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为了更好的保护、继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建立了少数民族博物馆。少数民族博物馆的陈列展览风格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少数民族博物馆的陈列展览风格进行相应的研究,并且分析了少数民族博物馆的展览陈列风格与讲解之间的关系,达到宣传少数民族文化的目的。
关键词:少数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风格
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工作逐渐的重视,对此少数民族博物馆建设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了使参观者拥有更好的参观体验,少数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风格显得十分重要。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增加讲解的互动性,增强参观者的参观体验,所以要对少数民族博物馆的陈列展览风格进行研究,充分的发挥少数民族博物馆弘扬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少数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思路
我国少数民族博物馆的发展历史较长,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但是大规模的收集文物进行文物展示工作的时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建国初期是民族文化展示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开展了少数民族的图片展示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展览会以及国内各民族文物展览等。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文物保护的重视工作。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加大力度建设少数民族博物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少数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风格设计中应该充分的体现少数民族的内涵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符号,根据博物馆的总体风格以及各民族的地域特征对少数民族博物馆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使用辅助材料展现少数民族文物的制作过程以及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规律以及自然规律,充分体现少数民族博物馆的人文科学内涵。
在对少数民族博物馆陈列以及装修风格进行设计时,首先要突出展品的展现,展品的呈现是博物馆的重要工作内容,不同主题的展览活动要选择不同的展品进行展出,使参观者明确展品的产生年代、展品的历史意义。其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人的因素,少数民族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时要符合人体工程学以及人性化的互动,满足参观者的生理需求和心里需求。再次室内照明设计要与展品的设计风格相符合。室内的空间布局要科学合理,保障参观者能够按照一定的路线参观完博物馆内的大部分展品。在材料选择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的材料应该是绿色无污染的材料,不能对展品有任何的损坏,材料的选择要与本次博物馆展览的主题相一致。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博物馆的主题特色进行人性化的设计,注重博物馆内部的消防设计,保障博物馆的安全。最后在博物馆内部的美化设计中,在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过程中要注重凸显博物馆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根据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选择合适的花纹、图案以及纹理,协调展品与室内设计风格之间的关系,在突出展品的过程中装饰博物馆的内部。
二、少数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风格设计使要注意的问题
1.陈列展览的体裁选择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所以陈列展览的体裁选择是博物馆展览陈列风格设计的关键。在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博物馆应该根据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进行展览主体的选择。在展览主题选择的过程中要充分的体现当地的社会生活以及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使用陈列手段,勾起参观者在参观的过程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在参观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例如,恩施州博物馆《武陵足音》主题展,《武陵足音》陈列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凝聚了不同时期民族文化之精髓,通过场景复原、灯光效果、以及其他的声光电特效等方式配合文物的陈列,以时代为主线,向观众展现出巴族历史的辉煌和土家文化的灿烂,体现出武陵地区少数民族历史的悠久性、文化积淀的丰厚性、文化发展的多元性以及文化风格的和谐性;又例如恩施州博物馆推出的“清江风物--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展”主题展的开展仪式上,通过恩施当地的本土艺人展现非遗文化传统舞蹈--摆手舞,向观众演绎土家儿女生产劳作的热闹场面。
2.丰富展示内容
在展览的过程中展品的形式较为单调,大部分展示内容都是展品加说明牌和圖片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模式较为单调与固板,过短的解释不能表明文物内在的含义,也不能将展品中包含的少数民族文化全部的阐述出来。例如,傩戏、文身等文化,并非中原文化,在少数民族中得到了继承与保护。但是傩戏作为展品进行展出,傩戏的表演形式、历史发展、面具象征的含义,在展示的过程中并不能全面的展现出来,在展示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傩戏表演的视频资料、请傩戏堂的表演人员讲解傩戏表演的过程,增加展览过程中的趣味性。少数民族的文化与中原文化大相径庭,片面的了解将会造成参观者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误解,傩戏最初起源于祭祀,带有神秘色彩,但是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傩戏的发展逐渐偏向娱乐化,但是由于片面的讲解,导致了大部分人认为傩戏是封建迷信,不应该继续传承,所以丰富展览形式有助于更多的人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总结:综上所述,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宣传传统文化,在国家在各个地区建立了少数民族博物馆。少数民族博物馆在粘连与陈列风格的设计要充分的考虑参观者的心理与身体的感受,设计风格要与博物馆的展览主体相一致,在进行展览风格设计的过程中要增加展览的形式,保障参观者能够全面的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肖茂兴. 少数民族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研究[J]. 艺术科技, 2016, 29(5).
[2]陈卓, 范传俊. 对少数民族博物馆室内设计中体现民族性的探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3(1):87-87.
[3]黄思华. 服饰摄影作品:上海博物馆少数民族工艺馆服饰掠影[J]. 服饰导刊, 2017(3):67-68.
[4]张琦. 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的建设——以内蒙古博物院为例[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3).
