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介绍了淮河干流生产圩现状,通过分析淮河干流生产圩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淮干生产圩整治的必要性以及整治中须处理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淮河干流;生产圩;整治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8-141-02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自西向东流经豫、皖、苏3省,在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 000km。安徽省地处淮河中游,干流河道自洪河口至洪山头,长431km。淮河中游河道属冲积平原河道,具有比降平缓、主槽断面相对狭小的特点。河道主槽平滩宽一般为200~500m,主槽深为8.5~14.5m,堤内行水宽度一般在600~1 000m,行洪区行洪后,最大排洪宽度可达10km。
由于淮河地处南北气候的过渡带,降雨量年内年际变化大,因此淮河流量的丰枯变化悬殊,在汛期河道的排洪宽度达1~2km,而非汛期大多数年份仅主槽过水。沿淮群众非汛期在淮河外滩较宽处圈圩造地,后又为保麦争秋的需要逐年加高,逐渐在淮河外滩形成众多生产圩。目前,安徽省淮河干流自上而下分布有26处生产圩,分属10个县(区),这些生产圩圩区面积不等,平均在200hm2左右,其中圩区面积在667hm2以上的有2处,面积在333.33~667hm2的有5处,面积在133.33~333.33hm2的有9处,面积小于133.33hm2的有10处。现状生产圩堤总长118km,堤身高度一般为2~4m,顶宽1~5m,边坡1∶1~1∶3。圩堤共保护面积88.1km2,耕地0.65万hm2,圩内居住人口3.1万人。
1 生产圩形成原因分析
淮干生产圩有的是1950年代以后淮北大堤和行洪堤退建形成的,如临王段退建外圩、程湾小圩、临北圩及大新圩等;有的是1960年代以后陆续围滩造田筑成的。据有关资料,这些生产圩在1972年前均已存在,距今至少有超过40a的历史。
1.1 淮河干流行洪通道变化幅度大,生产圩存在具有客观条件 淮河流域内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00mm,降水量的年内和年际变化都很大。汛期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且多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年最大降水量与年最小降水量相差3~5倍,丰水年与枯水年常连续发生。丰水时河道过洪宽度达1~2km,最大达10km;枯水时仅主槽过水,过洪宽度仅200~500m。较宽的淮河外滩,特别是麦作期较少上水的高滩,给沿淮群众提供了圈圩造地的场所。
1.2 沿淮地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是生产圩形成的主观因素 沿淮地区总体上工业发展水平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高,而沿淮地区人均耕地少,加之人口持续的增长,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沿淮滩地土壤肥沃、适宜耕种的特点,使周边群众向滩地要粮,在河滩地上圈圩造地。大多数年份较好的收成,大大提高了当地群众投入积极性,汛期应急防守及汛后堵口复堤使得圩堤越来越高、越来越宽,逐步在淮河外滩上形成了数量众多的生产圩。
2 生产圩整治的思考
2.1 整治生产圩是完善淮河干流防洪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治淮多年来,特别是临淮岗等19项治淮骨干工程建成以后,淮河已基本形成防洪除涝工程体系框架,防洪减灾能力已有较明显的增强。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复杂的河流特征,决定了淮河是一条复杂难治的河流,特别是淮河中游段河道断面小,过流能力不足,因洪致涝等问题依然存在。在进一步治淮中,建设通畅淮河,对包括生产圩在内的阻水建筑物进行整治,扩大中小洪水通道是关键措施之一。淮河干流现状26处生产圩中,处于排洪通道中的生产圩包括临王段退建外滩圩、东淝闸右圩、靠山圩、马家湖圩、灯草窝圩等18处。这些生产圩的存在并逐年加高,减小了过洪断面,抬高了中小洪水河道沿程水位,增加了防汛压力,影响了淮河干流河道的排洪能力。根据资料分析,淮河干流排洪通道内的阻水植物、生产圩堤以及阻水建筑物清除后,可恢复淮河排洪流量约500m3/s。根据淮河干流正淮段河工模型试验结果,河道流量5 000~7 000m3/s情况下,东淝闸右圩、靠山圩、灯草窝圩铲平后,可降低河道上游东淝河口水位0.08~0.13m,生产圩整治工程对扩大淮河干流泄流能力,降低中小洪水位作用明显。
