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学方法构建内容增强“原理课”吸引力

来源 :学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ad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吸引力是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情况,认为教学应从每名教师的实际出发,确定适合于己的一系列教学方法,根据方法在不偏离教学大纲的情况下构建合适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让“原理课”内容真正走进大学生头脑。本文认为,对于工作经历相对丰富的教师,可以采用比如“贴近式原则”、“人本化原则”、“案例教学法”与“相声式表达法”等教学方法,并根据这些教学方法构建相应的教学内容。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高校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依然沿用了十几年前的模式,偏重理论教学从而偏离了培养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从目前金融学理论发生的变化入手,分析了我国高校金融学教学过程中方法、内容过于模式化,案例教学不足和实验实践投入不够等问题,提出了诸如加大金融实践课时,改变教学方法等具体解决措施,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金融学;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
在冯梦龙的《古今笑》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唐代武则天时期,有个叫张衡的官员,从令史升三品的审批材料已经上报到门下省,就等着审批后官至三品了。谁知某日退朝,张衡见路旁有人卖新蒸大饼,正觉肚里饥饿,就买了一张,骑在马上吃。结果,张衡因此事被监察御史弹劾,升官之事遂成泡影。  先不说张衡在马上食饼是否失当,单说这御史的做法便体现了一个“严”字。监察御史负有肃整朝仪、监督官员的责任,官员只要有不合礼法之处,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