[5]秦文丽. 生态文明视野下建设云南少数民族生态博物馆探析[J]. 昆明学院学报, 2017, 39(2):97-103.
关键词:少数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风格
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工作逐渐的重视,对此少数民族博物馆建设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为了使参观者拥有更好的参观体验,少数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风格显得十分重要。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增加讲解的互动性,增强参观者的参观体验,所以要对少数民族博物馆的陈列展览风格进行研究,充分的发挥少数民族博物馆弘扬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少数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思路
我国少数民族博物馆的发展历史较长,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但是大规模的收集文物进行文物展示工作的时间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建国初期是民族文化展示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开展了少数民族的图片展示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展览会以及国内各民族文物展览等。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文物保护的重视工作。
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加大力度建设少数民族博物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少数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风格设计中应该充分的体现少数民族的内涵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符号,根据博物馆的总体风格以及各民族的地域特征对少数民族博物馆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使用辅助材料展现少数民族文物的制作过程以及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规律以及自然规律,充分体现少数民族博物馆的人文科学内涵。
在对少数民族博物馆陈列以及装修风格进行设计时,首先要突出展品的展现,展品的呈现是博物馆的重要工作内容,不同主题的展览活动要选择不同的展品进行展出,使参观者明确展品的产生年代、展品的历史意义。其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人的因素,少数民族博物馆展览陈列设计时要符合人体工程学以及人性化的互动,满足参观者的生理需求和心里需求。再次室内照明设计要与展品的设计风格相符合。室内的空间布局要科学合理,保障参观者能够按照一定的路线参观完博物馆内的大部分展品。在材料选择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的材料应该是绿色无污染的材料,不能对展品有任何的损坏,材料的选择要与本次博物馆展览的主题相一致。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博物馆的主题特色进行人性化的设计,注重博物馆内部的消防设计,保障博物馆的安全。最后在博物馆内部的美化设计中,在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过程中要注重凸显博物馆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征,根据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选择合适的花纹、图案以及纹理,协调展品与室内设计风格之间的关系,在突出展品的过程中装饰博物馆的内部。
二、少数民族博物馆陈列展览风格设计使要注意的问题
1.陈列展览的体裁选择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所以陈列展览的体裁选择是博物馆展览陈列风格设计的关键。在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博物馆应该根据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进行展览主体的选择。在展览主题选择的过程中要充分的体现当地的社会生活以及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使用陈列手段,勾起参观者在参观的过程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在参观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例如,恩施州博物馆《武陵足音》主题展,《武陵足音》陈列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凝聚了不同时期民族文化之精髓,通过场景复原、灯光效果、以及其他的声光电特效等方式配合文物的陈列,以时代为主线,向观众展现出巴族历史的辉煌和土家文化的灿烂,体现出武陵地区少数民族历史的悠久性、文化积淀的丰厚性、文化发展的多元性以及文化风格的和谐性;又例如恩施州博物馆推出的“清江风物--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展”主题展的开展仪式上,通过恩施当地的本土艺人展现非遗文化传统舞蹈--摆手舞,向观众演绎土家儿女生产劳作的热闹场面。
2.丰富展示内容
在展览的过程中展品的形式较为单调,大部分展示内容都是展品加说明牌和圖片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模式较为单调与固板,过短的解释不能表明文物内在的含义,也不能将展品中包含的少数民族文化全部的阐述出来。例如,傩戏、文身等文化,并非中原文化,在少数民族中得到了继承与保护。但是傩戏作为展品进行展出,傩戏的表演形式、历史发展、面具象征的含义,在展示的过程中并不能全面的展现出来,在展示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傩戏表演的视频资料、请傩戏堂的表演人员讲解傩戏表演的过程,增加展览过程中的趣味性。少数民族的文化与中原文化大相径庭,片面的了解将会造成参观者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误解,傩戏最初起源于祭祀,带有神秘色彩,但是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傩戏的发展逐渐偏向娱乐化,但是由于片面的讲解,导致了大部分人认为傩戏是封建迷信,不应该继续传承,所以丰富展览形式有助于更多的人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总结:综上所述,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宣传传统文化,在国家在各个地区建立了少数民族博物馆。少数民族博物馆在粘连与陈列风格的设计要充分的考虑参观者的心理与身体的感受,设计风格要与博物馆的展览主体相一致,在进行展览风格设计的过程中要增加展览的形式,保障参观者能够全面的了解少数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肖茂兴. 少数民族博物馆的陈列展览研究[J]. 艺术科技, 2016, 29(5).
[2]陈卓, 范传俊. 对少数民族博物馆室内设计中体现民族性的探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3(1):87-87.
[3]黄思华. 服饰摄影作品:上海博物馆少数民族工艺馆服饰掠影[J]. 服饰导刊, 2017(3):67-68.
[4]张琦. 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的建设——以内蒙古博物院为例[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3).
[5]秦文丽. 生态文明视野下建设云南少数民族生态博物馆探析[J]. 昆明学院学报, 2017, 39(2):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