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腹膜转移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aiyuy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术后发生腹膜转移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 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176例,均行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首诊时间、组织病理类型,有无腹膜假性黏液瘤、阑尾穿孔及淋巴结转移,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CA19-9水平.术后随访至2021年6月,发生腹膜转移者46例为转移组,未发生腹膜转移者130例为未转移组,比较转移组与未转移组、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原发性阑尾肿瘤腹膜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腹膜转移的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总生存率.结果 转移组首诊时间[1.5(0.6,5.0)个月]长于未转移组[1.0(0.2,3.0)个月](P<0.05),女性(84.8%)、腺癌(69.6%)、有腹膜假性黏液瘤(67.4%)、入院时血红蛋白<110 g/L(30.4%)及血清CEA>5 μg/L(67.4%)、CA125>35 u/mL(34.8%)、CA19-9>37 u/mL(34.8%)比率均高于未转移组(58.5%、13.8%、0、10.8%、27.7%、13.8%、9.2%)(P<0.05),年龄[54.5(45.3,65.0)岁]及阑尾穿孔、淋巴结转移、白细胞计数>9.5×109/L比率(17.4%、4.3%、10.9%)与未转移组[60.0(49.0,67.0)岁、10.8%、3.1%、13.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OR=27.391,95%CI:8.169~91.849,P<0.001)、血清 CEA>5 μg/L(OR=7.392,95%CI:2.209~24.737,P<0.001)、血清CA125>35 u/mL(OR=8.381,95%CI:2.537~27.685,P<0.001)是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176例患者随访至2021年6月,失访6例,死亡9例,转移组总生存率[87.8%(36/41)]低于未转移组[96.9%(125/129)](X2=4.546,P=0.033).组织病理类型为腺癌的原发性阑尾肿瘤腹膜转移患者腹膜假性黏液瘤比率(78.1%)高于其他组织病理类型者(42.9%)(x2=4.024,P=0.045),年龄,首诊时间,女性、阑尾穿孔、淋巴结转移比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与其他组织病理类型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织病理类型为腺癌、血清CEA及CA125水平升高的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术后易发生腹膜转移,发生腹膜转移者预后较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miR-509对人舌鳞状细胞癌SCC15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对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因子6(adenosine diphosphate-ribosylation factor 6,ARF6)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SCC15细胞,随机分为miR-509 mimic 组(转染 miR-509 mimic)、miR-509 inhibitor 组(转染 miR-509 inhibitor)、mimic NC 组(转染 mimic NC)、inhibitor NC组(转染inhibito
石菖蒲是广泛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防治的传统经典中草药之一.现代药学研究证明,石菖蒲中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多种成分,其中以挥发油类为主.石菖蒲挥发油是石菖蒲最主要的药理活性成分,其中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是石菖蒲挥发油主要药效物质基础.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不仅能够快速通过血脑屏障,更重要的是能通过鼻腔吸入经嗅神经传导通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从而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随着饮食、运动、传统降糖药和减肥手术过程中肠道微生物区系改变的发现,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联引起医学领域广泛的关注,肠道菌群也被证实与T2DM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肠道菌群作用T2DM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区系,增加肠道产短链脂肪酸细菌的组成,通过影响胆汁酸代谢,降低肠道内毒素,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进而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改善T2DM的胰岛素抵抗.在此基础上,提出和证实了益生菌、益生元和粪菌移植等新型肠道菌群治疗方法在T2DM治疗中的作用.虽然肠道菌群被认为是未来T2DM治疗的新靶点,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使用横穿钉(RigidFix)和可调悬吊钛板(RigidLoop)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6月开始,在全关节镜下运用RigidFix或RigidLoop对121例ACL断裂患者进行重建.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RigidFix组61例,RigidLoop组60例.两组患者术前MRI明确诊断为ACL断裂,RigidFix组与RigidLoop组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5±6.5)vs.(48.9±6.7),P>0.05].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8,FGF8)过表达对雄性FVB/N小鼠精子生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构建8只FGF8过表达雄性FVB/N小鼠,于造模后6、11个月各处死4只;10只野生型雄性FVB/N小鼠于造模后6、11个月各处死5只.取睾丸和附睾组织,观察大体形态;应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精子数量,计算FGF8过表达小鼠精子数量占野生型小鼠精子数量的百分比;行HE染色观察睾丸及附睾组织学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睾丸组织FGF8、基质金属蛋白酶-2(m
目的 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调节性T(regulatory T,Treg)细胞、Th17/Treg比值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探讨其在OSCC癌前病变进展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42例OSCC患者、47例癌前病变患者、79例体检健康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及饮酒史等资料,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选择配对成功的32例OSCC患者(OSCC组)、32例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病变组)、32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
目的 应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T,QCT)技术观察肺癌患者化疗后骨密度变化,探讨化疗对肺癌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64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均行肺癌根治术,术后行含铂双药方案辅助化疗4个周期;同期体检健康者59例为对照组.比较肺癌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肺癌组于化疗前及化疗1、2、3个月时,对照组于体检日应用QCT技术测量T12~L1骨密度,检测血钙、血磷、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肺癌组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分布范围比率、化疗前骨密度及血钙、血磷、血清碱
目的 观察肺癌组织miR-142-3p表达变化,探讨miR-142-3p靶向调控Rho相关结构域BTB蛋白质3(Rho-related BTB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RHOBTB3)基因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肺癌患者35例,均行手术治疗,取手术切除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42-3p及RHOBTB3 mRNA相对表达量.将对数生长期A549细胞分为miR-142-3p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表达miR-142-3p的慢病毒和阴性
目的 探讨血清miR-21、miR-125b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应用埃克替尼靶向治疗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100例NSCLC脑转移患者均应用埃克替尼靶向治疗,于病情缓解出院并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79例,生存组21例.比较2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及靶向治疗前血清miR-21、miR-125b相对表达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SCLC脑转移患者应用埃克替尼靶向治疗1年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miR-
目的 观察局部中晚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组织QKI-5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肾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局部中晚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6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其中发生远处转移者39例为转移组,未发生远处转移者22例为未转移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1例患者原发灶组织QKI-5、上皮型钙黏蛋白(epithelial cadherin,E-cadherin)、Snail、vimentin表达.根据原发灶组织QKI-5表达将61例患者分为高、低QKI-5表达组.转移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