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3月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1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均治愈,手术时间平均为40分钟,无切口感染,术后3~5天出院,平均住院4.1天,随访3~36个月,有1例疝复发。患者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切口疼痛能忍受,无1例予哌替啶等止痛治疗,术后3~5天出院,平均住院4.1天,术后一般抗生素治疗3天。术后无死亡病例,无1例出现伤口感染,术后1例在心肌梗死。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符合腹股沟区生理解剖特点,术后患者痛苦少,恢复快,复发率低。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无张力修补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3.073
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对人体解剖结构干扰少、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已逐渐成为腹股沟斜疝手术的首选方法[1]。我院2005年1月~2011年3月共完成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199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03例,男98例,女5例;年龄18~82岁,平均65岁。可复性腹股沟斜疝90例,难复性疝6例,嵌顿性疝2例。其中原发性91例,复发性7例。左侧25例,右侧78例。伴有前列腺肥大24例,心脏病10例,高血压病21例,糖尿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7例。
手术方法:手术选择腰麻下完成,无张力斜疝修补术选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网塞补片装置,包括一个锥形花瓣样网塞和一个平片状网片,选择腹股沟常规斜切口,长5~6cm,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向外侧分离到腹股沟韧带,向内侧分离到联合腱,打开提睾肌,寻找到疝囊后向内环口游离至见到腹膜外脂肪,如疝囊小,可不切开疝囊,将疝囊直接经内环口回纳腹腔;如疝囊过大,为了避免剥离疝囊引起术后肿胀和术后出血,可距疝囊颈约5cm左右横断疝囊,近端疝囊结扎,远端疝囊敞开,使大疝囊变成小疝囊并回纳腹腔,从内环口填入锥形花瓣样网塞,如果缺损大,可填入两个网塞。网塞四周与腹横筋膜缝合固定3~4针,再游离精索和输精管,把平片状网片放置精索和输精管后方,如果精索与输精管分离比较开,也可仅游离精索,把平片状网片放置精索后方,补片裂口对缝时勿使精索受压,否则引起精索静脉曲张等,在平片状网片展平四周缝合固定几针,然后逐层缝合,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切口,术后予沙袋切口压迫。
结 果
手术时间:25~90分钟,平均40分钟。
手术并发症:患者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切口疼痛能忍受,无1例予哌替啶等止痛治疗,术后3~5天出院,平均住院4.1天,术后一般抗生素治疗3天。术后无死亡病例,无1例出现伤口感染,术后1例在心肌梗塞。
随访:本组随访3~36个月,术后1例复发,1例复发的患者患有前列腺增生而排尿困难,予再次手术,术后已经超过2年未再复发。
讨 论
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病,成人腹股沟斜疝是不可自愈的,手术是惟一的治愈方法。正常情况下,腹横筋膜和腹横肌的收缩可使腹股沟内环关闭,从而阻止斜疝的形成。如果腹横筋膜或腹横肌发育不全,再加上腹内压力增高,如劳动、排便、排尿、腹水、啼哭等因素的出现,可促使深处的腹膜向外突出形成疝囊,肠管等组织也随之进入疝囊,形成腹股沟斜疝。传统的腹股沟斜疝修补法有Ferguson、Bassini等多种,但手术方式均为张力性修补,都是将实际中常常并不存在的联合肌腱和不在同一層次而又处于悬索状态的腹股沟韧带缝在一起,这些组织血供较差,缺乏弹性,缝合后张力大,因此存在术后局部疼痛、张力牵拉感明显、恢复慢、易复发等诸多问题[2]。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以腹股沟区生理解剖为基础的,在修补时做到了正常解剖层次的对合,而且切口不具有张力,保持了腹股沟管的正常解剖结构,符合现代解剖生理学基础和人体生理功能[3]。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所用材料为单纯聚丙烯编织物,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在数分钟内与人体组织粘合固定,并促成大量成纤维细胞进人网体内,加强了局部的强度,无排异反应,具有一定的抗感染力[4]。网塞充填物修补了腹壁缺损,且填充物和补片有很大的抗张力性能。而目前西方国家80%以上腹股沟斜疝治疗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其复发率约为1%[5]。本组术后有1例复发,主要是患者患有前列腺增生,长期排尿困难,腹压升高,引起疝复发,但是再次手术以后已经超过2年未再复发。为了减少术后复发率,最好及时解除增加腹压的原因。
手术中应了解的注意事项有如下几项:①操作轻柔,止血彻底,避免切口内积液,预防性应用抗生素;②网塞充填物要与疝环相适应,平片应平铺于精索后方展平,补片裂口对缝时勿使精索受压;③巨大疝囊应横断,远端不做广泛剥离;④有内科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为了手术安全可在局麻下进行。
总之,笔者认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切口无张力、组织创伤小、操作简单、疼痛轻、术后恢复活动、复发率低等优点,是目前修补腹股沟斜疝的理想手术方法,尤其适用于复发疝、巨大疝、伴有其他合并症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特别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颂章.疝和腹壁外科的现状及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10(1):l-3.
2 黄莚庭.腹股沟斜疝手术的现代化和合理化[J].临床外科杂志,1995,3(3):113.
