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常湿裤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l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薇薇上初二,品学兼优,在家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在学校也一直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好评,但她总显得闷闷不乐,老师和同学都认为她有一点孤僻。其实,薇薇有难以启齿的烦恼——经常湿裤,常常不明原因一阵尿急,然后就发觉内裤有点潮湿,还经常发生尿路感染。虽然去县医院看过病,还试过各种偏方,但效果都不理想。随着年龄的增大,薇薇的精神负担越来越重,爸爸妈妈也非常焦急。
  最后,薇薇经人介绍来到我院治疗,被诊断为功能性排尿异常,这是近两年出现的有关排尿异常的新概念。我们知道,人体正常排尿时,膀胱充盈的信息首先传到大脑,大脑再根据当时的环境(如是否有合适的排尿时间和场所),向膀胱、尿道下达指令。如可排尿,则膀胱逼尿肌收缩,随即尿道括约肌放松,产生正常的排尿。功能性排尿异常与一般的遗尿不同,后者除小膀胱、尿崩症等器质性病变外,大多是因为晚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睡眠时出现遗尿,而白天排尿正常。而功能性排尿异常是因为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不协调所致,如不该排尿时,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放松,从而导致遗尿;需要排尿时,或逼尿肌放松、括约肌收缩,或逼尿肌收缩、括约肌收缩等,导致尿失禁、尿频、尿急或排尿时阻力增大,而且发作时不分白天黑夜。如不加治疗,可引起尿路感染、膀胱-输尿管反流,严重者将导致肾功能损害。所以,功能性排尿异常虽然归属于功能性,但危害却很大。
  功能性排尿异常一般以学龄期儿童多见,但从新生儿到老年人均可发生,表现症状也各不相同。典型的功能性排尿异常表现为尿流不连续,伴残余尿,常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反复尿路感染、湿裤和遗尿、便秘或大便失禁,有些表现为长期尿频、尿急,严重者会出现肾盂、输尿管扩张等上尿路改变和肾瘢痕形成,患者尤其是患儿常有心理甚至行为改变。目前,功能性排尿异常需要综合诊断,包括病史、体检、排尿日记和简单的尿流率检查,尿动力学及磁共振检查仅用于重症病人。
  导致功能性排尿异常的原因很复杂,心理因素是造成逼尿肌-括约肌不协调的重要原因。一般认为,两岁以内的孩子不能自主排尿,经过排尿训练和学习,四岁以后即能逐渐自主排尿。如果在学习排尿期间,家长对孩子偶尔的尿湿裤子过分关注甚至打骂,会导致孩子心理紧张,以致孩子到了学龄期,因担心湿裤被人笑话造成心理压力,常以夹腿、蹲着用足跟压迫会阴部等方法,帮助尿道括约肌收缩,抑制尿失禁。久而久之,正常的排尿过程就会出现异常,排尿时括约肌不能放松,出现逼尿肌-括约肌不协调,严重者甚至因逼尿肌丧失收缩功能而导致排尿困难,造成上尿路扩张,表现为类似尿路梗阻的症状。也有的孩子有憋尿习惯,常要到憋不住时再去排尿,严重者将使膀胱因容量极度增大而丧失收缩力,这也是功能性排尿异常的病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对功能性排尿异常认识的不断深入,现多采用保守疗法,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如定时排尿、两次排尿(一次排尿后再排一次,可排除残余尿,改善尿失禁)等。最新研究显示,生物反馈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所谓生物反馈治疗,就是利用现代化的仪器,将原本不为人们主观感觉的生理活动转变成声电信号,以有助于人们感受和改善这一生理活动。例如将患儿括约肌和逼尿肌的收缩信号转换到特定的计算机游戏中,通过括约肌的活动来控制游戏的进程,如让星际中的飞船躲避流星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患儿行为治疗的兴趣,改善相关症状。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导致功能性排尿异常的原因各不相同,所以需经过医生确诊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切不可自动对号,擅自用药。
  薇薇通过一个阶段的药物和行为治疗,原先的症状大有改善,她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薇薇妈深有感触地说:“孩子的病我有责任,我从小对孩子过于严格,即便在排尿问题上也不让步,孩子因害怕尿湿而养成了憋尿的习惯,以致于酿成疾病。希望为人父母者能吸取我的教训,科学地对待孩子的排尿问题。”
其他文献
