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立足于我园的园本课程的实际情况,在园本课程的大背景下,发展各班的阅历课程。在构建阅历课程过程中,教师整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为幼儿的兴趣点寻找适合的方向,分析有价值的兴趣点,并为幼儿提供适时的帮助与支持。
关键词:园本课程;阅历课程;复制;自主探索
园本课程即是立足本园实际,体现本园特色,符合本园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应该是由本园教师进行的,以促进本园孩子的发展为目标的,解决的是本园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幼儿园课程。
而班级的阅历课程则是在全园的课程整体规划下,从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为本班幼儿的全面、富有个性发展而服务的课程。下面以我班小班的阅历课程《神奇的复制》为例,从中可以看到幼儿获得的发展以及教师的反思与成长。
《神奇的复制》阅历课程的背景:“爸气冲天”系列活动
与家长的日常沟通中,发现大部分爸爸们因为工作、娱乐、生活等各种原因在幼儿的教育中参与度不高。为了吸引爸爸们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来,我园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爸爸们的活动。幼儿通过活动,想了解爸爸们的欲望愈加强烈。教师决定依随他们的愿望,为幼儿提供了绘本《我爸爸》。幼儿阅读绘本后,在幼儿眼中,爸爸们都是超人、钢铁侠、大力士等等,都非常能干的。
幼儿的兴趣发现:一模一样的邀请卡。教师原本的意愿是想引导幼儿感受爸爸们的能力、了解爸爸们的故事。然后从职业或者故事着手进行阅历课程。但是幼儿从发现“爸气冲天”活动邀请卡是一样的,到美工区手指、手掌印画印出来的东西是一样的,幼儿渐渐对一模一样的东西感兴趣了,主动去寻找一模一样的东西。教师决定尝试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索的环境,教师的提问和追问帮助幼儿梳理对复制的了解。
自主探究过程:1.家中及幼儿园的复制。为了让幼儿的兴趣得到延伸,教师请幼儿回家找一找有没有一模一样的东西。幼儿在爸爸们的帮助下将寻找到的一模一样的东西记录下来。
在户外玩沙的过程中幼儿自主发现了复制的东西。如玩沙的工具、运动使用的圈、单元筒等等。
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些一模一样的东西是怎么来的吗?有的说是笔画、有的说剪刀剪、有的说印章印、有的说机器做出来的……
分析与反思:教师的开放式提问引起了幼儿的思考,根据幼儿以往的经验,幼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为了丰富幼儿复制的知识以及经验,教师在区域中提供了找一模一样的图案的操作图,以及设计了寻找复制的图案的主题墙。
2.怎样才能得到一模一样的圆?
为了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如何得到复制的东西。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教师提供了一系列的材料,有剪刀、彩色卡纸、水彩笔、圆形盖、圆形圈、复印纸、颜料盘等,并提出一个任务如何得到一模一样的圆。有的向老师提出要圆规、有的找到了圆圆的透明胶、有的找到了橡皮泥盒子、有的找到了装材料的盘子……
提问:那圆添画可以变成什么呢?圆有的变成了眼镜、皮球、方向盘、甜甜圈、窗户、太阳、风扇……
分析与反思:在预设的过程中,教师提出的任务是怎样得到一模一样的圆,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做中学、做中知”的体验。在获得一模一样的圆的过程中,幼儿探索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剪、印、画、模具等方式来得到复制的东西。
3.我来采访爸爸(神奇的复制调查表)
为了让幼儿感受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复制方式,教师设计了下面的调查表。
幼儿和同伴交流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想到的以及采访爸爸们了解到的想法。相同的东西可以画出来、弹出来、种出来、拍下来、录视频等等,幼儿叽叽喳喳说着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
分析与反思:家长的的想法和表现也是让我颇受感触,有些是老师都意想不到的方法和工具。幼儿在猜想、采访、交流这三个过程中获得的是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和经验,并提高了幼儿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造性能力。
4.尝试各种复制方法
交流了各种复制的方法之后。幼儿对于形式多样的复制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家长在家一对一引导幼儿尝试各种复制的方法。有的用笔将爸爸和自己的手复制下来了、有的在家做蛋糕使用蛋糕模具、有的用玩具拼出一模一样的东西……
分析与反思:通过在家的各种尝试、探索,幼儿对复制的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在现实生活中,打印机的复制功能非常强大,很多都需要用到打印机。而打印机对于幼儿来说打印可能有点难度,但是复印的话,教师觉得小班的幼儿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教师在网上找了学习复印的视频给幼儿观看,然后再通过实物进行教学实践,引导幼儿学会使用复印的功能。
5.父亲节的礼物
在经过尝试多种复制的方法和教师的亲身指导之后,幼儿都非常想运用这些方法来做些什么。父亲节马上到了,幼儿提出可以复印一份礼物送给爸爸。有的想送衬衫、有的想录视频送给爸爸……
分析与反思:学以致用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6.制作父亲节礼物
(1)我们一起来复印吧!
