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京:地铁站里啥都能买到
如果要评世界上哪里的地铁站最方便,非日本地铁站莫属了。
日本地铁非常发达,地下有七八层之多,需要什么东西不需要走出地铁站,甚至不需要走出本层,站內都能解决。这其中功劳最大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自动售货机。自动售货机除了出售香烟、报刊等常见的商品外,还有各种食品,比如冷热饮料、杯面、冰激凌等。听日本朋友说,有的地铁站还设有出售鲜花、玩具、雨伞的自动售货机。除了自动售货机,在地铁站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小卖部”,虽然只有两三平方米左右,但五脏俱全,有指甲刀、电池、镜子等,据说最受欢迎的是丝袜。有些女士出门不小心弄破了丝袜,穿着破洞的丝袜是非常失礼的行为,用不着回家换袜子,在地铁站的小卖部买一双就能解决燃眉之急。
地铁站內还设有一排排的柜子,每排柜子上都有一排数字码,原来这是自动存包柜,如果你不愿拎着东西去办事,投几个硬币把它们存在柜子里就行。
伦敦:一站一景讲述帝国荣耀
站在每一个伦敦地铁口都可以看到两个鲜艳的红色英文单词London Underground(伦敦地铁),如果直译就是“伦敦地下的东西”。究竟伦敦地铁站“地下的东西”这个词有什么特色?
只要你耐心走进去就会知道,这地下的东西讲述的就是“地上的历史”。
伦敦地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铁之一,是世界地铁的发源地,至今伦敦地铁在总里程和车站数量上仍居世界之首,伦敦也因此被称为“建在地铁上的都市”:12条线路纵横交错,总长超过400多公里,仅车站就有270多个。
很多人用“一站一景”来形容伦敦的地铁站,因为每一站从外观到装潢都不一样。站台上的瓷砖、壁画或是天桥设计在颜色和材质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位于市中心一区的贝克街车站如今是5条地铁线路的换乘站,但走进地下车站你会感到时光倒流回了19世纪中叶,砖石破旧的站台加上木制的楼梯,让人觉得和现代化的英国完全不符。但是如果你在地铁站台入口的墙壁上发现一个招贴画大小的铜制铭牌就会明白伦敦人的用意。铭牌上面写着:“此站台是1863年世界第一条地铁的一部分,特此证明。”因福尔摩斯出名的贝克街站,地铁站台的墙壁用一块块小砖拼咸,砖上印的全是这位大侦探的头像。通常,伦敦地铁站台两侧都是广告,不过贝克街站有所不同,每个站台座椅上方都留有宣传海报的空间。这些海报生动地描绘了从1863年之后,因为有了地铁,贝克街上繁华的生活景象。
同处一区的海德公园站也一样在讲述大英帝国当年的辉煌历史。在地铁站的墙上,你可以看到连幅壁画,讲述的是英国1851年在海德公园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的场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的热闹与非凡:185l的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吸引到超过600万人参观。如今为人称道的“水晶宫”,还有倡导主办世博会的维多利亚女王及夫婿阿尔伯特亲王当时开会讨论的鲜活场景都被留在了这里的一幅幅壁画上,让你即便看不到历史遗迹,也能想象出当年的历史景象。
伦敦的地铁站不仅讲述远隔几个世纪的历史,对于英国在20世纪中叶以后的城市文化变迁也不漏过。伦敦西区的骑士桥街是著名的零售商业街,汇聚了包括哈罗兹、哈维,尼克斯在內的多家高档百货公司。位于当地的骑士桥地铁站为了反映出当地特色,不仅把地铁站口和有着百年历史的百货商店的入口连在了一起,更是将地铁站內墙壁的颜色和装饰风格与地面上的百货一条街保持一致。
