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探究芜菁种质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价值,以50份来源不同的芜菁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微量法、可见分光光度法及酸碱消煮法分别对50份芜菁种质资源的4个组织(叶片、叶柄、根皮、根肉)中的含水量、抗坏血酸、抗氧化能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粗纤维进行了检测,同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营养品质方面,50份芜菁种质资源具有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和种质多样性,相比于十字花科常见蔬菜作物,芜菁抗坏血酸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更高,可溶性糖含量与含水量与之持平,芜菁粗纤维含量普遍较低。单独分析各
【机 构】
:
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青海省科技厅青年基金项目(2019-ZJ-979Q),青海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项目(2021-NK-1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602),青海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项目(2020-ZJ-Y02),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创新基金项目(2018-NKY-008),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NKX201908,NKX2019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芜菁种质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价值,以50份来源不同的芜菁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微量法、可见分光光度法及酸碱消煮法分别对50份芜菁种质资源的4个组织(叶片、叶柄、根皮、根肉)中的含水量、抗坏血酸、抗氧化能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粗纤维进行了检测,同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营养品质方面,50份芜菁种质资源具有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和种质多样性,相比于十字花科常见蔬菜作物,芜菁抗坏血酸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更高,可溶性糖含量与含水量与之持平,芜菁粗纤维含量普遍较低。单独分析各
其他文献
为了解市售牡丹籽油的香气特征和呈香物质的差异性,选取了10款销量较高的市售牡丹籽油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鼻和GC-MS对其香气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有市售牡丹籽油的香气及呈香物质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牡丹籽油产品中挥发性成分对电子鼻传感器的敏感性大致相同,但响应值有所差异,结合线性判别分析可实现对不同牡丹籽油产品整体香气特征的快速区分。GC-MS结果显示,在10种市售牡丹籽油产品中共检出133种挥发性化合物,其在各样品中的组成和比例不同,分别形成了不同牡丹籽油产品的独特风味。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分析得到3
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一种预测模型,具有非线性信息处理能力,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医学、经济、化工等领域。该文总结了人工神经网络在水产品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水产养殖过程中物种识别、养殖环境监控、养殖技术管理以及水产加工过程中工艺条件的优化,同时总结了水产品中蛋白质、脂质、糖类等活性成分定量监控,并且以营养性、安全性和保藏性的角度对水产品进行品质评价。最后,在此基础上对人工神经网络在水产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该文建立了快速测定畜肉中阿苯达唑及其代谢物(阿苯达唑砜、阿苯达唑亚砜、阿苯达唑-2-氨基砜)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试样用乙腈提取,经QuEChERS试剂净化,通过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 18色谱柱分离,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分析,外标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阿苯达唑及其代谢物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2>0.998),检出限0.1~1μg/kg,在空白样品中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添加实验,添加范围为0.1~10μg
食品掺假和欺诈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关注。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针对食品欺诈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研究,该文从食品欺诈基础数据库的构建、食品欺诈预防体系的建立、颁布的法律法规等方面对当前国外食品欺诈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比欧美和中国食品欺诈的缓解预防措施,以期为我国当下的食品安全欺诈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
米糠是稻米加工产业中的主要副产品之一,从米糠中提取的米糠蛋白具有重要功能特性、营养价值、生物活性和良好的食品应用价值,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质资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该文综述了米糠蛋白营养特性、功能特性、提取方法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米糠蛋白未来的提取技术和应用做出了展望,以期为高品质米糠蛋白的提取及其在食品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建立测定几种碳酸饮料中共存色素——亮蓝、柠檬黄和日落黄的简便吸收光谱法。直接法测定亮蓝,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28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为1.20×105 L/(mol·cm),检出限为0.018 mg/L,线性范围为0.02~15.4 mg/L,饮料的定量限为0.31 mg/kg。酸度控制法测定柠檬黄和日落黄(亮蓝不干扰),在pH 3.50 Tris-HCl条件下,灿烂绿与柠檬黄和日落黄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柠檬黄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26 nm,κ为2.59×104
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是肉类中最主要的蛋白质,对肉制品的品质起决定作用。然而,其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氧化,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对营养和安全产生不良影响。多酚是植物体内复杂酚类的次生代谢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抑菌等多种生理功效,其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改变蛋白结构特征并最终影响功能特性,因此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抑制MP氧化、延缓肉制品品质劣变等。该文主要综述了多酚与MP的相互作用类型、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及二者相互作用对MP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的
双酚类物质(bisphenols,BPs)是食品包装及容器材料聚碳酸酯的重要生产原料之一。研究发现,双酚类物质也是危害人体的内分泌干扰物之一,可通过食品接触材料迁移到食品或者饮料中,引起人体内分泌紊乱。为了解决该问题,已经提出了由多种材料(碳纳米、贵金属纳米、金属-有机骨架和其他复合材料)组成的纳米结构电化学平台,以检测双酚类物质残留。尽管此类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需开发借助多功能纳米材料的先进电化学传感器,并确保此类传感器的有效便携性。文章对现有的电化学分析技术进行了总结,以强调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传
在食品行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高校食品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也需加快进行。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素养轻思想政治等问题亟需解决。对于食品等工程类学科的学生来说,成为应用型人才是时代所需。同时,作为关系民生的行业,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让部分消费者对中国的食品质量忧心忡忡。要想挽回消费者对我国食品安全的信心,需要食品从业者担负起责任,良心经营,对消费者的健康负责。因此,需要在高校的食品课程教育中加大实践及思政元素的融入。该文主要以《发酵食品工艺学》和《食品感官评价》2门课程为例,探索一些教学改革方法
为优化竹荚鱼浸渍冷冻液配方,运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响应面法进行实验设计,以黏度、冻结点、比热为冻结液品质评价指标。并在-30℃的冻结条件下,对比复配冻结液冻结、工业浸渍冷冻、冰箱冻结3种冻结方式的冻结速率,并测定3种冻结方式处理的竹荚鱼的持水力、蛋白含量、渗盐量、弹性、红度值,评价冷冻竹荚鱼的品质。结果表明,以占冻结液总质量分数计,冻结液的较佳配方为20%CaCl2、8%丙二醇、5%海藻糖和水组成的多元冻结液体系,冻结液的黏度、冻结点、比热分别为4.784 mP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