3 张文斌.不同年龄段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疝修补的临床对照研究.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5):952.
4 马颂章,李燕青.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J].临床外科杂志,1998,6(4):234.
5 唐健雄.疝修补术复发的手术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4):205-207.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无张力修补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3.073
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对人体解剖结构干扰少、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已逐渐成为腹股沟斜疝手术的首选方法[1]。我院2005年1月~2011年3月共完成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199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03例,男98例,女5例;年龄18~82岁,平均65岁。可复性腹股沟斜疝90例,难复性疝6例,嵌顿性疝2例。其中原发性91例,复发性7例。左侧25例,右侧78例。伴有前列腺肥大24例,心脏病10例,高血压病21例,糖尿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7例。
手术方法:手术选择腰麻下完成,无张力斜疝修补术选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网塞补片装置,包括一个锥形花瓣样网塞和一个平片状网片,选择腹股沟常规斜切口,长5~6cm,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向外侧分离到腹股沟韧带,向内侧分离到联合腱,打开提睾肌,寻找到疝囊后向内环口游离至见到腹膜外脂肪,如疝囊小,可不切开疝囊,将疝囊直接经内环口回纳腹腔;如疝囊过大,为了避免剥离疝囊引起术后肿胀和术后出血,可距疝囊颈约5cm左右横断疝囊,近端疝囊结扎,远端疝囊敞开,使大疝囊变成小疝囊并回纳腹腔,从内环口填入锥形花瓣样网塞,如果缺损大,可填入两个网塞。网塞四周与腹横筋膜缝合固定3~4针,再游离精索和输精管,把平片状网片放置精索和输精管后方,如果精索与输精管分离比较开,也可仅游离精索,把平片状网片放置精索后方,补片裂口对缝时勿使精索受压,否则引起精索静脉曲张等,在平片状网片展平四周缝合固定几针,然后逐层缝合,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切口,术后予沙袋切口压迫。
结 果
手术时间:25~90分钟,平均40分钟。
手术并发症:患者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切口疼痛能忍受,无1例予哌替啶等止痛治疗,术后3~5天出院,平均住院4.1天,术后一般抗生素治疗3天。术后无死亡病例,无1例出现伤口感染,术后1例在心肌梗塞。
随访:本组随访3~36个月,术后1例复发,1例复发的患者患有前列腺增生而排尿困难,予再次手术,术后已经超过2年未再复发。
讨 论
腹股沟斜疝是外科常见病,成人腹股沟斜疝是不可自愈的,手术是惟一的治愈方法。正常情况下,腹横筋膜和腹横肌的收缩可使腹股沟内环关闭,从而阻止斜疝的形成。如果腹横筋膜或腹横肌发育不全,再加上腹内压力增高,如劳动、排便、排尿、腹水、啼哭等因素的出现,可促使深处的腹膜向外突出形成疝囊,肠管等组织也随之进入疝囊,形成腹股沟斜疝。传统的腹股沟斜疝修补法有Ferguson、Bassini等多种,但手术方式均为张力性修补,都是将实际中常常并不存在的联合肌腱和不在同一層次而又处于悬索状态的腹股沟韧带缝在一起,这些组织血供较差,缺乏弹性,缝合后张力大,因此存在术后局部疼痛、张力牵拉感明显、恢复慢、易复发等诸多问题[2]。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以腹股沟区生理解剖为基础的,在修补时做到了正常解剖层次的对合,而且切口不具有张力,保持了腹股沟管的正常解剖结构,符合现代解剖生理学基础和人体生理功能[3]。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所用材料为单纯聚丙烯编织物,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在数分钟内与人体组织粘合固定,并促成大量成纤维细胞进人网体内,加强了局部的强度,无排异反应,具有一定的抗感染力[4]。网塞充填物修补了腹壁缺损,且填充物和补片有很大的抗张力性能。而目前西方国家80%以上腹股沟斜疝治疗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其复发率约为1%[5]。本组术后有1例复发,主要是患者患有前列腺增生,长期排尿困难,腹压升高,引起疝复发,但是再次手术以后已经超过2年未再复发。为了减少术后复发率,最好及时解除增加腹压的原因。
手术中应了解的注意事项有如下几项:①操作轻柔,止血彻底,避免切口内积液,预防性应用抗生素;②网塞充填物要与疝环相适应,平片应平铺于精索后方展平,补片裂口对缝时勿使精索受压;③巨大疝囊应横断,远端不做广泛剥离;④有内科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为了手术安全可在局麻下进行。
总之,笔者认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切口无张力、组织创伤小、操作简单、疼痛轻、术后恢复活动、复发率低等优点,是目前修补腹股沟斜疝的理想手术方法,尤其适用于复发疝、巨大疝、伴有其他合并症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特别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颂章.疝和腹壁外科的现状及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10(1):l-3.
2 黄莚庭.腹股沟斜疝手术的现代化和合理化[J].临床外科杂志,1995,3(3):113.
3 张文斌.不同年龄段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疝修补的临床对照研究.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5):952.
4 马颂章,李燕青.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J].临床外科杂志,1998,6(4):234.
5 唐健雄.疝修补术复发的手术治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4):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