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小学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应该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目标。而在实际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则应该将以人为本教学思想作为指导工作的主要思想。只有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在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将学生当做是核心,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
关键词:中小学管理;教学管理;以人为本
现代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引入以人为本教学思想,只有在以人为本思想的引导下,教育和管理的质量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在实际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应该积极的探索如何在现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将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真正的融入到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让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建构实质性校园管理
笔者认为,传统的校园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空泛性,它是以一种具有强大约束力的管理形式存在的,教师与学生每天似乎都在相同的校园活动中度过。就其本质而言,这是一种严肃、谨慎的校园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作用,以达到约束教师与学生日常的行为规范的目的。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超前共享力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校园管理模式很难与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接轨,这对学校吸取时代特色,从而对增进校园内部教育与管理机制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中小学为更有效地改善管理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优化校园管理理念,以建构实质性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基础,并结合科学、有效的管理决策为校园管理文化“改头换面”。那么,这样做的原因何在?
首先,现代化的推进让我们越来越关注人的主体功能作用,而中小学教育是学生基础性教育的开端,掌控着为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但是,学生在校园中以群体形式生存,其普遍性特征是学校管理的主体方向,而更要认清的是,每个学生也都是以单个个体存在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异同性,这才是学校管理的难点之处。
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就是从本质上认识到了这种情况的存在,要求学校重视学生以个体特性存在的主体功能,在日常校园管理中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思想上对他们进行实质性的教育与管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空泛概念式的管理。
以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程管理为例,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以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为主。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但是学生是否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否吸收了课堂上教师对素质道德知识的传授等等问题,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思想品德课程完善学生思想情操的目的。
而新课改下,学校对思想品德课程管理也应注入“以人为本”的新鲜血液,以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能动性为主,运用合理、创新式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的身体与思维都“动起来”,有利于学校对思想品德课程完善的实质性管理,学校对教师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的实质性管理,学校对学生课堂高效学习效率的实质性管理。
二、实施情感管理
情感管理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对于教师而言,学校管理者应当对教师实施情感管理,主动关心教师的生活、工作情况,为教师创造一种相对宽容、充满关怀的教学环境,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使教师从内心深处热爱岗位、热爱学生、热爱学校。学校管理者要尊重、爱护、相信、依靠教师,为教师提供完善的教学科研条件,调动起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事业中。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和教师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管理思想,不断创新和改进管理活动,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塑造良好的校风、学风。
三、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中小学教育阶段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创新思维,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管理工作对整个中小学教育而言,具有十分关键的教学价值。在中小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演着完全不同的角色,但对中小学生健全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为此,中小学教育院校校长及相关管理者需要及时有效地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科学妥善地处理好中小学生、学生家长、任课教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学生与教育院校的关系问题。中小学教育院校需要充分爱护及尊重教师队伍及学生队伍,积极听取他们的心声,并在此基础上落实各种各样的教学方针。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及学生学习潜力。例如,中小学教育院校管理者深入关心每一位教师,对其实际生活现状进行充分了解,及时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尽最大限度满足教师需求。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落实深化。
四、建设高水平学生管理队伍
建设高水平学生管理队伍是以人为本学生管理的实施关键。没有高水平学生管理队伍,任何制度理念都不可能得到贯彻,政治素养好、道德品质高、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是该队伍具有的特征。同时学生管理队伍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以人为本学生管理理论,改革创新工作方法,勇于实践,实事求是,促进学生管理转向科学管理。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管理具体工作涉及就业、勤工助学、心理咨询等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最好具有专业背景及较丰富的社会实践与心理辅导经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可以采用交流学习,培训,科研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素质。
现代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和学校都要以以人为本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给学生更大的活动的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这样学生才能够自由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夏会金.“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社会心理科学.2011(2).
[2]张桂芝.浅谈“以人为本”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
关键词:中小学管理;教学管理;以人为本
现代中小学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引入以人为本教学思想,只有在以人为本思想的引导下,教育和管理的质量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升。在实际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都应该积极的探索如何在现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将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真正的融入到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让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建构实质性校园管理
笔者认为,传统的校园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空泛性,它是以一种具有强大约束力的管理形式存在的,教师与学生每天似乎都在相同的校园活动中度过。就其本质而言,这是一种严肃、谨慎的校园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作用,以达到约束教师与学生日常的行为规范的目的。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超前共享力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校园管理模式很难与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接轨,这对学校吸取时代特色,从而对增进校园内部教育与管理机制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中小学为更有效地改善管理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优化校园管理理念,以建构实质性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基础,并结合科学、有效的管理决策为校园管理文化“改头换面”。那么,这样做的原因何在?
首先,现代化的推进让我们越来越关注人的主体功能作用,而中小学教育是学生基础性教育的开端,掌控着为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但是,学生在校园中以群体形式生存,其普遍性特征是学校管理的主体方向,而更要认清的是,每个学生也都是以单个个体存在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异同性,这才是学校管理的难点之处。
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就是从本质上认识到了这种情况的存在,要求学校重视学生以个体特性存在的主体功能,在日常校园管理中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思想上对他们进行实质性的教育与管理,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空泛概念式的管理。
以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程管理为例,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以教师“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为主。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但是学生是否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否吸收了课堂上教师对素质道德知识的传授等等问题,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思想品德课程完善学生思想情操的目的。
而新课改下,学校对思想品德课程管理也应注入“以人为本”的新鲜血液,以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能动性为主,运用合理、创新式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的身体与思维都“动起来”,有利于学校对思想品德课程完善的实质性管理,学校对教师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的实质性管理,学校对学生课堂高效学习效率的实质性管理。
二、实施情感管理
情感管理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对于教师而言,学校管理者应当对教师实施情感管理,主动关心教师的生活、工作情况,为教师创造一种相对宽容、充满关怀的教学环境,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使教师从内心深处热爱岗位、热爱学生、热爱学校。学校管理者要尊重、爱护、相信、依靠教师,为教师提供完善的教学科研条件,调动起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事业中。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和教师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管理思想,不断创新和改进管理活动,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塑造良好的校风、学风。
三、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中小学教育阶段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创新思维,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管理工作对整个中小学教育而言,具有十分关键的教学价值。在中小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任课教师与学生家长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演着完全不同的角色,但对中小学生健全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为此,中小学教育院校校长及相关管理者需要及时有效地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科学妥善地处理好中小学生、学生家长、任课教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学生与教育院校的关系问题。中小学教育院校需要充分爱护及尊重教师队伍及学生队伍,积极听取他们的心声,并在此基础上落实各种各样的教学方针。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及学生学习潜力。例如,中小学教育院校管理者深入关心每一位教师,对其实际生活现状进行充分了解,及时有效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尽最大限度满足教师需求。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落实深化。
四、建设高水平学生管理队伍
建设高水平学生管理队伍是以人为本学生管理的实施关键。没有高水平学生管理队伍,任何制度理念都不可能得到贯彻,政治素养好、道德品质高、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是该队伍具有的特征。同时学生管理队伍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以人为本学生管理理论,改革创新工作方法,勇于实践,实事求是,促进学生管理转向科学管理。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管理具体工作涉及就业、勤工助学、心理咨询等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最好具有专业背景及较丰富的社会实践与心理辅导经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可以采用交流学习,培训,科研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素质。
现代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和学校都要以以人为本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给学生更大的活动的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这样学生才能够自由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夏会金.“以人为本”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社会心理科学.2011(2).
[2]张桂芝.浅谈“以人为本”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