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给哈尔滨城市景观和风貌特色带来的影响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vvv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根据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对我市2008年6月至2012年的高层建筑情况的相关调查,逐项深入统计、完善数据资料。分析数据包括建筑所属行政区域、所属新老城区风貌圈层、建筑类型、所属24片风貌分区、建筑高度、高层建筑数量等,针对高层建筑对我市景观和风貌特色带来的影响做出粗浅的分析,现将相关分析数据作简要说明:
  关键词:哈尔滨市 城市景观 风貌特色 高层建筑 影响
  一、近年我市高层建筑审批摸底情况统计
  (一)全市高层建筑高度分布基本情况
  自2008年6月至2012年我市投入建设的高层建筑共2051栋,其中按高度24~50m、50~80m 、80~100m 、大于100m的分别为414栋、814栋、793栋和30栋,分别占20.19%、39.69%、38.66%、1.46%。我市50~100m高层建筑占总量近4/5,24~50m小高层建筑占1/5,100m以上超高层建筑较为稀少,部分反映了开发建设模式和理念较为陈旧的现象。
  (二)按建筑所属行政区域统计分析
  本次统计的高层建筑分布情况见表1:
  数据简析:
  1、高层建设工程报建项目近4/5主要集中在道里、南岗和香坊区,其他区域较少;
  2、高层建筑道里区较多,占总量2/5强,南岗、香坊区次之,各占1/5,其他区域较少;
  (三)按建筑所属新老城区风貌圈层统计分析
  根据《哈尔滨市总体城市设计》提出的老城区、协调区和新城区三个风貌圈层,本次统计的高层建筑分布情况见表2:
  数据简析:
  1、老城区、协调区、新城区的高层建筑报建项目比例约为1:3:3,高层建筑数量约为1:9:10,基本符合老城区限制建设、协调区过渡性建设、新城区鼓励建设的总体思路;
  2、50~80m的高层建筑与80~100m的相比较,协调区前者比后者多50%,新城区后者比前者多32%,体现出协调区到新城区在高度上的逐渐过渡;
  3、全市30栋10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中,协调区有21栋,新城区有9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应区域的土地供应紧张程度和经济环境的成熟程度,对于选址谋划超高层地标性建筑有一定参考意义。
  (四)按建筑类型统计分析
  本次统计按建筑类型共分工业仓储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市政公用建筑四个大类,统计结果见表3:
  数据简析:
  1、受房地产市场影响,我市近年高层住宅建筑报建项目数占全市高层项目总量65.68%,公建项目报建数仅占25.47%;
  2、高层住宅建筑数量比重处于绝对强势,共1871栋,占全市高层建筑总量91.18%,公共建筑比重较为弱势,共150栋,占全市高层建筑总量7.31%,其他兩类建筑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3、高层住宅项目在建筑高度上主要集中于50~100m之间,共1517栋,占全市高层建筑总量的73.93%,在城市新区用地性质较均一时,可能出现住宅项目扎堆带来的大面积平增平长现象;
  4、截止统计时间,100m以上超高层建筑均为居住建筑,少数已知超高层公共建筑项目暂未进入建筑工程实施审批阶段;
  5、工业仓储和市政公用类建筑受项目自身特点、工艺流程限制较多,较难形成规模化的高层建设行为。
  二、问题归纳与简要分析
  总体来说,用地指标、净空限高、消防等级等因素都不可避免的对建筑形式产生影响,而开发企业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市场评估、项目策划等具体建设行为,也对我市高层建筑形态、布局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次调查的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市政治、经济、文化等所处的阶段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关于增长速度与城市形态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用地资源的日益紧缺,新建建筑以高层为主逐渐成为当前的主要趋势,以道外为代表的老城区保护利用与更新、以香坊为代表的协调区内在的改造和发展需求,以及群力、哈西新区等城市新区建设项目的大量启动,也使我市高层建筑审批、建设量迅猛增长,特别是经历了2009年的爆发式增长和2011年的较高速增长后,统计基数呈逐年梯级递增态势,在城市建筑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2012年下半年至2014年初,这些项目将陆续建成,新的城市形态也将成型,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宜采用城市设计手段,辅以三维辅助决策系统对未来城市形态进行模拟推演和规划设计,科学严谨的提出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体系。
  (二)关于建筑形态与城市形象
  单栋建筑的形态主要包括布局、风格、体量、比例、尺度、细部、色彩等七个方面,而区域性的建筑形态则决定了城市的局部直至整体形象。建筑形态受经济环境、房地产市场和人文因素等影响较大,目前我市新建建筑以高层为主、高层建筑以住宅为绝对主力的现象已经形成,占全市高层建筑总量91.18%,住宅建筑因其自身功能和结构特点,较难形成特色突出、创新独特的建筑形象,建筑形态相对呆板均一,对城市景观贡献度十分有限,即便在风格、比例、尺度等方面加以引导,同时大力鼓励创新也较公共建筑有先天性的创作障碍,因此,将每一栋公共建筑作为一次机遇,使其对周边产生积极地辐射拉动作用,是今后一个时期建筑形态设计的重中之重。
