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下

来源 :时代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uihuang8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七八年春,国家恢复了高考。
   六月的一天中午,天气有些闷热,树上知了的鸣唱仿佛比一群临近高考的学生还焦躁。昕睡不下,索性回了教室。教室里已坐回了大半的同学。
   昕左手支颐,半俯在桌子上,翻着书,魂却跑回了家里。
   上周末刚刚回去了一趟,家里人都不在。隔壁的堂婶告诉他说,母亲带着弟弟去了沧州。到沧州得有二百华里,去沧州做什么?堂婶支支吾吾地没说清。二姐下学后去了邻乡的纱厂做工,夏天蚊蝇多,纱网生意好,加班是经常的事。这个时令,青黄不接,院子里空荡荡的。昕一个人,在三间仄仄的屋子里,进进出出了不知多少回,直到太阳快要落山,才不得不空落落地回了学校。想到这会儿,昕忍不住一阵惆怅。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来,望了望,同学们埋头忙着各自的事。昕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偷偷把手伸进右侧的蓝布裤兜里。先是摸到了一团羊肚手巾,湿答答的;越过手巾,是一个打了好几处结的皮筋,那是二姐扎头发用过的,皮筋里箍拢着一沓油乎乎、软塌塌的东西。说是“一沓”,太夸张了些,其实只有几张,更准确地说,是四张学校食堂的饭票。最上面的,是一张壹角钱的菜票,按照食堂的价目,能兑到半份西红柿鸡蛋汤,当然了,昕是不会拿出去兑的,那是一件多么丢人的事。剩下的三张,分别是一两、二两、半斤,共计八两的粗粮票。昕默默地算了一下:“晚饭有了,明天的早饭还能凑合一下,再往后……”昕心里不免又是一阵惆怅。
   正午的太阳毒得像个火球,灼人的阳光涌进教室,头顶上的风扇疲惫地喘着热气,树上知了鸣叫得更加卖命了。
   “黎昕,黎昕!”
   昕循声望去,教室门口一个同学的身影,她望见了昕,挥手朝校门口的方向指了指:“你娘来了,在梧桐树那儿。”
   昕匆忙地搓了搓涨红的脸,低着头,飞快地奔出了教室。教室离校门大约有300米,也许是跑得急了些,也许是午饭一个玉米饼不大顶事儿,也许是这鬼天气太闷热,总之,昕心慌慌的有些难受,他不得不停下来,弯下腰深呼吸,然后起身继续向校门口跑去。远远望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学校门口旁边的那棵梧桐树下徘徊。
   听教历史的李老师讲,那是棵百年老树,建校之前就长立那儿,像个忠诚的守卫,风雨不惧。高考时节,硕大的树冠给同学们撑起了一片荫凉。
   母亲远远地望见了昕,用力向下拍打着手,口中不停地念叨着:“慢点跑……”
   昕跌跌撞撞地奔到母亲跟前:“娘,你咋来了?”
   母亲急忙解下她发髻上的头巾,一边替昕擦汗,一边嗔怪道:“你这孩子,老是这么毛糙,就不会跑慢点儿!”
   昕双手撑住膝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望着母亲傻傻地笑着说不出话来。
   昕有一个多月没见着母亲了。母亲的脸上挂满了汗水,额头上皱纹的纹路越发显现出来,凌乱的鬓发又生出了一些白丝,青色的布衣上沾了一层灰土,脚上那双不久前刚刚纳成的千层底已经磨损得只剩下了一圈细细的白线。
   兴许是见到了儿子的原故,母亲的精神很好。
   母亲问东问西,问了一大堆学校的事,昕频频答应着。
   末了,母亲问:“吃的呢?”昕迟疑了一下,怕母亲担心,就说:“放心吧,还有。”
   母亲指了指脚下,说:“这儿有点细粮,拿去换了。下个月就要考试了,别熬坏了身体。”
   昕这才注意到母亲的脚下有一个半截的粮袋,估摸了下,大约有二十斤。这个季节,离麦收还早,哪儿来的细粮呢?昕欲言又止,怕是问不出什么来,只好说:“我留下些,兑成粗粮,凑合到考试就行了。”说完,昕把头扭向一边,怕母亲看见,也怕同学看见。
   母亲又嗔怪起來:“你这孩子,咋这么犟。家里的事你就甭操心了,把心思都用到念书上,书念好了,给咱们庄争口气,也给咱家长长脸。”
   “那,如果念不好呢?”