伦敦东区的金融区是新兴开发的地带,这里的地铁站“金丝雀码头”站在设计上也完全体现出了英国的金融文化特色:最现代化的电梯系统,随处可见的无线上网充值设备,还有挂在地铁站墙壁两侧、24小时播放财经信息的电视大屏幕,都让人感受到这座金融城的工作气氛。
首尔:地铁站像个大集市
韩国陆地面积不大,四通八达的地铁线路连接起了整个城市,密集程度好像一张蜘蛛网。在首尔乘坐地铁十分方便快捷,也是人们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
首尔地铁的主要换乘车站以及繁华地段的车站普遍都有很多小的店铺,乘客出站前,可以到这里买一些日常用品。店铺的商品十分丰富,有卖小吃的、卖衣服的、卖化妆品的、还有各种日常用品,价格也比商场、超市的价格便宜一些。此外,各种出售日常生活用品的小铺也非常火。由于生活节奏十分快,很多人下班就直接回家,乘坐地铁的过程中不用走出地铁站就能买一些日用品,十分方便,
除了林立的小商铺,各种摆地摊的小商贩也会来“凑热闹”。据说很多外国游客初来韩国时,都无法将首尔现代化的地铁系统与如此多的地摊联系在一起。由于管理不是十分严格,小商贩们干脆在地铁站支上一个小桌子,摆上自己的商品就开始做起生意来,卖些手表、MP3之类的电子产品。
还有些人干脆在地上铺上一块布或者几张纸,把商品摆在上面,这些地摊商品更加廉价一些,诸如腰带、手表、镜子、魔方之类的小玩意。更为夸张的是,居然还有韩国大妈干脆提着篮子在地铁站里卖菜。
(摘自《环球时报》)
德国:邻里官司多
“邻居好,赛金宝”、“远亲不如近邻”,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老话,邻居之间有点小摩擦小纠纷,一般情况不会红脸,若诉诸法律,闹到法院,一定是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德国人可不同,邻居之间往往会为一点鸡毛蒜皮的琐事法庭相见。他们认为,法官是“公正的第三者”,请他们裁决是非曲直省心省力。
德国人邻里之间十分喜爱打官司,似乎到了有瘾的程度。
有个案例:一位从瑞典移民柏林的教授到邻居院落里捡自家梨树上被暴风吹落的梨子,当时邻居看着他捡梨一句话未说,也未加以制止,不料,几天后法院给教授送来传票,原来是邻居告了他的偷窃行为。因按德国规定,落到邻居院子里的梨所有权就不再是教授的了,教授来捡就算是偷。就这么一点小事也打起了官司。
德国人对一些影响生活环境的噪音是不肯忍让和接受的,常常因为小孩哭闹声、夫妻吵架声、家庭晚会娱乐声、宠物叫唤声等而引发官司。有这样一件事:一位男士傍晚牵着狗在门口散步,邻居夫妇俩在不远处相拥聊天。男士的狗突然对着邻居夫妇叫唤不停,半小时过去了还是不住嘴。老邻居夫妇据此将男士告到法庭,要求赔偿精神损失。德国的规矩是狗在白天吼叫不应超过30分钟,中午休息和夜间主人应禁止狗叫,否则即属违规,必遭处罚。
(作者:四华子摘自《家庭与生活报》)
美国:吵架有规矩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校园的名声和口碑一直不错,可是一名来自中国西安的学生翟某,却因“言”获罪,他因涉嫌发表“火燒校园”等言论而被校方报警。
根据新州法庭的文件,他被控为“恐怖分子”等重罪。翟某在法庭上否认有任何烧学校的行为,也没有这样的言论。而当地华文报纸在报道中称,翟某承认他曾说过“大不了就拼了”之类的气话。
翟某的案子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案子,尤其是在美国这样一个人们都认为是言论自由的国家。在美国什么叫言论自由?民众有什么样的言论自由?
