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 ”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unshi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 ”,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愈发兴盛,加之乡村振兴战略予以了政策支持和扶持,使得该模式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在村干部班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忽视了乡村振兴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在课程内容、形式结构、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想要进一步发挥村干部班的积极作用,让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根据乡村振兴发展所面临的情况,按需开课,根据村干部所反馈的问题,建设焦点课堂。通过理实结合的引导方式,使村干部更清晰认识到当前的发展问题,并掌握解决的方法,进而借助以村干部典范激励为主的评价方式,来激发村干部群体的学习热情,让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真正成为促成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落地的中坚力量,在“互联网 ”发挥更为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互联网 ”;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改革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正在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在该阶段,村干部群体要肩负起更多的使命和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脱贫攻坚、农业改革、农村生态建设等一系列的实战工作中,充当农村发展的先头兵和示范者,有效带动农村群众的发展热情,实现农村地区整体发展高度的进一步跃迁。
  在这样宏大的历史画卷中,高职院校依托“互联网 ”的技术和渠道优势,推动政校合作村干部班的建设与发展,就是在利用新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借助新政策所提供的平台,更好地服务于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重点关注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为新时代新农村的新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本文就将从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切入,对“互联网 ”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课程改革问题进行深度研究,以期形成更具指导性的改革建议,切实促成村干部班课程品质的优化。
  1 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 ”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建设现状
  近年来,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的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以高职院校优质教育资源、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为后盾,配合村干部群体的实际发展需求,形成了富有显著农村特色,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课程体系。在村干部班的教学中,高职院校师生会通过互联网手段进行便捷的远程教学、远程指导和远程互动,更多村干部能够借助移动端或电脑端的学习,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和新理念,进而将自身学习所得应用于新农村的建设之中,更好地发挥村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加速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在“互联网 ”,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的建设与发展拥有显著的优势,课程内容、形式、结构、评价等方面,都可以充分利用新时代的政策便利和技术便利,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从当前发展的现状来看,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 ”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建设的优势如下。
  1.1 便捷优势
  较之以往的村干部班课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课程体系,能够充分运用高职院校既有资源和丰富多样的互联网资源,借助远程教学的有效方式,便捷的完成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村干部接受课程教学的方式更为灵活,更为便捷,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高品质的课程学习。
  1.2 高效优势
  在“互联网 ”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高效的特性愈发明显。所谓高校,是指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成果、教学案例等,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分享,方便村干部随时随地查看相应内容,按照自身所面对的实际问题,随时更新针对性的课程知识或课程案例,来指导自己完成实际的学习或应对。这种打破空间、时间的教学方式,无疑具备更高的效能,能让村干部的学习更具实际效用,更符合村干部工作多、压力大、事务繁忙的特点。
  1.3 可复制优势
  在“互联网 ”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可复制一直是课程体系的核心亮点。从实践观察中发现,一些具有切实指导力,能够帮助村干部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优质课程内容,已在村干部及群众之间广泛流传,这些优質教学内容或知识点,可以被广泛复制于各种场景之中,用于指导更多的人群。这种可复制性,使该课程的社会意义远远高于其本身的教育意义,是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力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进一步加快高职优质资源向农村倾斜的重要渠道。
