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晟做佛像。这对一个1990年出生的年轻人来说,确实是个稀罕职业。
其实最早时候蒋晟本立志要做设计师。早在高中时代,蒋晟就和当时在《M世代》杂志工作的年轻人们结识。当时的厦门并没有太多的文艺氛围,而《M世代》的编辑与设计师们却与大多数在地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那种有趣吸引着年少的蒋晟。然而因为自幼跟着雕塑家父亲蒋志强学艺,他最终报考了雕塑专业。
闽南向来香火味浓重,厦门也不例外。蒋晟是厦门人,妈妈就是佛教徒。从小耳濡目染,在大学时代蒋晟也学了佛。蒋晟一直说自己骨子里其实是一个叛逆的人,对于他而言,做佛像也是一件叛逆的事。雕塑专业的学生大多研究与创作的都是当代艺术的方向,可蒋晟却觉得做佛像同样是有意思的事情。所以在蒋妈妈的鼓励下,蒋晟在大学二年级第一次接受了苏州永福寺的委托,修复一尊佛像的手。这是蒋晟做佛像的开始。
从那之后的大学期间,蒋晟一直在钻研佛教造像,也跟着研究石窟造像的老师到石窟中考察。一开始,做佛像对于蒋晟就像是“日常练习”,他同时也在以当代艺术的思维进行自己的创作。然而随着对佛教造像研究的加深,蒋晟开始萌发了以佛教造像为志业的想法。
蒋晟决定做佛像是因为他发现,现代工匠与手艺人创造的佛像大部分都只有模糊的商品化面貌,有时因为机器造像的技术不足而无法达成某些细腻的描刻。在看过许多寺庙、博物馆、石窟和资料中的佛像,并了解了如今的佛像加工技术之后,蒋晟有了自己对佛像的认知。他所雕刻的佛像,与当下大部分工匠所制作的佛像并不相同,他的佛像更写实,也更细腻,有着雕塑“学院派”的较真。但真正驱使蒋晟决定从事造佛像的,并不只是如此。在他看来,更重要的并不是一尊佛像是如何被制造出来,而是人们对待佛像的态度:传统中佛教造像有一套规范的仪式,这种仪式在当今的缺失不仅造成佛像的商品化与模糊,同时削弱了人与佛像的质朴而传统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大部分闽南人都能够体会。
决定了以佛教造像为职业之后,蒋晟在大学毕业后没有犹豫地回到了厦门,这里有着更成熟的加工条件,同时也有着浓厚的香火氛围。蒋晟打算在这里创立一个“蒋家班佛教造像”的品牌,摸索出一套佛教造像的规则,并传达给更多人关于佛像的理念。此外,他也依然在从事着自己的个人的艺术创作项目,这也是他决定回到厦门的原因之一。
与蒋晟谈到厦门这座城市的腔调,他说:“我觉得用‘腔调’形容厦门太有侵略性,我反而觉得厦门的艺术家和创意人有自己的口音。现在很多年轻的设计师在用闽南的元素做东西,包括我自己很多作品也是和厦门相关的,都说出了厦门自己的口音。厦门是一个标志性的城市,它输出的作品可以很厦门化。”蒋晟无疑是他自己所说的“有口音”的那一类人。他现在已有十余尊造像被国内寺庙与各地藏家收藏,其中2012年作品“汉白玉自在观音像”落座于厦门虎溪岩寺;2013年,作品“乌木释迦摩尼半跏趺坐像” 落座于厦门碧山岩寺书画院;同年,作品“自在观音像”为南普陀寺定制造像,作为寺庙之间友好往来的恭请物;2014年,“毗卢遮那佛结全跏趺坐像”即将落座于厦门南普陀寺法堂。而他的创作也一直没有停止,并且在厦门找到了素材与根源。
2012年蒋晟偶然间发现南普陀寺有着大量的“被遗弃的神像”。闽南人有家庭供像的传统,而有不同的愿望与需求的人们会在家中供奉不同的佛像,若是愿望达成或有变动时,这些佛像被会被请回寺庙。南普陀寺因此在神像闲置处有着大量这样在蒋晟看来是“流浪的神明”。2012年开始蒋晟用摄影记录了许多相关的素材。在意外收获一尊被白蚁啃咬过的神像之后,接下来的时间里,蒋晟对侵蚀佛像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来他开始大批量收集被遗弃的神像,并萌生了一个艺术计划——将佛像继续被腐蚀,从而做出一系列作品。蒋晟希望通过这样的作品来纪念传统而质朴的家庭供像的记忆,让人们重新思考人与信仰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回到厦门以后,蒋晟开始探索更多厦门在地的艺术创作的可能性,他在厦门一处偏僻的海滩看到了大量漂流木,正计划以此为材料开始新的创作。
在蒋晟看来,厦门吸引艺术家、设计师留在这里的,并不仅仅在于这座城市中的腔调中有着什么,反而是这座城市还缺什么、创意人还能够做些什么。厦门依然不是一个提供资讯的城市,蒋晟在厦门的生活也很单纯,平常无非去南普陀、海边、工作室,如果要看展览与学习更多艺术相关的信息仍是只能往外跑。但蒋晟却并不因此觉得失落:“在这里生活,你可以和这个城市一起成长。”对于创意人而言,寻找到自己的口音,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也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一步。
