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紧缩性政策、银行贷款收紧以及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进口铜已经被作为融资性工具出现在市场上。其用途不是用于国内消费,更多的是用来融资和套利。
铜常被称作“铜博士”,因为铜价明显具有预测全球工业生产活动的能力。
全球经济低迷,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普跌。整个9月份,跟踪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CRB指数大跌了13.68%,综合指数重新回到去年11月份的水平。其中工业类商品首当其冲,国际铜价累计下挫近25%,伦敦、纽约两地油价跌幅也达到10%,纷纷创下了金融危机以来的单月最大跌幅。
从供求看,根据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数据,今年1-7月,全球铜市供应剩余26.05万吨,去年全年铜市供应过剩为7.6万吨。
铜价的回落让市场对中国需求有了更多期待。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cNIA)的估算,2010年底,中国铜库存为190万吨,超过美国一年的消费量。这一估算远远高于外国高管此前猜想的100万至150万吨。这些数据意味着,近年中国的实际铜需求可能低于人们此前所认为的水平。
经济放缓致需求回落
全球经济的降温,全球制造业出现了回落走势。但是在9月份铜暴跌23%,跌幅远远超过了股市跌幅。
大势之下,中国难以独善其身。有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出现放缓迹象,显而易见可能削弱了使用铜的产品的巨大需求。数据显示,中国去年在世界精炼铜消费总量中占了40%,但是今年上半年铜的进口量较上年下跌了26%。制造业萎缩,需求减缓,可能是贵金属出现下跌的最主要原因。
实际上,近日来自中国的言论一直极度悲观。中国银行10月上旬警告说,全球经济处于二次衰退的边缘,并提醒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因此放缓。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的话不会被市场轻视,金属行业尤其对此倍加关注。
国际商品交易巨头嘉能可(Glencore)警告称,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最重要原材料消费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正在放缓。
嘉能可首席执行官伊凡·格拉森伯格表示,价格高企和中国政府遏制通胀的举措抑制了大宗商品需求,但他希望需求放缓只是暂时的,“我们看到中国的需求在回落,并且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每当中国人认为通胀水平过高时,该国的需求都会时不时地回落。”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指出:“目前全球经济正面临着周期性调整,中国经济增长也将与全球经济同步放缓,大宗商品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因此能够从侧面反映我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
中国需求回落体现在三种大宗商品上:煤炭、大豆和铜。但一些专家表示,各类商品的进口放缓各有其因,不能因为阶段性的需求减少而断定经济趋势。中国的铜缺口猜想
多方认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10月13日公布的关于中国铜库存是190万吨的数字是在释放“烟雾弹”,稀释外界对中国需求的期待,浇灭铜供应的涨价冲动。
《华尔街日报》在《中国为何现在披露铜库存量》分析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副主任赵波博士释放这个数字的时间比较“耐人寻味”,文章说,“对铜来说更明显的坏消息是,最大的铜消费国说自己有着大量的铜材”。
波兰铜矿商KGHM高管加罗斯劳·罗曼诺夫斯基(Jaroslaw Romanowski)表示:“我不认为目前正处于这样一种形势:工业生产的速度没变,(中国人)只是假装不需要铜。我认为确实出现了放缓。”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多年来一直从海外大量进口,这不仅推高了铜价,也让看好铜市的人甚为欢喜。中国是铜的最大买家,但观察中国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并不会令预测铜价的走势变得更加容易。