  本次统计还从数据上明确的揭示出以下问题——高层住宅项目在建筑高度上主要集中于50~100m之间,占全市高层建筑总量的七成半,在群力、哈西以及未来的城市新区用地性质较均一、路网间距较大时,可能或已经局部出现住宅项目扎堆、建筑形象不佳、建筑高度大面积平增平长的现象,给城市天际线和城市景观带来了一定隐患,宜从用地性质平衡和指标控制的根源加以研究、以利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建筑形态和优美的城市形象。
  综上,建筑高度不是开发建设单位简单地头脑风暴形成的,而是有其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规划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可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和引导策略,积极创新探索,努力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进行统筹兼顾,发挥杠杆调控作用,使建筑高度摆脱以“硬杠”划定的僵局,走向以追求更高建筑品质和更好环境空间品质的多元化发展方向,丰富市场供给、优化建筑形象,打造更加适宜人居的城市空间环境。■
其他文献
本文仅以哈尔滨市为例阐述几种常见供暖方式,探讨目前城市供热的发展方针以及城市供热发展规划。
本文主要通过对各种预应力的结构形式做出分类及说明,专门针对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预应力做出分析及探讨,对预应力的平板结构优点做出了主要阐述。比较以及分
8月3日,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与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大连连船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该协议确定,三方合作期为lO年。今年6月以来,三方曾多次沟通协商,达成了
所谓电网规划是指要确定在何时与何地,来建造何种类型的变电设备,以此来得到相对安全且经济的输送电能的效益。依靠最小的电网建设成本,来保证能够可靠地达到负荷中心所需的电力
摘 要:路面基层出现裂缝的现象是很常见的,但是一旦出现裂缝就会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给人们的出行和运输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路面基层出现裂缝的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本文主要通过对路面基层裂缝原因和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道路建设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基层;裂缝;原因;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公路大多数都采用了半刚性的路面,这种
摘 要:近年来由于科学的发展,静液压传动作为一种新的传动形式备受关注,国内外对静液压传动的研制和应用也越来越多,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采用静液压传动技术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静液压传动;液压泵;液压技术  现代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车辆及机具的行走装置的传动装置主要采用的是纯机械、液力、静液压和电力等四种传动方式。其中,静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液压泵将发动机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人员众多,施工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文章主要分析了水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基于低影响开发(LID)模式建立现代城市雨水控制利用技术体系,实现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涝,减轻城市排水和水处理系统的负荷,减少水污染,补给地下水,缓解地面沉降等一系列城市化所带
由于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目前无法治愈,因此尽早检测和及早治疗非常重要。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可以通过检测血清在症状出现前数月甚至数年就查出这种疾病。  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12月14日发表新闻公报说,由该中心和芬兰东部大学共同完成的研究发现,一种指示组织缺氧和磷酸戊糖途径的分子信号,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前兆。所谓磷酸戊糖途径,是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一种方式。  公报说,研究人员分别采集阿尔茨海默氏
以桨毂液压阻尼器应变测量法为基础,通过地面标定试验及飞行试验,获得液压阻尼器动应变幅值和结构动力学特性,分析了液压阻尼器动载荷随典型飞行状态的变化规律,为液压阻尼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