幼儿讨论好了要送一件衬衫给爸爸,请教师帮忙找好图案,并打印出一张A4大小的图片。在复印的过程中,点了复印之后,纸并没有在预料中出来。幼儿非常奇怪,一直在讨论中。
重新放好纸之后,再按复印。哇,复印好了,幼儿都非常兴奋。
(2)我们来录制视频吧!
幼儿都在忙着说自己相对爸爸说的话。说完之后幼儿来看看君君录制的视频,发现人只看到下半身,效果不怎么好。在再次的尝试下,幼儿成功完成了视频的录制。
分析与反思:教师适时提供帮助和支持,幼儿在自主简单分工、合作下完成了复印的任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了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快乐。在看到没有复印出来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急着去参与、去引导,而是退位,把舞台留给幼儿。录制视频时教师提供了手机,让幼儿自主探索如何录制视频,将现场的情镜和语言复制下来,发给爸爸们看。
《神奇的复制》的阅历课程激发了幼儿关注生活中的事物的热情,探索复制的方法,并在亲身操作中感受复制的神奇,發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又回到生活中的经验活动。在探索过程中,教师给予幼儿适时地支持,不断激发幼儿的探索热情,同时给幼儿指引了一条学习方法之路,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2]张朝霞.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探索与反思.《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6期。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保育院)
关键词:园本课程;阅历课程;复制;自主探索
园本课程即是立足本园实际,体现本园特色,符合本园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应该是由本园教师进行的,以促进本园孩子的发展为目标的,解决的是本园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幼儿园课程。
而班级的阅历课程则是在全园的课程整体规划下,从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为本班幼儿的全面、富有个性发展而服务的课程。下面以我班小班的阅历课程《神奇的复制》为例,从中可以看到幼儿获得的发展以及教师的反思与成长。
《神奇的复制》阅历课程的背景:“爸气冲天”系列活动
与家长的日常沟通中,发现大部分爸爸们因为工作、娱乐、生活等各种原因在幼儿的教育中参与度不高。为了吸引爸爸们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来,我园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爸爸们的活动。幼儿通过活动,想了解爸爸们的欲望愈加强烈。教师决定依随他们的愿望,为幼儿提供了绘本《我爸爸》。幼儿阅读绘本后,在幼儿眼中,爸爸们都是超人、钢铁侠、大力士等等,都非常能干的。
幼儿的兴趣发现:一模一样的邀请卡。教师原本的意愿是想引导幼儿感受爸爸们的能力、了解爸爸们的故事。然后从职业或者故事着手进行阅历课程。但是幼儿从发现“爸气冲天”活动邀请卡是一样的,到美工区手指、手掌印画印出来的东西是一样的,幼儿渐渐对一模一样的东西感兴趣了,主动去寻找一模一样的东西。教师决定尝试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索的环境,教师的提问和追问帮助幼儿梳理对复制的了解。
自主探究过程:1.家中及幼儿园的复制。为了让幼儿的兴趣得到延伸,教师请幼儿回家找一找有没有一模一样的东西。幼儿在爸爸们的帮助下将寻找到的一模一样的东西记录下来。
在户外玩沙的过程中幼儿自主发现了复制的东西。如玩沙的工具、运动使用的圈、单元筒等等。
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些一模一样的东西是怎么来的吗?有的说是笔画、有的说剪刀剪、有的说印章印、有的说机器做出来的……
分析与反思:教师的开放式提问引起了幼儿的思考,根据幼儿以往的经验,幼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为了丰富幼儿复制的知识以及经验,教师在区域中提供了找一模一样的图案的操作图,以及设计了寻找复制的图案的主题墙。
2.怎样才能得到一模一样的圆?
