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趋势的“红”与“黑”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新鲜”的时代,中国崛起的当下,世界经济却出人意料的冷,曾经的偶像成为对手,曾经的国际分工正在重新调配,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红”与“黑”,离不开各种国际力量和国际环境变化的“红”与“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正直面着更加复杂且全新的竞争环境。
  国际环境变迁之“黑”
  西方国家的“再工业化”

  2012年新年伊始,欧债危机的加剧就给人们上了当堂一课,虽然一年过去,欧元区最终得以保持完整,但个人以及公司的大量破产使市场预期依然低迷。
  欧债危机正在恶化之时,2012年3月,美国的“财政悬崖”也让世界倒吸了一口凉气。很多经济学家预测,自2008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不仅没有到“触底反弹”阶段,而且随着欧债危机加剧和美国财政危机“前后脚”到来,世界经济的底儿,已经深不可测。
  但正因为危机之深之烈为几十年来所罕见,所以这次西方国家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反思,也是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深刻。
  对中国企业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制造业。以前在国际产业转移和“微笑曲线”理论的推动下,西方国家纷纷放弃曲线的最下端,而把“宝”压在了曲线的“两头”和虚拟经济上。
  但当虚拟经济和产业空心化引发的大规模经济危机到来时,人们发现:欧洲最有钱的国家不是金融中心英国,而是欧洲大陆的制造中心德国;就业率保持得好的国家,不是靠微笑曲线“两头”享清福的“发达国家”(相比于失业率4%的警戒线,美国8%和欧盟11%的失业率让人触目惊心),而是靠“卖苦力”打拼成世界制造中心的中国。
  可是,在微笑曲线变为“危险曲线”之际,中国制造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以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再工业化”为例,美国正在以高端制造为核心,启动“高端制造计划”,积极打造在纳米技术、生物制造、新一代微电子研发、高端机器人等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这与中国目前制造业产业转型的策略不谋而合。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内,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还将不断增多,在制造业领域的对抗将更加频繁而直接。
  迅猛的贸易保护潮流
  而与西方“再工业化”潮流相呼应的,就是西方国家对中国愈演愈烈的贸易保护潮流——这次的贸易保护潮流已经不是常规经济危机下简单的临时控制性措施,而是着眼于长远,培育属于自己国家的制造业。
  因此,当前的贸易保护潮流对中国企业而言,来得迅猛且不近人情。奥巴马直接签署行政令对三一重工的个别项目“逐客”,华为、中兴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受到抵制,理由是影响国家安全……都能让人感到这次贸易保护来得不同寻常。
  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三场电视辩论中,提到中国多达53次,谁当选总统后的中国政策能“更加严厉”成为焦点。而奥巴马总统的国情咨文中5次明确提及中国,表示“正从中国抢回就业岗位”!
  发达国家中产阶级“塌陷”
  不仅如此,西方世界的“中产阶级塌陷”趋势也在深化,比如:美国人引以为傲的中产阶级在股票、债权和共同基金里的占有比例降到了0.5%,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消费为什么正在失去中产动力。而欧洲各国的“中产塌陷”也在加深,中产阶级人群出现明显萎缩。
  这样的格局之下,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少有的、中产和富人阶层迅速崛起的国家,形成巨大的市场吸引力。欧美企业比以往更为积极地开拓持续成长中的中国市场。中国企业能否接住全球中产阶级变迁的“招”,将是下一阶段发展中将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国际环境变迁之“红”
  从投资中国到“中国投资”

  但国际经济环境变迁中,除了这些“黑”之外,“红色”的机遇也分外显眼。
  在我们的“红榜”中,三一重工收购德国“大象”普茨迈斯特,就是其中浓重的一笔。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2012年在“第21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曾说:放在几年前,收购德国“大象”还不可想象。而随着国际时局的迅速变迁,三一重工不仅收获了德国“大象”的技术、品牌和市场,而且在国际市场上给三一重工搬开了一座横在面前的大山,减少了一个重要竞争对手。
  在国际经济中,2012年中国企业最耀眼的一抹红色,就是整体趋势从“投资中国”(吸引外资),向“中国投资”(主动出击)发生了更为深刻的转型。正是在这样的趋势之下,“买下欧洲”的话题在2012年竟荒诞却不失现实意义地成为很多媒体热议的焦点。而且与多年前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坎坷不同,在今天攻守态势转换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一个典型的例证是:中海油2012年收购尼克森的交易,顺利获得加拿大政府的批准。
  可以看出,一方面出于保护本国制造业的需要,发达国家对中国制造的抵制愈演愈烈,但另一方面,出于对中国资金的需要,不少大门又向中国企业敞开了。至于个中玄妙,就要靠大量中国企业在实践中理智权衡和巧妙利用了。
  危机中的新科技崛起
