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休宁县渭桥乡板桥村方一村,有许多高龄老人,方一村也被誉为休宁的“长寿村”。全村现有的1000多人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就有30多个,其中还有一位刚过了百岁生日的老人汪阿林。
新妇无悔侍公婆
1930年,16岁的汪阿林成亲不久,丈夫就远赴武汉当学徒做生意去了。汪阿林就操持起一个家的重担,天天早起烧饭,为公婆打好洗脸水,服侍公婆洗漱用餐。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做女红。汪阿林生养了6个孩子,现在一直和最小的儿子在一起生活。由于老人耳背,又听不懂普通话,我们的交流得由她的小儿子作“翻译”。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丈夫躲避战乱回到家中。“我的父亲也是一位老好人,从来不发脾气,和我妈一样的。”小儿子介绍。
抄家惨变心不惊
丈夫能够识文断字,新中国成立后,成了当地学校的一名教师,一家人的生活也有了明显改观。丈夫成了“公家人”,拿了工资,汪阿林却依旧在田地里劳作。生产队里工分低,收成少,她也没有断过工。“其实,我爷爷家家底殷实,我妈就是不去赚工分,也少不了吃穿。可劳作成了她的习惯,改不了了。”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这难测的风云在一个寻常的晚上刮到了汪阿林的头上。丈夫一夜之间成了“臭老九”,红卫兵如洪水般涌向她家。“爷爷积攒下来的金银首饰,还有不少银元都被抄走了,家里真正地成了一贫如洗。”
让人没想到的是,家中遭此巨变汪阿林只是淡淡地说了句:“钱财身外之物,来则来了,去便去吧。”自己依旧每天行走在家和土地之间。自然,那段时间不少流言蜚语深深地刺痛了她,可汪阿林凭着一个“静”字,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这胸襟气度,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千金散尽还复来
汪阿林不喜言谈,举止娴雅,却又是一个大方大度的人。丈夫是老师,家中订有一份报纸,几年下来就摞了一层。报纸在当时的农村可是件稀罕物,包东西要用,糊窗子也要用。左邻右舍的只要有需求,汪阿林总是手一指,说一句“自个儿拿去”。在方一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用过汪阿林家的报纸。
那个时候,家中备有水果糖的人家是很少的。即便备了,数量也不多,甚至连自家的孩子都不够吃。汪阿林家有水果糖,那是用来分发给一个村的小孩子们的。“一到节假日,那时候家里特别热闹,大家都喜欢到我家来,因为大家都有糖吃。”汪阿林的小儿子说道。看到孩子们高兴地嬉闹,汪阿林静静的脸上泛出笑容。
清静安详享天年
汪阿林老人生于1914年5月3日,她的百岁生日是在全村老少的祝福声中度过的。虽然耳背,可那一天,老人仿佛没有失聪,大家的祝福都听到了,脸上笑成一朵桃花。平日与人为善,一辈子与人无是无非,老人成了全村人心中的“圣人”。
在汪阿林家门口有一块小菜地,地里种了时令瓜果菜蔬,这些都是老人家亲手操持的。令人遗憾的是,去年年底,在一次劳作中老人不慎摔了一跤,跌断了腿,现在只能坐在轮椅上了。小儿子介绍,去年之前,汪阿林不但生活自理,还能种地,最让人可敬的是,她还清理村里大街小巷的杂草垃圾。现在,百岁的汪阿林虽然不能下地干活了,可年少时练就的女红技艺并没有放下,一有空闲就又会拿起那朵没有绣完的荷花图……
责任编辑/邹佳璇
新妇无悔侍公婆
1930年,16岁的汪阿林成亲不久,丈夫就远赴武汉当学徒做生意去了。汪阿林就操持起一个家的重担,天天早起烧饭,为公婆打好洗脸水,服侍公婆洗漱用餐。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做女红。汪阿林生养了6个孩子,现在一直和最小的儿子在一起生活。由于老人耳背,又听不懂普通话,我们的交流得由她的小儿子作“翻译”。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丈夫躲避战乱回到家中。“我的父亲也是一位老好人,从来不发脾气,和我妈一样的。”小儿子介绍。
抄家惨变心不惊
丈夫能够识文断字,新中国成立后,成了当地学校的一名教师,一家人的生活也有了明显改观。丈夫成了“公家人”,拿了工资,汪阿林却依旧在田地里劳作。生产队里工分低,收成少,她也没有断过工。“其实,我爷爷家家底殷实,我妈就是不去赚工分,也少不了吃穿。可劳作成了她的习惯,改不了了。”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这难测的风云在一个寻常的晚上刮到了汪阿林的头上。丈夫一夜之间成了“臭老九”,红卫兵如洪水般涌向她家。“爷爷积攒下来的金银首饰,还有不少银元都被抄走了,家里真正地成了一贫如洗。”
让人没想到的是,家中遭此巨变汪阿林只是淡淡地说了句:“钱财身外之物,来则来了,去便去吧。”自己依旧每天行走在家和土地之间。自然,那段时间不少流言蜚语深深地刺痛了她,可汪阿林凭着一个“静”字,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这胸襟气度,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千金散尽还复来
汪阿林不喜言谈,举止娴雅,却又是一个大方大度的人。丈夫是老师,家中订有一份报纸,几年下来就摞了一层。报纸在当时的农村可是件稀罕物,包东西要用,糊窗子也要用。左邻右舍的只要有需求,汪阿林总是手一指,说一句“自个儿拿去”。在方一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用过汪阿林家的报纸。
那个时候,家中备有水果糖的人家是很少的。即便备了,数量也不多,甚至连自家的孩子都不够吃。汪阿林家有水果糖,那是用来分发给一个村的小孩子们的。“一到节假日,那时候家里特别热闹,大家都喜欢到我家来,因为大家都有糖吃。”汪阿林的小儿子说道。看到孩子们高兴地嬉闹,汪阿林静静的脸上泛出笑容。
清静安详享天年
汪阿林老人生于1914年5月3日,她的百岁生日是在全村老少的祝福声中度过的。虽然耳背,可那一天,老人仿佛没有失聪,大家的祝福都听到了,脸上笑成一朵桃花。平日与人为善,一辈子与人无是无非,老人成了全村人心中的“圣人”。
在汪阿林家门口有一块小菜地,地里种了时令瓜果菜蔬,这些都是老人家亲手操持的。令人遗憾的是,去年年底,在一次劳作中老人不慎摔了一跤,跌断了腿,现在只能坐在轮椅上了。小儿子介绍,去年之前,汪阿林不但生活自理,还能种地,最让人可敬的是,她还清理村里大街小巷的杂草垃圾。现在,百岁的汪阿林虽然不能下地干活了,可年少时练就的女红技艺并没有放下,一有空闲就又会拿起那朵没有绣完的荷花图……
责任编辑/邹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