矿业巨头力拓股份有限公司(Rio Tinto Plc)驻美国犹他州负责铜业务的首席财务官普里斯特利(Kim Priestly)说,全球对铜的需求强劲,这一需求将受亚洲的推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国。
普里斯特利认为,目前中国冶金用铜的自给度只有40%,力拓预计未来几年这一数字会下滑到30%。普里斯特利说,大约到2020年中国每年的铜需求缺口可达250万吨,中国因此需要进口更多的铜。
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近日预计,全球2012年精炼铜表观使用量料增加3.6%,主要受中国使用量增加6%支撑。另据研究公司安泰科数据显示,中国2012年的铜消费量或将从今年预期738万吨增至780万吨~790万吨。
但实际上中国到底有多少需求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副主任赵波说,根据官方数据,中国2010年铜的消耗量高达751.3万吨,较上年增长4.1%,是2000年的3.8倍。不过他提醒说中国2010年实际的铜需求量只有630万吨,其他大部分都用在了增加库存上。
衡量中国的需求有多种方法。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董事陈宏州说,表面上的消耗量大部分都用在了出口上。
陈宏州说,中国今年将生产1.5亿台空调,他预计其中相当一部分会用于出口。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陈宏州怀疑中国有些厂家还能维持多久,他说许多公司由于价格战和坏账陷入资金短缺,产量往往很高但实际却一分都赚不到。
业内人士判断,下游电力、家电、汽车、建筑等主要行业遭遇宏观政策调控,铜消费形势整体稳中有降。其中,汽车、建筑行业对铜的需求相对萎靡。
“融资性铜”难反映中国真实需求
铜业咨询公司Simon Hunt Strategic Services负责人亨特(simon Hunt)认为,中国需求的增长被严重高估。亨特估计投资者囤积了多达400万吨的铜,而全球年消耗量约为1800万吨。他说,其中250万吨的铜都在中国仓库里未被纳入行业数据,他认为中国55%的铜进口都与金融操作有关。
正如亨特所说,在紧缩性政策、银行贷款收紧以及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进口铜已经被作为融资性工具出现在市场上。其用途不是用于国内消费,更多的是用来融资和套利。不少业内人士坦言,正因为这些铜的存在,才使得不少国际投资者“误读”了目前的中国需求。
宁波一家交易公司员工说,她会进口尽量多的铜。这位年轻的代表说她关注的是银行而不是工厂。她担心的问题是,以0.2%的最低年利率在香港贷款美元还能持续多久,以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速度会有多快。这是因为她的交易流程是,在香港贷款美元,在国际市场上买铜,将铜运往上海的保税仓库,然后将其以尽可能长的期货合约期限卖给支付人民币的中国买家。有时她会用同一笔贷款以这种形式操作三次。
“在每次银行收紧银根时,就会有很多企业去进口所谓的‘融资性铜’,然后在市场上抛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套出部分资金。”一位现货企业人士介绍,“很多企业都用此方法作为银行贷款的一种替代。”
“进口铜有融资功能,这是业内众所周知的。过去除y--些房地产企业利用其融资外,其他人很少会将其视为一种融资工具。”另一位进出口企业人士向记者介绍道,“自从去年底银根收紧之后,很多需要资金又难从银行处获得贷款的企业,主动来向我们进出口企业询问此事,希望我们能帮他们进口铜,以此来达到融资目的。我当时就意识到,接下来市场可能会出现带有融资目的的进口铜,这并不代表真实的中国铜消费需求!”
海外收购一直未停
尽管融资性铜对国内铜市场的影响到底如何,还难最终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西方市场动荡不断,中国铜业的对外收购也一直未停。
据悉,央企五矿集团旗下五矿资源已于9月30日发布公告称,其已向加拿大上市公司Anvil矿业公司发出13.3亿加元的“现金收购要约”,约合人民币81.8亿元。之前,五矿资源曾对另一非洲铜矿Equinox发起敌意收购,但最终失败。此次,五矿资源收购要约获得TAnvil矿业公司董事会的一致同意。一旦收购成功,五矿资源电解铜产量每年将增加6万吨,增幅约60%,同时增加五矿资源的铜储备约75%。
距中蒙边境80公里有一个名叫奥尤陶勒盖(OyuTolgoi)的铜金矿大型项目,是全球储量最大的新铜金矿之一。该项目预计能在2013年上半年开始商业生产。奥尤陶勒盖铜金矿由加拿大艾芬豪矿业有限公司(Ivanhoe Mines Ltd.)所有,力拓负责运营,中铝也有望分到一杯羹。由于该矿挨着中国边境,有望借重中国的铁路网络运出矿石。
中国大量购铜,几个最大的出口国非常乐见,包括产铜巨擘智利和秘鲁。
铜分析师郭立新指出,世界铜矿可开采年限已从1996年的45年下降到2008年25年,世界铜矿平均品位也从1996年的0.97下降到2008年0.70。铜矿资源稀缺已使得近5年铜产量维持在1225万吨左右。而中国已有的大型铜矿目前产能已进入衰退期。因此中国的铜需求从长期看仍是刚性需求。
