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来自豆友一只麦麦的影评
截止发稿时排在热评第6位
作为一名80后台湾导演,陈正道花了不少时间才找到自己的“正道”。他并非电影制作科班出身,早年拍过MV、短片,以惊悚题材的长片处女作《宅变》在台湾市场立足,以讲述两个男生亲密情感的《盛夏光年》赢得业界口碑。随后他陷入了一段迷茫期,参加过上海电影节创投,写过无疾而终的剧本,最终还是决定到大陆来发展。从《幸福额度》到《101次求婚》再到《催眠大师》,票房从三千多万节节攀高到近三亿,并逐步展露出陈正道难能可贵的品质——他既熟谙商业市场的运作规则,又坚持进行着作者化的表达;他能以有限的成本来实现一个高精度的故事,可以算目前华语市场上“性价比”较高的一位导演。
《催眠大师》的成功为今日上映的《记忆大师》铺了路,虽然目前陈正道还没有打造类似“大师三部曲”的计划,但两部影片无论从题材还是手法上来看都有许多一脉相承的地方。《记忆大师》比《催眠大师》多了一层软科幻的外壳,同时在叙事精密度、悬疑复杂度和细节铺陈上都上了一个台阶,也对观众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可以说《记忆大师》就像“《催眠大师》2.0”,是一个升级版。为什么呢?
一个是催眠治疗,一个是记忆提取,都是以现代科技手段来探索人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催眠治疗是已经日益被大众接受的临床应用,而记忆提取则是许多科幻作品中都涉及到的未来畅想。
《盗梦空间》中的理论是,一个人的行为是基于他过去的一系列记忆所作出的反应,而《记忆大师》的设定是,一个人的记忆可以被提取和删除,但他抹去的只是置身其中的感情和一些细节,对于事件本身仍然能以局外人的视角存储于记忆之中;通过记忆的交换,一个人可以进入另一个人的记忆,但由于视点的转换,他很难获悉记忆主人的真实身份,以及事件发生时的很多细节。如果被交换的记忆恰好来自一名杀人犯,那么记忆主人的身份辨识、记忆内容的细节挖掘便有了充分的动机,这也是本片建构悬疑的落脚点。
催眠治疗和记忆提取,选择这两个题材还有一个共同的便利之处就是,可以轻松完成对时间空间的解构,主人公皆以“睡觉”来进入潜意识层面,带领观众自由穿梭于现在和过去的时空中。既然两个故事的目的都是要完成对发生在过去的灾祸的回溯,那么这样的“穿越”方式显然比简单闪回要生动得多。
就像马丁·斯科塞斯《禁闭岛》中的治疗与反治疗一样,《催眠大师》中也有催眠和反催眠的反转,而《记忆大师》也在引导和误导上对观众摆了一道,令剧情更加一波三折。
两部影片都受到不少真实案例的启发,都关注到了儿童受到的精神创伤,也都最终指向了人性的主题。
《催眠大师》和《记忆大师》也都借用了一些惊悚片的经典手法。在氛围营造上,学设计出身的陈正道对美术造型和视听塑造表现出非一般的执着。《催眠大师》里神秘诡谲的催眠房间,盘绕上升的楼梯,黑白相间的地砖都令人印象深刻,而《记忆大师》更进一步,专门人工搭建了复古风格的警局,形状怪异、全透明的牢房,荒草丛生、雕像陈列的花房、宛如“极乐世界”既视感的记忆大师诊所、布满精密复杂的发条和齿轮的记忆提取设备……
《催眠大师》用了高反差的光影,以消色调画面展现过去,《记忆大师》同样如此;《催眠大师》有令人心里发毛的滴水声,《记忆大师》一上来就是小女孩的倒计时声,全片也贯穿种种让人脊背发凉的音效。
上回《催眠大师》结尾的“案情回顾”过于冗长,遭到一些观众反感。这次《记忆大师》的謎团解得怎么样呢?
凶手揭晓的那一刻,确实足够意外,让人猝不及防。《记忆大师》将悬念绷到了最后一刻,凶手身份曝光之后,电影基本也就结束了,很多观众可能都是一脸懵着走出影院的。对此陈正道无奈笑道:上次观众说我过度阐释,这次又说转折太生硬,我也在找平衡点在哪。
是,平衡很难。M·奈特·沙马兰在拍出一部比一部烂的电影之前,是有一部《第六感》可以立足一辈子的。《第六感》教科书般的意义在于,看到最后我们才知道布鲁斯·威利斯饰演的男主角正是一个ghost,观众会惊讶地说,“不对啊,前面我们明明看到他和很多人互动交流啊!”然而倒回去再看一遍,我们会发现沙马兰聪明地运用各种镜头衔接手段,将我们骗了足足一个半小时而未发现任何异样,他的分镜头脚本堪称无懈可击。
《记忆大师》也有类似的野心,只不过不是视听语言上,而是情节逻辑上。陈正道多次表示,可能观众觉得有很多bug,但二刷三刷之后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下面举一点例子
可能会涉及剧透
大家问的最多的问题是:记忆大师只是抹除了对事件的感受,那么TA是知道自己是杀手的,为何还要积极推动破案呢?
