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血压病分期方案的意见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ying97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59年底全国心脏血管疾病学术报告会议制定了高血压病的分期方案以来,已有一年多了。在此期间,各地在实行这个方案的过程中,均已积累了一些经验。最近中华内科杂志在第二期上发表了吴洁医师的“对高血压病分期的探讨”一文。编者为着使高血压病的分期更趋完善,约请大家参加讨论,为此将我个人的意见简述如下。

其他文献
右侧膈疝较为少见,临床上易于误诊。今特报告一例于下,供读者参考。
期刊
患者(住院号38700)男,42岁,合肥人,已婚。于1959年3月26日因发作性意识不清,伴有全身抽搐已20多年而入院。据目睹者言:发作时病员双手握拳,两臂屈曲,眼上翻,有时口吐白沫,不咬舌,无大小便失禁。发作前有心悸及四肢麻木。发作后有头昏及全身酸痛。每次发作约d-4分钟;间歇期以往约d-3月,近来频繁,隔d-3天即发作一次。性格愈来愈为急躁,记忆力减退。既往无头外伤及甲状腺手术史。一向居合肥。
期刊
患者女性,27岁,职员,于1959年11月28日下午感到办公室内煤烟很多,但因工作较忙而未加注意。下班时,即觉头晕、恶心、头重脚轻,而来就诊。
期刊
中医书记载玉米雌蕊(俗名玉米须)为利尿药,对肾病型水肿有效,张氏曾用以治疗慢性肾炎,本院自1958年9月以玉米须为主治疗了肾病综合病征共12例,收到相当良好的效果,兹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期刊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可呈各种不同系统的症状。虽血液中可经常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和嗜异性抗体,但因症状表现的多样化仍可引起诊断上的困难。近年来又发现本症的预后并不都佳。本院小儿科自1957年5月到1959年5月二年内共收治了39例,其中有2例死亡,1例由于大量内脏出血休克死亡,1例因脑炎而死。由于少数病例的预后险恶,因此,及时诊断与治疗更显得重要。兹将本院的39例分析如下。
期刊
哮喘的发作,气急奔迫,证在于气。《素问》说,“诸气皆属于肺”,故哮喘病属于肺。古人认为,凡起居失宜,为六淫所伤,七情所感,或偏嗜酸咸,饥饱不调,强力作劳,遂使脏气不和,营卫失其常度,不能随阴阳常度出入,以致气迫于肺,个得宜畅,此后因具有宿根,遇寒暄则发。本病其表现虽在肺,但古人早认为与其它脏器有关,尤其与肾之关系最为密切。历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认为久喘虚喘的治疗应以肾为主。清林羲桐《类证治裁》说,
期刊
钩端螺旋体病近年来在我国的文献记载日多,但临床上单纯呈脑膜炎症状的尚少记载。1959夏秋间曾见此种病型的患者11例。
期刊
实验动物去除胰腺后再行垂体截除术,则其糖尿病将较单纯去除胰腺者明显减轻,这就是所谓Houssay氏现象。此种动物显示:尿糖减少,酮症轻微,尿氮排泄量减少,无需注射胰岛素可以延续生命数个月,但体重仍渐减轻,对于胰岛素特别过敏,且血糖上下波动,动物常濒于自发性血糖过低症。类似的现象偶见于人类,即糖尿病并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文献上截至1957年为止,仅约21例报告。本文报告1例男性糖尿病者并发垂体前叶
期刊
近几年来,我国医务工作者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西医密切合作,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实验研究,尤其是治疗上取得了不少成绩,探索出一些苗头,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本期发表的几篇有关本病的论文仅仅反映了这方面所取得的部分成绩。尽管疗效有所提高,但在治疗上还没有掌握其规律性,治愈率还不够高。其发病的真正原因和机制等问题亦远远没有得到解决。另外,本病近年来似有增加的趋势。因之,进一步研究有关本病的问题,仍然是
期刊
作者于1958年,初步改良一种自制之肠胃减压吸引装置——翻转式循环重力吸引装置,其构造简单,在制造上不需特殊材料和技术设备;全部装置小巧,经三年来的临床应用,证明不易漏气,有足够的吸引力量,操作方便,兹特介绍于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