铜常被称作“铜博士”,因为铜价明显具有预测全球工业生产活动的能力。
全球经济低迷,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普跌。整个9月份,跟踪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CRB指数大跌了13.68%,综合指数重新回到去年11月份的水平。其中工业类商品首当其冲,国际铜价累计下挫近25%,伦敦、纽约两地油价跌幅也达到10%,纷纷创下了金融危机以来的单月最大跌幅。
从供求看,根据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数据,今年1-7月,全球铜市供应剩余26.05万吨,去年全年铜市供应过剩为7.6万吨。
铜价的回落让市场对中国需求有了更多期待。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cNIA)的估算,2010年底,中国铜库存为190万吨,超过美国一年的消费量。这一估算远远高于外国高管此前猜想的100万至150万吨。这些数据意味着,近年中国的实际铜需求可能低于人们此前所认为的水平。
经济放缓致需求回落
全球经济的降温,全球制造业出现了回落走势。但是在9月份铜暴跌23%,跌幅远远超过了股市跌幅。
大势之下,中国难以独善其身。有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出现放缓迹象,显而易见可能削弱了使用铜的产品的巨大需求。数据显示,中国去年在世界精炼铜消费总量中占了40%,但是今年上半年铜的进口量较上年下跌了26%。制造业萎缩,需求减缓,可能是贵金属出现下跌的最主要原因。
实际上,近日来自中国的言论一直极度悲观。中国银行10月上旬警告说,全球经济处于二次衰退的边缘,并提醒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因此放缓。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的话不会被市场轻视,金属行业尤其对此倍加关注。
国际商品交易巨头嘉能可(Glencore)警告称,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最重要原材料消费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正在放缓。
嘉能可首席执行官伊凡·格拉森伯格表示,价格高企和中国政府遏制通胀的举措抑制了大宗商品需求,但他希望需求放缓只是暂时的,“我们看到中国的需求在回落,并且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每当中国人认为通胀水平过高时,该国的需求都会时不时地回落。”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指出:“目前全球经济正面临着周期性调整,中国经济增长也将与全球经济同步放缓,大宗商品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因此能够从侧面反映我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
中国需求回落体现在三种大宗商品上:煤炭、大豆和铜。但一些专家表示,各类商品的进口放缓各有其因,不能因为阶段性的需求减少而断定经济趋势。中国的铜缺口猜想
多方认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10月13日公布的关于中国铜库存是190万吨的数字是在释放“烟雾弹”,稀释外界对中国需求的期待,浇灭铜供应的涨价冲动。
《华尔街日报》在《中国为何现在披露铜库存量》分析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副主任赵波博士释放这个数字的时间比较“耐人寻味”,文章说,“对铜来说更明显的坏消息是,最大的铜消费国说自己有着大量的铜材”。
波兰铜矿商KGHM高管加罗斯劳·罗曼诺夫斯基(Jaroslaw Romanowski)表示:“我不认为目前正处于这样一种形势:工业生产的速度没变,(中国人)只是假装不需要铜。我认为确实出现了放缓。”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多年来一直从海外大量进口,这不仅推高了铜价,也让看好铜市的人甚为欢喜。中国是铜的最大买家,但观察中国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并不会令预测铜价的走势变得更加容易。
矿业巨头力拓股份有限公司(Rio Tinto Plc)驻美国犹他州负责铜业务的首席财务官普里斯特利(Kim Priestly)说,全球对铜的需求强劲,这一需求将受亚洲的推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国。
