事相关工作,原来叫我去帮忙是有“目地”的。在广播站的主要工作是值守电视发射设备。共转发三套电视节目:中央一套,中央二套和云南贵州、新疆三省区按不同时段合租的一个卫星转发器转的一套节目。因镇政府自筹部份资金作补充,所以发射机功率改成10W,转播三套节目。信号基本覆盖镇政府所在地的小坝区。用室外天线基本可以收看到这三套电视节目。黄昏降临,劳作一天的人们为了消除疲劳,一家人或几家人围在一台电视机旁,一直看到电视屏幕上出现“晚安”(中央电视台节目一般到晚上12点结束)才肯罢休。我的工作比当教师时轻松多了,每天上午8点开机到次日凌晨零点电视节目播完才关机,每天面对嗡嗡的机器,眼睛盯着电视机看个够。监视器(电视机)是一台听说是当年“增百致富”时,县政府奖的18时彩电,由于收不到信号,尘封了多年后,这次终于派上用场了。电视剧《渴望》、《宋氏三姐妹》、《上海一家人》……不知看了多少遍,特别是杨澜主持的“正大综艺”节目,每期都少不了。同时也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学到了不少相关知识。如:我国1940年12月30日创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及现在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1958年5月1日我国建立了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也就是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前身;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同年9月正式开播,每天播出3小时,当时全国只有几十台黑白电视机;1985年我国开始利用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向全国传送中央电视台的模拟节目……
1993年为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能看好电视,我国又实施了广播电视“211”(2米的天线、1w的发射机、转播1套节目)工程,主要覆盖办事处(村委会)所在地。时至今日。记得当喇自己安装第一座“211”工程时,调试卫星接收天线的“尴尬”场景:卫星在36000KM的高空,转发功率小,信号弱。天线方位角不知转了多少度、仰角不知调了多少次。就是没有找到卫星信号,第一天以失败告终。晚上住在偏远的彝家山寨,在宁静夜晚、在不知名的昆虫叫声的陪伴下,琢磨思考今天失败 的原因。第二天用了不到1小时的时间,终于找到了卫星信号。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图像清晰、伴音悦耳的电视节目。我很高兴,彝家兄弟也高兴,整个山村沸腾了,在电视机的吵闹声中,端起彝家飘香的美酒,唱响彝家热情的敬酒歌,“哟……阿哲婆咪都,得维……,又度过一个不眠之夜。第二天又背着工具向下一个目的地走去……。几年来为这个乡镇共建厂播电视“211”、“村村通”工程38座,使寂静的山村充满欢乐,让彝族同胞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看上清晰的电视节目。
1994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要日夜递增、镇广播站转播的三套无线广播电视节目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同年十月由自己设计,并组织安装了镇政府所在地的有线电视传输网,共传输12套电视节目,共有用户近800户,于1995年春节前一天竣工。过后用县广电局领导的话说:“你真了不起、当时弥勒县广播电视局都还没有一寸电缆,一户用户(当时县城有线电视网是电信部门建的)你就先行了一步”。第二年有一个彝家山寨、一共住着28户彝族同胞,他们看到镇政府住地的人民看上图像清晰伴音悦耳的有线电视节目,十分羡慕,于是找到我,让我给他们村也建一个有线电视网。在他的强烈要求下,经过特殊技术处理,废旧设备相结合,用了近3000元钱,建起该村的有线电视网,传输四套电视节目。村里一位不便出门的老者对村长说:“我活到这个岁数,将要归世的人了,还没有看到过这样“明”的电视节目,你把他(我)请来,让我看看他是否有“三头六臂”,我知道这是对我很高的评价。可惜阿,至今我也没有让这位老者看上一眼,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道一声:老爹,对不起!几年来我为这个镇的各族同胞建起了10个有线电视小片网点,使覆盖区的用户看上更多更好的电视节目。
1995年用安装有线电视所剩下的钱,买了一台彩色摄像机,松下M9000,在全县乡镇广播站中属首例,为镇党委、政府的各项社会发展采写大量新闻,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同年冬天,由于我国转发广播电视节目的地球同步通信卫星使用寿命也到期,从西半球的美国上空购买了一颗在轨卫星,遥控指挥,转移到我国上空,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广播电视节目转星工作。当时的农户是买不起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价格很贵。我在的乡镇只有26座国家投资的“211”工程需要转星。