第一,民众的批评权是有限度的。像说奥巴马不好,怎么说都可以,但有一条界线:言论中不能涉及威胁性的字眼。比如去年,一个人威胁说,他要杀了奥巴马。好家伙,美国联邦调查局立刻将他逮捕,然后将此人祖宗八代查了个底朝天。
第二,个人之间可以闹意见,但不能用语言威胁对方。如果威胁对方说我要杀了你,或是我要把你家人怎么怎么样,这也构成了犯罪,报警后警方可以以预谋杀人的罪名起诉。
第三,言论自由不代表可以口无遮拦,想骂谁就骂谁,想羞辱谁就可以任意羞辱谁。在美国要是叫黑人“黑鬼”,就有可能被告上法庭,因为这涉及种族歧视。在美国不能打人,老公打老婆不行,爹娘打孩子也不行,轻的叫虐待,重的变成攻击罪。骂人也不行,老百姓个人是不能随便骂的,不过当官的被骂还不算触犯法律,这就是美国式的言论自由。
(作者:乔磊摘自《中老年时报》)
如果要评世界上哪里的地铁站最方便,非日本地铁站莫属了。
日本地铁非常发达,地下有七八层之多,需要什么东西不需要走出地铁站,甚至不需要走出本层,站內都能解决。这其中功劳最大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自动售货机。自动售货机除了出售香烟、报刊等常见的商品外,还有各种食品,比如冷热饮料、杯面、冰激凌等。听日本朋友说,有的地铁站还设有出售鲜花、玩具、雨伞的自动售货机。除了自动售货机,在地铁站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小卖部”,虽然只有两三平方米左右,但五脏俱全,有指甲刀、电池、镜子等,据说最受欢迎的是丝袜。有些女士出门不小心弄破了丝袜,穿着破洞的丝袜是非常失礼的行为,用不着回家换袜子,在地铁站的小卖部买一双就能解决燃眉之急。
地铁站內还设有一排排的柜子,每排柜子上都有一排数字码,原来这是自动存包柜,如果你不愿拎着东西去办事,投几个硬币把它们存在柜子里就行。
伦敦:一站一景讲述帝国荣耀
站在每一个伦敦地铁口都可以看到两个鲜艳的红色英文单词London Underground(伦敦地铁),如果直译就是“伦敦地下的东西”。究竟伦敦地铁站“地下的东西”这个词有什么特色?
只要你耐心走进去就会知道,这地下的东西讲述的就是“地上的历史”。
伦敦地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铁之一,是世界地铁的发源地,至今伦敦地铁在总里程和车站数量上仍居世界之首,伦敦也因此被称为“建在地铁上的都市”:12条线路纵横交错,总长超过400多公里,仅车站就有270多个。
很多人用“一站一景”来形容伦敦的地铁站,因为每一站从外观到装潢都不一样。站台上的瓷砖、壁画或是天桥设计在颜色和材质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位于市中心一区的贝克街车站如今是5条地铁线路的换乘站,但走进地下车站你会感到时光倒流回了19世纪中叶,砖石破旧的站台加上木制的楼梯,让人觉得和现代化的英国完全不符。但是如果你在地铁站台入口的墙壁上发现一个招贴画大小的铜制铭牌就会明白伦敦人的用意。铭牌上面写着:“此站台是1863年世界第一条地铁的一部分,特此证明。”因福尔摩斯出名的贝克街站,地铁站台的墙壁用一块块小砖拼咸,砖上印的全是这位大侦探的头像。通常,伦敦地铁站台两侧都是广告,不过贝克街站有所不同,每个站台座椅上方都留有宣传海报的空间。这些海报生动地描绘了从1863年之后,因为有了地铁,贝克街上繁华的生活景象。
同处一区的海德公园站也一样在讲述大英帝国当年的辉煌历史。在地铁站的墙上,你可以看到连幅壁画,讲述的是英国1851年在海德公园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的场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的热闹与非凡:185l的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吸引到超过600万人参观。如今为人称道的“水晶宫”,还有倡导主办世博会的维多利亚女王及夫婿阿尔伯特亲王当时开会讨论的鲜活场景都被留在了这里的一幅幅壁画上,让你即便看不到历史遗迹,也能想象出当年的历史景象。
伦敦的地铁站不仅讲述远隔几个世纪的历史,对于英国在20世纪中叶以后的城市文化变迁也不漏过。伦敦西区的骑士桥街是著名的零售商业街,汇聚了包括哈罗兹、哈维,尼克斯在內的多家高档百货公司。位于当地的骑士桥地铁站为了反映出当地特色,不仅把地铁站口和有着百年历史的百货商店的入口连在了一起,更是将地铁站內墙壁的颜色和装饰风格与地面上的百货一条街保持一致。