原因是,随着黄渤不断想起更多的信息,TA需要判断黄渤是不是真的拿错了记忆;确定是之后,还要猜测他能在自己的记忆里看到什么,通过亲自去记忆大师重载记忆后,他证实了黄渤看不到自己的样貌和很多细节,才松了一口气;再然后,段奕宏还要先后通过不明真相的黄渤、小女孩、家暴丈夫确认,自己是否处于不被怀疑的安全环境中,然后利用杨子姗痛恨家暴的情绪将嫌疑嫁祸给杨子姗。他理想的状况是:黄渤能想起的细节有限,并且相信了杨子姗是凶手,他则以警察正当防卫的理由将杨子姗灭口;结案后黄渤会去把记忆换回来,那样自己就可以永远逍遥法外了。但他没想到的是,由于获得了黄渤的情感记忆,被黄渤识破诡计后,他无法对徐静蕾和她腹中的孩子下手了。
换个角度重看一遍的话,确实能发现很多有暗示的台词和细节,比如段奕宏说过的很多意味深长的台词,段奕宏记忆重载后也变得爱犯困,黄渤和段奕宏的性格愈发对换,以及两人在诸如敲笔等小习惯上也变得越来越相似等。这样解释的话,大致上能说得通,但个别细节上仍难免给人为了解释而解释的感觉。
再有,本片人物、线索较多,两小时的篇幅相对有限,一些支线情节交代得没有那么完全,多数都体现在几个女性角色上:徐静蕾对婚姻的态度,杨子姗对家暴受害者的情感,小女孩的内心世界等等,段奕宏的妈妈更是虚化成了符号一样的人物。据导演透露,电影在剪辑时的确舍弃了不少已经拍好的素材。这样的话,观众可能无法对每个人的动机都保持清晰认识,只看一遍的话又无法积攒足够的细节来脑补完全。如果交代得更完全一些,可能就不会有“转折生硬”的初步印象了。
陈正道最近总说,希望《记忆大师》可以为华语市场开拓新的类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的确是一部值得鼓励的电影。《记忆大师》提出了一个软科幻的概念,布设起一张悬疑的大网,最终基本能自圆其说,且有突出的视听技法,这些都是应该肯定的地方。当然,陈正道还是一名年轻的导演,需要更多历练来减少一点匠气,增加一点灵气,才能拍出更加浑然天成的作品。
截止发稿时排在热评第6位
作为一名80后台湾导演,陈正道花了不少时间才找到自己的“正道”。他并非电影制作科班出身,早年拍过MV、短片,以惊悚题材的长片处女作《宅变》在台湾市场立足,以讲述两个男生亲密情感的《盛夏光年》赢得业界口碑。随后他陷入了一段迷茫期,参加过上海电影节创投,写过无疾而终的剧本,最终还是决定到大陆来发展。从《幸福额度》到《101次求婚》再到《催眠大师》,票房从三千多万节节攀高到近三亿,并逐步展露出陈正道难能可贵的品质——他既熟谙商业市场的运作规则,又坚持进行着作者化的表达;他能以有限的成本来实现一个高精度的故事,可以算目前华语市场上“性价比”较高的一位导演。
《催眠大师》的成功为今日上映的《记忆大师》铺了路,虽然目前陈正道还没有打造类似“大师三部曲”的计划,但两部影片无论从题材还是手法上来看都有许多一脉相承的地方。《记忆大师》比《催眠大师》多了一层软科幻的外壳,同时在叙事精密度、悬疑复杂度和细节铺陈上都上了一个台阶,也对观众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可以说《记忆大师》就像“《催眠大师》2.0”,是一个升级版。为什么呢?