   “念不好回家耪地去!”
   昕把头转回来,对着母亲笑,母亲也跟着笑了起来。这时候,昕的眼泪竟忍不住流了出来。
   母亲重新把头巾扎好,解开腋下衣襟上的纽扣,右手伸到前襟里,掏出一个用手帕裹着的包。母亲小心翼翼地打开手帕,露出一卷钱来。卷在最外层的是一张绿色的,应该是贰元的,母亲把钱攥在手里抖了抖,从卷里又滚出几枚硬币来。母亲很仔细地数了数,然后重新把钱包好,递到昕手里,说:“这是二十块。甭舍不得花,闻不见丁点腥味,累坏了脑子还咋考大学。”昕欲言又止,怕是还问不出什么来,只好接过来,揣到裤兜里,和那沓软塌塌的饭票放在了一起。
   又过了一会儿,母亲确认没有遗漏什么了,便说:“你弟弟一个人在家呢,没别的事我回去了。你也赶紧回教室吧。”
   母亲转身刚走了几步,又回头叮嘱道:“记得多吃饭!”
   “我记着了,娘。回去路上你多留点神。”昕再次把头扭向了一边。
   父亲去世已四年了,生活的担子就都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她要供孩子们读书,还要为一家子的生计奔波。即使这样,她也不允许任何一个孩子辍学。昕曾试探地和母亲透露过自己不想上学的心思,被母亲狠狠地责骂了一顿,从此不敢再提。
   在梧桐树默默的注视下,在知了不知疲倦的、激昂的高歌声中,那熟悉的细碎的脚步声渐渐远去,直到一点也分辨不出。昕把头转向天空,眼泪溢满眼眶,顺着眼角流出。在晶莹的泪光中,他仿佛看到了母亲急匆匆的身影,像风一样飘过辽阔的田野。
其他文献
那匹绝尘的马  那匹绝尘的马  像一把剑,刺破唐朝的帷幕  此时,李白看见的月光已被地上的霜埋葬  此时,李商隐看见的西窗烛已被巴山夜雨淋湿  此时,独上西楼的李煜正不堪回首月明中  此时,我正与鱼玄机江南江北愁望  而杜秋娘,正卷帘在唱:把取红笺各断肠  闪烁着绝世的光  那匹绝尘的马,不知浮生若梦  之所以爱  我爱比野草还卑微的植物,爱它们  一到春天就蓬勃向上的姿势  我爱惊蛰之后,就出巢
整整一个夏天,忠温大娘家大门过道里笑声不断。那是多么欢实的笑声啊,扑扑棱棱的,像一群群的白鸽,忽地飞起来,在空中盘旋。母亲最经不住它们的撩拨了,她总是把洗衣盆端到小南屋东山墙下,或者搬来矮桌子打袼褙。她选这个位置,为的是听那边人们说笑。小南屋东山墙正对着忠温大娘家的大门过道,相距也就十几步远,但是中间隔着我家的大门。一道薄薄的木板屏障却使那些本来清楚明白的笑语变得模糊,这让母亲听起来很费力,有时听
小满节气的风,多从南方来  而让我们困扰和挂牵的无限事  更多来自身后  母亲百日祭,淅沥着小满的雨  失去了墓顶,母亲的家丑陋地张望着  一生先知先觉的母亲,没有占卜到  这桩天大的身后事  属地之殇,让知觉成为聋子的耳朵  好比飞鸟与鱼,爱情无疾而终  好比异度空间的母亲,不再通灵阳间事  好比阳光里的我,对于角落里的预谋  依旧后知后觉  蔷薇  女墙上的蔷薇,不知何时全落了  站在小满的女
一  如果说田米遇到王大军以后,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那就是两人合作生了王毛毛。这也是田米能想到的唯一正确的事情。一想到王毛毛,田米的心就发软,眼窝就发热,那圆嘟嘟的小人儿晃悠晃悠走到身边,脸上的笑就像晴日里的大太阳,一下子就把田米潮湿的心给照亮了,暖化了。  谁家过日子不是摔摔打打的。田米最烦这样劝人的话。田米毕业后在一家小机关单位上班,稀里糊涂就嫁给了同单位的王大军。结婚那天,平日里少言寡语的王