我和另一位同志开始了转星调整工作,第一天乘座火车到了本镇辖区内一个不起眼的小站,下了车,顺着铁路走了大约四五公里,再爬上陡峭的山坡,过了一山又一山,一岭又一岭,这是通往目的地的唯一山路,岔路很多,分不清哪条是人走的,哪条是牛马走的,走错了路那是不好受的,冬天金黄色的茅草刺会顺着你的裤脚向上“爬”。走了三四个小时,不知走错了多少路,浑身刺痒难受,于是,就到一个没人看得到的大石头背后,肆无忌惮地脱下自己的红线裤,细心摘除一颗颗茅草刺,然后再向村里走去。这样每下一次乡就是一星期,下了三次乡,终于完成了转星调整工作。—份耕耘一分收获,在各位同事的帮助下,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因自己能吃苦耐劳、工作成绩不错,被推选为县第十次、十一次党代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偏远山寨广播电视“211”工程逐渐普及,乡镇广播站工作量不断增加,1997年元月,广播站自购一辆新车。车上配备了烙铁、仪表、器材等修理工具,变成了移动的“办公室”,结束了下乡要靠走路的历史。12套有线电视节目也不能满足人{门的收视需求,1999年经多方协商,接通了县城到乡镇的有线电视光纤网,从此乡镇和县城一样,可以看到了加密节目和本县新闻节目。
2006年我国厂播电视实行集团化管理,打造了我国广播电视的传输“航母”,规范了广播电视的传输体系。同年十一月,各山区乡镇有线电视网划归省网络公司管理,从此山区乡镇也可看到近70套、24小时播出的“标清”数字电视节目。次年3月我再次被安排到县广播电视局从事相关工作,同年六月我国相距发射并成功定位两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鑫诺三号和中星6B,用于传输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广播电视节目,避免境内外广播电视节目共用一颗卫星传输,杜绝人民群众随意接收境外节目,保证了广播电视的传输按全。同年8月开展了我国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转星调整工作。我县主要采取“金字塔”式的方法,培养全县转星“高手”1800余名,从而保证了我县近4万座的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转星调整工作,并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省、州、县的肯定,每次评选先进,我都榜上有名。
2008年为解决低收入人群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中央要求:中央、省、州、县四级广播电视节目要实现无线覆盖无偿为社会弱势群众提供广播电视信号。我参加了转播台机房修善、设备组装工作,于7月1日正式开播,城区既周边地区实现有线、无线双重覆盖的格局。当你乘坐出租车、看到晨练的人们、都可以听到伴音清晰的调频“中国之声”等四套广播节目,电台是城市发展的文明产物,弥勒人民广播电台有望明年新建。电视机用拉杆天线就可以收看到两套中央台电视节目,省、州、县无线覆盖广播电视节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2008年6月10日,国家为解决边远地区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发射成功了我国首颗广播电视直播卫星一中星9号,转发功率大,信号强。用35厘米的偏馈天线就可以收到48套数字标清电视节目和53套广播节目。我县的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村村通”工程20l 0年实施安装,将无偿解决604个自然村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用这座红色电波架起的桥梁,使党和人民群众走得更近,更团结,更有战斗力。在广播电视的陪伴下,明天会更好。
回顾过去,春夏秋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苦尽甘来。我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变成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电视从黑白到彩电,小的变大的,笨重的变超薄的,平面的变液晶的,色彩逼真,功能齐全;电视节目从模拟变成数字,数量从1套、3套、1 2套、70套……内容丰富,全天24小时播出;广播从调幅到调频。人民生活从贫穷到富裕、再到奔小康,就像芝麻开花一样,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小的“盒子”记录了新中国沧桑巨变的历程。展望未来,广播电视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推动下,直播卫星电视、互动电视、移动电视、3G电视、地面无线数字电视……悄然走来,前途无量,任重道远。在我们广电人的不懈努力下,一定会呈现出勃勃生机,更加辉煌。当我闭上眼睛,聆听广播电台的声音时,那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可常常唤起我无穷的遐想:大千世界,三百六十行,广播电视不知是你选择我,还是我选择了你,可你却偏偏陪伴我,将走完自己的人生,也许这就是——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