普里斯特利认为,目前中国冶金用铜的自给度只有40%,力拓预计未来几年这一数字会下滑到30%。普里斯特利说,大约到2020年中国每年的铜需求缺口可达250万吨,中国因此需要进口更多的铜。
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近日预计,全球2012年精炼铜表观使用量料增加3.6%,主要受中国使用量增加6%支撑。另据研究公司安泰科数据显示,中国2012年的铜消费量或将从今年预期738万吨增至780万吨~790万吨。
但实际上中国到底有多少需求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副主任赵波说,根据官方数据,中国2010年铜的消耗量高达751.3万吨,较上年增长4.1%,是2000年的3.8倍。不过他提醒说中国2010年实际的铜需求量只有630万吨,其他大部分都用在了增加库存上。
衡量中国的需求有多种方法。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董事陈宏州说,表面上的消耗量大部分都用在了出口上。
陈宏州说,中国今年将生产1.5亿台空调,他预计其中相当一部分会用于出口。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陈宏州怀疑中国有些厂家还能维持多久,他说许多公司由于价格战和坏账陷入资金短缺,产量往往很高但实际却一分都赚不到。
业内人士判断,下游电力、家电、汽车、建筑等主要行业遭遇宏观政策调控,铜消费形势整体稳中有降。其中,汽车、建筑行业对铜的需求相对萎靡。
“融资性铜”难反映中国真实需求
铜业咨询公司Simon Hunt Strategic Services负责人亨特(simon Hunt)认为,中国需求的增长被严重高估。亨特估计投资者囤积了多达400万吨的铜,而全球年消耗量约为1800万吨。他说,其中250万吨的铜都在中国仓库里未被纳入行业数据,他认为中国55%的铜进口都与金融操作有关。
正如亨特所说,在紧缩性政策、银行贷款收紧以及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进口铜已经被作为融资性工具出现在市场上。其用途不是用于国内消费,更多的是用来融资和套利。不少业内人士坦言,正因为这些铜的存在,才使得不少国际投资者“误读”了目前的中国需求。
宁波一家交易公司员工说,她会进口尽量多的铜。这位年轻的代表说她关注的是银行而不是工厂。她担心的问题是,以0.2%的最低年利率在香港贷款美元还能持续多久,以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速度会有多快。这是因为她的交易流程是,在香港贷款美元,在国际市场上买铜,将铜运往上海的保税仓库,然后将其以尽可能长的期货合约期限卖给支付人民币的中国买家。有时她会用同一笔贷款以这种形式操作三次。
“在每次银行收紧银根时,就会有很多企业去进口所谓的‘融资性铜’,然后在市场上抛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套出部分资金。”一位现货企业人士介绍,“很多企业都用此方法作为银行贷款的一种替代。”
“进口铜有融资功能,这是业内众所周知的。过去除y--些房地产企业利用其融资外,其他人很少会将其视为一种融资工具。”另一位进出口企业人士向记者介绍道,“自从去年底银根收紧之后,很多需要资金又难从银行处获得贷款的企业,主动来向我们进出口企业询问此事,希望我们能帮他们进口铜,以此来达到融资目的。我当时就意识到,接下来市场可能会出现带有融资目的的进口铜,这并不代表真实的中国铜消费需求!”
海外收购一直未停
尽管融资性铜对国内铜市场的影响到底如何,还难最终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西方市场动荡不断,中国铜业的对外收购也一直未停。
据悉,央企五矿集团旗下五矿资源已于9月30日发布公告称,其已向加拿大上市公司Anvil矿业公司发出13.3亿加元的“现金收购要约”,约合人民币81.8亿元。之前,五矿资源曾对另一非洲铜矿Equinox发起敌意收购,但最终失败。此次,五矿资源收购要约获得TAnvil矿业公司董事会的一致同意。一旦收购成功,五矿资源电解铜产量每年将增加6万吨,增幅约60%,同时增加五矿资源的铜储备约75%。
距中蒙边境80公里有一个名叫奥尤陶勒盖(OyuTolgoi)的铜金矿大型项目,是全球储量最大的新铜金矿之一。该项目预计能在2013年上半年开始商业生产。奥尤陶勒盖铜金矿由加拿大艾芬豪矿业有限公司(Ivanhoe Mines Ltd.)所有,力拓负责运营,中铝也有望分到一杯羹。由于该矿挨着中国边境,有望借重中国的铁路网络运出矿石。
中国大量购铜,几个最大的出口国非常乐见,包括产铜巨擘智利和秘鲁。
铜分析师郭立新指出,世界铜矿可开采年限已从1996年的45年下降到2008年25年,世界铜矿平均品位也从1996年的0.97下降到2008年0.70。铜矿资源稀缺已使得近5年铜产量维持在1225万吨左右。而中国已有的大型铜矿目前产能已进入衰退期。因此中国的铜需求从长期看仍是刚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