2.2 生产圩整治中要处理好人、水、地之间的关系 生产圩均在淮河洪泛区形成,废除生产圩还于河道是必然选择。但淮河沿岸人多地少的矛盾短期内仍然存在,部分生产圩已成为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基地,如凤台县姚家湖圩。生产圩既是行洪通道一部分,又要承担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决定了生产圩整治的复杂性。因此,要处理好人、水、地之间的关系,应从淮河的防洪大局出发,以扩大淮河泄量为主要目标,按照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同时兼顾局部利益的原则,统筹规划,基本解决淮河干流生产圩的阻水问题,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综合考虑所处位置及河势、排洪效果、面积、人口等多种因素,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于阻水明显的生产圩予以废弃,铲堤至地平成为淮河滩地,不再承担发展功能;对处于洄水湾地,圩内人口较多且行洪效果不明显的生产圩,可暂维持堤防现状,逐步迁移圩区人口,形成一定标准的农业耕作区,兼顾行洪与发展的需要;对处于洄水湾地,圩内人口较多,且不影响淮河排洪能力的生产圩,按一定标准建成为当地群众生产和发展的基地,不再承担行蓄洪功能。
2.3 要充分考虑生产圩整治的可行性与艰巨性 淮河干流生产圩的形成与发展长达半个多世纪,其是一个特殊的经济社会单元,表现在它具有2项基本功能:在发生洪水时,为洪水宣泄空间;在洪水退去之后,为当地群众提供生存发展之地。双功能的存在,使其涉及的主体,以及所处理的关系多于一般社会经济单元:一方面受流域机构与水利主管部门管理,另一方面又要受到地方政府的管理。生产圩整治方案应考虑到新时期对治水的新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全民参与、共享成果,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实现多方共羸。 (责编:张宏民)
关键词:淮河干流;生产圩;整治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8-141-02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自西向东流经豫、皖、苏3省,在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 000km。安徽省地处淮河中游,干流河道自洪河口至洪山头,长431km。淮河中游河道属冲积平原河道,具有比降平缓、主槽断面相对狭小的特点。河道主槽平滩宽一般为200~500m,主槽深为8.5~14.5m,堤内行水宽度一般在600~1 000m,行洪区行洪后,最大排洪宽度可达10km。
由于淮河地处南北气候的过渡带,降雨量年内年际变化大,因此淮河流量的丰枯变化悬殊,在汛期河道的排洪宽度达1~2km,而非汛期大多数年份仅主槽过水。沿淮群众非汛期在淮河外滩较宽处圈圩造地,后又为保麦争秋的需要逐年加高,逐渐在淮河外滩形成众多生产圩。目前,安徽省淮河干流自上而下分布有26处生产圩,分属10个县(区),这些生产圩圩区面积不等,平均在200hm2左右,其中圩区面积在667hm2以上的有2处,面积在333.33~667hm2的有5处,面积在133.33~333.33hm2的有9处,面积小于133.33hm2的有10处。现状生产圩堤总长118km,堤身高度一般为2~4m,顶宽1~5m,边坡1∶1~1∶3。圩堤共保护面积88.1km2,耕地0.65万hm2,圩内居住人口3.1万人。
1 生产圩形成原因分析
淮干生产圩有的是1950年代以后淮北大堤和行洪堤退建形成的,如临王段退建外圩、程湾小圩、临北圩及大新圩等;有的是1960年代以后陆续围滩造田筑成的。据有关资料,这些生产圩在1972年前均已存在,距今至少有超过40a的历史。
1.1 淮河干流行洪通道变化幅度大,生产圩存在具有客观条件 淮河流域内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00mm,降水量的年内和年际变化都很大。汛期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且多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年最大降水量与年最小降水量相差3~5倍,丰水年与枯水年常连续发生。丰水时河道过洪宽度达1~2km,最大达10km;枯水时仅主槽过水,过洪宽度仅200~500m。较宽的淮河外滩,特别是麦作期较少上水的高滩,给沿淮群众提供了圈圩造地的场所。
