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反馈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把满足本次研究要求的86例脑卒中尿失禁患者以随机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例数分别为43例,两组均施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基于此,实验组加施生活生物反馈刺激治疗,观察比较二者治疗前后SQLP评分、残余尿量、膀胱最大收缩压、盆底肌群肌电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膀胱最大收缩压、SQLP评分、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盆底肌群肌电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基于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可有效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关键词:尿失禁;生物反馈电刺激;脑卒中
在脑卒中后遗症中尿失禁作为常见的一种,一般和病变严重程度、恢复情况等有关,对此,及时且有效地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也变得尤为重要[1-2]。 我院在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中采用了生物反馈电刺激资料,获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把2010年3月-2015年2月到本院治疗的86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全部病例均满足脑卒中诊断标准[3],经尿动力学检查确诊是尿失禁,均意识清楚,可配合治疗。已排除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下尿路梗阻、意识不清、心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43)和实验组(n=43)。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57.1±8.6岁,平均病程为33.7±13.1天;实验组男26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56.8±9.3岁,平均病程为33.5±13.2天。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所具可比性较好。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施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即口服15mg溴丙胺太林,每天三次;实施排尿法,白天每2h排尿一次,晚上每4h排尿一次;对耻骨上下腹部予以按摩,时间为10min,定时排尿。实验组基在此基础上加施生物反馈电刺激,所用仪器为生物反馈点刺激治疗仪,治疗前讲解仪器工作原理和治疗期间相关注意事项,使患者对于生物反馈电刺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此主动配合治疗。治疗期间,嘱咐患者将大便排空,把工作电极插入至体腔,对电流强度参数进行合理地调节,直至骨盆肌收缩,将患者可耐受的疼痛感作为限度,刺激时间为20min,从旁指导患者对屏幕所显示的曲线进行观察,结合反馈信号适当地舒张以及收缩骨盆。完成生物反馈电刺激后,嘱咐患者根据反馈信息舒张以及收缩骨盆肌肉,每天治疗一次,每周治疗6d,连续治疗两个月。
1.3评价指标
借助于SQLP(生活质量精简问卷表)对排尿障碍对于患者生活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评分,分数越低表示恢复排尿障碍恢复越好,患者生活质量越高[4]。借助于尿流动力学检测系统检测患者膀胱最大收缩压和残余尿量,利用表面肌电图仪器系统检测盆底肌电水平。比较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9.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对比检验,用卡方对比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学软件的分析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最大收缩压、SQLP评分、残余尿量以及盆底肌群肌电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评价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膀胱最大收缩压、SQLP评分、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盆底肌群肌电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膀胱最大收缩压、SQLP评分、残余尿量以及盆底肌群肌电水平比较(X+S)
3.讨论
目前在尿失禁的临床中多采取非手术治疗,常用方法有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功能性电刺激以及生物反馈治疗等。经临床实践和文献报道研究发现,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显著[5]。本次研究笔者就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尿失禁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生物反馈电刺激在强调患者主动收缩盆底肌的同时,经电刺激干预,使机体盆底肌得到被动训练,且把这些信号放大成为听觉信号或者视觉信号,反馈给患者和治疗师,接着再经治疗师的指导,使患者自主学习和训练,以达到调节机体功能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尿失禁,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廣。
参考文献:
[1] 王金果,李伟,李鹏等.针刺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疗效分析[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4,29(4):31-32.
[2] 王小萍,冯静,陈庚敏等.健康宣教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物反馈加电刺激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11(5):358-360.
[3] 张海娥.老年尿失禁的治疗护理--生物反馈治疗仪的临床应用[C].//第14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1:408-409.
[4] 王磊(综述),张进生(审校).生物反馈电刺激在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治疗中的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7):664-666.
[5] 龙敏,董玉楠.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8):69-69,70.
关键词:尿失禁;生物反馈电刺激;脑卒中
在脑卒中后遗症中尿失禁作为常见的一种,一般和病变严重程度、恢复情况等有关,对此,及时且有效地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也变得尤为重要[1-2]。 我院在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中采用了生物反馈电刺激资料,获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把2010年3月-2015年2月到本院治疗的86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全部病例均满足脑卒中诊断标准[3],经尿动力学检查确诊是尿失禁,均意识清楚,可配合治疗。已排除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下尿路梗阻、意识不清、心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43)和实验组(n=43)。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57.1±8.6岁,平均病程为33.7±13.1天;实验组男26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56.8±9.3岁,平均病程为33.5±13.2天。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所具可比性较好。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施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即口服15mg溴丙胺太林,每天三次;实施排尿法,白天每2h排尿一次,晚上每4h排尿一次;对耻骨上下腹部予以按摩,时间为10min,定时排尿。实验组基在此基础上加施生物反馈电刺激,所用仪器为生物反馈点刺激治疗仪,治疗前讲解仪器工作原理和治疗期间相关注意事项,使患者对于生物反馈电刺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此主动配合治疗。治疗期间,嘱咐患者将大便排空,把工作电极插入至体腔,对电流强度参数进行合理地调节,直至骨盆肌收缩,将患者可耐受的疼痛感作为限度,刺激时间为20min,从旁指导患者对屏幕所显示的曲线进行观察,结合反馈信号适当地舒张以及收缩骨盆。完成生物反馈电刺激后,嘱咐患者根据反馈信息舒张以及收缩骨盆肌肉,每天治疗一次,每周治疗6d,连续治疗两个月。
1.3评价指标
借助于SQLP(生活质量精简问卷表)对排尿障碍对于患者生活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评分,分数越低表示恢复排尿障碍恢复越好,患者生活质量越高[4]。借助于尿流动力学检测系统检测患者膀胱最大收缩压和残余尿量,利用表面肌电图仪器系统检测盆底肌电水平。比较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9.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对比检验,用卡方对比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学软件的分析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最大收缩压、SQLP评分、残余尿量以及盆底肌群肌电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评价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膀胱最大收缩压、SQLP评分、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盆底肌群肌电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膀胱最大收缩压、SQLP评分、残余尿量以及盆底肌群肌电水平比较(X+S)
3.讨论
目前在尿失禁的临床中多采取非手术治疗,常用方法有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功能性电刺激以及生物反馈治疗等。经临床实践和文献报道研究发现,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显著[5]。本次研究笔者就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尿失禁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生物反馈电刺激在强调患者主动收缩盆底肌的同时,经电刺激干预,使机体盆底肌得到被动训练,且把这些信号放大成为听觉信号或者视觉信号,反馈给患者和治疗师,接着再经治疗师的指导,使患者自主学习和训练,以达到调节机体功能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尿失禁,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廣。
参考文献:
[1] 王金果,李伟,李鹏等.针刺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疗效分析[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4,29(4):31-32.
[2] 王小萍,冯静,陈庚敏等.健康宣教在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物反馈加电刺激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11(5):358-360.
[3] 张海娥.老年尿失禁的治疗护理--生物反馈治疗仪的临床应用[C].//第14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1:408-409.
[4] 王磊(综述),张进生(审校).生物反馈电刺激在膀胱排尿功能障碍治疗中的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7):664-666.
[5] 龙敏,董玉楠.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护理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8):69-69,70.