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情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j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志摩曾经说过,他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在这里笔者并不是要先验地套用这句话来理解《再别康桥》,只是在重读《再别康桥》后确实感到两者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
  在1922年8月徐志摩离英返国前夕曾作《康桥再会吧》,从题目上来看“再会吧”,“再别”似乎都是作别,但“再会吧”正如诗本身所写的“我今去了,记好明春新杨梅/上市时节,盼我含笑归来/再见吧,我爱的康桥!”强调的是再见到,再回来,而且是“含笑归来”。然而在《再别康桥》中“再别”是再一次的作别,没有含笑的高歌,没有爽朗相约重逢的誓言,有的只是寻梦过后,对往昔撒落在康桥的美好的作别。不管怎样的“轻轻”或是“悄悄”都是不舍与留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人自己的到来与离去都是这么的渺小,轻轻地害怕吵醒康桥的宁静。他只能“轻轻的”来去,唯恐吵醒了尘封的誓言。当再别康桥时,虽是唯恐,但见证着康桥依旧,徐志摩又怎会不记得曾经的豪言壮语,而此时早已物是人非。
  在故地重游时,不管曾经康桥是怎样教徐志摩睁眼,怎样拨动其求知欲,怎样胚胎其自我意识的,物是人非,而最能长久地留在心中永不褪色的是爱情——初恋和那见证爱情的自然。“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河畔的青柳,因为夕阳,更是因为徐志摩着上了亮丽的金色,“新娘”不仅是眼前的幻影,更是心中的渴望。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而康河的美景和那份永远处于追求之中的爱情相互映证着,并一直处于诗人心中。当再别时,这样的意象自然一下涌上心头,这里的“新娘”就是当年的“她”穿上礼服的娇美容颜,是“金柳”而不是其他,因为他将往,新娘自然依依。在这里“新娘”已经不简单的是一修饰,一青柳的拟人化,同样也是徐志摩把心里的她物态化的一个过程,这是在满心恋恋与不舍的心态下,才会出现的显现眼前之物皆是“她”的情景。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有美艳的娇娘在侧,怎叫徐志摩心中不荡漾沉醉。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油油”一词似娇娘的臂膀在柔柔地挥动,这是爱的呼唤吗?“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在康河的柔波里”,毋宁说是在“爱情的柔波里”或“爱情的怀抱里”,徐志摩宁愿沉醉在爱情里,哪怕是俘虏。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爱情让人变成诗人,是徐志摩用爱情的五彩斑斓把清泉变成了彩虹。彩虹固然美丽,雨过天晴,美好却也短暂,只有“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只有在“梦”中一切才是完满的,才可以把像彩虹一样五彩斑斓却又转瞬即逝的爱情永远地留住。只有在“梦”里,爱情理想的生活方式才是完满的。其实诗人“轻轻的”来去康桥又何尝不是一个梦呢?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寻梦?”诗人在回味曾经撒落在康河上与爱人畅游的身影。想到能与这样一个内外皆美,不仅能满足其对爱情的理想又能满足其求知欲的可心之人在有灵性的自然中漫溯,这样的和谐、畅快,这样的喜悦怎能不叫人放歌,于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离别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虽喜悦于往事之中,但他怎能放歌呢?歌声会把美梦吵醒,一放歌就又回到了现实。一个“但”字承启的却是陡然不同的心境。无论怎样的“悄悄”都带着离别的悲哀。宁静之中的笙箫,那是离别,中国古代诗歌里万般的离愁别绪都被“笙箫”之声吹出来了。看吧!连夏虫也在为他沉默,这样的沉默是暗藏了多大的力量啊!然而,他的爱总是要在这里退场,曾经怎样的浪漫与柔情,都悲在离别里,带走的是梦,带不走的是那永远过去的存在。物是,而此刻一过,又已是人非。沉默而不再是信誓旦旦。沉默是悲伤,是无奈,是不忍打破宁静,还是无言以歌?沉默是此刻最好的表达。“此时无声胜有声”,也不过如此了。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悄悄的我走了”,走得那么无声无息,因为徐志摩真的很留恋,“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却把整个梦都装在了心里,这不是遗忘,只是为了更好、更鲜活地记得。
  行文至此,对于徐志摩的那个“她”,熟悉诗人或不熟悉诗人的都知道,“她”是林徽因。然而在这里,笔者认为这里的“她”不全然是林徽因,还有让徐志摩迷恋的爱情本身。因为从始至终,对于林徽因的爱,他都处于一种不断追求,可望而不可及,或者正如彩虹般降临却又转瞬即逝的状态中。有着少女的情怀,又有着美丽与无穷智慧遐想的林徽因,在徐志摩的眼中,她就是理想的知己与爱人。
  当数年后,再别记载了两人无数欢声笑语的康桥时,林徽因早已嫁做他人妇,而徐志摩也已有了“新欢”。而这又是怎样的“新欢”呢?徐志摩这样地记载了自己的心境:“我想在冬至节独自到一个偏僻的教堂里去听几折圣诞的和歌,但我却穿上了臃肿的袍服上舞台上串演不自在的‘腐’戏。我想在霜浓月澹的冬夜独自写几行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但我却跟着人们到涂蜡的跳舞厅去艳羡仕女们发金光的鞋袜。”此刻的“新欢”也已是他不得不咽下的苦果,于是这种种的对比与距离愈加增添了林徽因在徐志摩心里的美妙,却也是触景伤情,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感伤,爱情在求之不得时往往会美得让人心痛!