1.2 沿淮地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是生产圩形成的主观因素 沿淮地区总体上工业发展水平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高,而沿淮地区人均耕地少,加之人口持续的增长,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沿淮滩地土壤肥沃、适宜耕种的特点,使周边群众向滩地要粮,在河滩地上圈圩造地。大多数年份较好的收成,大大提高了当地群众投入积极性,汛期应急防守及汛后堵口复堤使得圩堤越来越高、越来越宽,逐步在淮河外滩上形成了数量众多的生产圩。
2 生产圩整治的思考
2.1 整治生产圩是完善淮河干流防洪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治淮多年来,特别是临淮岗等19项治淮骨干工程建成以后,淮河已基本形成防洪除涝工程体系框架,防洪减灾能力已有较明显的增强。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复杂的河流特征,决定了淮河是一条复杂难治的河流,特别是淮河中游段河道断面小,过流能力不足,因洪致涝等问题依然存在。在进一步治淮中,建设通畅淮河,对包括生产圩在内的阻水建筑物进行整治,扩大中小洪水通道是关键措施之一。淮河干流现状26处生产圩中,处于排洪通道中的生产圩包括临王段退建外滩圩、东淝闸右圩、靠山圩、马家湖圩、灯草窝圩等18处。这些生产圩的存在并逐年加高,减小了过洪断面,抬高了中小洪水河道沿程水位,增加了防汛压力,影响了淮河干流河道的排洪能力。根据资料分析,淮河干流排洪通道内的阻水植物、生产圩堤以及阻水建筑物清除后,可恢复淮河排洪流量约500m3/s。根据淮河干流正淮段河工模型试验结果,河道流量5 000~7 000m3/s情况下,东淝闸右圩、靠山圩、灯草窝圩铲平后,可降低河道上游东淝河口水位0.08~0.13m,生产圩整治工程对扩大淮河干流泄流能力,降低中小洪水位作用明显。
2.2 生产圩整治中要处理好人、水、地之间的关系 生产圩均在淮河洪泛区形成,废除生产圩还于河道是必然选择。但淮河沿岸人多地少的矛盾短期内仍然存在,部分生产圩已成为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基地,如凤台县姚家湖圩。生产圩既是行洪通道一部分,又要承担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决定了生产圩整治的复杂性。因此,要处理好人、水、地之间的关系,应从淮河的防洪大局出发,以扩大淮河泄量为主要目标,按照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同时兼顾局部利益的原则,统筹规划,基本解决淮河干流生产圩的阻水问题,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综合考虑所处位置及河势、排洪效果、面积、人口等多种因素,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对于阻水明显的生产圩予以废弃,铲堤至地平成为淮河滩地,不再承担发展功能;对处于洄水湾地,圩内人口较多且行洪效果不明显的生产圩,可暂维持堤防现状,逐步迁移圩区人口,形成一定标准的农业耕作区,兼顾行洪与发展的需要;对处于洄水湾地,圩内人口较多,且不影响淮河排洪能力的生产圩,按一定标准建成为当地群众生产和发展的基地,不再承担行蓄洪功能。
2.3 要充分考虑生产圩整治的可行性与艰巨性 淮河干流生产圩的形成与发展长达半个多世纪,其是一个特殊的经济社会单元,表现在它具有2项基本功能:在发生洪水时,为洪水宣泄空间;在洪水退去之后,为当地群众提供生存发展之地。双功能的存在,使其涉及的主体,以及所处理的关系多于一般社会经济单元:一方面受流域机构与水利主管部门管理,另一方面又要受到地方政府的管理。生产圩整治方案应考虑到新时期对治水的新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全民参与、共享成果,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实现多方共羸。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