  2 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 ”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建设问题
  2.1 指向不明,课程认同偏低
  农村事物多、头绪多,着力点多,村干部面临的问题也多,因此,在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建设过程中,坚持以量取胜,所涉及课程内容覆盖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医疗卫生、教育培训、职业发展等众多领域,这种看起来繁花似锦的课程体系,却与村干部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存在天壤之别。 在实践调查中, 6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当前课程的价值不高,对于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相对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村干部没有精力从大量的课程内容中,选择有用的信息或知识,来用于指导自己的工作,所以逐渐放弃了对于课程的系统学习,仅是蜻蜓点水的了解基本信息或基本内容,以应付相应的考核。长此以往,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的价值必将越来越低,逐步脱离社会实践要求,沦为村干部眼中的鸡肋。
  2.2 形式僵化,课程互动不足
  虽然“互联网 ”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在课程教学形式上进行了大量的创新,能够借助远程手段完成实时的课程教授和重复的内容学习,然而,在学习过程中,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教学形式相对单调,更多是以高校师生为主进行内容的讲解,忽视了村干部群体的实际需求,没有能够与村干部进行更深入的互动。加之,借助互联网手段进行远程教学,很难做到实时的管理和调控,进一步降低了课程应用的效果,无法使村干部全身心的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
  2.3 说教太多,课程宣教不利
  在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的课程内容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思政教育内容非常丰富,是有效提高村干部群体思想政治素养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这一重点内容的讲解上,高职院校的说教太多,更多是围绕宏大的政策主题、思想主题或发展主题进行乏味的说教,忽视了村干部群体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这就使得当前课程的宣教效果不够理想,难以真正起到指导、引导和辅导的作用。   2.4 评价缺失,课程激励乏力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有效激发村干部的活力,使之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是发展的核心主题。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也非常注重村干部群体的有效激励,然而由于没有形成完善的评价机制,针对村干部群体的评价,仅仅停留在测试成绩或学分成绩上,难以有效激励村干部群体,课程所能够起到的激发作用自然就相对偏低。村干部经由课程学习后,所作出的表现也充分表明,该群体并未受到课程的积极感召,在有效发展方面的后劲比较缺乏。
  3 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 ”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改革建议
  3.1 突出技术特色,推动按需开课
  乡村振兴农村的发展,必须要借助技术层面的有效突破,实现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管理层面的全面跃迁,才能赢得新的发展契机。村干部群企体要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带动作用,成功突破现有的发展屏障,带领农村群众实现新的突破。在“互联网 ”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这一发展需求,利用高职院校在技术方面的显著特色,来为村干部群体提供指向更明确的技术辅导、技术讲解和技术支持,真正做到按需开课,让村干部所面临的发展需求与高职院校所提供的课程内容有效对接,进而为村干部的示范带头,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支持。
  在实践过程中,村干部班教职人员发现,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越来越旺盛,但村干部群体在新业态、新经济、新模式上的理解,却存在保守的情况。为此,课程按照农村发展需求和村干部成长需求,开办了以农村新经济为主题的课程。该课程围绕当前农村地区比较兴盛的电商经济,短视频经济,特色农产品经济等新的经济业态展开,逐一讲解实际操作方案,指导村干部在模拟的场景中进行新经济的有效带动,使之掌握了相应的模式、技术和规范。这种以发展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的方式,很快得到了村干部群体的积极响应。一些村干部会根据当前所面临的发展情况,来提出一些专项技术层面的要求,教职人员也会根据这些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增减和优化。
  在农村医疗卫生、农村教育培训、农村交通建设、农村网络资源开发等方面,村干部班课程也进行了专项的开发,这些课程非常符合农村人重武轻文的特点,内容大都围绕实际操作方法、执行方案、管理方式、操作细节等展开。村干部只需按照课程的指导进行实践层面的融会贯通,就能把新的模式带回到农村中去,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的发展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动和完善之后,按需开课的新模式,得到了村干部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村干部,开始密切关注课程内容,迫切希望能够从课程中学到有用的技术。这一效果也使得村干部群体对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的认识有了明显的转变,充分意识到高职院校所独有技术特色的巨大优势,对课程价值的认同水平大幅度提高。
  3.2 坚持问题导向,形成焦点课堂
  在村干部班课程改革过程中,牢牢吸引村干部,激发其学习热情,加速其成长速度,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课程改革的难点。在此次的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教职人员就针对课程互动不足的问题,引入了“先提问,后讲解,再反馈”的新型模式。首先,村干部需要在课程开课之前,提交自己的问题,教职人员也会通过电话访谈、实地走访或线上互动的方式,来整理大量的实践问题,并将之纳入到现有的课程内容中来。 其次,高职院校教职人员会把村干部所反馈的问题,制作成为主题课堂或焦点课堂。在焦点课堂上,教师会以特定的农村实例为主,让班干部围绕特定的问题进行线上的讨论、互动、交流,并将一些热点问题、焦点内容延伸到线下的实践互动和实践合作中去,真正通过课程疏导,完成了重点问题的高度关注。