龚某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了医疗保险。在保险有效期内,他因活动性肝硬化住院治疗,后因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抢救无效而死亡。家属遂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以医院门诊卡和病历上记录“患者1985年体检发现HBsAg阳性”为由拒绝赔偿。反复协商无效,家属向法院起诉,和保险公司打起官司……  近年,类似的保险纠纷时有发生。争论的焦点是,乙肝患者或家属认为既然投保了医疗保险,患病后理所应当得到赔偿;商业医疗保险公司的观
期刊
儿子过生日,小王夫妇带着儿子来到附近饭店,坐上餐桌,自然是喝茶点菜,好动的儿子拿起餐桌上放的一次性消毒湿面巾,熟练地撕开包装,先擦小嘴,后擦小手,一副熟练的模样,令人忍俊不禁。菜陆续上来了,儿子狼吞虎咽,反复用湿面巾擦嘴。  “爸爸,痛!”儿子忽然叫了起来,小王一看,儿子的嘴唇又红又肿,如同香肠,擦过湿面巾的小手也红红的。小王叫来了店老板。老板见状,急忙推却:“湿毛巾不是我店生产的,你直接找生产企
期刊
两年前,小王去了美国,临走时带了许多头孢拉定、阿莫西林之类的抗生素。一次,小王的孩子发烧,恰巧国内带的抗生素又用完了,便去了附近药店,可药店不卖抗生素,只好转去医院。医生诊断孩子患了感冒,开了一些退热药。小王向医生提出配一些抗生素,医生客气地说没有必要。第二天,小孩还是发烧,小王一着急,又去了医院,提出能不能静脉输点青霉素。可医生仍然说没有这个必要,只是告诉他继续用退热药,多喝点开水。过了几天,小
期刊
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听听这个说得有道理,那个讲得也不错,究竟该听谁的呢?从本期起,《大众医学》将新辟“生活实验室”栏目,通过专家的具体实验,对读者进行科学的指导。  近年来,市场上蔬菜品种琳琅满目,既不受季节之限,也无地域之分,标志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我们发现有些当家人对不同蔬菜中茎叶的维生素C含量并不了解,因此陷入吃的误区,如吃营养价值低的部分,弃营养价值高的部分等,既
期刊
期刊
小赵这几天闷闷不乐,一向体健的他体检时被查出心脏有早搏。“你年纪轻轻,不可能得冠心病,看来,以前你一定得过病毒性心肌炎,因为早搏是心肌炎后遗症。”单位的智多星小陈很肯定地分析了原因。“是呀!”一边的小伍接口道:“我家邻居李阿姨的女儿两星期前得了重感冒,刚有些好转,却老感到心慌,到医院一查,发现有早搏,医生说孩子患了病毒性心肌炎。”这下,同事们纷纷议论开了:早搏是不是因为得过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
期刊
近几年,报纸、杂志上对艾滋病的宣传有所增加,这对普通群众了解有关知识很有帮助。我发现,经常是皮肤性病科专家介绍防治艾滋病知识,艾滋病属于性病勿庸置疑,难道艾滋病也是皮肤病,会表现在皮肤上?如果确实是这样,艾滋病的皮肤症状具体有哪些?请作介绍。  尚佳    尚佳:  你能关心艾滋病的宣传,并掌握一些预防手段,无疑是值得赞赏的。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正式名称应该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身体多种组织、器官
期刊
一些人乱了手脚    在男科门诊,以尿道口发红为主诉前来就诊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中很多人说以前尿道口“不红”,现在尿道口“越来越红”。有的人到处求医,认为尿道口发红久治不愈,要求彻底检查,查清病因,给予根治。尤其有过不洁性交史的男性,虽然目前没有不适症状,但仍然心里没有底,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病,以致“尿道口发红”。近期曾患性传播疾病(如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的患者,更是忧心忡忡,四处求医,有
期刊
近年来,彩票热在全国各地不断地升温。街头上,随处可见生意红火的彩票销售点,周围“巨奖即开”的广告更是诱人。但是,需要提醒“彩民”们的是,一定要以一种正确的心态去买彩票,否则,一不小心极有可能陷入到某个心理误区,到头来只能得不偿失。    不要做“黄粱美梦”    “黄粱美梦”说的是一个书生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一觉醒来,竟属泡影。典故喻指虚幻的梦想和欲望终归会破灭。彩票让一些人产生了一夜之间暴富的
期刊
林大妈今年70有余,10多年前退休后,在家看看电视,烧烧吃吃,日子过得十分悠闲,只是体态越来越胖。近来,林大妈时常感到上腹部饱胀不适,经超声波检查,被诊断为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医生提醒林大妈要特别注意饮食,以防胆囊炎急性发作。可究竟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林大妈感到茫然。  经人指点,林大妈特意来到营养门诊。营养科医生告诉她必须严格遵照以下饮食原则:  1.热量摄入不要太高  过多的热量会导致肥胖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