  危机中另一抹耀眼的“红色”,是新科技的崛起。准确地说,是在各国强力推动下,新科技产品正在加速成为消费市场的新主角。
  从经济学理论来看,经济危机虽然非人们所乐见,但其一大积极作用,就是每次危机都伴随着新科技的崛起。因为每次真正走出经济危机,都要靠新科技创造的新消费。
  新科技带来的新机遇,如果中国企业能因地制宜地善加利用,获得的将是全球经济寒冬中难得的暖流。
  而具体哪些新科技可以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押宝”,从各国的经济政策就可见端倪。如前文提到的美国“再工业化”——纳米技术、生物制造、新一代微电子研发、高端机器人等,为美国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所看好。
  在中国,同样性质的新产业倾斜政策也已经出炉: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被誉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一轮旷日持久的经济危机中,会有怎样的新技术市场振兴起来?前面提到的这些领域“中奖率”极高。
  不过,中国企业家在原有的制造思维下,还需更多地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真正愿意在品牌等方面做“长远投资”。这方面,本专题“红榜”中的小米公司案例堪称典范,小米手机尽管饱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把中国手机从山寨时代引入品牌创新时代,并且带动了一批本土手机品牌的崛起。
  要把握新技术这样的“红色”机遇,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创新驱动”转型,关键并不是技术突破,而是以品牌创新为代表的商业突破。因为“新技术”绝不是一个科学概念,其本质仍属于商业范畴。
  而“微笑曲线”之所以成为“危险曲线”,并不是“微笑曲线”错了,而是因为执著于“上”或者“下”了。如果是只“上”不“下”,或只“下”不“上”,那么,无论对发达经济体还是对中国制造来说,面对的都将是不折不扣的“危险曲线”。
  责任编辑:焦 晶
其他文献
本文对“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陶瓷原料精选,坯料精制技术研究》的立项目的,实施内容和攻产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
不受国企体制束缚不怕组织内部质疑,一味大胆从容地追求变革,再难也要扛着——从这位别具一格的国企领导人身上释放出的是怎样的变革精神和情怀
据调查碌示,如果公司能让新员工在开始上班的前45天更美好,新员工的离职率有望减少两成。新员工的第一天。许多新员工第一天兴致冲冲地去上班,结果没地方坐。既没电脑用,也没人告
走进位于傲城融富中心的买卖宝公司,处处可见忙碌的场景。  陈振源,作为这家中国最大、也是最早成立的移动B2C平台的高级副总裁,他掌管着这家年销售额近30亿公司的财务,是创始人张小玮手下不可或缺的得力干将。他频繁出现在各大行业论坛上,与业界分享他的独特见解。  而15年前,他只是华为的一名负责记账和做报表的财务员。  是什么让陈振源实现了从名不见经传的财务员到企业核心管理层的逆转?都说财务工作无非就
2016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养老不会也绝不可能是一句空话。”  当下,中国社会对养老议题投入的关注,与其说是出于传统孝道文化的责任意识,不如说是深度老龄化社会里,养老服务体系滞后于养老服务需求的一种焦虑。  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升至36.5%,居全球第三。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分别占中国养老模式比例的96%、1%和3%。而美国、日本、英国等高社会福祉国
从投资银行总监到风险投资合伙人,金凤春与大多数职场人一样,经历了角色转换、心态调整、相信自己,这样的渐进式成长。然而,他更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我到底要做什么?难道我要做一辈子投行吗?”  2010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监金凤春这样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这一年,他已经37岁。  众所周知,投资银行风光无限,华尔街就是典范。然而,投资银行的工作强度非同一般,加班、出差是家常便饭,而作为投
平心而论,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在飞机失联事件中的危机公关并不十分差。事发当天即派出包括专业心理疏导人员在内的庞大代表团抵达北京,四天里连发11份声明,召开多场信息发布会,每名失联家属一对一配备看护人员,快速安排失联人员家属赴吉隆坡,给予家属慰问金等,从做出反应的时间和力度看都不算差。  但是,马航这一系列危机管理为何依然招致家属和舆论的一致抵触和差评?这需要从第三方的视角做客观解析。  “第一时间”的
目的:筛选、克隆及鉴定宫颈癌相关基因——BLCAP。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例原发性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进行分析;将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的BLCAP基因克
在许多公司的文化中,都有一种要努力达到完美、逃避失败的惯性。这种惯性,其实往往会以牺牲创新为代价。在真正的创新公司中,如果你拥有100%的成功率,意味着你没有做任何新的尝试。  在外界看来,美国硅谷是一个“大成功营”,而事实上,它是一个“墓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失败,将硅谷打造成了高科技的动力屋。失败,是硅谷最强的优势。每一个失败的产品或企业都是一个教训,储存在硅谷的集体记忆中。在硅谷,大家
本文对二十四组焊接钢板梁在不同荷载情况下,腹板平面外发生变形后,其疲劳强度的变化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