为了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感受如何得到复制的东西。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教师提供了一系列的材料,有剪刀、彩色卡纸、水彩笔、圆形盖、圆形圈、复印纸、颜料盘等,并提出一个任务如何得到一模一样的圆。有的向老师提出要圆规、有的找到了圆圆的透明胶、有的找到了橡皮泥盒子、有的找到了装材料的盘子……
提问:那圆添画可以变成什么呢?圆有的变成了眼镜、皮球、方向盘、甜甜圈、窗户、太阳、风扇……
分析与反思:在预设的过程中,教师提出的任务是怎样得到一模一样的圆,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做中学、做中知”的体验。在获得一模一样的圆的过程中,幼儿探索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剪、印、画、模具等方式来得到复制的东西。
3.我来采访爸爸(神奇的复制调查表)
为了让幼儿感受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复制方式,教师设计了下面的调查表。
幼儿和同伴交流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想到的以及采访爸爸们了解到的想法。相同的东西可以画出来、弹出来、种出来、拍下来、录视频等等,幼儿叽叽喳喳说着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
分析与反思:家长的的想法和表现也是让我颇受感触,有些是老师都意想不到的方法和工具。幼儿在猜想、采访、交流这三个过程中获得的是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和经验,并提高了幼儿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造性能力。
4.尝试各种复制方法
交流了各种复制的方法之后。幼儿对于形式多样的复制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家长在家一对一引导幼儿尝试各种复制的方法。有的用笔将爸爸和自己的手复制下来了、有的在家做蛋糕使用蛋糕模具、有的用玩具拼出一模一样的东西……
分析与反思:通过在家的各种尝试、探索,幼儿对复制的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在现实生活中,打印机的复制功能非常强大,很多都需要用到打印机。而打印机对于幼儿来说打印可能有点难度,但是复印的话,教师觉得小班的幼儿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教师在网上找了学习复印的视频给幼儿观看,然后再通过实物进行教学实践,引导幼儿学会使用复印的功能。
5.父亲节的礼物
在经过尝试多种复制的方法和教师的亲身指导之后,幼儿都非常想运用这些方法来做些什么。父亲节马上到了,幼儿提出可以复印一份礼物送给爸爸。有的想送衬衫、有的想录视频送给爸爸……
分析与反思:学以致用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能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6.制作父亲节礼物
(1)我们一起来复印吧!
幼儿讨论好了要送一件衬衫给爸爸,请教师帮忙找好图案,并打印出一张A4大小的图片。在复印的过程中,点了复印之后,纸并没有在预料中出来。幼儿非常奇怪,一直在讨论中。
重新放好纸之后,再按复印。哇,复印好了,幼儿都非常兴奋。
(2)我们来录制视频吧!
幼儿都在忙着说自己相对爸爸说的话。说完之后幼儿来看看君君录制的视频,发现人只看到下半身,效果不怎么好。在再次的尝试下,幼儿成功完成了视频的录制。
分析与反思:教师适时提供帮助和支持,幼儿在自主简单分工、合作下完成了复印的任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了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快乐。在看到没有复印出来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急着去参与、去引导,而是退位,把舞台留给幼儿。录制视频时教师提供了手机,让幼儿自主探索如何录制视频,将现场的情镜和语言复制下来,发给爸爸们看。
《神奇的复制》的阅历课程激发了幼儿关注生活中的事物的热情,探索复制的方法,并在亲身操作中感受复制的神奇,發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又回到生活中的经验活动。在探索过程中,教师给予幼儿适时地支持,不断激发幼儿的探索热情,同时给幼儿指引了一条学习方法之路,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2]张朝霞.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探索与反思.《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6期。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保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