我喜欢晚上的时候到各种街上,或是坐在花坛上看来来往往的人。今天我又像往常一样来到了路边,向着高尔夫球场的方向走。当然我不是去球场,我甚至连一场球也没有打过。我认为那和我在农村老家劈柴是同一种性质,累,到了晚上浑身上下酸疼得要命。   我经过那里只为到甲岸街会更近一些。   路上我遇见了一个女人把狗弄丢了,她站在十字路口,边哭边东张西望地说,没有了它,我怎么活呢。我从她身边路过,看见了她整张脸,
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这是著名散文家吴伯箫名篇《歌声》里的开篇语。我虽然歌唱得不好,但是非常喜欢那些振奋人、鼓舞人、启迪人的歌曲,前些年卡拉OK风行的时候,难免拿起话筒唱一曲,抒发一下胸怀。这些歌曲包括《牡丹之歌》《北国之春》《人说山西好风光》等。而唱得最多的却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曲《红星照我去战斗》。   感人的故事留给人的记忆一样是长远的。八一厂摄制的彩色故事片《闪闪的红星》我
王方晨是个老实人。   老实人,这三个字,搁别的作家头上,大抵多是不太乐意接受的。   就好像,说谁是个好人,或者说谁很努力。想来想去,却再想不到什么词比这三个字更能贴近生活中的王方晨。何况,他还写了本厚厚的《老实街》,为老实人正名、呼喊,希望社会再多些老实人,多些老实人的精神。   这事,搁别人做,这样的书,搁别的作家来写,多少会显得有些假。   王方晨做来,正合适。   老实人大抵有
蛰伏了一个漫长的冬天,拒绝参与热闹,拒绝各种暧昧的交际和纠缠,一如把身心藏于秘境之地,我足不出户,无人踏入,亦无人问津。然而,梦却突然萌芽,我在碧绿群山上飞翔,松涛与溪水唱和的声音,流云与枝叶摩擦的声响,还有丝弦与指尖倾诉的声音,一切都是那么舒缓、温润、淡定,却犹如天籁,似乎有一种魔力,吸引我朝某一个方向望去——   曙色微熏,风裹着一缕不易觉察的躁动,忽然落入打开的窗口。大地正孕育着丰盈与壮硕
【摘 要】 语言离不开语篇,语篇离不开内容,内容离不开主题和语境,因此,英语课堂当以“主题意义探究”作为起点和终点,以主题意义统揽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同时关注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就“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具体化的展开模式从“围绕主题的课堂导入,巧妙激活主题和语言;顺延导入的文本初读,清晰辨认文体和结构;靠近主题的问题推导,深入理解内容和手法;
利用大棚内套1m高的中拱棚上覆草苫的“两膜一苫”方式进行辣椒秋延后栽培,可使辣椒的上市期从11月下旬开始一直延后到春节,栽培容易,效益可观。    1、品种选择    秋延后大棚三层覆盖栽培的辣椒品种,要选择对温度、光照适应性广,抗病毒病、疫病能力强,果形大、色泽光亮鲜艳、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1)秋延后栽培,在辣椒的整个生育期内,温度和光照变化极大,辣椒的生长季温度从最高降至最低,光照也从最强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