  爱情可以成就诗人,同样美丽的自然风景也有促成之效。面对美丽的风景,谁都会有融入其中、永远地生活在其中的愿望与冲动,更何况是徐志摩这样纯粹的诗人。或者可以说康桥的美景见证了徐志摩对爱情的追求,而他对康桥的情怀也如同他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向往一种纯粹与和谐。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与陆小曼生活的不和谐,对于一个向往纯粹与和谐的诗人来说,会带给他怎样的痛感!而康桥就在眼前,康河就在身侧时,遥想那浸落在康河柔波里与林徽因心灵的和谐恋曲又怎不倍增其美好,倍增其思念,当要离别时也就倍增留恋与不舍了。留恋夕阳中的“新娘”,不舍康河的风光。
  再次读罢,诗中传统的离别主题、杨柳、笙箫、云彩等意象和起承转合的章法,叠字、双声、叠韵、顶真、回环的运用,都暗合了中国人从古典诗歌那里习得的欣赏习惯,同时诗中也借用了西方诗歌的勾连押韵等,而诗歌音乐、建筑、绘画三美统筹于内在情绪的完美结合,显现了一种内在的和谐。有着这样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调动,在徐志摩对夕阳中“新娘”的留恋与康河风光的不舍中,谁不愿如他一般在爱情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
  
  注释:
  ①《徐志摩诗全编》,顾永棣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67页。
  ②《徐志摩全集补编·4日记、书信集》,徐志摩著,上海书店,1994年,第104页。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每逢假期,农村学生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便是,孩子在家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电视电脑前度过的。虽然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网络电影只要交十元钱就可以享受一个月,但学生每天沉溺于其中,未必能够真正提高欣赏影视作品的能力。正如任何新事物来临是无法拒绝的一样,读图时代的来临同样无法拒绝,家长和老师要做的不是把电视和电脑一关就了事,而是思考电影和电视剧中的营养该怎样吸收,使学生从“无目的的看”过渡到“有意味的看”,从“有
期刊
《雨霖铃》被称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柳永的十大代表作之一。柳永,生卒年不详,字耆卿,初名三变,排行第七,故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因他的一首《鹤冲天》中有“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以及“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等词句,仁宗知道后认为柳永过于狂妄,不准录取,从而招致他屡试不第。柳永一生穷困潦倒,仕途坎坷,以致颓废放纵。晚年才考取进士,做过屯田员外郎一类的小官,世称柳屯田。柳永是北
期刊
今年是民族英雄岳飞诞辰903周年,3月14日在杭州岳庙举行了祭扫岳飞墓系列活动(见钱江晚报2006年3月14日人文2版),广大青少年喜欢听《岳飞传》的故事,敬慕民族英雄岳飞,爱读他的诗篇:    满 江 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在语言方面显现出了文情并茂的新态势,语义的表达对修辞方法的借重成为语言创新的重要表现。其中对古诗文的引用因其能够在增强文采的同时,大大丰富文章的表现力,体现出深厚的语文修养而成为师生关注的热点,《欣赏数字中的语文》、《风雨中,请侧耳倾听》、《花让我陶醉》等考场作文就是此方面的典范。  有意识地加强古诗文在写作中的应用训练,既可以提高作文的质量,又可以加强对古诗
期刊
“凤头、猪肚、豹尾”是元曲作家乔梦符提出的有关写作的六字真言,陶宗仪把它解释为“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南村辍耕录》)。语文公开课的导入就好比“凤头”,它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部分,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的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众多的公开课执教者都希望把语文课上得“圆满完美”些,为此,教师们不惜时间和精力地设计亮点、制作课件、安排试讲等等。其实语文公开课要想上好必须先备好课(包括研
期刊
从1997年开始在江西、山西、天津两省一市试验使用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从去年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这套新教材除了教材本身的设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配套出版了《语文读本》(试验修订本·必修)(以下简称《读本》)。《读本》的出版大大拓宽了我们的教学空间,并配合了高考模式的改革,必将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充分认识《读
期刊
语文学科新的课程标准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更加强调语文课的人文性。这本来是使文学回归文学本身、回归人性本身的科学要求,对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张扬学生的思想自由、解放学生的个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由于固守于传统的教学思想,习惯于传统的授课模式,对文学阅读作教条式、填塞式的解读,以致于他们认为:提倡人文性、实践人文性会与考试相背离,会使学生学无所获,会直接影响考试成绩;更有甚者
期刊
二三十年代的印度支那,湄公河的一条渡船上,一个中国男青年和一个法国白人少女相遇了。少女穿着破旧、寒酸,但举止随意自然,也透露着某种早熟的性感,她从当地人、穷人坐的大客车上走到甲板上;男青年衣着体面,温文尔雅,衔着一支英国香烟,从一辆黑色的豪华轿车里走出……这是玛格丽特·杜拉斯获龚古尔文学奖并风靡全球的小说《情人》的片段。玛格丽特·杜拉斯,无疑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最具个性、最富魅力的一位女作家。她经
期刊
《前赤壁赋》侧重“写志”,意旨显豁;《后赤壁赋》侧重“体物”,意蕴隐晦。为此,解读者往往避难就易,对苏轼《赤壁赋》思想的解读,大多停留在前赋上;少有人去为后赋作郑笺,难得的笺注不是语焉不详,就是以前赋注后赋,不得要旨。笔者试图作一次解读上的冒险,联系作者身世遭际,着眼前后两赋的内在关联,探察作者隐藏赋文背后的思想脉动,或许能自圆其说吧!  前赋的思想轨迹是清楚的,是主说服客的过程。赋中的吹洞箫之客
期刊
景物描写有许多讲究,要抓住特点,要描绘色彩,要动静结合,要写出感情。任何好的景物描写都是心灵的感悟,思想的升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宏壮也”。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即包含了上述诸特点,地坛中的景物有着强烈的史氏色彩,而当此之时,史铁生的内心也正经历着是活着还是自杀的严峻考验,最终在与地坛的对话中史铁生终于能够凤凰更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