一个是催眠治疗,一个是记忆提取,都是以现代科技手段来探索人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催眠治疗是已经日益被大众接受的临床应用,而记忆提取则是许多科幻作品中都涉及到的未来畅想。
《盗梦空间》中的理论是,一个人的行为是基于他过去的一系列记忆所作出的反应,而《记忆大师》的设定是,一个人的记忆可以被提取和删除,但他抹去的只是置身其中的感情和一些细节,对于事件本身仍然能以局外人的视角存储于记忆之中;通过记忆的交换,一个人可以进入另一个人的记忆,但由于视点的转换,他很难获悉记忆主人的真实身份,以及事件发生时的很多细节。如果被交换的记忆恰好来自一名杀人犯,那么记忆主人的身份辨识、记忆内容的细节挖掘便有了充分的动机,这也是本片建构悬疑的落脚点。
催眠治疗和记忆提取,选择这两个题材还有一个共同的便利之处就是,可以轻松完成对时间空间的解构,主人公皆以“睡觉”来进入潜意识层面,带领观众自由穿梭于现在和过去的时空中。既然两个故事的目的都是要完成对发生在过去的灾祸的回溯,那么这样的“穿越”方式显然比简单闪回要生动得多。
就像马丁·斯科塞斯《禁闭岛》中的治疗与反治疗一样,《催眠大师》中也有催眠和反催眠的反转,而《记忆大师》也在引导和误导上对观众摆了一道,令剧情更加一波三折。
两部影片都受到不少真实案例的启发,都关注到了儿童受到的精神创伤,也都最终指向了人性的主题。
《催眠大师》和《记忆大师》也都借用了一些惊悚片的经典手法。在氛围营造上,学设计出身的陈正道对美术造型和视听塑造表现出非一般的执着。《催眠大师》里神秘诡谲的催眠房间,盘绕上升的楼梯,黑白相间的地砖都令人印象深刻,而《记忆大师》更进一步,专门人工搭建了复古风格的警局,形状怪异、全透明的牢房,荒草丛生、雕像陈列的花房、宛如“极乐世界”既视感的记忆大师诊所、布满精密复杂的发条和齿轮的记忆提取设备……
《催眠大师》用了高反差的光影,以消色调画面展现过去,《记忆大师》同样如此;《催眠大师》有令人心里发毛的滴水声,《记忆大师》一上来就是小女孩的倒计时声,全片也贯穿种种让人脊背发凉的音效。
上回《催眠大师》结尾的“案情回顾”过于冗长,遭到一些观众反感。这次《记忆大师》的謎团解得怎么样呢?
凶手揭晓的那一刻,确实足够意外,让人猝不及防。《记忆大师》将悬念绷到了最后一刻,凶手身份曝光之后,电影基本也就结束了,很多观众可能都是一脸懵着走出影院的。对此陈正道无奈笑道:上次观众说我过度阐释,这次又说转折太生硬,我也在找平衡点在哪。
是,平衡很难。M·奈特·沙马兰在拍出一部比一部烂的电影之前,是有一部《第六感》可以立足一辈子的。《第六感》教科书般的意义在于,看到最后我们才知道布鲁斯·威利斯饰演的男主角正是一个ghost,观众会惊讶地说,“不对啊,前面我们明明看到他和很多人互动交流啊!”然而倒回去再看一遍,我们会发现沙马兰聪明地运用各种镜头衔接手段,将我们骗了足足一个半小时而未发现任何异样,他的分镜头脚本堪称无懈可击。
《记忆大师》也有类似的野心,只不过不是视听语言上,而是情节逻辑上。陈正道多次表示,可能观众觉得有很多bug,但二刷三刷之后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下面举一点例子
可能会涉及剧透
大家问的最多的问题是:记忆大师只是抹除了对事件的感受,那么TA是知道自己是杀手的,为何还要积极推动破案呢?
原因是,随着黄渤不断想起更多的信息,TA需要判断黄渤是不是真的拿错了记忆;确定是之后,还要猜测他能在自己的记忆里看到什么,通过亲自去记忆大师重载记忆后,他证实了黄渤看不到自己的样貌和很多细节,才松了一口气;再然后,段奕宏还要先后通过不明真相的黄渤、小女孩、家暴丈夫确认,自己是否处于不被怀疑的安全环境中,然后利用杨子姗痛恨家暴的情绪将嫌疑嫁祸给杨子姗。他理想的状况是:黄渤能想起的细节有限,并且相信了杨子姗是凶手,他则以警察正当防卫的理由将杨子姗灭口;结案后黄渤会去把记忆换回来,那样自己就可以永远逍遥法外了。但他没想到的是,由于获得了黄渤的情感记忆,被黄渤识破诡计后,他无法对徐静蕾和她腹中的孩子下手了。
换个角度重看一遍的话,确实能发现很多有暗示的台词和细节,比如段奕宏说过的很多意味深长的台词,段奕宏记忆重载后也变得爱犯困,黄渤和段奕宏的性格愈发对换,以及两人在诸如敲笔等小习惯上也变得越来越相似等。这样解释的话,大致上能说得通,但个别细节上仍难免给人为了解释而解释的感觉。
再有,本片人物、线索较多,两小时的篇幅相对有限,一些支线情节交代得没有那么完全,多数都体现在几个女性角色上:徐静蕾对婚姻的态度,杨子姗对家暴受害者的情感,小女孩的内心世界等等,段奕宏的妈妈更是虚化成了符号一样的人物。据导演透露,电影在剪辑时的确舍弃了不少已经拍好的素材。这样的话,观众可能无法对每个人的动机都保持清晰认识,只看一遍的话又无法积攒足够的细节来脑补完全。如果交代得更完全一些,可能就不会有“转折生硬”的初步印象了。
陈正道最近总说,希望《记忆大师》可以为华语市场开拓新的类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的确是一部值得鼓励的电影。《记忆大师》提出了一个软科幻的概念,布设起一张悬疑的大网,最终基本能自圆其说,且有突出的视听技法,这些都是应该肯定的地方。当然,陈正道还是一名年轻的导演,需要更多历练来减少一点匠气,增加一点灵气,才能拍出更加浑然天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