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股沟皮瓣在修复女性尿生殖三角区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zw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阴股沟皮瓣在修复女性尿生殖三角区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外科收治的10例女性尿生殖三角区恶性肿瘤患者(乳房外湿疹样癌7例,鳞状细胞癌3例)行肿瘤Mohs显微描记扩大切除,术中采用以阴部内动脉穿支血管为蒂的穿支皮瓣(其中单侧8例,双侧2例)修复外阴缺损创面。

结果

10例患者,12个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切口有轻度感染,经换药完全愈合,其余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患者外阴部形态丰满,富有弹性,阴道口无狭窄,瘢痕无明显挛缩,肿瘤无复发。

结论

以阴部内动脉穿支血管为蒂的阴股沟皮瓣修复女性尿生殖三角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近年中国淋病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2019年全国淋病报告病例数据进行"三间分布"分析。结果全国淋病报告发病率由2015年的7.36/10万增长至2017年的10.06/10万,2019年下降至8.45/10万,总体年均增长3.51%。各年男性报告发病率约为女性的5倍。5年间15~19岁、20~24岁组报告发病率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年均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寻常型银屑病(PsV)的相关性及其与HLA-C*06:02的交互作用。方法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2月至2018年3月住院的379例蒙古族PsV患者及518例蒙古族健康对照。选择16个既往报道的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包含疾病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HLA-C*06:02,利用二代测序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对受试者进行基
目的深入了解神经梅毒在男女性之间以及有无神经症状患者之间的特征差异,为神经梅毒的防控、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9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131例神经梅毒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根据性别以及神经/精神症状分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双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不同组别
目的探讨新生儿红斑狼疮(NLE)的皮损后遗表现,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016—2020年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收集并长期随访的13例NLE,分析患儿及母亲临床特征、患儿皮损后遗表现。结果13例皮损发病时间为出生后0 ~ 120 d,平均15 d,随访时间15 ~ 43个月,皮损形态主要为环状红斑、斑丘疹、鳞屑,皮损消退时间2 ~ 18个月(平均7.4个月)。6例皮损消退后出现色素
目的分析天疱疮患者皮损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优化天疱疮的处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住院的天疱疮患者皮损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入选患者176例,156例(88.64%)皮损分泌物培养出细菌和/或真菌,包括25种细菌和10种真菌,其中104例(66.67%)培养出1种病原体,52例(33.33%)培养出2种及以上病原体。13
目的探讨miRNA-188-5p(miR-188-5p)在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下调对皮肤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2012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集50例手术切除的皮肤鳞癌组织及50例癌旁正常皮肤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皮肤鳞癌组织、癌旁正常皮肤组织、皮肤鳞癌细胞系SCL-1、A431、HSC-5和人永生化角
目的利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仪(ATR-FTIR)分析敏感性皮肤与正常皮肤角质层成分的差异,探讨该技术在敏感性皮肤发生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招募在上海市居住≥ 6年的148例志愿者,通过问卷调查、乳酸刺痛试验和辣椒素试验,将受试者分为正常皮肤组和敏感性皮肤组;同时,记录乳酸刺痛试验和辣椒素试验中受试者的总刺痛评分和总灼痛评分。应用ATR-FTIR检测
目的探讨外源性胆绿素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的HaCaT细胞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HaCaT细胞分为加入0、0.1、1、10 μmol/L胆绿素并照射UVB的UVB组、0.1 μmol/L UVB组、1 μmol/L UVB组、10 μmol/L UVB组及不做处理的对照组。UVB照射剂量为30 mJ/cm2,照射后继续培养24 h,分别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
患者女,15岁。因全身多发咖啡斑15年、脊柱侧弯1年余就诊。1年前因枕部动静脉畸形手术切除肿物。皮肤科检查:全身散在多个大小不等咖啡斑,最大约3 cm × 4 cm,腋窝、腹股沟雀斑。全外显子测序显示,患者NF1基因第26号外显子发生碱基T杂合缺失(c.3328delT)移码突变。患者父母及弟弟均未发现该突变。诊断: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合并枕部动静脉畸形和脊柱侧弯。
目的通过检测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相关分子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及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探讨Tfh在B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大连市皮肤病医院2014—2017年间确诊的BP患者石蜡组织标本21份,其中女7例,男14例,平均年龄72.57岁。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P皮损中ICOS与PD-1的表达,以10例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