伦敦东区的金融区是新兴开发的地带,这里的地铁站“金丝雀码头”站在设计上也完全体现出了英国的金融文化特色:最现代化的电梯系统,随处可见的无线上网充值设备,还有挂在地铁站墙壁两侧、24小时播放财经信息的电视大屏幕,都让人感受到这座金融城的工作气氛。
首尔:地铁站像个大集市
韩国陆地面积不大,四通八达的地铁线路连接起了整个城市,密集程度好像一张蜘蛛网。在首尔乘坐地铁十分方便快捷,也是人们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
首尔地铁的主要换乘车站以及繁华地段的车站普遍都有很多小的店铺,乘客出站前,可以到这里买一些日常用品。店铺的商品十分丰富,有卖小吃的、卖衣服的、卖化妆品的、还有各种日常用品,价格也比商场、超市的价格便宜一些。此外,各种出售日常生活用品的小铺也非常火。由于生活节奏十分快,很多人下班就直接回家,乘坐地铁的过程中不用走出地铁站就能买一些日用品,十分方便,
除了林立的小商铺,各种摆地摊的小商贩也会来“凑热闹”。据说很多外国游客初来韩国时,都无法将首尔现代化的地铁系统与如此多的地摊联系在一起。由于管理不是十分严格,小商贩们干脆在地铁站支上一个小桌子,摆上自己的商品就开始做起生意来,卖些手表、MP3之类的电子产品。
还有些人干脆在地上铺上一块布或者几张纸,把商品摆在上面,这些地摊商品更加廉价一些,诸如腰带、手表、镜子、魔方之类的小玩意。更为夸张的是,居然还有韩国大妈干脆提着篮子在地铁站里卖菜。
(摘自《环球时报》)
德国:邻里官司多
“邻居好,赛金宝”、“远亲不如近邻”,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老话,邻居之间有点小摩擦小纠纷,一般情况不会红脸,若诉诸法律,闹到法院,一定是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德国人可不同,邻居之间往往会为一点鸡毛蒜皮的琐事法庭相见。他们认为,法官是“公正的第三者”,请他们裁决是非曲直省心省力。
德国人邻里之间十分喜爱打官司,似乎到了有瘾的程度。
有个案例:一位从瑞典移民柏林的教授到邻居院落里捡自家梨树上被暴风吹落的梨子,当时邻居看着他捡梨一句话未说,也未加以制止,不料,几天后法院给教授送来传票,原来是邻居告了他的偷窃行为。因按德国规定,落到邻居院子里的梨所有权就不再是教授的了,教授来捡就算是偷。就这么一点小事也打起了官司。
德国人对一些影响生活环境的噪音是不肯忍让和接受的,常常因为小孩哭闹声、夫妻吵架声、家庭晚会娱乐声、宠物叫唤声等而引发官司。有这样一件事:一位男士傍晚牵着狗在门口散步,邻居夫妇俩在不远处相拥聊天。男士的狗突然对着邻居夫妇叫唤不停,半小时过去了还是不住嘴。老邻居夫妇据此将男士告到法庭,要求赔偿精神损失。德国的规矩是狗在白天吼叫不应超过30分钟,中午休息和夜间主人应禁止狗叫,否则即属违规,必遭处罚。
(作者:四华子摘自《家庭与生活报》)
美国:吵架有规矩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校园的名声和口碑一直不错,可是一名来自中国西安的学生翟某,却因“言”获罪,他因涉嫌发表“火燒校园”等言论而被校方报警。
根据新州法庭的文件,他被控为“恐怖分子”等重罪。翟某在法庭上否认有任何烧学校的行为,也没有这样的言论。而当地华文报纸在报道中称,翟某承认他曾说过“大不了就拼了”之类的气话。
翟某的案子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案子,尤其是在美国这样一个人们都认为是言论自由的国家。在美国什么叫言论自由?民众有什么样的言论自由?
第一,民众的批评权是有限度的。像说奥巴马不好,怎么说都可以,但有一条界线:言论中不能涉及威胁性的字眼。比如去年,一个人威胁说,他要杀了奥巴马。好家伙,美国联邦调查局立刻将他逮捕,然后将此人祖宗八代查了个底朝天。
第二,个人之间可以闹意见,但不能用语言威胁对方。如果威胁对方说我要杀了你,或是我要把你家人怎么怎么样,这也构成了犯罪,报警后警方可以以预谋杀人的罪名起诉。
第三,言论自由不代表可以口无遮拦,想骂谁就骂谁,想羞辱谁就可以任意羞辱谁。在美国要是叫黑人“黑鬼”,就有可能被告上法庭,因为这涉及种族歧视。在美国不能打人,老公打老婆不行,爹娘打孩子也不行,轻的叫虐待,重的变成攻击罪。骂人也不行,老百姓个人是不能随便骂的,不过当官的被骂还不算触犯法律,这就是美国式的言论自由。
(作者:乔磊摘自《中老年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