  最后,高职人员会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人力优势,配合社会机构的有效合作,重点解决村干部所反馈的问题,为其提供精准的指导方案,并持续跟踪问题化解的效果,从而保障课程价值的有效提高。在此过程中,村干部群体需要定时反馈实际应用效果,以进一步丰富课程的互动环节,让村干部的实际需求得到更有效的满足。
  在实践过程中,村干部群体对于医疗卫生管理问题的迫切需求,就引导高职院校针对新农村的医疗卫生问题进行了专项化解,给出了防疫卫生、慢性病管理策略、农村常见职业病应对方法等具有极强指向性的解决方案,并引导村干部学会如何发现农村医疗卫生问题,利用政策和资源的优势,帮助农民更好的解决这些医疗卫生问题。这种以问题为导向,针对问题进行深度互动的教学方式,很快在村干部班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实际应用效果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些焦点课堂虽然内容简短,但却直击要害,是村干部群体迫切需要得到的优质信息,也是能够调动村干部学习积极性和互动积极性的重要抓手。
  3.3 注重理实结合,引入乡村实例
  在思政宣教这一核心板块上,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坚持理实结合的基本原则,通过乡村实例的导入,来让村干部群体进行模拟训练和模拟实践,吸收相应思政元素的同时,掌握落实政策,消除影响,化解危机的具體方法。例如,近年来农村地区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唯金钱论等负面思想的影响愈发逐渐扩大。在课程中,高职院校的教职人员就围绕政策展开,以某乡村的实际案例为主,逐一讲解了不同类型思想问题的化解方法。在此过程中,村干部既掌握了化解负面思想的管理方法,又树立了正向的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也更为清晰明了,能够真正做到思想和行动的有效统一。为了使课程更具时效性,在进行思政内容讲解时,还非常注重农村或者乡村热点的引入,把群众干部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纳入到课堂中来,进行深入的剖析,从多层面来说明问题,并给出化解的有效措施。
  3.4 健全考评机制,形成内生发展
  在考评机制的健全上,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所面临的情况比较复杂,考评所发挥的作用也比较有限,所以在传统成绩考评、学分考评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引入了典范考评的新机制。所谓典范考评,就是对村干部群体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体或团体进行奖励,并将其案例纳入到现有的教学内容中来,成为村干部群体学习的先进榜样。由于村干部群体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多,且存在一定的模仿和效仿心理,因此,这种典范作用能够很快引起村干部群体的关注。不仅如此,典范考评在农村群众心中的重视度远远高于所谓的成绩或学分,一些优秀的村干部典范,往往能在农村群众中广泛流传,形成社会舆论的正向推动作用,使村干部更重视这种具有实际作用的激励和敦促,更专注地投入到课程学习和课程实践中来。
  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互联网 ”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建设,必须要根据新的发展情况,立足村干部群体所面临的复杂现状,给出更具指导性,更能激发村干部活力的新型改革建议。课程内容的建设上,要坚持按需开课,把农村发展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作为主要内容进行系统讲解,同时引导村干部反馈实践问题,并根据问题进行焦点课堂的开发,形成短小精悍的优质课堂。此外,课程要能够在思政宣教上进行有效的创新,坚持理实结合,以乡村实例来指导村干部进行思想的吸收和内化。
  最后,在考评机制上,要基于传统考核方式,增加典范考核的新机制,用村干部典范的带动作用和促进作用,激起村干部群体的内生动力,使之按照典范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成为更优秀的村干部。
  课题名称: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 ”高职政校合作村干部班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基于云浮市村干部大专学历班教学改革与实践》(课题编号:JJGZW2018A02);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课题编号:2020WTSCX283);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课题编号:2019GWTSCX110)。
  作者简介:符特(1981-),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职业教育。
其他文献
英语学习主要包括输入和输出两大部分,写作作为英语学习中的输出技能是衡量高中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标准。然而,高中生在英语写作学习中却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此,特提出适切策略来
<正> 河蟹的人工育苗技术经过约20年的发展已日臻成熟,在河北等地,1m~3水体生产大眼幼体0.5kg已不是很高的产量,但产量高不一定效益高、不一定质量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本文通过简单介绍蒙医放血疗法的作用机理,简单介绍蒙医理论中的血液的生成、滋养、循环过程,血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来解析放血疗法的致病机理及治病原则。放血疗法是根据蒙医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逐渐提高,其呈现出高层化和大型化发展趋势。在开展高层建筑施工作业时离不开高大模板,但其在应用过程中却存在较多技术难题,
<正> 一、改善传统养殖方式,保证鲜活水产品均衡上市 一是改善鱼种投放结构。首先是根据轮捕轮放的要求,每年冬季放养一定比例接近上市规格的鱼种,以便在水产品销售淡季投入
<正> 春季池塘宜增施有机肥,培育水质,促进鱼类健康生长。施粪肥时,必须充分发酵腐熟。其施用方法是:先在鱼池附近挖一个土坑,将新鲜的人畜粪倒入其中,加入1%—2%的石灰或0.3
<正> 福寿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引进我国饲养以来,各种利弊各有说法。但引进饲养已成事实,关键是如何利用其价值,变废为宝避免对农作物的危害,这是目前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新闻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本文以《"我们
<正> 鱼的摄食量及其代谢强度是随水温变化而变化的,应根据各种鱼类的生长情况以及鱼病流行情况来确定不同季节的投饲量。在一年中,投饲应掌握“早开食、晚停食、抓中间、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