其实最早时候蒋晟本立志要做设计师。早在高中时代,蒋晟就和当时在《M世代》杂志工作的年轻人们结识。当时的厦门并没有太多的文艺氛围,而《M世代》的编辑与设计师们却与大多数在地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那种有趣吸引着年少的蒋晟。然而因为自幼跟着雕塑家父亲蒋志强学艺,他最终报考了雕塑专业。
闽南向来香火味浓重,厦门也不例外。蒋晟是厦门人,妈妈就是佛教徒。从小耳濡目染,在大学时代蒋晟也学了佛。蒋晟一直说自己骨子里其实是一个叛逆的人,对于他而言,做佛像也是一件叛逆的事。雕塑专业的学生大多研究与创作的都是当代艺术的方向,可蒋晟却觉得做佛像同样是有意思的事情。所以在蒋妈妈的鼓励下,蒋晟在大学二年级第一次接受了苏州永福寺的委托,修复一尊佛像的手。这是蒋晟做佛像的开始。
从那之后的大学期间,蒋晟一直在钻研佛教造像,也跟着研究石窟造像的老师到石窟中考察。一开始,做佛像对于蒋晟就像是“日常练习”,他同时也在以当代艺术的思维进行自己的创作。然而随着对佛教造像研究的加深,蒋晟开始萌发了以佛教造像为志业的想法。
蒋晟决定做佛像是因为他发现,现代工匠与手艺人创造的佛像大部分都只有模糊的商品化面貌,有时因为机器造像的技术不足而无法达成某些细腻的描刻。在看过许多寺庙、博物馆、石窟和资料中的佛像,并了解了如今的佛像加工技术之后,蒋晟有了自己对佛像的认知。他所雕刻的佛像,与当下大部分工匠所制作的佛像并不相同,他的佛像更写实,也更细腻,有着雕塑“学院派”的较真。但真正驱使蒋晟决定从事造佛像的,并不只是如此。在他看来,更重要的并不是一尊佛像是如何被制造出来,而是人们对待佛像的态度:传统中佛教造像有一套规范的仪式,这种仪式在当今的缺失不仅造成佛像的商品化与模糊,同时削弱了人与佛像的质朴而传统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大部分闽南人都能够体会。
决定了以佛教造像为职业之后,蒋晟在大学毕业后没有犹豫地回到了厦门,这里有着更成熟的加工条件,同时也有着浓厚的香火氛围。蒋晟打算在这里创立一个“蒋家班佛教造像”的品牌,摸索出一套佛教造像的规则,并传达给更多人关于佛像的理念。此外,他也依然在从事着自己的个人的艺术创作项目,这也是他决定回到厦门的原因之一。
与蒋晟谈到厦门这座城市的腔调,他说:“我觉得用‘腔调’形容厦门太有侵略性,我反而觉得厦门的艺术家和创意人有自己的口音。现在很多年轻的设计师在用闽南的元素做东西,包括我自己很多作品也是和厦门相关的,都说出了厦门自己的口音。厦门是一个标志性的城市,它输出的作品可以很厦门化。”蒋晟无疑是他自己所说的“有口音”的那一类人。他现在已有十余尊造像被国内寺庙与各地藏家收藏,其中2012年作品“汉白玉自在观音像”落座于厦门虎溪岩寺;2013年,作品“乌木释迦摩尼半跏趺坐像” 落座于厦门碧山岩寺书画院;同年,作品“自在观音像”为南普陀寺定制造像,作为寺庙之间友好往来的恭请物;2014年,“毗卢遮那佛结全跏趺坐像”即将落座于厦门南普陀寺法堂。而他的创作也一直没有停止,并且在厦门找到了素材与根源。
2012年蒋晟偶然间发现南普陀寺有着大量的“被遗弃的神像”。闽南人有家庭供像的传统,而有不同的愿望与需求的人们会在家中供奉不同的佛像,若是愿望达成或有变动时,这些佛像被会被请回寺庙。南普陀寺因此在神像闲置处有着大量这样在蒋晟看来是“流浪的神明”。2012年开始蒋晟用摄影记录了许多相关的素材。在意外收获一尊被白蚁啃咬过的神像之后,接下来的时间里,蒋晟对侵蚀佛像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来他开始大批量收集被遗弃的神像,并萌生了一个艺术计划——将佛像继续被腐蚀,从而做出一系列作品。蒋晟希望通过这样的作品来纪念传统而质朴的家庭供像的记忆,让人们重新思考人与信仰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回到厦门以后,蒋晟开始探索更多厦门在地的艺术创作的可能性,他在厦门一处偏僻的海滩看到了大量漂流木,正计划以此为材料开始新的创作。
在蒋晟看来,厦门吸引艺术家、设计师留在这里的,并不仅仅在于这座城市中的腔调中有着什么,反而是这座城市还缺什么、创意人还能够做些什么。厦门依然不是一个提供资讯的城市,蒋晟在厦门的生活也很单纯,平常无非去南普陀、海边、工作室,如果要看展览与学习更多艺术相关的信息仍是只能往外跑。但蒋晟却并不因此觉得失落:“在这里生活,你可以和这个城市一起成长。”对于创意人而言,寻找到自己的口音,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也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